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营开展区域学分银行建设的试验与研究
2023-10-23刘杰英郑叶子岑人宁
文/刘杰英 郑叶子 岑人宁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中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营的实践,本文针对区域学分银行建设和推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区域性学分银行的困境突围方式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学分银行发展提供参考。
当前,我国学分银行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教育领域要以“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全面提升国人综合素质”为目标,依托职业教育建设终身学习体系。而学分银行的建设是搭建终身学习和开放性学习平台的一种重要探索,有利于促进全民学习热潮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学分银行的建设和发展仍存在较多模糊地带,例如制度不够完善、定位不够清晰等问题。
因此,在全面共享的学分银行尚未实现快速建设与应用的时期,相关高校要从局部开始探索,以区域模式的学分银行为试验田,在政府的统一指导下,逐层制定相关政策,从而在不同的学习成果之间架起沟通和认证的桥梁,继而扩大应用范围,形成高校与学分银行的区域联动。在学分银行的实际建设与推广过程中,相关院校应从基层开展试验,直面学分银行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部署。
一、学分银行内涵与困境
在我国的教育改革历程中,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及学习型社会建设已经成为三大主流教育理念,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学分银行建设对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学分银行建设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在实际的运行中还存在部分问题,尤其是在制度、协调、引导规范方面存在困境,亟待解决。
(一)学分银行内涵与建设
学分银行制度在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起着“立交桥”的作用。与以往的学分计量方式不同,学分银行制度能够实现对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换,充分符合终身学习的理念。学分银行借助“银行”的概念,强调学习者的权益,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效率以及学分积累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最终达到转换的目的。这是为学习者提供的一种新型学习管理模式。在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今天,完善学分银行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它需要遵循统一性原则和透明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指的是,学分银行建设要在统一的目标指引下开展,确保学分银行建设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学分银行建设最终是为了实现不同学习类型和成果之间的认证和转换,架起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沟通桥梁。透明性原则是指,学分银行建设的过程中各方面、各环节都需要保持公开透明,例如课程的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建设都要基于透明性原则。
(二)学分银行模式及其功能价值
学分银行具有四种模式:一是职业教育衔接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各个学校之间学习成果的衔接;二是职业教育双证模式,这一模式是指通过教育和培训同时取得两证——学历证书以及职业资格证书;三是区域模式,即在政府的统一指导下制定相关政策,将不同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在不同的学习成果之间架起沟通和认证的桥梁;四是协议联盟模式,同类型、同层次的学校之间在这种模式下开展合作交流,立足于资源共享发展共同学习联盟,达成共同目标。
学分银行的发展以实现各类学习成果、学习认证、学分积累及转换为目的,主要核心功能在于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认证和评价,从而起到学习管理的效果。基于上述功能,学分银行能够有效实现不同教育层级间的有效衔接,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学习,为学习者提供开放性的资源,为实现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就发展功能来看,学分银行作为公共服务机构,本身具有公正性、公开性和独立性,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认证和评价是独立的、权威的和透明的。
二、学分银行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理论体系研究不足
国外学分银行建设体系已较为完善且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应用,但是在我国,学分银行的理论研究却因为教学体制不够完善等问题,理论体系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由于教育体系存在差异,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学分银行建设理论体系。
(二)学分银行自身属性不清晰
目前,相关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对学分银行的属性尚未给出一致性的明确界定。若是学分银行作为一项制度,它就是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所要遵循的。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的主管机构,其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须进一步完善;若是学分银行作为一个机构,只负责衔接各教育机构并完成学习成果的认证和转换评价,那么它既不是教育主体也不是发证主体。这样的话,学分银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就会遇到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不利等问题。
(三)学分认证转换标准问题
学分认证是指将学习者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成果转化为学分进行统一管理的学习过程。在不同教育形式之间进行转换需要统一的标准。然而,在学分认证的实践操作中,对各类教育形式的学习成果进行认定是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也就是说,没有统一的标准就不可能实现学分转换。
三、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营,突破区域学分银行建设困境
充分利用非课堂时间和非教学环境,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组织,在区域模式下进行学分银行建设方面的探索,可以为学分银行的探索找到一个突破口。
学分银行的建设如果贪大求全,就会影响建设效率。实际工作中,院校层面可以先试先行,按照学分银行的理念,参照顶层设计进行院校内部小单元的试验。学分银行的建设可以先在院校内部试验,进而开展多校联合,再将不同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即搭起不同学习成果之间的桥梁,从而有效开展沟通和认证工作。
区域模式下的学分银行建设更关注具有区域特色的组织和教育内容。在实践中,院校可依托大学生社团组织即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营,开展创业项目孵化、生产性实训、创业精英班等相关常规且可持续的创业活动。这样一种课外创业教育模式,借鉴了工业企业的“有效工时”理念进行工作量考核、工作质量等考核,形成实践学分。在此基础上,相关管理人员可反推学分银行的中层结构设计,从而推出“课外学分认定标准、校外学分奖励标准”等涉及学分银行各流程的应用标准;关注学分银行建设的效度问题,明确不同类型教育、不同技能要求的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等,为学分银行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实训营在学校内部明确并试行了学分银行的局部定位,支持创新创业,实现学分置换,服务人才培养;明确了小范围的学分银行的组织架构、职责及其运行机制,使其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有制度可依、有章可循。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创业活动的学分认证、积累和转换都可以依据相关规定落细落实。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营以三届实训营成员为实验组,开展创新创业比赛、乡村振兴服务、创业项目孵化工作。此过程中,实训营分别对来自四个二级学院的40 名创业学生进行了试验,以其他未参加试验的学生为对比组。试验发现,试验组学生比对比组学生在比赛获奖、创业成果、实践技能、技能证书获得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这一发现能够有效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并能为学校级学分银行的研究提供第一手材料。
四、结语
国内高校的学分银行建设,尤其关系到课外实践活动的学分银行建设,是一个需要实践探索支撑、不断进化的长期的过程。特别是在各种职业院校,非课内教育实践活动占比较大,相应的学分银行急需建设发展。各大院校要勇于积极探索,开展理论创新和应用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同步进行来开展学分银行应用研究,从而推动学分银行建设的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