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10-22林真亭王皇斌

中国设备工程 2023年18期
关键词:师资队伍病原废弃物

林真亭,王皇斌

(1.厦门医学院;2.机能与临床转化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福建 厦门 361023)

近年来,SARS 病毒、埃博拉病毒等引发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新冠疫情再次将生物安全问题推上新高度,高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本文对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不安全因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初步的探讨。

1 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不安全因素

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问题涉及面广,包括病原微生物及实验动物等危险性生物因子的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实验废弃物的处理、仪器操作和水电消防安全等。高压灭菌锅是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每年要进行年检,压力表和安全阀需定期检测,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经常会使用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各类生化试剂以及易燃物质等,其中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病原生物学实验过程中会产生较多携带各种类型感染因子的实验废弃物,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2 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缺少相关的安全培训、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不规范和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薄弱等。

2.1 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

2003 年SARS 流行发生后,相关部门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相继面世。很多高校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开始制定一系列安全管理办法。但这些安全管理办法大部分是原则性的文件,很少有针对病原生物学实验室运行实施的规范和细则,缺乏可操作性,很难执行落实。因此,在实验室运行过程中无法监管到位,出现问题很难责任到人,在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度上大打折扣,使得制度本身失去了意义。

2.2 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近年来,实验室安全相关事故不断发生,给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2003 年9 月,新加坡国立大学一名研究生在实验室感染SARS 病毒,同年12 月,台湾一名SARS 研究人员,也在实验室中感染SARS 病毒。2008 年7 月,云南微生物研究所一实验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突发爆炸,导致一名博士生被炸成重伤;2010 年12 月,东北农业大学一实验室因使用未经检疫的山羊进行实验教学,导致28 名师生感染布鲁氏菌病。

实验室安全事故调查结果表明,实验人员思想上麻痹大意,安全意识不强,防护措施不当,极易引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数据表明,98%的安全事故是人为原因引起的,在人为因素中,安全意识薄弱占到90%以上。部分师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偷懒、侥幸心理,他们防护措施不当,操作不规范,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佩戴相关的防护工具,如一次性医用口罩、手套和防护镜等。有的穿着实验服进食,有的戴着实验手套随意操作未受潜在感染性生物材料污染的仪器设备。

2.3 学生流动性大,缺乏实验室相关安全教育和培训

病原生物学实验室使用频繁,学生是参与实验操作的主力军,实验操作人员几乎涵盖所有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且不同专业的学生,其专业知识水平不一,给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带来了隐患。曹洁梅等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某医科大学学生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认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8%的学生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且仅有3.8%的学生了解如何处理生物实验室发生的意外事件。在高校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学校每年会不定期组织进行实验室安全相关专题培训,但一般只针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学生很少有机会参加。目前,很多高校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方式单一,只是在上实验课第一节由实验教师进行简单的安全教育。而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问题涉及范围广,简单的安全教育无法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如何处理实验室发生的安全事故。

2.4 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不规范

实验过程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是控制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关键环节,对这些废弃物更应重点关注,特别是实验废弃的病原微生物活性材料。在实验课过程中,虽然老师强调了实验废弃物分类原则及收集处置办法,但由于实验课学生较多,老师无法一一监督到位,部分学生没有按照分类原则收集废弃物。

2.5 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有序发展。一些高校对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不够;录用条件要求不高;外出进修机会较少;待遇相对较低;职称评定的政策往往偏向于专任教师。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限制了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利于其发展。

3 高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改革对策

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中,既要保证实验教学和科研的正常进行,又要尽可能保证环境的安全。开展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和研究,需按要求向有关部门申报备案实验室资质,应按有关规定在相应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相关实验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实验室应按规定配备防护措施,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和生物安全手册,建立病原微生物保藏、使用、销毁等流程的登记台账。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是实验室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加强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可以减少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高校应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广大师生营造安全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3.1 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是保证实验室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实验室的管理,包括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以及实验人员的管理等方面,都应做到有章可循,明确各实验室的安全责任人,制定实验室安全责任人工作职责。高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应积极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法规。2004 年,《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涉及生物安全的实验室应严格遵照执行。2021 年4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实施,从法律层面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明确了生物安全的重要地位和原则,完善了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制度。对于菌种保藏,应严格按照相应法规如《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来保藏。应设立专门的菌种保藏室,使用专门的冰箱保存菌种,双人双锁保管,制定菌种档案管理制度,并严格做好登记制度,严把病原微生物安全关。

实验室准入制度是保证安全教育成效的重要措施之一。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之前,应先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并通过考核,才能进入实验室。此外,应制定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对意外事件的应对能力。

3.2 加强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病原生物学实验室里有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危险废物等,实验人员操作不规范,不仅会危害自己的健康,同时,也会对他人的健康或环境造成威胁。安全教育与培训是防止意外发生的有效预防性措施。因此,加强对实验室人员的管理,主要途径是开展全面、系统、有效的安全教育,落实持证上岗。不仅要进行实验室安全的常规性培训,还要进行病原微生物相关的专业性培训,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水平。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把实验室安全教育贯穿每节实验课中,可以把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纳入实验课程考核的一部分,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安全操作技能。

3.3 加强实验室废弃物的安全管理

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是否规范是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实验室人员必须掌握好废弃物的分类原则,分类收集,妥善封口,做好标识,并严格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避免实验室或环境污染。所有实验室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前,须经过高压灭菌或其他无害化处理。对于实验废弃的病原微生物活性材料,应重点关注。对于培养细菌的废弃物,如固体、液体培养基等需经高压灭菌处理后排放;对于使用过的一次性实验物品,如一次性手套、口罩等,应先经过无害化处理,并加上标识,不能直接作为日常垃圾处置;对于实验后的动物尸体,应及时用专用塑料袋密封,放置到动物尸体存放室的冰柜暂存,定期联系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外运的实验室废弃物应做好处置记录,记录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处置时间、处置单位以及经办人签名。

3.4 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实验室师资队伍包括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他们是进行实验教学及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决定了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首先,应鼓励和支持实验室人员外出进修或参加各种实验室相关培训,学习先进的实验技术和实验室管理经验,提高其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其次,提高准入门槛,择优录用,保证实验室师资队伍的专业性,加强新进教师的培训和管理。最后,切实提高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待遇和地位,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促进实验室师资队伍更好地发展。

4 结语

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保障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高校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同时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不断地探索创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模式,坚决防范和杜绝各种事故的发生,确保实验室和环境的安全,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师资队伍病原废弃物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废弃物”中有孩子的快乐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