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就业意愿及提升策略研究

2023-10-20

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意愿院校

黄 锦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贵阳 550023)

2021年2月,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提出,要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振兴体制机制,要搭建乡村引才聚才平台,这为解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人才供需失衡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机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城乡差距是导致乡村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乡村人才总量持续萎缩,进一步加剧了村落主体空心化、农业边缘化、文化传承断层化。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乡村人才短缺的问题。国家鼓励高职院校面向基层就业,投身乡村建设。乡村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高职院校学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生力军,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乡村振兴,既扩宽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渠道,又有效地推动了乡村的建设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梳理和探讨了影响贵州高职院校学生乡村振兴参与意愿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贵州高职院校学生乡村振兴参与度的策略。

一、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优势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对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又是对乡村发展内部动力的开发,是实现乡村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同步协调的必然路径。2022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显示,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这表明高职院校学生与农村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在乡村振兴中具备天然优势。

(一)高职院校学生具备参与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和情感纽带

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在思想上受到“反哺桑梓”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心理层面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对农村有着强烈的归属意识,加之他们对农村的自然环境较为熟悉,具备先天的乡村振兴、就业创业的文化积淀与情感基础。

(二)高职院校学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多为知识型、技能型、产业型和创新型应用人才,他们在知识、技能、产业、创新、文化、意识、视野等方面能更好地为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能满足乡村振兴在各方面各层次对不同人才的客观需求。

(三)高职院校学生在乡村振兴中能发挥示范作用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挑战意识,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只要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他们的示范引领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乡村振兴,必然会极大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巨大活力和创造力。

二、贵州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就业意愿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贵州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就业意愿和影响因素,笔者选择了贵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时间是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随机抽取了4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回收调查问卷400份。问卷整理后,剔除了10份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90份,符合调查的基本要求。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调查以匿名形式进行。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分为三个板块:基本情况(匿名形式)、就业意愿和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设计了33个问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01—18题涉及就业意愿,19—33题涉及就业影响因素。

1.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涉及的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包含性别、父母职业、居住类型、是否来自扶贫地区、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内容。

2.就业意愿设计

就业意愿的设计以递进式形式进行,问卷设计借鉴了已有的文献研究方法,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法,分为五个选项,将“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的认可程度区间分为5个等级,分别赋值为“1,2,3,4,5”。此设计对调查对象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全过程的深入调查,以当前的就业意愿为起点,对其决定过程和可能影响其决定的因素(包括个人经验、家庭背景、知识技能储备、未来的就业期望与支持、当前的就业环境、学校的教育、以往的脱贫成效,就业后的风险、乡村振兴的认知度等)进行采集分析。

3.就业影响因素设计

就业影响因素设计借鉴了已有的文献研究方法,将高职院校学生的乡村振兴就业意愿作为被解释变量,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通过评分的高低来反映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意愿的程度。得分越高反映参与就业意愿越强,反之则越弱。

(二)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在无效问卷被排除后将获得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和数据分析。

1.被调查者选择“回乡村就业”的比例低

调查发现,农村背景的被调查者与城镇背景的被调查者占比分别为86.2%和13.8%。调查问卷中,毕业后就业意愿由“继续学习”“留城工作”“外地打工”和“回乡村就业”4个选项构成。39.4%的被调查者选择“继续学习”,39.7%的被调查者选择“留城工作”,9.2%的被调查者选择“外地打工”,仅11.7%的被调查者选择“回乡村就业”。其中,农村背景的被调查者选择毕业后“回乡村就业”的比例为14.8%,85.2%的农村背景的被调查者毕业后放弃“回乡村就业”;城镇背景的被调查者选择毕业后“回乡村就业”的比例为2%,69.4%的城镇背景的被调查者选择“继续学习”,其余28.6%的城镇背景的被调查者选择“留城工作”或“外出打工”。

2.被调查者选择“愿意未来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的比例高

“是否愿意未来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这一选项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选择“愿意”的占比很高,达到86.6%,“不愿意”的占比仅为13.4%。通过对比发现,被调查者愿意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的意愿很高,但在实际就业选择中,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选择继续学习或者留在城市工作。这说明当前贵州高职院校学生选择回乡村就业的意愿处于较低水平。农村背景的被调查者中,仅有14.8%的被调查者选择回乡村就业,而城镇背景的被调查者选择乡村就业的比例更低,仅2%。这也印证了学生成长背景对学生未来就业意愿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贵州高职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双因素理论由行为学家弗雷德里克·赫兹伯格提出[1],他发现影响人积极性的基本因素可以划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指人们对工作不满意状态消除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因素,包括政策管理、工资、工作条件、安全水平等。激励因素是指使人们工作富有挑战性和自主性,参与者具有责任感和成就感,其工作成绩能够得到外部的认可和弘扬,能够充分实现个人发展的因素。从心理学角度讲,就业意愿是就业行为的前提,而就业意愿的形成是各类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这些影响因素既含个体经历、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等内在方面,也涵盖了个体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所获取的外来信息等外在方面[2]。在参与乡村振兴的择业领域内,除了以上影响因素外,相关的激励与政策、过往的乡村振兴实施成效、个体在该方面的获得感、未来发展的趋势等等,也会对学生就业意愿产生作用。已有文献论证了生活保障、就业地区的环境和就业创业风险属于保健因素[3],就业创业经验、就业创业教学实践和自我价值提升等属于激励因素,依据双因素理论,文章对贵州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保健因素有待补足与强化

保健因素是学生就业创业的必要条件,一旦缺失或得不到满足,将对学生的就业意愿产生消极影响。调查显示,生活保障、就业条件、生活环境、就业风险和家庭支持等保健因素是学生最为关注的。根据李克特五级量表的积分法,将生活保障、就业条件和家庭支持等因素进行计分,得分依次为471、533和626。这三个因素的积分最低,表示学生对这些因素的不满意程度越高,也是当前他们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就业创业最为担忧的因素。就业风险,得分是673;生活环境得分最高,为761,见图1。

图1 影响返乡就业意愿的保健因素调查得分

1.生活保障不佳

生活保障是学生最关心的保健因素,当工资收入不理想,基本的生活保障无法满足时,会直接劝退部分高职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家庭影响因素是学生就业抉择时重点考虑的因素,家庭的支持与否,会对学生的就业意愿产生直接的影响。

2.就业条件需要大力改善

3.就业潜在风险较大和就业地区环境差

趋利避害是人们做出选择时的天性,就业风险的高低关乎到个体未来的生活,例如婚姻、子女教育等。面对现实存在的这类风险因素,无论从学生个人角度还是从家庭支持意愿,这些就业潜在风险都是重要的参考因素。就业环境差虽对学生有影响,但目前并不是他们最为关注的内容。调查显示,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来自于农村,他们对乡村的生活环境较为熟悉,能快速适应乡村环境,不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

整体来看,影响贵州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保健因素还较为欠缺,通过保健因素的进一步补充和强化,可以从深层解决学生们返乡就业的担忧与困扰。

(二)激励因素亟需大力激活与提升

调查发现,在激励因素中,就业创业经验、专业知识的获取和乡村振兴政策对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最为显著,资源与平台位列第四,乡村文化处在第五位,就业观念处在最后的位置,得分见图2。“就业创业经验”“教学实践的影响”和“乡村政策”这三个因素是学生在进行就业选择时首要考量的决定性激励导向因素。

图2 影响返乡就业意愿的激励因素调查得分

1.乡村就业创业经验缺乏

针对放弃乡村就业的这部分被调查者(占调查者的88.3%),将其设定为A群组(即毕业后选择继续学习,留城工作和外地打工的被调查者),A群组放弃乡村就业的影响因素中,44.1%的被调查者认为“缺乏乡村工作的经验”,这导致了学生对乡村就业创业的信心不足。

2.乡村就业创业知识获得渠道有待扩宽

调查中,针对“如何获得乡村就业的知识和经验”所设置的选项,41.9%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从“专业学校的学习”中获取;22.2%的被调查者表示“通过专业机构的培训”来掌握;18.5%的被调查者表示从“自身过往的人生经历”中可以获取;12.3%的被调查者表示“通过自学(如网络资源)”可以获得;5.1%的被调查者认为“就业后现学现用”。综上,被调查者中所认可的乡村就业知识和经验主要通过专业学校的学习或专业机构的培训来获取。在针对目前“专业学校的学习”所获取的乡村振兴知识与技能的调查中,15.1%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学校设置的课程中“完全没有”乡村振兴知识;66.4%的被调查者表示“很难获得”乡村振兴知识;13.5%的被调查者表示“可以获得”乡村振兴知识;3.5%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轻易获得”乡村振兴知识;仅1.5%的被调查者表示“可完全获得”乡村振兴知识。在专业学校的学习中,被调查者认为“很难获取”“完全没有”乡村振兴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占比最高,这意味着在教育层面,尤其学科设置和教学方面,学生尚未从教育单位“轻易”或“完全可以”获取与乡村振兴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这对贵州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

勘查区面积较大,煤层结构复杂多变,煤层层数多,且标志层不明显,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偏复杂的类型(二类)。单由钻探进行煤岩层对比,难度较大;且钻孔网度较稀,煤层沉缺、剥蚀、合并等现象较多,更增加了各钻孔间煤层对比的多解性。地震时间剖面具有波形时间延续性的特点,可连续追踪形成发射波的煤层。同时,通过时间剖面间层位闭合,在全区进行追逐对比。

3.乡村振兴政策实施效果对学生影响不明显

调查发现“乡村振兴措施对你未来就业的吸引力”选项中,15.3%的被调查者表示“完全没有吸引力”,34.8%的被调查者表示“有一些吸引力”,37.4%的被调查者表示“吸引力一般”,7.6%的被调查者表示“吸引力较强烈”,4.9%被调查者表示“吸引力非常强烈”。总体上看,乡村振兴措施仅对12.5%的被调查者有较强或强烈吸引力,其余87.5%的被调查者认为乡村振兴措施完全没有吸引力或吸引力一般。这反映出贵州乡村振兴措施的吸引力还亟需进一步提升,但同时也存在被调查者对乡村振兴措施了解不足的情况。

调查中,针对来自农村背景的被调查者在对“家乡乡村振兴实施效果”选项中,8.5%的被调查者表示“完全没有效果”,24.6%的被调查者表示“有一些效果”,58.6%被调查者表示“效果明显”,3.5%被调查者表示“效果很明显”,4.1%的被调查者表示“效果非常明显”。总体上,66.2%的农村背景的被调查者认为乡村振兴的效果明显或非常明显。这项调查主要目的是了解具有农村背景的学生对乡村振兴措施实施效果的认知度,以及这些措施成效对学生返乡就业参与乡村振兴的潜在影响程度。农村背景的被调查者选择毕业后“回乡村就业”的比例为14.8%,85.2%的学生毕业后放弃“回乡村就业”。以上这两组数据之间就表现出了一种悖论,农村背景的被调查者能通过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系列措施感受到乡村振兴给家乡所带来的巨大变化,甚至他们本人可能就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而他们却不愿成为乡村振兴的“接力者”。

4.平台与资源、乡村文化和就业创业观念的影响因素不容忽视

被调查者绝大部分来自于乡村,调查结果显示,就业创业所需的平台与资源、文化氛围已经成为学生就业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多年来形成的“留在城市”就业创业观念也对学生就业意愿产生了影响。调查结果除了有39.4%的被调查者选择“继续学习”,39.7%的被调查者选择“留城工作”,9.2%的被调查者选择“外地打工”外,被调查者中不会选择返乡就业创业的占比达到48.9%,由此可见传统就业观念亟待扭转。

从就业意愿到就业抉择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决策结果往往是这个过程中内在和外在等众多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如何对这些内在和外在影响因素进行积极有效地干预,是缩小学生现实选择与理想意愿之间差距,提高学生乡村振兴就业参与意愿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径,需要准确识别、认真研究、精确管理这些影响因素。有效地利用这些因素并让其对学生就业产生积极的效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个人、教育、社会、政策等不同的维度进行全面统筹,精准发力,构建不同的干预场景和高质量的动力机制,进而达到促进和推动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预期目标。

四、提升贵州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意愿的策略

为积极引导和推动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应以双因素理论为指导,在不同的干预场景下实施不同的驱动策略,以提高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意愿,实现高质量就业。

(一)保健因素场景实施普惠制策略

保健因素是意愿抉择的基础,对个体来说保健因素一般都存在着不同个体接受度的差异,但从整体上来说,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相对来说并不显著。当保健因素中的某一项或某几项因素叠加无法满足学生需要时,亦或是恶化时,会对参与乡村振兴的就业意愿产生消极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对当前影响乡村就业的保健因素,学生的满意度不高,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改善和提高。政府有关部门在促进乡村就业方面应借鉴普惠制的一些原则和可行性做法,在基本生活保障、就业条件、工作环境、就业风险等方面建立、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机制,补缺项,强弱项,从根本上夯实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基本保障体系,为参与乡村振兴的就业者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政策保障,使这些保健因素发挥积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场景的激励因素有针对性的实施相应激励驱动策略,从而对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二)激励因素场景实施差异化驱动策略

1.教育驱动策略

被调查者普遍认为,知识技能和产业的结合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就业的重要考虑因素。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主要基地,要制定与乡村振兴相关的教育目标和任务,有针对性地提供乡村振兴所需的专业知识,健全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相关知识技能水平,引导学生成长为符合乡村振兴所需的专业人才。学校要通过校企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传授经验和激发热情,鼓励大胆创新创业,为返乡就业创业储能蓄力。

2.政策驱动策略

乡村振兴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流动、产业聚合与知识技能聚合以及发展规划与政策调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里推动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发展规划与政策调整作为外界的强力干预因素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出台相关政策,无论是在影响就业意愿的保健因素方面,亦或是激励因素方面,都可以对系统要素流动、产业链条延伸与知识技能聚合等方面进行优化组合、有效匹配,控制引导它们在互动中对信息、知识、技能、产业、组织等诸多方面产生积极的正向关联与协同。譬如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就业保障政策、担保基金、资金补助等等,这些措施都会对学生返乡就业参与乡村振兴产生积极的效果。

3.观念创新驱动

增强学生对乡村振兴的认同感,是破解传统就业观念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就业观念严重束缚了学生就业行为的抉择。创新是发展的动力,通过创新宣传手段,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和平等就业观。发挥大众传媒的功能,大力宣传乡村振兴的实效和取得的成绩,形成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对增强大学生对返乡就业的认同感,提升参与的积极性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4.平台搭建驱动

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就业需要平台的引导和推动。搭建平台既涉及教育单位,也涉及乡村振兴的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他们之间应该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协调相关事宜,形成良性互动。教育单位通过平台,在知识、技能、产业、人力、文化以及有关信息方面应成为乡村振兴所需人才的蓄水池和创新创业策源地。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在产业、生态、文化及组织方面的实际需求要与教育单位进行协调,互通需求信息,形成产学研供需两端的有效对接,同时,也要为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提供适当的舞台和充分的保障。

5.乡村文化驱动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更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它可以为乡村振兴凝魂聚力。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推进乡村振兴需要一大批愿意扎根乡村、服务乡村的高质量人才,尤其是有知识有能力有活力的青年人才。以文化驱动作为突破口,不但能够吸引学生愿意投身到乡村建设中,而且可以丰富乡村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例如,以年轻人为主角的贵州省“美丽乡村”篮球联赛,不但赛事的专业水准和火爆气氛让这个“村BA”火出圈,更将民族传统与现代创新积极融合,以新手段扩大了影响面,有效带动了旅游、文化、经济的发展。这既是乡村振兴的推动力,也是年轻人的展示舞台,让更多有愿意参与乡村振兴的学生看到了广阔的就业前景,也提振了焕发乡村文化活力,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心。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意愿院校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