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财经类高校新生大学英语课堂参与模式实证调查研究

2023-10-20张丽丽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财经类均值新生

张丽丽

(安徽财经大学文学院,安徽蚌埠 233000)

作为学习环境和教学实践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关键环节,课堂参与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最直接的因素。[1]具体而言,学生的课堂参与状况会影响其所需知识和能力的获得、学业成绩、学习满意度、教育目标实现以及大学后的表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在此背景下,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表征,课堂参与这个研究主题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2-4]。

在众多的学生群体中,大一新生的大学英语课堂参与情况研究尤其值得关注。大学第一年“不仅对学生学业成就至关重要,而且对奠定他们以后的学业成功和坚持的基础也至关重要”[5]。然而,从中学到大学,新生普遍经历“文化冲击”和“学习冲击”,学习成果受到很大影响。因此,促进大一新生的课堂参与是高校本科生学业成功的关键[6](P2),也是高校在探索改善其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路径时应优先考虑的方面。然而,现有的研究鲜有对此类学生群体课堂参与情况的专门研究。研究以中国东部某省一所地方财经类高校的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大学英语课堂参与情况,分析新生课堂参与的特点和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文献述评

文献分析显示,学习者课堂参与研究主要从何为学生参与行为、学生参与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以及性别和专业与学生参与的相关性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和讨论。

(一)学生参与行为的描述与构念

就“学生参与”这一概念而言,苏霍姆林斯基首次对“学生参与”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全方位介绍。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参与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与教育实践活动,成为‘精神’和‘乐趣’、‘社会进步’和‘道德’的参与者。”参与理论强调,高度参与的学生是将身体和心理能量高质量投入到学习、校园活动、学生组织并与教师和同龄人合作的学生。[7]参与理论主要关注与学生“如何”发展相关的行为机制。当前,尽管研究者们尚未就学生参与的概念达成共识,但对于学生参与具有多维性这一观点已达成一致。通过多维角度了解学生的参与,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参与在研究中最常被提及。[8]这三种形式的参与相互协作,为学生的学业和人生成功铺平道路。

文献显示,“行为参与是学生学业进步和成长的有力预测因子”[9]。课堂是大学英语学习发生的最主要场所,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互动、协作和感知。如果学生不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学会课堂上正在解决的问题。[10]在参与过程中,相较于个人的想法或感受,个体的外显行为以及行为方式更应引起重视。[7]鉴于此,本研究借鉴张烨和周大军对大学英语课堂参与模式的分类[11],关注大学英语课堂的行为参与。

(二)学生参与与学习成绩相关性研究

以往的研究也探索了学生参与与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学生参与被认为是“学生成绩的重要预测因素”[12],可以积极预测其通用技能水平以及学习满意度,与批判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13],因此,“在学校高度参与的学生更可能学习收获更大,获得更高的成绩,追求更高的学位”[14]。

学习参与的积极影响不仅包括明显的学习收益,还包括长期的社会效益。[15](P5)文献显示,大学生的学习参与对他们的社会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包括积极的公民行为,成功生活的能力和稳定的自我认知[16],参与有助于培养思想和心灵的习惯,从而扩大持续学习和个人发展的能力,为学生在大学毕业后过上令人满意和富有成效的生活所需的技能和性格奠定了基础。[17]

(三)性别以及专业对学生参与的影响研究

也有研究者从性别变量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方面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存在争议。其中,崔文琴发现男女大学生在学习总分和维度上存在很大差异,男性的参与度高于女性[18]。而廖友国和张信勇的研究发现与这一结果相反,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积极参与课堂[19-20]。还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性别变量方面的学习参与度没有差异[21]。

针对专业差异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研究进一步揭示,社会科学和自然工程科学的学生有不同的参与文化。[22]前者侧重于师生交流、参与和对特定观点的兴趣,而后者趋于使用合作学习来提高量化技能。因此,不同的学科文化对于不同类型的参与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也有实证研究发现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在学习参与方面总体不存在差异。[18]

鉴于学生课堂参与以及新生刚入学阶段的关键时期对学业成功和未来成长的重大贡献,本研究拟采用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调查某地方财经类高校新生的大学英语课堂参与现状,为财经类高校大学英语教育质量提升提供重要参考,亦可为其他类型高校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重点探讨以下问题:

1.地方财经类高校新生大学英语课堂总体参与情况如何?

2.地方财经类高校男女新生在大学英语课堂参与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是怎样的差异?

3.地方财经类高校不同专业大类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参与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如果存在,是怎样的差异?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中国东部某省某地方财经类高校2021级金融、国贸、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四个专业的大一新生。其中男生89人,女生90人;参照财经类专业划分标准,金融和国贸专业学生隶属经济学大类专业,共84人,工商管理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隶属管理学大类专业,共95人。入学前调查对象英语学习时间均超过6年,有相同文化背景和相似学习经历。

(三)研究工具

基于现存的文献,由于学生参与涉及学习过程,既包括学生内在的心理活动也渗透到其外在学习行为,内省式问卷能较好地反映学生课堂参与模式。本研究使用张烨和周大军课堂参与调查问卷作为新生大学英语课堂参与模式调查工具。学生的课堂参与模式分言语活动和非言语活动两大类,每大类模式都设计相应的问题,采用Likert 5级量表,问卷随堂发放,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

三、数据分析与讨论

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分析,问卷整体信度为0.92,11个细分参与模式问题的alpha值也均超过0.7,问卷具有较高信度,内部一致性达到统计要求。根据研究目标,本研究进行了相关统计和分析:(1)表征新生大学英语课堂总体参与倾向的均值和标准差的描述性统计;(2)比较性别以及专业课堂参与差异的独立样本T检验。

(一)新生大学英语课堂参与总体情况

根据Likert 5级量表的划分标准,“均值≥3.5为高频使用;均值在2.5~3.4之间,为中等使用频率;均值≤2.4为低频使用”[23]。大一新生的大学英语课堂参与模式调查结果显示,言语活动各类参与模式的均值处于2.08~3.96之间,高频使用参与模式由高到低排列为“询问同学”(均值3.96)、“齐声回答”(均值3.93)、“点名后回答”(均值3.90);中频使用参与模式为“课后提问”(均值3.12)、“主动回答”(均值2.64);而“课堂提问”(均值2.48)、“课堂质疑”(均值2.08)属于低频使用参与模式。非语言活动的各类课堂参与模式均值在3.69~4.39之间,都是高频率使用课堂参与模式,由高到低分别为“倾听他人回答”(均值4.39)、“做笔记”(均值4.29)、“点头或摇头”(均值3.72)、“听讲但沉默”(均值3.69)。结果表明,地方财经类高校大一新生更倾向于以非语言方式参与课堂活动。

表1 新生整体大学英语课堂参与情况

N=179

“询问同学”(均值3.96)以及“倾听他人回答”(均值4.39)在言语活动参与模式以及非言语活动参与模式中位列第一,表明积极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对于新生大学英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言语活动参与模式中的“齐声回答”(均值3.93)、“点名后回答”(均值3.90)以及非言语活动参与模式中的“做笔记”(均值4.29)、“点头或摇头”(均值3.72)也属于高频使用频率的参与模式,表明新生基本能积极学习,与课堂教学保持同频,但可能是新生由于“面子”原因,以及受到“师道尊严”的传统文化和长期以来的“灌输式”课堂模式影响,很少主动“课堂提问”(均值2.48)以及“课堂质疑”(均值2.08)。鉴于“学生课堂参与时的思考深度应是课堂参与质量衡量的重要方面”[24](P351),大学英语课堂上大一新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深度思考能力的培养应引起关注。

(二)性别差异

从表2中的t值可以看出,男生在言语活动参与模式中的“课后提问”“主动回答”“齐声回答”“点名后回答”“询问同学”以及非言语活动参与模式中的“做笔记”“听讲但沉默”“点头或摇头”的使用频率均低于女生(t值为负数)。男生和女生仅在言语活动参与模式中的“询问同学”以及非言语活动参与模式中的“做笔记”“点头或摇头”差异显著(p<0.05)。以上分析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大一女生比男生更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大学英语课堂,更频繁地参与课堂教学并与教师进行更积极的互动。

表2 男女新生大学英语课堂参与情况

就性别所导致的参与差异原因分析方面,有学者认为,男生和女生的学习动机不同,与男生相比,女生更有兴趣获得家长、教师和同学的赞赏。[25-26]这种动机可以在他们的学习中发挥强化作用,能够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在课堂上的思想和行为。此外,社会文化对女性和男性有不同的规范,这些规范会影响他们的价值和期望。当前,由于中国女大学生在求职和择业方面存在先天弱势,女大学生需要比男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具备有更好的优势,才能获得与男生同等的成绩和机会。因此,女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参与中更加热情和活跃。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环境中的目标和价值观非常重要,并且在预测学生的参与程度时体现出显著性差异。[27]

(三)专业差异

表3中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地方财经类高校不同专业大一新生在大学英语课堂参与方面差异明显。经济学大类专业学生在7项课堂参与行为的均值均高于管理类专业学生,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差异体现在言语活动参与方式中的课堂质疑、课后提问、主动回答、点名后回答方面,经济学专业学生实施这些课堂参与行为的频率明显比管理类专业学生频繁。同时,经济学专业学生非言语活动参与方式中的做笔记、倾听他人回答、点头或摇头方面明显比管理类专业学生使用频率高。

表3 不同专业新生大学英语课堂参与情况

经济学大类专业学生与管理类专业学生课堂参与方式的差异体现了这两类专业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倾向。就本研究对象的专业大类划分而言,经济类专业的学生为理科生,而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为文科生。就学习风格而言,张厚粲等提出,“场独立型更受理科学生偏爱,而场依存型则更常见于文科学生群体中”[28]。文章认为,具有场独立型的经济学专业学生通常以内在动机为主,对学习材料本身感兴趣,在课堂情境下学习第二语言效果更佳。而场依存型的管理学专业学生则较依赖外部反馈,当受到批评或打击时,学习成绩容易下降,在自然情境下习得第二语言效果更好。

四、研究发现与建议

综合以上的数据,地方财经类高校新生在大学一年级倾向于以非言语方式参与大学英语课堂,较少进行课堂提问以及课堂质疑,主要还停留在低阶的记笔记、听讲等基本知识的积累以及技能的模仿等。其课堂参与方式还进一步受到性别和专业差异的影响:男女生在课堂参与上存在差异,总体而言,女生比男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经济类专业学生明显比管理类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且在主动意义建构方面更加积极。本研究虽针对的是某一地方财经类高校中部分专业的大学新生大学英语课堂参与情况,但研究结果对于同类高校,乃至其他类型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据此,本研究对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1)构建支持性的课堂环境。“关怀和支持的教育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29]当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和学习支持时,学生容易产生一种积极开放、乐于学习的心理状态[24],从而更主动地在学习中进行情感和行为参与,进而完成知识建构。本研究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观点,即支持性的课堂环境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提问和积极进行知识建构,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提高。(2)创建合作化的学习社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通过主动、合作和社区的方式而不是被动、竞争、孤立的方式建立的。根据本研究,大学英语教师应更集中地关注男大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激励他们参与学习。例如,通过建立学习社区,促进男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30]此外,教师可以根据男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选择更适合男大学生的教学方式和男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促进学习参与。(3)进行差异化的教学设计。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迎合不同的学习风格、行为、认知水平和情绪。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式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要关注点的教学实践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可以使参与和教学更有效。”[31]这些策略可包括差异化教学,关注学习风格,允许学生成对或分组合作,布置个性化作业,学生互相评估彼此的作业及表现,允许学生参与课堂管理和课堂评价,创建与现实世界问题相关的真实任务和活动等以便让学生参与认知、行为和情感。

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由于样本量较小以及数据收集方法单一,研究结论的应用范围有限。未来研究如果可从学生的视角探究其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行为的看法,探索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提供他们对参与的定义以及让他们参与所需的条件,将为分析吸引学生的教学实践增加价值,也会更深入地了解为什么部分学生没有高质量参与,以及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参与大学英语课堂等。

猜你喜欢

财经类均值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均值不等式失效时的解决方法
均值与方差在生活中的应用
财经类MBA院校案例研发队伍建设研究
新生娃萌萌哒
关于均值有界变差函数的重要不等式
对偶均值积分的Marcus-Lopes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