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路径
2023-10-21张健维
文/张健维
近年来,以大数据为主导的新兴科技在会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整个会计行业更深层次的变革和升级,因此,对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需求数量与日俱增。随着会计学科由基础财务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变,对该专业的教育形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主动实现人才培养方式的转换和提升,以培育更多综合型会计管理人才。为更好地塑造管理会计高素质人才,用以满足市场快速发展变化的需要,必须从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敢于引进专业人才,强化教育资源投入占比,侧重管理会计人才实训教学课程等,为社会培育更多综合素质人才。
管理会计行业发展背景
近年来,企业的财务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需要企业会计肩负更多职能,比如承担财务管理和咨询任务。因此,高校教师应完成教学内容和角色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对管理会计的认识。事实证明,任何一家企业都不能没有管理会计,管理会计可以通过财务会计的结果,对过去进行评价,对现在进行控制,对未来进行预测,进而对企业的核心能力进行提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管理会计行业近况
目前,国内拥有将近2000 万的财务人员,超过九成的人员都是财务会计,因此,在管理会计人才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缺口。随着财务软件的广泛应用,各企业加速对财务资源共享中心的创建,加之“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运用,大量传统手工操作的财务工作已被信息化技术所代替,应用管理会计需求越来越高。当前,国内本科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中财务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立比重较高,学生由于在管理会计方面系统性钻研学习相对薄弱,导致了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很难再度提升。因此,管理会计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及配套资源的开发,都是管理会计教育改革的新任务,管理会计方面的专项人才既要熟练掌握课堂教授的相关理论基础,又要在企业中积累实际工作的经验。
管理会计专业发展难点
对会计人才缺乏足够的关注。一是课程设置侧重点呈现偏差。尽管管理会计专业与财务会计专业同为会计专业分支,两者在会计学科中具有同等的位置,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立过程中,过分重视“财务会计”,忽视“管理会计”。另外,资源课时分配不均衡造成了在教学中仅侧重于管理会计的基本原理及职能应用,而忽视了最新领域的涉猎和研究,造成专业学习不够深入。二是学生专业意识不足。很多本科院校毕业生都在积极地报考和财务会计有关联的学科证书,对于注册管理会计师CMA 了解甚少。就目前行业需求来看,企业单位对管理会计的需求很大,国家相关规划计划中,管理会计人才被列为“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名单,CMA 认证已经被很多大企业所承认,足以说明了 CMA 认证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更新缓慢。当前,本科院校大部分教材内容仍是围绕着现代管理会计的预测和决策等五大基础职能来进行编辑,这些课程侧重于对基础理论的讲解,对流行前沿的重点内容关注度不足。在现有的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学案例都是从国外的教科书中直接借用来的,缺乏对国内典型案例的分析和归纳,满足不了现代企业的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单一。目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方式仍停留在讲授原理与例题,学生做练习的模式。虽然各个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在大力倡导“微课堂”“慕课教学”等新的教学手段,但实际运用于管理会计教育的情况并不多,其实施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学生所学已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评价方法陈旧。目前,大部分本科院校关于管理会计的测评方式仍是以试卷分数为主要内容,采用“课程选择—学分判断—简易答题—综合计算”的教学方法,促使大多数学生为了应对考核而进行学习,忽视了课余时间所学的东西,属于管理会计人才所必需的探究和思考能力没有及时得到培养。
以数字经济为背景进行模式创新
实现“互联网+”和管理会计相融合。财务会计的工作任务主要是针对规范、系统化的信息数据,但是在数字经济的大环境中,每日都有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被生成,促使数据的处理工作变得更为繁杂。把“互联网+”应用于管理会计,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编码,从而为管理会计的发展供给关键数据支持和决策系数参考,帮助管理者做出科学、理性的决定。
实现大数据和管理会计相融合。大数据技术以其速度快、真实性强的特点,使得对大量数据的分析与挖掘成为可能。实现管理会计和大数据进行深度融合,能够为企业在数据管理方面带来更加严谨的科学依据,帮助企业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实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价值和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伴随大数据技术快速更新发展,其对拓展会计信息的获取途径与来源具有积极作用,降低成本损耗,提升实际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大数据所具备的真实、高速等特点,极大地增强了管理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并且提升传输速度,增加了管理会计综合价值,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深远意义。
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和管理会计相融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促使对财会运行方式进行变革。例如,用自动记账机器人来替代手工记账,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极大地加快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处理与传递,为企业财务信息的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使管理会计更加精确,使决策者能够依据更为准确的资料对市场的变化做出更为准确的反应和调整。
实现云计算和管理会计融合。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会计信息体系,是实现管理会计信息化现代化的核心保证。促使管理会计和云计算深度融合,能够构建一种具有更快的运行处理速度、高工作成效、更快的数据分析能力与快速传递信息的强大系统,确保管理会计的数据存储和信息传递有效运行。此外,利用云计算构建的信息化综合平台,可以将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进行有效地整合,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从而在技术上为深入推进“业财融合”提供了有效保障。另外,对管理会计和云计算相融合,可以对成本预算和评价机制进行优化,健全会计信息体系,使管理会计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本科院校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拟定培训计划,实施知识结构重组。一是培训岗位设定。高校要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设计适合的培养计划,本科院校的管理会计所培养的专项应用型人才,岗位需求主要分布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专业会计师事务所等,主要就业方向有财务预算管理、资金筹划规划、税务分析和报批等工作,为该专业主要培养方向。二是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要与企事业单位发展需要相适应,同时满足国际化、信息化的环境趋势,不仅要具备坚实的管理会计专业性的理论基础,还应对现代财务管理技巧有所了解,兼顾超强的竞争能力与风控意识,在发展战略及风险防控等方面为相关单位进行专项指导和设计优化方案,成为帮扶企业升值价值的综合型专业人才。
实现理论与实践快速深度融合。管理会计专业要实现长足发展,在大学阶段的培养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教学上。在本科专业教育过程中,通过与企业相互协作,聘请学校以外的专业人士担任实习导师,编写实习材料,并安排学生到对口企业实训和顶岗实践。同时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利用最新的真实案例观摩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使学生通过仿真模拟切实感受企业的运营环境,增强其实际应用能力。管理会计的科目知识具有相当的难度,在学校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进行互动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注重师资力量建设。通过“外引”和“内培”双重路径实现师资力量强化,既要从校外不断引进专业的管理会计专家教授,又要为在职教师提供到企业实训的机会。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与企业联合开发项目,促使专业教师与企业高质量人才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加大会计管理专业教学投入占比。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加速人才培养进度,可以适当增加对管理会计类专业教学设备的投入,增加对该专业实验室仪器的购买,在平时的教学中,通过对实际的工作环境进行模拟,结合具体的会计流程操作,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更深层次的提升。与此同时,应用型本科院校还应该以社会对高级管理会计人才的需要为依据,加强对软件和多媒体的引入,从而提高授课的质量。
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本科院校培养的会计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必须经得住企业生产一线的考验。因此,通过校企协作,健全人才培养制度,积极探索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法,是大学教育和管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为使应用型高校在办学规模上达到一个新的跨越,“校企协作”的战略目标是使其由“量化”向“质量”的内涵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寻求与对口金融机构展开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可以有效解决专业学生缺乏实践的难点,同时解决对口单位人才储备问题,达到本科院校、金融机构、在校学生三方受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