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治“担当困难症”须追源刨根
2023-10-21卢默民
卢默民
担当,是党员干部的初心使然,使命所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当前,正值全党深入开展学習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要着力破解干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等现象背后的真问题,拿出切实举措坚决纠正,推动全党积极担当作为,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从日常了解的情况看,不愿和不敢担当的干部主要有以下几幅“画像”:在风险面前不担当,溜肩膀;在是非面前不担当,耍滑头;在歪风面前不担当,和稀泥;在矛盾面前不担当,绕开走;在问题面前不担当,推责任……他们干工作懒散松懈、拖拖拉拉,在思想上故步自封、行动上停滞不前,信奉“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与我们党和国家对干部的要求完全相悖。这样的干部,不仅是典型的尸位素餐,还会带坏风气,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长期如此,必将直接损害党和人民利益,严重贻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如何向这类干部说“不”?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恪尽职守、担当作为,迎难而上,严肃整治拈轻怕重、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等消极现象。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懈怠者干不成宏图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不担当,就是对党的不忠诚。当前,国内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转型发展任务艰巨繁重。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务必树立“勇于担当”的信念,铭记“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做到“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在面对矛盾与困难时,应有直面困难、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勇气;在需要解决危机时,要有责无旁贷、挺身而出、全力而为的气概。多打“全局算盘”,少打“如意算盘”,始终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精力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落实。
事实上,庸政懒政等“不担当”现象从思想意识层面来看,其总病根是价值观错位、责任意识淡薄。另一重要原因,是干部能力不足,不会作为。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只有本领过硬,多几把刷子,才有敢于担当的底气。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常葆精进之心,注重学习提升,对法律法规、政策要求和部门规定必须烂熟于胸,信手拈来,对现状、问题、措施必须一目了然,点上、线上、面上情况必须心中有数。特别是,当面对“一难两难多难”的复杂局面和“既要又要还要”的艰巨任务,务必学会“转盘子”、善于“弹钢琴”,立足岗位职责开拓新视野、掌握新技能,不断提升履行职责的综合能力水平。
还要看到,有的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也与一些地方和部门追责问责不够精准,泛化简单化有关系,导致一些干部怕问责、怕诬告,而不想干事担事。一方面,要以正向激励鼓舞干劲。对那些作风正派、勇于任事、锐意进取的好干部,应该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加以保护,并从物质、精神、政治待遇等多个方面给予激励,让干部心里有盼头、工作有劲头。另一方面,要以容错纠错激励担当。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正确对待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卸下思想包袱,为担当者担当、为尽责者负责,推动形成激浊扬清、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