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艺术作品《韵竹壶》的竹器设计以及人文韵味

2023-10-21徐暗华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全手工竹器宜兴

徐暗华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我们很容易想到许多的表现形式,但是对于紫砂这样一种局限在江南小城宜兴的传统技艺来说,却充满了神秘感。紫砂艺术最为基本的矿料,只有在宜兴丁蜀这片土地下面蕴藏,而经过全手工抟制而成的紫砂器,已经成为了广大茶友们的心头好,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艺术审美。紫砂器丰富的造型艺术包罗万象,折射出我们国人对周围环境的抽象演绎,也能够看到更多关于紫砂的精神寄托,传递着浓浓的人文情怀和文化滋养。

这件紫砂艺术作品《韵竹壶》就是围绕竹子的形态来展开创作,特别是在保持了良好的实用性的前提之下,尽量地把竹子的那种姿态之美和人文之韵全部地蕴藏其中,带给我们全新的体验。此壶壶身造型古朴圆融,从肩部到腹部的过渡自然流畅,线条的处理游刃有余,能够看到作者在全手工拍打成型时候的控制力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特别是壶底的波浪形处理,在增加了层次感的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壶嘴竹子形态,小巧可人,直流出水爽利,从竹段处延伸出来的竹枝一直贴塑于壶身之上,舒展自如,宛如清风拂过,竹影婆娑。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也是竹段形态的自然圈卷,非常适合把玩,端握称手,二者形成良好的空间形态。壶盖压合壶口之上,气密性良好,上面的壶钮也是采用了小竹段的设计,惟妙惟肖地展示着竹子的蓬勃生命力。在作者设计和制作这件作品的时候,并没有很夸张地去从形态的方面和竹子做到更多的一致性,而是采用了关键的元素来装饰壶身,然后把竹子自身所具有的那种气质和人文精神传递出来。从整体上来看这件作品《韵竹壶》,我们能够感受到竹子那种不屈不挠的刚正自然姿态,也能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人笔下竹叶的婀娜多情,正是作者对竹器的全面理解,以及在手工捏塑的过程之中更多的技巧的运用,使其更加的栩栩如生,也让我们广大的紫砂壶友们在使用的过程之中感觉到非常称手,也能够在长期的把玩之中慢慢地品味到紫砂艺术和竹文化的密切联系。

古人爱竹,今人慕竹。竹子,在我们国人的生活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精神的一种支柱,江南宜兴本来就是“竹的海洋”,在江、浙、皖三省的交界之处,绵延千里的竹海成为了全国各地游客的旅游胜地,也是当地紫砂匠人们的修身养性之所,无论是早上去竹林小径爬山锻炼,还是夏日去竹林深处野营乘凉,都是一种非常惬意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他们对竹器的艺术创作。紫砂和竹子的深厚渊源不仅局限于此,许多抟制紫砂壶的工具都是采用竹子不断地裁剪和打磨加工而成,更为令人欣慰的是,竹器紫砂已经成为了紫砂造型艺术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类型,成为我们茶座之上常见的饮茶利器。“竹里清风竹外尘,风吹不到少尘生。此间干净无多地,只许高僧领鹤行。”这是清代金农弟子罗聘题于画作上面的一首小诗,其中并没有过多地去描绘竹子的形态,但是却用竹里和竹外两重世界来宣扬自己的品德和言行,令人印象深刻。这件艺术作品《韵竹壶》的功夫也在器物之外,作者通过长时间对紫砂艺术的理解和领悟之后,充分地运用自己全手工成型的优势,把竹子的竹节、竹叶和根须的细节等等都捏塑得非常到位,从整体上呈现出我们对竹子固有的印象以及蕴藏其中的人文情怀,在经过历史的沉淀之后依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

综上所述,竹子,在我们国人心目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郑板桥曾写下“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的诗句,一方面是对竹子的赞美,另一面也是对人生况味的描绘,我们通过紫砂竹器,也能够体会到竹子优雅的姿态和对生活的影响,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够更好地放空自己,品味生活的美好。

猜你喜欢

全手工竹器宜兴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南山赋
地域性设计文化的不懈探索
——读张宗登博士《潇湘竹韵:湖南民间竹器的设计文化研究》
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小郁竹器工艺发展分析
中国竹器史研究之二:汉代竹器
浅谈全手工紫砂经典造型
浅谈《方舟》壶的陶刻装饰艺术
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