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全方位保护科技创新

2023-10-23范春英王业晗郭凯杰

石油科技论坛 2023年4期
关键词:工程院专利知识产权

范春英 王业晗,2 郭凯杰,2

(1.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2.油气钻完井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2020 年11 月30 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就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顶层设计、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法治化水平、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知识产权领域国际合作和竞争、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6 个方面作出重要指示,为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定向把舵、擘画蓝图、明确重点,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这6 个方面相互关联、有机统一,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工程院)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油)直属科研机构,也是国家级科研平台“油气钻完井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主体单位。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工程院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扎实推进各项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发展,持续强化知识产权顶层设计,抢占制高点,全方位保护科技创新,为提高油气工程科技创新能力贡献力量与担当。

1 工程院知识产权发展现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知识产权作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引导创新、优化结构、高效配置创新资源、协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助力国有企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利器。

为应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发挥国有企业“压舱石”“稳定器”作用,工程院依托国家和中国石油重大研发项目,面向勘探开发主战场、面向国际技术发展前沿、面向油气钻采工业需求,对标国内外先进技术,系统梳理规划知识产权重大成果培育方向,强化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培育了一批高价值专利群[1]。

1.1 专利数量逐年稳步提高

2017 年重组以来,工程院专利申请数量逐年提高,至2022 年呈现爆发式增长,申请专利超400件,比上一年增长56%(图1)。截至2022 年底,累计申请专利2319 件、授权1137 件。

图1 工程院“十二五”以来专利申请情况

1.2 专利申请结构更趋优化

工程院发明专利申请及授权占比快速提升。发明专利申请占比从2017 年的60.19%提高到2022年的98.51%(图1);有效授权发明占比从2017年的42.46%提高到2022 年的57.97%(图2)。

图2 工程院2017—2022 年有效专利情况

1.3 国际研发平台优势更加凸显

工程院充分发挥休斯敦技术研究中心区位优势,积极拓展新赛道比较优势,大力开展国际专利布局,持续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和PCT 申请力度。2022 年提交国外专利申请51 件(图3),其中PCT国际申请40 件,授权国外专利14 件。

截至2022 年底,工程院累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959 件,其中发明专利561 件;累计申请PCT 国际专利及国外专利151 件,授权国外专利66 件;累计登记软件著作权171 项,认定中国石油技术秘密185 个,注册商标26 个;获各级别专利奖27项,其中获中国专利银奖1 项、优秀奖4 项,中国石油专利金奖1 项、银奖4 项,石油和化工行业专利金奖2 项。

2 多措并举强化知识产权管理

从科技创新的全链条看,科技的自立有赖于坚实的基础研究,科技的自强需要高效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可持续的科技创新循环[2]。知识产权是保护科技创新的基础性制度,工程院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同步开展知识产权布局,加大科研成果保护力度,有力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和工程技术核心竞争力,引领国内工程技术发展方向。

2.1 完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企业是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的主体。推进企业知识产权发展,必须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构建起契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3]。为适应新形势下的知识产权工作,工程院持续优化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专业技术委员会、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专业研究所4 级决策把关与科学论证机制,压实重大项目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及管理专员主体责任,构建科学、专业化的特色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管理架构。持续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出台了知识产权管理实施细则、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科研项目后评估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制度,形成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维护、保护链条,知识产权管理的专业化、体系化、规范化水平大幅提升。

工程院将知识产权工作嵌入科研管理工作全生命周期。在立项及开题论证阶段,做好检索,落实布局方向;在研发阶段,严密跟踪项目进展,提出知识产权建议,完善专利布局,及时指导做好申报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防止技术成果流失;在成果验收阶段,将知识产权考核指标作为验收审核依据,同时引导将知识产权管理扩展到专利技术标准制定、专利群构建、转化与实施等,不断将科研项目成果转化为知识产权,有力支撑和保障了勘探开发主营业务发展。

2.2 加强全面保护,推进挖掘布局

工程院持续深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意识,强调制度约束,抓好管理责任和主体责任落实,加强职务创新成果保护方式论证,强化专利保护的管理刚性,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特色技术。通过构建专利群、登记软件著作权、认定技术秘密等不同形式进行保护,确保依法依规保护科研成果,促进知识产权对外许可转化创效,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价值,累计申报对外许可技术清单34 项。

工程院依托重大研发项目,有序组织和培育核心知识产权,坚持布局优先、质量取胜,强化知识产权全过程审核和质量管控,确保科研项目各阶段成果及时全面获得专利覆盖,将专利申报由重数量、为完成任务而申报,转变为重质量、为支撑业务高质量发展而申报,形成与科研组织创新能力、技术市场前景相匹配的知识产权战略布局。2022 年,工程院超额完成中国石油各项考核指标并名列前茅,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持续保持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2.3 强化管理培训,深化宣贯引导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管理与企业战略的联系日益紧密,可直接影响企业发展战略的执行能力[4]。工程院根据企业员工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针对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设置商业管理、法律、知识产权于一体的课程,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开展知识产权专题培训,涉及专利管理、布局、挖掘、申报及专利奖申报、评选、中国石油知识产权管理信息化平台功能介绍及实操等内容。与专利代理机构合作,鼓励各二级单位与专利代理师开展技术交流,提高企业职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和管理水平。召开工程院知识产权及标准化工作推进会,宣贯国家知识产权管理改革创新政策、中国石油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和重点工作任务。鼓励相关岗位科研、管理人员参加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对取得证书的个人及单位进行表彰。

2023 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工程院按照中国石油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活动,包括政策宣贯、专题讲座、问卷答题,并在各级宣传平台上开辟专栏,发布知识产权领域的热点案件、最新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大事等。同时还邀请代理公司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的专利挖掘与布局策略”专题研讨,与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合作交流,为科研人员开通专利数据库及研发情报库。通过多种形式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提高专利申请质量,助推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

2.4 助推培育转化,聚焦创优创效

工程院依据中国石油相关管理制度,多部门联动,出台《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暂行)》《产业化培育与孵化奖励实施细则》《创新创效项目收益分红激励方案》等知识产权转化创效奖励制度,奖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工艺、产品在推广应用中产生显著经济效益的项目,以及在新技术推广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同时,根据中国石油成果转化创效政策及对外技术许可清单,加大力度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运用许可创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实现科技成果经济价值。工程院科技成果转化创效奖励屡创新高,2022 年涉及专利、软件著作权、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对外许可收入达到3200 余万元,专利许可获成果转化创效奖金总计超500 万元,与2021 年相比增长47.5%。

3 知识产权保护助力科技创新发展

工程院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同步开展知识产权布局,实施高质量专利培育工程,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 项关键核心技术、26 项成熟特色技术和28 项前沿储备技术,并都依法依规进行有效保护。

3.1 连续管装备与作业技术——国际公认“万能作业技术”

连续管装备与作业技术由高度集成的地面装备、井下专用工具、整根万米连续管等构成,颠覆常规接单根作业方式,是非常规油气开发、超深井作业、老油田提高采收率的利器[5]。2007 年,工程院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连续管作业机,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6],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形成连续管成套作业技术与装备,最大单机装载φ50.8mm、长度8100m、最长水平段3000m、最大作业深度7200m;注入头夹持与低速稳定性能、整体适应性、连续管疲劳寿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7]。连续管作业装备全面替代进口,引领国内井下作业方式转变,目前已推广115 台(套),创收近30 亿元。专用工具推广应用4 个系列24 类共2800 余套,推动7 类35 种作业工艺应用于11 个国家21000 余口井,建成了产业基地。该成果先后荣获中国石油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石油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石油优秀专利奖、中国石油优秀标准奖、中国石油自主创新产品、CIPPE 创新金奖等荣誉[8]。

研发过程中,工程院所属中石油江汉机械研究所以产品、技术为导向,积极挖掘基础专利,同步开展商标、软件著作权、技术秘密等组合保护,筑牢知识产权保护壁垒。连续管技术已申请专利170件、授权94 件、登记软件著作权17 项、认定技术秘密12 个。积极申请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先后制定了GB/T 34204—2017《连续油管》、SY/T 6761—2014《连续管作业机》、SY/T 7305—2021《连续油管作业技术规程》等多项标准,推动了行业规范化标准化。

3.2 AnyCem 自动化固井技术与装备——国际首创自动化固井工艺技术

依托中国石油重大科技项目,工程院自主创新攻关,突破了固井工程核心数理模型、装备自动控制关键方法,形成了以AnyCem 固井软件为核心、自动化固井成套装备为载体的设计—仿真—监控一体化首创技术,AnyCem 固井软件支撑复杂深井、天然气井、水平井等固井优质率提升10%以上。目前已建立5 个示范队,在长庆、西南、辽河、塔里木等油田规模应用[9],可降低现场劳动强度50%,提高作业效率30%。该成果先后荣获中国石油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石油十大科技进展[8]、CIPPE 创新金奖等荣誉,入选国资委编制的《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2022 年版)》,并作为“2021 年中国石油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在中国石油科技与信息化创新大会上发布[10]。

AnyCem 系统是自动化固井技术的神经中枢,也是工程院自主研发形成的中国石油首套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固井软件。该技术累计授权专利36 件、登记软件著作权10 项、注册商标1 项、制定标准规范4 项、认定技术秘密1 个,发表论文27 篇。

3.3 个性化PDC 钻头——解决复杂难钻地层破岩的利器

钻头是实现钻井提速、提效的核心利器,工程院形成了定制化、个性化和高适应性的钻头及提速技术,成功打造可解决复杂难钻地层破岩难题的高耐磨、高抗冲击、长寿命利器。首创三维凸脊型非平面齿,抗冲击性由300J 提升至400J 以上,脱钴深度由400~600μm 提升至800~1200μm[11]。形成5 项PDC 钻头专有技术,与全球顶尖Smith 公司相比,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塔里木、西南、大庆、新疆油田及北美、巴西、西非等地油田完成近200 井次的现场试验与应用,平均提速50%~400%,屡创区块最高纪录。PDC 钻头先后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石油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石油专利银奖、中国石油十大科技进展等荣誉。

工程院着力提升企业专利价值和品牌形象价值,大力推进国际竞争与合作,依托休斯敦中心区位优势,该技术已申请国外专利18 件、授权13件,申请国内发明10 件、授权1 件。

4 结束语

工程院将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聚焦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深化转型升级。充分利用国内外智力资源,发挥不同体制优势,融合东西创新模式,积极开展专利导航与布局工作,培育“顶天立地”的专利。以率先建成世界一流研究院为目标,持续打造特色核心技术体系,勇担油气工程技术创新主力军和排头兵,为中国石油建设基业长青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奠定高质量知识产权资源基础。

猜你喜欢

工程院专利知识产权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华裔科学家董洪标教授荣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专利
热烈祝贺本刊编委孙立宁教授当选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纺织业两人入围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
发明与专利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知识产权
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