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探索
2023-10-21耿桦
耿 桦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全媒体时代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变革,其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带动高校教师在教育思维方式上不断进行转变。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其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成效,关乎民族复兴伟业的实现。在全媒体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提升针对性和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全媒体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一)网信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媒体时代各类媒体样式繁多,逐步呈现矩阵式发展的趋势。当前,信息无人不用,功效无所不及,受众接受信息也已呈现出载体移动化、渠道多元化、内容碎片化等特点,其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变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变革而带来的全媒体快速发展的现状,高校必须依托新技术、用好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牢牢把握一个“活”字,从而有力推动相关工作。既不能忽视以往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也不能脱离信息技术的科学运用,只有二者协同融合才能不断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从而更好地推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同时,伴随着网信事业迅速发展的整体趋势,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制度、技术等方面都带来了极大变量。特别是在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面对与社会发展、经济趋势、综合治理等相关的具体问题时,找到全媒体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已迫在眉睫。
(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可靠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1]。《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表述为“三个事关”,明确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代的战略地位:“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么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2]因此,必须把高校教师这个“培养人的人”先教育引领好,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育人作用,才能深入践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个核心要求。只有高校教师本身具有过硬的政治素养,才能确保我国的高等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四个服务”。
(三)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在引导青年树立理想、坚定青年理想信念、涵养青年崇高品格等方面下大力气。在育人实践中,高校教师可以通过钻研学术、深造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帮助学生解决课本知识上的难题。但是要做到行为世范,让自身达到高尚的人格境界,成为学生参照的道德标准就不那么容易了。如今,网络已渐渐成为学生接收各类信息的主渠道,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离不开的重要渠道。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而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阶段,缺乏足够的辨别力和判断力,教师如何以自身的良好行为为学生提供有效引领,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亟须突破的现实问题
笔者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个别访谈等形式,广泛接触一线教职员工,深入了解全媒体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出以下问题。
(一)师德素养和育德能力仍显不足
与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相比,少部分高校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有薄弱环节,重能力培养轻道德塑造、重知识传授轻思想引领、重科研指导轻课程思政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运用新方法、新手段、新形式开展课程思政及潜移默化育人的意识与能力不足,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认识不到位、把握有偏差,学风浮躁、学术不端、师德失范等问题仍有发生。访谈中,一线教师提到,在全媒体时代下,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流量媒体为代表的新型传播形式,已经深入到了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之中。一方面,互联网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另一方面,它也会快速地将不良信息的消极影响放大。同时,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模式也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行为的认知偏差,并放大不良示范效应。有的教师提出,希望学校加大这方面的培训力度,提升高校教师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正确运用网络语言判断和应对舆情导向的能力。
(二)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调研中发现,部分高校虽然每月能够安排固定时间开展全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但在教育形式上多采取读文件、看视频等单向灌输的形式,还未完全打破传统“说教”的桎梏,方法手段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和感染力,教师很难产生内心的共鸣和内驱力。一些高校特别是在新媒体平台的开发利用上,则显得更为薄弱。虽然建立了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的相关微信公众号,但内容上脱离当下最热话题和社会时事热点,多以转发人民网、新华网等权威媒体的新闻、国家层面的文件为主,风格上比较平淡,理论传播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相对缺乏。高校教师思想活跃、文化层次高,获取信息的途径多样,这样的内容和形式显然难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容易形成知识传送层面的“代沟”,以致平台的阅读量较少、关注度不够、用户黏性较差,更偏离了对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始轨道,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三)机制体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
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价体系仍待健全,激励关怀政策仍不到位,正向激励效用释放不充分等,都是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也是教师重点关注、集中反映的问题。调研中发现,一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觉得自身压力过大,主要源于科研、待遇、个人发展等方面。如对教师的业务培训比较多,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等方面的人文关怀不够;对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却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和认可手段;在教师考核、职称评审等工作中,对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相应的评价。这些深层次的机制体制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则有可能会发酵成网络舆情,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全媒体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路径
在全媒体时代,高校应利用其有利条件实现网络技术应用与教育载体的进一步融合,搭建起教育主体与客体的沟通平台,推动高校教师和大学生构建深入充分的沟通对话机制,不断增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教师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工作要持续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教育引导他们加深对这种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实用性的认同,这样他们才会更热情地接受被教育者的教育。在全媒体时代,创新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是把工作搬到网络上,而是要运用新媒体激发工作活力,让工作活起来。但究其本质,首先还是要坚定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核,围绕教师政治素质提升加强工作,坚持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持续强化思想引领力。高校必须紧跟时代,善于运用新媒体,以文字、图片、视频等教师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新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教师的政治素养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促使广大教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加强知网用网能力,提高教师媒介素养
高校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使用网络工具要精准高效。高校还要加强教师的信息甄别、辨析、反思等能力,帮助其规范网络行为,强化网络理性管理,切实提升其网络道德素养与安全意识,还要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帮助教师了解网络媒介运行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针对性强、实效性好的媒介素养教育培训。要培养高校教师的法治思维,以法律为准绳,强化网上言行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始终牢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做遵纪守法的合格网民,增强教师对信息的辨别、选择、使用和处理能力,提升研判舆情风险、应对舆情处置的能力。要加强高校教师的用网能力,熟悉网络话语体系,掌握新媒体技术,积极培育打造优秀网络文化作品。
(三)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凝聚工作合力
高校师生群体最主要的生存方式之一是“网络化生存”,高校要加大平台载体建设,推进教师思政工作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提升校园媒体管理水平。高校要用好新媒体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使新媒体平台变成信息采集的有效平台,定期对教师开展思想状况动态调查,准确把握教师思想波动和实际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教育。二是打造新媒体矩阵。全面整合校内报刊、电视台、官方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官方微博、二级学院网络媒体平台,通过资源融合占领宣传思想阵地、内容融合唱响时代主旋律、创新融合开拓服务内涵渠道,建立健全由高校党委统一领导、校属各职能单位协同联动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形成线上新媒体和线下思政教育同频共振的工作合力,建设好主流舆论场。三是培育校园“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拉扎斯·菲尔德提出,指在社交场合比较活跃,经常为他人提供有影响力的评论、观点或建议,鼓动和引导公众理解社会问题的人[3]。在网络环境下,“意见领袖”的言行甚至会影响舆论走向,影响事态发展。以高校党政干部、思政教师、辅导员、信息化管理和技术人员、学生党员干部等群体为抓手,组建高校“意见领袖”队伍建设,加强思想引领和用网培训,搭建网络平台,在应对舆情、引导舆论中敢于发声、善于发声。
(四)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推动长效发展
高校要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制定出台有关校园新媒体开发维护、日常运营、素材管理、内容建设等方面的文件和规章制度,加强新媒体阵地管理,对校内机构和个人开设的实名认证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自媒体账号要采取登记备案制度,严格管理校内信息发布,做好24 小时舆情监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认定教师的网络文化作品,将意识形态教育、信息化教育、安全教育等成果融入教师工资、晋升、职称的考核体系中。对校园“意见领袖”、基层党支部e 支部管理员等人员,核算一定的工作量。
四、结束语
重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提升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基石。在全媒体时代,要发挥新媒体优势,大力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探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路径,源源不断打造一批又一批“四有”好老师,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