APP下载

走进教学现场,用实证的方式实现教研转型

2023-10-24余琴赵叶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研员教研调研

余琴 赵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首次编排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这一全新内容,从教师发展、校本教研、区域教研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可以说,教研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基于此,本刊编辑赵叶对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余琴进行了访谈。

一、立足现场,调研先行,以问题导向确保教研的准确性

赵叶:余老师,您作为省教研员,是浙江省小学语文教研的领路人。您曾经说过,只要心中有一个命题,眼睛就会去寻找证据。您一直坚持立足现场,调研先行。您为什么会如此注重调研呢?

余琴:教研要确保方向准确,内容有效,必须调研先行。记得走上县小学语文教研员岗位的第一天,即将退休的师傅就告诉我:做一名教研员要练好三功,即“走功、坐功、讲功”。“走功”就是要走遍这个县的所有小学,有的薄弱学校还要反复走;“坐功”就是能静得下来进课堂听课,有时甚至要从早上第一节课听到下午最后一节课;“讲功”就是教师需要什么,你就能讲什么,听完教师的课,能看得出优点,指得出缺点,提得出改进建议。只有通过“走、坐”了解教学实际情况,“讲”才有基础。可以说,调研是教研员工作的逻辑起点。走进教学现场,寻求事物的真相,了解教师发展需求,也便于教研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工作。

赵叶:那您能跟我们讲讲您做教研员后,是如何借助调研找到工作起点的吗?

余琴:我举个例子吧。在当了一段时间县教研员后,因工作需要,我调入教育高水平发展的省会城市,在核心城区担任小学语文教研员,服务区域、工作对象发生了变化。上任后,我从了解区域小学语文师资情况入手,向全区小学语文教师下发《小学语文教师基本情况调查表》《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调查问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绩效与问题调研》,进行书面调查;采用随堂听课、查阅备课本与学生作业等原始资料以及访谈等方法,进行实地调查。这样调查,可以了解区域小学语文师资结构,寻找师资结构与学科教学质量之间的联系;可以了解区域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总结课程实施中的经验,找准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提升课程的实施水平;可以明确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求,使学科研究工作更具针对性,提高服务基层学校与教师的实效性。

比如,我發现全区小学语文教师平均年龄为32.8岁,平均年龄随着任教年级的升高而递增(见图1)。许多学校都将相对成熟的教师安排在五、六年级作为把关教师,有的教师甚至作为骨干教师一直在高年级任教。刚毕业的新教师往往被安排在低年级。这些新教师自身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教学规范。这样安排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了解了这个现象,就可以在各校安排师资时提出合理建议 。

又如,通过访谈及问卷调查,我发现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主要指向课堂教学技能、教育科研与论文写作(见图2)。这些结果就可以成为我组织教研活动与教师培训的主题,使其更具针对性。

再后来,我调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担任小学语文教研员,服务区域、工作对象又发生了变化。全省小学语文教师有十万左右。我认为必须提升全省各市、县(市、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的服务水平,要依靠这个群体做好全省小学语文教研工作。

我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全省小学语文教研员的基本情况。据2019年9月的统计,市、县(市、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共有154人,其中男46人、女108人。平均年龄47.3岁,可见教研队伍不年轻,容易出现工作懈怠、倾向“经验主义”的现象。他们在学校平均工作年限18.1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教研部门平均工作年限11.1年,不容易在教研工作中保持不断创新的激情。其中,担任小学语文教研员工作3年以内(含3年)的占23.4%,仅2019年9月新入职的教研员就有8人,新手教研员比较多,教研经验不够丰富。通过走访、观察发现,全省小学语文教研员的短板主要表现在:指导教师使用统编教材的策略比较单一,教研活动策划能力不足,教研员的综合素养不够全面。这些调研发现就成为我开展工作的起点。

赵叶:您的介绍让我感受到做一名好的教研员真不容易!像您这样用深入的调研支撑教研工作的教研员多吗?

余琴:我们浙江省的小学语文教研员一直有扎根实践的传统,所以这样的教研员在我们省内有很多。

赵叶:您说到扎根实践,我深有体会。我发现浙江的小学语文教研工作中很少有轰轰烈烈的改革。这与您倡导的教研风格有关吧。

余琴:教研员的服务对象至少涉及一个县区的学科教师。有些正确的工作举措不能以个人意志一步到位。教研员需要通过持续调研,找到问题的根源,以渐进的方式推进工作,让教师慢慢接受、理解、践行。

我一直认为,教育改革不能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而应该“润物细无声”,有序推进。推进时不能“拍脑袋”决定,而要有依据。我举个例子。

记得2008年3月,我所工作的区域面向全区各中小学进行了“新课改绩效与问题”调研,针对小学语文学科安排了三个调研组,共听取全区115名教师的日常课,集中翻阅了115名教师2005学年至2007学年的备课本与听课本,发现教师的备课中有一些不妥现象:部分教师以《教学设计与案例》一书作为备课本,有的不作修改,有的略作修改,也有的进行细致的调整修改,但是极少有对教学目标与作业的修改。按照优秀教学设计的要求,应该做到目标、过程、评价一致。这种备课方式为什么会在一个教育高水平发展的核心城区出现?我开始追溯原因:2000年9月,区域启用了一套小学语文教材。为了保证教材实施到位,教材编写组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与该教材配套的教参、教案、测试卷,与教材一起整套配发至每一位语文教师。2003年全省统一使用人教版教材,人教版教材编写组并没有研发配套的教案。教师由于习惯了用配套教案上课,就购买了与人教版教材配套的《教学设计与案例》一书,以此替代日常备课。

了解了现象背后的原因,就要设法改变现状。如果直接提出不能以《教学设计与案例》一书作为备课本,估计难度不小。于是,我慢慢想办法,逐步改变全区小学语文教师的备课方式。2008年9月,我借力出台的《区域学科教学规范》,在日常调研中强调该规范中关于“教学准备”的要求,让教师逐渐接受新的备课方式。2009年2月对全区21所小学进行备课方式调研,调研内容如下。

1.请选择目前学校使用的备课方式(可多选)。

A.对《教学设计与案例》一书进行修改并将其作为教案

B.年级组分单元合作备课(电子稿 纸质稿)

C.独立备课(电子稿 纸质稿)

D.其他                   (电子稿 纸质稿)

2.简要叙述目前学校所采用的备课方式的优点与缺点。

我按学校逐一整理调研结果,并将调研结果(见表1)反馈至全区各小学,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教龄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备课要求。教师根据调研结果,欣然接受新的备课方式。

2009年6月之后,我利用区域各类培训班,对不同层次的参训教师提出不同的备课要求,通过区教研组长会议,介绍各校优秀备课组的经验,让全区教师逐步改变备课方式,慢慢放弃对《教学设计与案例》一书的依赖。

就这样,我通过调研、培训等方式,根据现象分析原因,以渐进的工作方式提升了教师的备课质量。

这个例子我谈得比较详细,是想还原自己的工作路径,给同行以启发。这个例子距今是有些久远,但是其中蕴含的推动教研工作的思维方式一直让我受益。如,2010年有序推出以学评教的好课标准,2011年引领区域教师学习与实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3年落实区域“小学语文自主式学习建议”,2014年运用信息技术探索语文智慧学习路径……这种教研风格延续至今,在后来统编教材的推进过程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二、善抓关键,持续发力,以系统观引领教研的实效性

赵叶:您刚刚说到了统编教材。我们都知道教材的重要性,更换教材是一件大事。围绕教材使用开展的培训,是教师培训中的关键所在。那么,在统编教材的推进过程中,您主要有哪些举措?

余琴:2016年浙江省小学一年级开始使用统编教材。记得当初全省小学语文教师对统编教材既充满期待,又担心不已,因为这毕竟是一套全新的教材。我认真领会统编教材使用的重要意义,先对全省各學段小学语文教师产生的教学困惑进行调研、梳理,再有的放矢,带领教师有序推进统编教材使用工作。

赵叶:能谈谈您的具体做法吗?

余琴:好的。具体来说,我大致完成了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组织统编教材培训。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我按照教材册别,采取教材分析、课例展示、疑难解答、与编者面对面等方式组织了9场省级教材培训。这些培训以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形式落实到每一名教师,使教师领会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

二是积极承担统编教材研究任务。浙江省是全国使用统编教材的先行省。我抓住这一契机,和部分骨干教师一起积极参与统编教材的编写、审读、修改与试教工作,承担统编教材多册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工作,推荐骨干教师拍摄与教师教学用书配套的录像示范课。我和骨干教师在完成研究任务时,得到教材核心编写团队的指导,为我省用好统编教材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做好教材比对衔接工作。2019年秋季,统编教材全面使用。为使统编教材与人教版教材顺利衔接、平稳过渡,2018年8月起,我带领骨干教师通过大规模问卷调研,梳理衔接年级的学生、教师可能会遇到的困惑。此外,我和骨干教师还承担了教育部教材局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实施的“国家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与其他版本比对研究”项目,全面负责统编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比对研究工作,为我省全面启动统编教材做好充分准备。

四是基于问题解决用好统编教材。我通过走进课堂、召开座谈会、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使用统编教材的情况,征集教师使用统编教材的困惑。自2019年4月起,我在《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特设“教材答疑·统编教材释疑”专栏,针对全省教师的共性问题进行研讨,连续刊发了《统编教材之古诗文教学》《统编教材与人教版教材衔接时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教师解读教材的视野》《如何理解统编教材倡导的课外阅读课程化》《低年级写话的教学要求与策略》《习作教材的编写意图与运用策略》6篇文章,借助期刊辐射力,引领全省教师及时纠正教学行为。在此,也特别感谢《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对我工作的支持!

五是完善统编教材使用的资源建设。我以省小语会的名义向全省征集已在县(市、区)级教研活动中执教过的课例,分册遴选、修改,编著出版了《浙江小学语文最新课例精选》(共计12册),帮助新手教师用好统编教材。我还梳理了我省近十年小学语文学科新课程“疑难(关键)问题解决”专题研训历程,提炼出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的、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教学地位和教学价值的38个关键问题,以这38个关键问题为线索,编著出版了《浙江省学科教学关键问题研究丛书   小学语文》,推动成熟型教师深入思考教学问题,提升校本教研质量。

回顾我省自2016年以来推进统编教材使用的历程,我最大的心得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聚焦研究方向,持续深化某一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很好的成效。一个学科教研员在短时间内也许无法影响一个学科的发展,但是持续一段时间,一定会引发质变。

三、深学践悟,归本求真,以“旗帜”精神增强教研的使命感

赵叶:谢谢余老师详尽的介绍!在《课程标准》颁布后,新教材或许也会随之推行。您预计今后还会有哪些主题教研活动?为什么?

余琴:《课程标准》的颁布,给语文教师和教研工作带来了新挑战。课标的落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反映其理念的教材、能体现其价值的教学实施以及能遵循其方向的评价。我想未来将更加关注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归本求真,发挥语文课程的奠基作用,实现《课程标准》理念的转化落地。

赵叶:您说您会格外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关注语文课程的奠基作用。我想,这也可能是很多教研员需要关注的方向。您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余琴:我從三个方面来谈谈吧。

第一,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一要引导教师准确理解与实践新课标、新教材。精心策划省小学语文学科关键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把准全省小学语文研究的方向;认真谋划省教学活动评审和教学论文评审,以评审促进教师落实课标、用好教材。二要发挥团队研究力量,提炼区域研究特色。按照2022年各设区市上报的研究项目,科学、稳妥地开展研究,提炼、展示有序落实《课程标准》的好经验。加强调研与走访,发现区域特色经验与存在问题。聚焦语文课程“阅读”与“表达”两大学习领域,通过课例研讨、问卷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专题研究。

第二,追求教、学、评的一致性。通过评价驱动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评价历来是个难题。《课程标准》研制的学业质量标准必将给教育评价改革带来深远的影响。目前,我们正在编写《小学学科综合评价指南   语文》一书,引导教师注重语文教与学全过程中的质量评价。期待全省教师坚持素养立意的评价观,促进学生整体发展;推进表现性评价,追求评价的全面性;探索增值性评价,关注学生真实发生的进步;提升命题质量,为评价区域和学校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第三,推动区域语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省小学语文教师数约有十万,语文是教师基数最大的学科。全面落实新课标、新教材,依赖于完善的省、市、县、校四级教研体系。未来将进一步明确省、市、县、校的教研职能,深入调研,厘清不同发展水平教师和不同层次学校遇到的典型问题,开展合作研究和跟踪指导,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有力的教研支持。特别要加强学校语文教研组建设,提高校本教研质量。校本教研虽然是四级教研体系的末端,但是最为重要,是理念转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要通过展示省级优秀语文教研组的典型经验,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和学科发展趋势,协同市、县(市、区)教研员指导学校开展主题式校本教研,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赵叶:余老师,听了您的话,我更加感到教研员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真的很重要。

余琴:是啊,教研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员是教师教学的专业指导者,区域教学研究的组织者,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国家和地方改革政策的转化者,课程改革的推动者。[1]一个地区的教研员,应该成为这个地区学科的一面旗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教研员的现在与将来影响着一个学科的现在与将来,一个教研员的高度与境界影响着一个学科的高度与境界。

赵叶:确实,教研员承担了促进全面育人,对课程、教学、评价等进行研究和指导的重要职责。那么,余老师,您作为省教研员,能对市、县(市、区)两级教研员提出一些建议吗?

余琴:好的。以下几点建议,我与各位教研员共勉。

一是清楚认识自己的短板。教研员需要具备教学经验、行政视野、理论修养、研究本领、服务意识等。须不断修炼内功,丰厚自身综合素养,成为教师的专业引领者、活动组织者、信息传递者、业务服务者。

二是不断提升教研品质。要通过调研发现教学真相,克服经验主义,基于数据和案例,重新审视教研工作的对象、内容,提炼当下的主要问题。基于问题解决开展系列主题教研活动,助推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为提升教学质量赋能。

三是始终保有开放的心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跳出惯性思维圈,让开放成为一种习惯,因为与别人交流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以开放的心态,实践新方案、新课标,拥抱即将推出的新教材,促进我省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赵叶:谢谢余老师。今天有幸和您一起回顾了您多年的教研工作历程。您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思考新时代教研员的使命和任务提供了参照,相信许多做法能给大家带来启发。时代在变化,但教研员的工作本质始终不变。希望我们的访谈能让更多的教研员坚定初心,牢记使命,提升业务水平,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供专业保障,为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专业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月霞.中国教研的价值与使命[J].基础教育论坛,2016(26):15-16.

(1.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2.浙江外国语学院教学月刊社)

猜你喜欢

教研员教研调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