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安全管理研究

2023-10-23杨正

华东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防火墙网络安全实验室

文/杨正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保障。在此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何通过有效的网络安全管理措施来保障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安全,是当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安全管理现状入手,分析了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不断推进,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作为技术前沿的核心部门,在享受着技术便利性的同时,也面临着网络安全的挑战。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集成的时代,数据变得极为宝贵,尤其是高校实验室内的研究数据,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然而,当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管理制度、技术防护体系及安全教育等方面的缺失。面对这一现状,如何加强实验室的网络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数据和研究的安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安全管理现状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也是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前沿阵地。目前,新兴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防火墙技术的升级与应用。传统的防火墙技术主要依赖预设规则来防御恶意攻击,但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恶意攻击模式越发多样,单纯依赖静态规则的防火墙已经无法满足网络安全需求。因此,许多实验室开始采用下一代防火墙(NGFW)和Web 应用防火墙(WAF)技术,这些技术能够识别并过滤复杂的网络攻击。其二,入侵检测与防护系统(IDS/IPS)。这是一种动态防御技术,不仅能够检测潜在的威胁,而且可以自动进行干预和响应。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中,IDS/IPS 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网络流量,确保实验室数据的安全。其三,零信任架构。传统的网络安全策略往往基于“信任但验证”的原则,但在当前的安全环境下,这一策略已经不再适用。零信任架构强调不应信任任何内部或外部的请求,所有的访问都应经过严格的验证。许多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已经开始对这一策略进行了实践,旨在确保数据安全。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在“互联网+”背景下,许多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导致很多安全管理环节存在盲区。例如,实验室内部的网络数据流动、学生对实验设备的使用以及外部设备与实验室网络的连接等关键环节,缺少明确的操作和管理规范。而管理制度的缺失,将对安全责任的落实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缺乏明确的责任体系也意味着,实验室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可能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致实验室的网络安全防护不到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二)安全技术不完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不健全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安全管理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安全技术不完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验室内部使用的安全防护技术和工具未能跟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例如,面对新型网络攻击和病毒,现有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及反病毒软件可能无法及时识别和阻断,从而使得计算机实验室的关键信息和资产面临较大的安全威胁。其次,实验室内部有着频繁的数据交换和开放性的网络环境,一旦出现网络安全漏洞,实验室就会被恶意攻击者利用,从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最后,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不健全为实验室的网络安全埋下了隐患。完善的防护体系应该包括硬件、软件、人员、流程等多个维度形成的多层次、全方位的防护网。

(三)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较差

在“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环境中,学生成为实验室的主要使用群体,但部分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较为薄弱。这主要是因为学生通常会对新技术和新工具产生好奇,而忽略了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例如,学生在实验室中访问互联网时,可能会随意下载未知来源的软件和工具,或者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同时,由于缺乏足够的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学生很难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整个实验室网络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安全管理对策

(一)制定严格的网络安全管理条例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越发严峻。为了有效抵御这些威胁,制定严格的网络安全管理条例尤为重要。首先,管理条例能够为实验室内的网络活动提供清晰、统一的行为准则。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管理人员,都要在管理条例的约束下明确自己在网络活动中的权利与义务,从而降低误操作或不当操作带来的风险。其次,条例中必须明确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理流程和责任人,确保发生网络安全问题时,高校能够迅速应对。再次,对于违反管理条例的行为,管理条例也应明确处罚细则,形成震慑力,让实验室资源用户深知维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最后,严格的网络安全管理条例还应为实验室引进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和工具提供指导,使得实验室的技术防护与管理规定共同构建起坚固的网络安全防线,从而达到预期的网络安全管理效果。

(二)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技术防护体系

首先,高校需要为实验室配备具有高度安全性的网络硬件设备,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确保物理层的安全。同时,在软件方面,高校应部署最新的防病毒、反恶意软件工具并定期更新,以预防各类恶意软件对实验室网络造成破坏。其次,网络的安全性不仅仅依赖于单一的设备或软件,更需要有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防护。对于外部流入的数据,技术防护体系应进行严格的内容过滤和行为分析,防范潜在的网络攻击;对于内部数据,技术防护体系则需实施数据加密和备份策略,确保关键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对于实验室内部的网络访问控制,技术防护体系应做到细致入微,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和设备才能访问关键资源。最后,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常常涉及大量的研究数据和教学资料,这就要求技术防护体系能够与数据管理系统紧密结合,确保数据在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总之,为确保计算机实验室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安全,高校必须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动态更新的技术防护体系,以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三)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与培训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不仅是技术和设备的集合点,更是众多学生实践、探索和学习的场所。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与培训。首先,高校应制定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程,结合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网络安全教育课程不仅要涵盖基础的网络安全知识,如密码策略、网络钓鱼识别等,还要深入实验室具体应用时的网络安全防护方面,如虚拟机的隔离、大数据分析中的数据安全等。通过网络安全教育与培训,学生可以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加深对网络安全的理解。其次,除了常规的课堂教育外,高校还应组织各类网络安全实践活动,如网络安全竞赛、黑客马拉松等活动。这些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加强他们的网络安全防护意识。另外,通过与同学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学生们可以在实战中发现并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要点。最后,高校应定期为学生提供网络安全前沿资讯和技术动态,使学生始终保持对网络安全领域的敏感性和警觉性。总之,加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与培训不仅能提高实验室的网络安全水平,还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成为信息科技进步的重要阵地。然而,网络安全问题对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也带来了一定的阻碍。通过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网络安全管理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笔者发现,网络安全防护不仅是对技术层面的挑战,更是一个系统性、复杂性的问题。因此,保障网络安全、确保实验室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是各大高校急需解决的课题。

猜你喜欢

防火墙网络安全实验室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在舌尖上筑牢抵御“僵尸肉”的防火墙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