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紫砂壶作品《春晓》的意境呈现

2023-10-21徐季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制作者壶嘴弧度

徐季芳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陶瓷茶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茶文化在艺术创作方面的重要体现。紫砂壶创作重视文化与意境的表达,能够运用最为精简的造型、工艺去表现无限的魅力。此件《春晓》是一件充满自然韵味的紫砂壶作品,制作者在此壶中展现了紫砂壶艺术的经典特征,同时恰到好处地运用装饰构成了作品独特的意境。

一、润物细无声——《春晓》的形态之美

《春晓》一壶的主题来源于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一诗,此诗描绘了一幅绚丽的、充满生机的春日清晨美景,将大自然的丰富、有趣化为动人的诗行。此壶以《春晓》为主题,在艺术表现上追求再现春日的蓬勃气息与温柔之感,在达到艺术意图的同时展现了紫砂壶的经典气质。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各种色彩从融化的冰雪中展露,带来明媚的生机。创作者运用了紫砂壶艺术中最为经典的猪肝色泥料来制作此壶,红色是热情、温暖的颜色,这与春日的蓬勃暖意是极为相称的,同时,这一泥料在紫砂壶创作中运用极广,也能代表紫砂壶艺术的基本美学追求。壶体表面的颜色均匀,饱和度极高,同时又有着较好的明暗配合,不会过于明亮而显得轻佻,形成了内敛、大气的气质,象征着春日清晨的温和,也是中华民族温润气质的写照。泥料质地细腻,经过制作者的调和,采用恰当的温度和时间烧制后如同美玉一般,淡淡的光泽更衬托出泥料的细腻程度。

圆形是紫砂壶的基本造型之一,圆润玲珑,实用性强,隽永耐看,尤其适合置于掌中把玩、观赏,深得制作者与欣赏者们的喜爱。[1]《春晓》采用了圆形造型,壶体娇小玲珑,十分精巧,展示了紫砂圆器的结构特点。紫砂圆器制作的关键在于筒身弧度的控制。在打制筒身时。制作者要运用泥拍子一类的传统工具对基本成型的坯体进行拍打,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弧度,这一过程考验了制作者对作品整体结构的把握以及对力度的掌控,好看的圆器绝不是光达到圆的标准即可,而是要有一种丰富,结构挺括,才是紫砂圆器之美。

《春晓》壶身圆润、端正,姿态舒展,体态稳重。壶身弧度鲜明,在勾勒出壶身结构之时也构成了独特的立体效果。壶身底部带有缓和的弧度,又能很好地保证壶体的平衡,可见制作者对弧度的变化节奏把控得极为精准。与壶身相配合,壶盖同为圆形,壶盖的大小参考壶身设计而成,使壶体上下的比例匀称。壶嘴弯弯,与壶身之间过渡完美,如同一体打造而成,不见任何镶嵌的痕迹。把手是经典的耳状环形端把,镶嵌于壶嘴对侧,高度与壶嘴基本持平,保证着壶体的平衡。壶钮也采用了半环形态,这种壶钮不仅美观,实用性也很强,足见制作者对于作品使用价值的关注。

《春晓》一壶的造型结构主要运用圆形与曲线构成,壶身各处都是圆润流畅,气韵和缓,如一阵轻柔的春风,伴着紫砂泥的香气与茶的芬芳吹进人们心中。

二、对于自然美的写实再现

紫砂壶有光器、花器与筋纹器三种类型,光器不带有任何装饰,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极简风格,而花器与筋纹器均带有装饰,且装饰的内容往往与自然之物有关,构成了紫砂壶创作的特征之一。《春晓》一壶也带有装饰,是一件花器作品。为了表现春天的生机盎然,创作者在壶中装饰了树枝、嫩芽等,使作品的艺术主题更加鲜明,展现了紫砂壶装饰工艺的特点。

装饰主要分布在壶嘴、壶钮、把手以及壶身一部分,壶身整体保持着大面积的留白,这样的空间分布有利于凸出紫砂壶简雅的风格与装饰的特点。在壶嘴、把手与壶钮上,制作者打造了一些浅浅的沟壑和立体的枝节,将这三个部分变成了树枝。在壶钮以及旁侧的壶身上,创作者雕刻了纤细的树枝,在树枝前端有小小的嫩芽,烘托出春日的生命力量。各部分装饰精细、逼真,制作者根据树枝、嫩芽的特点进行艺术性的再现,展现了紫砂雕刻的工艺特点,并具象地刻画了“春晓”的艺术主题。

三、《春晓》的意境呈现

中国传统艺术创作重视意境,艺术的形态是有限的,而由此产生的美感、魅力却是无限的,是能够超越时空与地域限制的。[2]此壶以温柔的泥料配合圆润的造型构建出春日之柔和,用精细的树枝与嫩芽雕刻生动地表达了“春之晓”的气息,给予人们对春天的联想,更对春天有所期待,这种意境效果所能带给人们的审美享受是极为持久的,这也正是《春晓》一壶的卓越之处。

综上所述,本文从“春晓”这一主题入手,分别对作品的泥料、造型与装饰进行了分析说明,指出作品气质的独特之处与工艺价值,探讨了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意境之美。紫砂壶创作讲究精炼,能够通过较少的工艺、元素表现宏大的艺术场景,以精巧之型表无限之美。

猜你喜欢

制作者壶嘴弧度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卷雪茄
纪录片伦理问题的几个维度
不自由
弧度制的三个基本应用
南瓜
希腊:日落最美的弧度
古人怎样制作瓷器
健全法制对中国音乐产业良性发展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