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汽车制造业营运资本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2023-10-23吕汶骏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8期
关键词:营运新能源资本

吕汶骏

(延安大学, 陕西 延安 716000)

0 引言

作为汽车制造业的新兴领域,新能源汽车是助推能源结构转型、实现国民经济绿色增长的战略路径。“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迎来了井喷式发展,同时,车企盲目生产、技术滞后、骗取补贴等现象也大量涌现。由于较高的资金、技术密集度,新能源车企的研发与投入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如何进行科学的营运资本管理对于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改善偿债能力、优化盈利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以营运资本为切入点的相关文献多针对传统车企展开,系统探究如何提升新能源车企绩效的案例型研究相对较少。为此,选取新能源行业的代表性车企C 股份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新能源汽车制造业营运资本的管理现状,以营运资本的来源结构、管理效率与盈利性为主线,系统剖析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在深化营运资本相关研究的同时,为新能源车企开展有序的营运资本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1-2]。

1 新能源汽车制造业营运资本管理现状

1.1 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发展现状

受科技推动、市场驱动及政策扶持,新能源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导向与投资热点。2010 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高速增长阶段,核心技术研发不断取得突破,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设施持续完善,围绕供给、消费和运营不同端口的国补扶持政策相继出台,通过研发补贴、税收返还等激励生产,减免购置税、不限牌照等刺激消费,财政支持优化运营,以稳步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同时,国外造车势力积极布局国内,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品牌竞争的市场新格局。骗补风波后,加之新冠疫情的影响,行业补贴规模收紧,技术补贴门槛升高,市场监管力度加大,政府补贴转向双积分政策,行业发展由政策驱动逐渐向市场引导过渡。总体来看,我国蕴含着非常可观的新能源汽车消费潜能,有力地支撑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持稳健增长,但行业特质决定了其发展仍需克服投资支出大、研发成本高所带来的风险与不确定性,行业整体处于机遇和风险并存的关键期。

1.2 新能源汽车制造业营运资本管理的特点

相较于传统汽车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资金、技术密集度更高,国补政策的下滑变动也给新能源车企营运资本的管理带来新的挑战,相应的资本需求更大、周转速度更高、管理难度更大。具体而言,作为新兴行业,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尚未成熟,关键电池部件后续使用成本较高的问题亟待克服,相应的研发投入巨大[3]。同时,行业竞争激烈,新能源汽车迭代周期短、更新速度快,资金周转压力更大,需要车企严格适配物料与生产计划,减少存货资金占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此外,新能源车企产业链条较长,不仅需要合理规划内部产销计划,而且需要与供销商保持密切联系,以确保物料供应与销售回款及时准确。基于此,选取典型新能源车企作出分析,揭示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发现并改善可能存在的问题,对于助推新能源车企稳健成长尤有必要。

2 新能源汽车制造业营运资本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1 C 股份概况

C 股份是国内SUV 领域龙头车企,车型众多,自主研发和制造技术实力雄厚,在“客户满意”为核心的经营理念下,品牌具有较高的享誉度[4]。供给侧改革背景下,C 股份进军新能源汽车制造谋求转型发展,积极打造自研机构,布局售后服务网络,自主核心技术逐渐涌现,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以C 股份为案例对象对同行车企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2 C 股份营运资本管理分析

营运资本的来源结构描述了企业营运资本的规模与构成明细,据此能够就企业营运资本的筹资、投资策略以及潜在的影响做出分析,具体见表1。

表1 C 股份营运资本来源结构 单位:亿元

由表1 可知,2017—2021 年C 股份的生产经营规模持续扩大,营运资本额因之逐年递增,近五年流动负债率均大于90%,所采用的融资策略较为激进,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资金密集度高,运转周期长,以流动负债作为融资主体面临的财务风险较高。

结合财务报告,从营运资本的具体结构来看,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占比较高且逐年上浮,主要在于保证金的数额大、涨幅快;应收账款占比较低且不断下降,表明了相应的资金回收政策趋于紧凑;存货占比在8%左右小幅波动,订单化生产模式下,C 股份的库存积压较小,销售风险低。此外,流动负债中应付账款占比高且逐年攀升,意味着C 股份供应端的偿付压力随时间累积的风险需要给予充分的关注。

营运资本的管理效率可以通过企业采购、生产与销售环节营运资本的周转期作出分析,只有科学匹配产销计划、合理利用生产资金、强化产品变现、及时回收货款环环相扣,才能保障营运资本有序流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体见表2。

表2 C 股份营运资本管理效率 单位:d

由表2 可知,2017—2021 年C 股份采购环节营运资本周转期均为负值且数字整体呈下降趋势,预付款项不断降低,应付款项持续攀升,这表明C 股份在上游供给端议价能力较强,赊购原材料占用供应商的资金规模逐年递增,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另一方面过度使用外部供应链融资会加剧供应关系的不稳定性,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其次,生产环节营运资本周转期均为负值且波动中降低,营业收入、其他应付款的增幅相较在产品存货、其他应收款的增幅更大,这表明C 股份在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了大量的外部资金周转来填补内部资金缺口,对营业收入具有较大的贡献。此外,销售环节营运资本周转期自2018 年骤降,C 股份以“去库存”策略推动营业收入稳步提升,同时将应收票据划归应收款项质押融资,用以赊购原材料等,有效缩短了应收账款周转期,通过加速资金循环满足转型升级需求。

营运资本的盈利性表明了企业利用营运资本创造利润的能力,决定着企业绩效,可以结合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及营运资本收益率做出分析,具体见表3。

表3 C 股份营运资本盈利性

由表3 可知,2017—2021 年C 股份营运资本收益率在波动中缓慢爬坡,高收入增长与高营运资本扩张并未带来同幅度的高利润增长,其根源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不成熟,核心部件价格高,且需要大量的销售费用来拓展市场,营业成本难以压缩。受国补政策调整、新冠疫情影响,行业整体遭遇寒冬,尽管如此,C 股份通过积极预测市场形势,科学制定产能计划,改进应收账款管理,不断加快经营资金周转,提升经营效率,企业的盈利表现居行业前列。此外,C 股份近五年的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波动趋势一致,属于小幅上升趋势,一方面采用“反向研发”策略节省研发费用,以供应链融资降低财务费用,有效压缩营业成本;另一方面灵活调整回款政策,适度让利客户,积极拓展销售,确保利润稳健增长。

综合来看,C 股份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企业绩效间呈正比关系。C 股份采用较为激进的营运资本筹资策略,以较高的短期偿债压力换取较低的用资成本;并通过多举措提高采购、生产与销售环节营运资本的流动性改善了经营效率,在行业发展遭遇寒冬的背景下,逆势而上稳健盈利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充沛的资金。

3 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对策

1)优化营运资本来源结构。新能源车企应科学选择融资与投资策略,一方面适度利用供应链融通资金,在降低营运过程中用资成本的同时避免过度占用供应商资金导致合作关系失调;另一方面充分关注短期偿债能力,谨防供应端的偿付压力随时间累积的财务风险超出企业流动性资金偿付能力。

2)完善供产销管控机制。新能源车企应建立健全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的营运资本管理机制,一方面优选供应商缔结战略联盟,强化市场集中度,降低原材料成本;另一方面严格技术规范,科学制定产能规划,降低库存积压;同时,打造营销关系管理体系,维系老顾客,开拓新市场,营销支出集约化。

3)优化延伸上下游价值链。新能源车企应构建外部协同价值链,一方面优化上游生态,与供应商信息共享、资源互补,改善供应端研发生产速度;另一方面,延伸下游生态,完善售后服务,促进客户信息及时回流,强化市场预测。

猜你喜欢

营运新能源资本
VRT在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中的应用
大考已至:撤站后的三大营运管理痛点及应对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VR 资本之路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动画短片的营运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