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活就业对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23-10-21黄朝享

四川劳动保障 2023年8期
关键词:毕业生职业大学生

文/黄朝享

近几年,新就业形态蓬勃发展,灵活就业形式在就业市场中发挥关键作用。相较于传统的长期就业模式,灵活就业的优势在于相对宽松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对求职者而言,灵活就业获取工作机会的门槛更低。灵活就业也成为当下年轻人的就业新选择。截至2021 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 亿人。

近年来,灵活就业对大学生职业期望影响逐渐加深,并且呈现出发展的新形势。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数据统计,2020 年和2021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灵活就业率均超过16%。

灵活就业不仅成为毕业生的一个就业途径,也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了便利。中国人民大学灵活用工课题组等发布的《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 0 2 2)》蓝皮书显示,2 0 2 1 年中国有6 1.1 4% 的企业在使用灵活用工,比2 0 2 0 年增加5.4 6%,企业倾向于扩大灵活用工规模。

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也在多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不同,把握不同时期对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推进大学生就业等工作。

大学生灵活就业对职业期望的影响

职业期望受自身能力、家庭背景、三观等个人因素与大环境需求等外界因素之间的共同作用影响,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会产生对自己的认知结果,即个体对未来职业和价值实现的设想。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受到各方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家庭和学校等因素。对职业期望的研究还可以划分为地位名望、职业的内在、外在价值三个维度。

灵活就业在就业时间、薪资、就业地点、福利保险等方面相对灵活,其限制条件较少。根据社会发展,灵活就业可大致分为两类,传统灵活就业与新业态灵活就业。传统灵活就业为就业于非正规部门或独立于单位之外的就业方式,以小型企业、临时工、兼职等为代表。而新业态下的灵活就业分为三类:一是生存型灵活就业,该类就业形式具有薪资低、所需技术含量低和可代替性高等特点,例如农民工、临时工等。二是机会型灵活就业,该类就业形式需一定的资金投入,经营活动相对复杂的同时,承担较高的经营风险,例如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等。三是发展型灵活就业,该类就业者本身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或较好的学历,竞争潜力大,以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等行业人才为代表。与大学生群体紧密相关的为机会型灵活就业与发展型灵活就业。

当代大学生身处于信息洪流时代,具备从各渠道获取信息的素养与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活跃的思维能力。面对职业的选择时,对职业的态度和认识上发生了较多的改变。现阶段,大学生职业期望受灵活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职业选择等方面。在职业选择上,除了关注职业带来的薪资外,他们会更关注职业的发展潜力与自身的兴趣爱好匹配程度,以及职业所带来的成就感和自由度等。例如,随着互联网经济发展所出现的灵活就业新业态,网络直播、文案创作和电商运营等。该类职业区别于传统就业的统一管理化,更符合“00 后”的“自由”的选择和发展的空间,并且相较于“00”后到传统企业就业,有些所获得的薪资收益更高。新的就业形态逐渐数字化、智能化,带来的是海量的资源,只要大学生本身具备协调整合的能力,不论是个体还是小团队,都可以获取大量的资源进而实现职业价值,这一点也被很多高校毕业生证实。例如,在过去的择业环节中,很多大学生首先考虑的都是大型企业单位,认为这些大型企业单位能够提供更高和更好的平台与资源。现在,互联网发展所带来的灵活就业也能提供更高和更好的平台、资源。不论是个体还是工作室,都能够通过努力获取这些资源,而与这些不同类型的海量资源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很大一部分就是高校毕业生,这也是有的大学生毕业就进行创业、创办工作室的缘由。

相比于传统企业就业,新业态下的灵活就业的用工方式更能有效地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能够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因此,高校毕业生也逐渐将目光转移到灵活就业的岗位上。

此外,国家对于灵活就业人群的保障制度及相关措施近年来逐步完善。2021 年7 月,人社部等8 部门共同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对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合理休息、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等权益作出明确要求。《“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也提出,将进一步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度和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

对策与建议

随着高新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职业期望发生了转变,灵活就业的形式成了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的选择,灵活就业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促使大学生对职业的期望更加具体化和灵活。虽然许多大学生毕业选择了灵活就业,但限于该职业形式发展时间较短,也存在一些问题。许多高校毕业生对社会的了解不够,对灵活就业认识并不完整全面,只看到了灵活就业的“灵活”,对其缺点知之甚少,此时他们的职业期望是片面的,对以后的发展有消极的影响。同时各职能部门没有对灵活就业重视,在法律制度和管理方面都出现了缺失。针对这些情况,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灵活就业的相关制度、法律,加大公共政策扶持力度。由于发展时间较短,部分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缺乏安全感与组织的归属感。政府、学校以及其他组织要提供更全面的支持与服务,让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从一种半过渡的状态转变到更加稳定的就业状态中去。针对社会福利保障方面的难点,相关部门应继续在灵活就业市场的治理建设方面进行更加积极的探索,并进一步进行规范和引导。高校则要提供更加精准的支持与培训服务,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支持与帮助。

加强在校的大学生对灵活就业职业期望引导,避免出现对灵活就业职业期望的错误认识。例如,有许多大学生觉得灵活就业是自由和轻松的,随便做个抖音号或者小红书号就可以轻松引流变现,一个月可以有上万的收入……但在现实中,这种情况是少之又少的。因此,高校与社会市场之间的“障碍”需要各方协同一起打通。高校要打破以往的大学生单打独斗的困境,为不同学校的大学生介绍不同地方的政策,让想要“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能够100% 的参与到培训、实践和指导中,让毕业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和对未来的规划,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更加具有竞争力。因此,学生的职业预期与能力协调发展是众多高校需要加强教育指导的内容。

提升家庭、个人就业观念。相较传统就业方式,灵活就业在就业岗位的稳定性不高。为此,无论是家庭还是学生本人都要熟悉当前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更新就业思想和观念,适应当前的就业趋势。学生的父母也需要转变对职业的认识,主动转变工作职业观点,并充分尊重和相信自己的孩子,转变家庭传统的思想观念。社会要营造出积极向上、同心协力的就业环境,在保证稳定性的同时,也要保持灵活性。在对大学生进行灵活就业宣传时,要收集大学生对工作提出的疑惑,并及时对这些疑惑进行解答,对相关政策进行宣讲,站在大学生的角度上为其争取更多的权益,维护灵活就业市场的稳定性。

猜你喜欢

毕业生职业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最“叛逆”的毕业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