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壶作品《溪山窈窕》的美学特色

2023-10-21周丽英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溪山壶盖紫砂壶

周丽英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陶制茶壶,其材质独特,工艺精湛,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此件《溪山窈窕》是一件紫砂提梁壶,具有鲜明的创新特色,神采飞扬,结构庄重。本文将对此壶进行分析,从提梁与创新两个角度探析作品的艺术特色,指出作品的创新价值。

一、提梁壶的优雅姿态

提梁壶是紫砂壶艺术中的一种类型,具有独特的空间美感,用于使用或观赏均十分适合。提梁壶这一款式具有较为浓厚的文化韵味。在紫砂壶诞生之前,提梁这一造型便广泛应用于中国各类传统陶瓷器具当中,最远可追溯至青铜器时代。将提梁这一设计发扬光大的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苏东坡不仅在文学方面成绩斐然,也是出色的美食家,他十分喜爱吃茶,但他发现传统的茶壶体积过小,不利于储存茶水,偶然从房梁及书童送来的食盒中获得了灵感,设计出了第一件提梁壶。[1]在紫砂壶艺术诞生后,提梁便运用至紫砂壶设计当中,由于紫砂泥质地较为柔软,所以提梁的造型也更加丰富,构成了紫砂壶艺术中一道优雅、生动的风景线。

由于提梁与苏东坡之间的关系,这一造型天生自带文化韵味,也侧面证明了中国茶文化、文人文化与紫砂文化之间的联系,成为了紫砂壶艺术的内在支撑。

二、《溪山窈窕》的艺术特色

此件《溪山窈窕》有着一个沉静、玲珑的造型和优美的提梁,其将提梁造型那种柔和灵动、神采飞扬的效果表现得十分完美。提梁与造型之间的有机融合使作品形成了动静相宜的美学效果,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美学气韵。

《溪山窈窕》的壶体十分娇小,这与那高耸的提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壶身采用了圆器造型,形态饱满,骨肉停匀,筒身部分的弧面极具张力,显示出圆器的结构特征。[2]小巧的底部使得作品更加灵巧,充满灵气。壶盖与壶身之间已经完美融合成一个整体,壶盖外缘的壶身一圈有金色的小光点,更添精致。壶身下部有纵向分布的纹理图案,整齐排列,使壶身下部更有收紧的感觉。弯弯的壶钮镶嵌在壶身一侧,线条柔和、舒展,使壶的胸襟更加开阔,气势更为饱满。

此壶中的壶钮是一个亮点,创作者采用了一种镂空雕刻的技法,打造出了一个极具现代艺术气息和极高工艺价值的精美壶钮。在壶盖中央,镶嵌着造型奇异的壶钮,其外部由线条构成,中部镂空,极具艺术感。壶钮下部有一底座,状如树根,如此一来壶钮的线条便如缠绕的树枝一般,生发出一种自然美。这一壶钮采用了雕刻技法,由于紫砂泥较为柔软,要打造出这样的镂空造型并进行定型是具有极高难度的,由此增强了此壶的工艺价值。

提梁是此壶中又一个精彩之处,与壶钮一样,提梁也承担着重要的使用功能,因此创作者在制作提梁时必须将艺术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除此之外,提梁还要承担着整个壶体的重量,所以在设计提梁时是涉及到工学、力学等相关知识的,从这一方面来看,紫砂壶是极为理性的艺术形式。提梁两端镶嵌在壶身两侧肩部,形态为扁带状,极为高耸,使壶身的纵向高度得以提升。提梁的造型是不规则的,两侧向内凹,在不同的地方又有凸出,左侧要高于右侧,并在横梁部分形成扭转,如同一条随风飘舞的彩带,又如潺潺流动的溪水,正迎合了“溪山窈窕”这一主题。这一提梁在工艺上可称得上完美,在艺术表现上又具创新之感。由于提梁的造型是不对称的,所以在设计上较有难度,创作者必须精准地把握住每个转折以及线条运行的节奏,才能使提梁在视觉效果上有平衡之感。

此壶在用料上崇尚古朴、自然,泥色棕红,带有明亮的光泽,泥质细腻、温和,展现了紫砂泥的卓越质感与创作者精湛的制泥工艺。古朴的泥料、沉稳的造型配合创新的壶钮与提梁设计,此壶既展现了紫砂壶艺术沉稳、庄重的艺术底蕴,也让人们看到了紫砂壶设计的诸多可能与创新发展。

三、《溪山窈窕》的艺术启发

创新是推动紫砂壶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从古至今,紫砂壶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的作用。紫砂壶的创新是建立在坚实的传统基础之上的,制作者通过灵活运用各种传统工艺,在优秀文化的根基之上,去践行自己的艺术理念,使得紫砂壶艺术世界不断丰富起来,展现了传统工艺的活力与紫砂壶艺术的民族魅力。

四、结语

此件《溪山窈窕》的确可称得上“窈窕”二字,本文从其提梁形态入手进行阐述,对作品进行分析,探讨了作品的美学特征,并指出作品的创新之处。紫砂壶创作在优秀的传统根基基础之上,不断创新,实现了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猜你喜欢

溪山壶盖紫砂壶
伪造的情书
《溪山春韵图》
《溪山清远》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溪山春融图
伪造爱情
王翔国画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