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丹县红苗苗鼓的艺术形态与编创分析

2023-10-24王喆张雨丝武漫欣广西艺术学院

艺术品鉴 2023年26期
关键词:南丹县苗苗套路

王喆 张雨丝 武漫欣(广西艺术学院)

一、苗族原色

(一)历史源流

苗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承载着深远悠久的历史文化。据历史文献记载和群体自身集体记忆,苗族几千年前就生活在华北地区黄河一带,其形成时期较早。而与之相联系,鼓的形成也可在早期发现其存在的踪迹。鼓是何时形成的,其形成原因、形成过程至今仍是未解之谜,难以推测考证。但不管怎样,其形成与苗族古歌里的大迁徙有很紧密的因果关系。苗族先民最早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三苗时代迁徙至江汉平原,后又因历史原因,再次向南、西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自明清以后,苗族才停止了大规模的向南迁徙,其中一部分苗人移居于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至欧美落居。现今,苗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份,以及东南亚的老挝、泰国等国家及地区。

根据现存资料与非遗传承文化人口述得知,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内的苗族主要有两大分支,分别分布在城关、大厂等乡镇的苗族,称为“仡雄”,因其妇女常身着红色长裙,故又称红苗。乾隆五十九年至嘉庆二年,一部分“仡雄”开始迁向广西,最初落脚于都安县和河池县,而后到民国初年才逐渐落居于南丹县;另一支是分布在月里乡和中堡苗族乡的苗族,自称“仡磨”,因当地妇女常穿用五彩丝线绣制的百褶裙,因而又称之花苗。花苗迁移到广西境内较早,主要来自贵州的平塘、罗甸等县。本文所面向的研究对象为“仡雄”。

(二)永动的艺术符号

苗鼓是苗族悠久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的文化符号,承载着苗族地区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可谓体现着苗族世代相传的民族性格与美学思想,在跳动中传达着苗族人民不可言说的“舞语言”。参看历史资料可知,苗族同胞在向南迁徙的过程中,什么东西都可以丢弃,唯独苗鼓不可离身。因为在苗家同胞的心中认为,苗鼓乃第二宇宙的物质连接,通过敲击苗鼓可以传递话语,有着凝聚族落民心以及加强向内力量的功能,由此,每每遇到困难苗人会选择舞鼓来加强士气,久而久之这种击鼓习惯在历史的推移中,逐渐由行动化为一种富有激情的形态,同时也演变为一种可以传播民族品格的艺术符号,“无鼓不成苗”的说法便由此得来。苗鼓的发展始终处在一段永动的势态中,关于苗族鼓舞的诞生与流变、原型与再生、同型与差异的说法与求证,都与苗族群落居民的社会生活规范和精神信念不可二分,可见苗族鼓舞已经从一种单纯的敲击舞动状态逐渐向传播一类特定的民族心理和话语的表演场域进行滑动,最终完成对苗族人民的虔诚信仰和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的意志演讲。苗族鼓舞这场信仰仪式将在“鼓与舞”之间,形成传达乡土风情的精神介质,在阵阵鼓声中永远回荡。

在南丹县下乡采风研习的时候,教授我们苗鼓的是苗鼓学会的龙凤蓉会长,也是河池市级第四代苗鼓传承人。在访谈中我们得知,红苗鼓舞的祖先源头是湘西流传而来的,尽管已经与南丹县地区进行了外部文化及审美特性的融合,但在某些打法上还依稀可见湘西鼓舞的影子。传统的鼓舞受落后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只在庆祝丰收以及重大节庆的活动中出现,故导致其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也只在一定范围的特定人群之中开展传承的路径。而后,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红苗苗族鼓舞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较大的传承发展,扩大了舞动场域,在重要节庆和当地的一些习俗节日中也可见苗鼓场景,用以完成庆祝节日、庆祝丰收、烘托气氛等内容。南丹县文化馆为提高当地人民对红苗鼓舞的认知,会不定期开办苗鼓学习班,邀请龙凤蓉会长进行义务教学,同时也能实现将苗族文化在小范围传播的目的。此外,龙凤蓉会长还会向其父亲和湘西苗鼓老师进行请教和学习,以来不断完善和开创新的表演性红苗鼓舞,保证苗鼓在当代发展中的永续性。时至今日,苗鼓已经从古老神秘的仪式中脱离出来,变成节日庆典及娱乐活动,深深扎根在每一位苗族人民的生活和心中,在成为属于他们特有的民族符号的同时,也将在勃勃生机中不断变为实现民族认同、振奋精神、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艺术力量。

二、艺术形态与文化内涵

在中国众多民族中,有很多的民族舞蹈都是鼓舞伴随或是结合的表演形式,由于民族的地理、历史及信仰等文化内涵的差异,导致其鼓舞在呈现的内容与形式上各有其美、各有其特,南丹县红苗苗鼓也是一种鼓与舞相伴的舞蹈形式。对于南丹县苗族人民而言,苗鼓深深地扎根于苗族人民的这方沃土之上,牢牢契合着苗族人民的精神信仰。任何一个民族孵化出的话语、行为及文化都离不开其个人乃至集体的物质与精神,红苗苗鼓也不例外,它之所以能够让人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和审美愉悦,究其根源,不仅仅是经击打后传来的阵阵厚重音和丰富高超的舞蹈动作,更为重要的是红苗鼓舞凝结着世世代代的共有文化,而这种文化恰恰也是联结着苗族各群落各集团的精神力量。

(一)艺术形式

红苗苗鼓最初源自湘西苗鼓,后经迁移最终落居于广西境内,与南丹县的文化进行融合,形成了独属于当地特色的艺术产物。据采风了解,现广西境内会完整击打苗鼓套路的地区只有南丹县和都安县两县,但两地在基于当地的文化倾向和审美偏好之后,又各自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击打程式。红苗鼓舞除日常的广场民俗表演外,较多用于农历四月八日的苗族节庆“跳花节”和农历六月六日“情人节”两天进行大型的苗鼓传统或舞台表演,在演出的过程中还伴有芦笙表演和苗歌对唱等传统表演。

南丹县红苗苗鼓分为两面鼓和四面鼓,击打的鼓点节拍多为单数,个别动作或是连接中会出现双数击打鼓面的动作,在人员配置上没有性别的限制,常见有单人击鼓、双人击鼓、四人击鼓和多人击鼓,男女皆可打鼓,只是打鼓的动作程式不同。其次,红苗苗鼓的个数也没有特定的要求,会视舞蹈场地、表演画面和人员安排来设定演出鼓的数量和鼓面。通常在进行红苗苗鼓的表演前会将苗鼓竖立,置于可移动的鼓架之上,由伴奏者吆喝并敲击鼓边三声,意味着鼓舞的开始。通常一面鼓会配以一位伴奏者,伴奏者站立于鼓旁,敲击鼓边完成伴奏,或者选择一位伴奏者专门负责引领整个鼓舞团队的表演,承担着领头的作用;担任红苗鼓舞的表演者多站立于鼓面前端,双手持着带有彩色长绸的鼓槌,在伴奏节拍的引领和配合下,根据套路进行左右手互换击打鼓面或一手击鼓,一手舞绸的动作,为丰富红苗鼓舞的演绎内容以及提高鼓舞的审美价值,在击打的过程中会出现与舞蹈配合在一起的动作,其舞蹈样式也是拿着鼓棒跟随苗鼓击打方式进行配合完成。此外,表演期间根据舞蹈内容的要求还会出现舞者之间近距离位置的互换和远距离调度的移动,通过艺术化的手法扩大了苗鼓的空间性和可舞性。红苗鼓舞除了常见的双手持鼓槌进行正面敲击外,也有背身鼓面的反手击鼓,旋转击鼓、跳跃击鼓、双人移动击鼓。在纷飞的彩绸之间,变化出纷繁复杂且独具一格的舞蹈势态。鼓作为红苗鼓舞中重要的物载体,在主奏与伴奏的鼓点声中所谱出的律动感,奏响了苗族同胞生生不息的生命情调,也流淌出了一股永恒不止的民族神态与精神力量。

(二)文化内涵

南丹县红苗苗族同胞常年居住于地远偏僻的高原山地,因其地塞道阻,交通不达,故长期处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环境当中,但这种封闭性恰恰也是环境造就民族能够得到有效保护的途径之一,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形成了一处兼具民族性与艺术性的“苗族坞”。南丹县独特的地缘文化使得本民族的生活习俗与民族文化都保留得较为完好,在历史长河的涌动中依旧能够泛起最纯原的浪花。

红苗鼓舞是南丹县苗族人民抒情达意、强身健体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话语,是苗人历代传承下来并不断挖掘与创新的非程式集体性舞蹈活动。在南丹县苗族人民心里,苗鼓不仅仅是作为纯粹的道具而存在,也是传播本地民族文化的艺术媒介。通过击打苗鼓及配合舞蹈动作,可以建构独特的话语链表达民族品质以及诉说区域民族愿望,打破地域高山带来的隔阂和阻碍。经实地调查了解,红苗鼓舞有一百多套打法与套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汉化的影响,大量传统套路已面临失传现象,现今较为常用的苗鼓套路有欢庆鼓、丰收鼓、伐木鼓、梳妆鼓、撼山鼓、苗鼓神韵,其命名与动作套路都来源于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及劳动场景的动作和神态,在经其提取、结构后,选择其典型性的形态完成舞变,最终形成代表着不同语义的动作套路。欢庆鼓鼓点欢快、节奏细碎,舞蹈多为弹颤和跳跃的动作,主要用于岁时节令、开业剪彩及迎宾接客等大型的热闹喜庆的场合,是为充分表达苗族人民迎接喜事的愉悦心情,此时击打苗鼓由传统行为转变为输出情绪的艺术符号;丰收鼓的动作套路是基于对苗族人民进行日常农事活动的动作转化,其中很多套路都与插秧、拔秧、推磨等有关,是对苗族文化的记录与表现。伐木鼓及撼山鼓动作幅度、力度较大、鼓点浑厚,舞蹈整体的气势较为阳刚,颇有撼动山林之势;苗鼓神韵是南丹县苗族人民专门请湘西的苗鼓老师来进行教学指导后形成的一套具有高技巧性的打法,相比较前面几套纯原性的击打和舞动,苗鼓神韵更偏重于表演,其在复杂的打鼓之上还增添了旋转和跳跃等技术性动作,是这几套里最有舞蹈性和观赏性的套路。

红苗苗鼓发展至今,相较于旧时的一种向内的集体的自娱性“游戏”,有了更多向外的舞台表演机会,也由最初的纯原生性、粗粝的自由的状态逐渐向审美化、艺术化滑动,当然这种艺术滑动只限于在舞台之上,民俗还是要还给广场。与此同时,当地政府的支持、红苗苗鼓非遗传承人的推广以及众多艺术工作者对传统舞蹈做出的保护与推动,也使得苗鼓这项传统艺术有机会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下,让更多人了解并学习到这一声深山里的回响。

三、舞蹈作品《鼓舞》的创作实践概述

民族舞蹈是一种根据各民族日常生活实践所产生的传统舞蹈形式,这一形式彰显着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的文化风格及特色。那么近年来,越来越多民族舞蹈作品创作运用现代性编创及现实性表达呈现在大众视野里,这一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就要求编导在创作过程中不仅是对民族舞蹈语汇及形式有准确把握,也要将创作的重点放在民族传统人文文化上,还要具备鲜明的时代精神。那么笔者三人试图通过这一民族舞蹈创作实践,从真正意义上传承、发扬、创新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舞蹈艺术,弘扬民族舞蹈精神。

(一)舞蹈作品《鼓舞》创作动机

李承祥在《舞蹈编导基础教程》中所提到“当舞蹈编导进入排练厅准备编舞时,脑海中所涌现的舞步和动作,当你考虑和选择被认为是最恰当的舞蹈手段时,你的依据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由此可见舞蹈创作动机就是你在创作初期出发点与依据,从何而来促使你形成你的创作动机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因此笔者的创作动机是来源于2022年7 月,在老师、师姐们的带领下前往河池南丹县对红苗苗鼓传承人龙凤蓉进行采访与交流并学习了红苗苗鼓打击套路。通过此次采风笔者进行了大量的田野采风调查,从而收集了许多珍贵素材,为《鼓舞》的创作和表演提供了一定的基础。笔者创作此作品的出发点及依据有三点:其一,笔者在观赏中被苗鼓雄厚敲击声与民族浓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其二,在观赏《苗鼓神韵》的打击套路,其中有一位正是龙凤蓉传承人堂姐的孙女(苗鼓第五代传承人),这种世代相传的民族精神在此展开。其三,通过对传承人龙凤蓉的采访得知,广西境内会打此套苗鼓的地区只有都安县和南丹县,曾进过小学但因学习方式需持鼓棒,鼓棒会让小学生间彼此打闹追逐因此取消了进校园的活动,可见其发展渠道非常有限。由此三点激发笔者运用当下的现代审美观念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相结合,通过舞台作品呈现的方式,丰富传统苗鼓表现形式及贴近当下人民的审美认知。

(二)舞蹈作品《鼓舞》作品简述

苗鼓是南丹县红苗的一种常见打击乐,是当地民族文化最为丰富可贵的艺术形态,其表演形式兼备了打击乐与舞蹈形态相融合,动作形态取材于日常生活,与其耕作、劳动相关,极具生活气息,形成了当地最具接地气、接近人民的一种艺术形式。由此舞蹈作品《鼓舞》取材于传统红苗苗鼓打击套路,在创作过程对欢庆鼓传统节奏和“横摆”“点颤”动律进行了提炼,将现代性身体语言与传统民俗短句相结合,打破传统短剧单一性,使得更具舞台艺术化,以此呈现出一部极具现代性的民间舞创作。作品的主题围绕红苗“苗鼓”“苗人”以及“苗鼓魂”三大核心进行作品建构,并区别于以往传统的叙事性,将舞者两重身份塑造都集结于“苗鼓”之上,当苗鼓声响起的那一刻,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停顿,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延续的体现,运用现代性表现手法来体现红苗苗鼓这一民族符号。

(三)民俗传统舞蹈短句的现代编创

南丹县红苗苗鼓的传统民俗打击套路是流传于民间之中,由单一的传统打击套路组合而成的舞蹈短句,其动作发展轨迹单一但又是最为典型而又独特的。笔者三人在创作过程中主要选用红苗苗鼓中欢庆鼓这一套路,分析其套路中的动态、动作、节奏、路线与所传递的内容,通过运用编创技法中保留一部分发展一部分的手法对其民俗传统短句进行解构与重组,使其形成较为丰富多样化的舞蹈短句。

该短句主要针对动作形态、打击方式、节奏型这三大主要核心进行解构。首先从动作形态上,将上身直立,腰部横拧右转动、侧对鼓面等体态进行俯身、背身及反方向转动方式改变原有传统动作体态,但依旧保留其打击过程中膝盖颤动的动律;其次从打击方式上,保留其3 拍、5 拍、7 拍及少数双数4 拍的动作打击方式进行重组与连接,如:右手持鼓棒敲击鼓面、身体右横拧转动的3拍动作与右手随着左脚吸跳上弹的动律先敲击鼓边,在左脚落地时左手敲击鼓面右手随之紧跟敲击鼓面的3 拍动作进行重组与搭配,使其变成当左脚吸跳右手打完鼓边落地后变成身体右横拧转动右手敲击鼓面三次。我们还将手持鼓棒敲击鼓面的方式改编成只敲击鼓边或将两种打方声音重合,在视听觉上打破以往传统套路短句的展现方式;再次从节奏型上,将传统民俗打击节奏的匀速规律中,改变敲击速度,形成极快与极慢的节奏对比以及敲击鼓面声音的强弱对比,在敲击时依旧把握3 拍、5 拍、7 拍及少数4 拍的节奏型,除去对其快慢以及强弱的节奏改变,也将3 拍、5 拍、7拍节奏型进行重复叠加使用,不断强化其典型节奏拍数,打破常规民俗套路中固定节奏型;最后红苗苗鼓的民俗传统打击套路来源于日常生活,与劳作相关,因此笔者想以现代性的手法将其人物分为苗人与苗鼓魂,苗鼓魂是苗人民族文化所积淀下的产物,那么苗鼓魂既也该民族的寄托与信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跟随形成民族内涵的重要所在。

(四)形式先行的舞蹈时空对话

“空间”是具体事物存在的形式,是具体事物具有的一般规定和组成部分。同理,没有空间就没有舞蹈。换言之,空间决定舞蹈呈现。舞蹈的空间是一个多维空间,是由身体空间、运动路线、舞台画面空间、舞蹈意境等多方面组成。那么《鼓舞》中的运用红苗苗鼓这一形式先行的方式将作品人物进行两重身份的建构。这就又要说到什么是形式先行,在追求队形调度、画面及整个舞台的空间效果为主要目的,不仅包含其内在结构,也包括了外在的舞蹈语言,内在结构附于舞蹈语言之中。笔者利用这苗鼓的形式,打破传统两面鼓在空间中分散的形式,将其并拢,人物不断在苗鼓前后转换,以此强化,“苗鼓魂”与“苗人”。并在聚拢的空间中形成“苗人”与“苗鼓魂”的对话。

如:当苗人不断重复传统苗鼓打击套路时,苗鼓魂是用顿点、横移、强有力等动作质感来反射“苗人”的打击方式,因空间的一前一后不接触形成两个时空对话。借用苗鼓来回移动的道具特性,将苗鼓在空间上来回左右前后移动,形成画面上的空间变化,让“苗人”与“苗鼓魂”在来回切换中形成跟随效果及空间上的对话。

四、结语

以上,是关于苗鼓的历史流变、分布情况、功能性质的综合概述,囊括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红苗苗鼓欢庆鼓的艺术形态、节日习俗、民俗节日等,再到学习感受苗鼓,基于对苗鼓现有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实践编创的苗鼓作品。

希望本文能够深入浅出,对广大热爱苗鼓的学者、研究者有点滴用处!

猜你喜欢

南丹县苗苗套路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广西南丹县秃杉人工林碳储量及其分布格局
《重拾》
油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南丹县农业产业发展建议
语文(S)版第九册《 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Airbnb上的套路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爱帮忙的蜡烛
眼下有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