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华兵:广西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的创新引领者

2023-10-20伍建波莫妙兰

国土绿化 2023年9期
关键词:林草红树林激光雷达

伍建波 莫妙兰

代华兵,长期从事林业科技研究和技术应用推广工作,是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和管理领域的技术专家,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院长、党委书记。他始终牢记林业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广西林草事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奉献力量。多年来,他荣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 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 项、全国林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一等奖1 项、二等奖2 项,被评为“南宁市第八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23 年2 月,代华兵荣获“全国林草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着力研发推广新技术体系促进森林资源监测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2016 年,代华兵牵头组织相关专家团队,开展以机载激光雷达技术为核心的“天空地一体化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新技术体系”的试验研究、试点应用和大规模推广应用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代华兵主持编制完成了《广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方案》《广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方案》等11 个方案和技术规程,研发了样地调查、小班区划与属性识别、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特征提取分析、林分因子估测制图、数据统计分析等11个调查专用软件,形成了“天空地一体化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新技术体系”,制定了完整的技术规程,开发了全流程的应用软件,促进了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技术进步;在地面样地布设与优化调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技术成果,全面掌握了机载激光雷达新技术应用与森林资源调查的核心技术,成功实现了自主研发和大面积推广应用,使广西在该项技术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走进科学》栏目、《人民日报》《广西林业》等媒体纷纷对该技术大规模应用进行专题报道。

潜心研究新方法体系推动广西红树林保护开创新局面

代华兵聚焦红树林保护问题,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斑块的红树林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定量分析方法研究”(41166001)。该研究通过科技手段和科学分析,准确摸清了不同历史时期广西红树林的空间分布,率先建成了长时程(50 年)、多时点(5个时间点)、高精度的区域红树林空间动态数据库,探明了近50 年来广西红树林空间分布和景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不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立法背景调研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广西红树林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科学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成果获2016 年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躬耕林草信息领域有效完成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代华兵始终聚焦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专业领域,坚持将新技术应用在全区性森林资源调查监测、评估规划等重大项目,先后主持或参与了8 项科技研究项目,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 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 项、广西林业设计院自选课题1 项,主要参与中央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1 项、国际合作项目2 项、广西林业科技项目1 项;合著出版专著2 部,发表论文10 多篇。

湿地监测(左为代华兵)

2020 年6 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森林资源激光雷达遥感动态监测与蓄积量估测技术联合研发”获得立项。代华兵作为该项目子任务“多目标森林规划应用示范”的负责人,深度参与项目研发工作。该项目针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森林资源实际调查既有方法效率低、激光雷达估测森林蓄积量应用不广、森林经营规划与经营活动脱节、各国技术能力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通过国际合作研究,聚焦大区域激光雷达数据处理、森林资源遥感动态监测、森林蓄积量估测等关键技术,实现高精度森林资源监测和蓄积量估测产品生产及规划应用,并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应用示范,推动激光雷达和高分光学影像天空地一体化多维遥感观测体系的广泛应用。

走密林蹚湿地深入一线示范引领广西林草资源监测再创新高

代华兵经常与工作在监测一线的同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乐在一起,用人格力量感染和鼓励基层林业工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勘测设计院是自治区重要的湿地生态监测评估技术支撑单位,代华兵经常组织湿地生态、地理信息系统、动物、植物、植被等专业技术骨干,深入湿地开展样地调查。湿地样地54.99%位于沿海地区,调查工作时间受潮汐影响大,技术人员只能根据潮汐表,倒排调查工期,赶在涨潮时安全返回。为准确测量湿地样地中树木胸径和平均树高,代华兵与调查队员一起,在淤泥高过膝盖的滩涂地带,弯腰弓背艰难穿行于乔木与大型灌木之下。在海水、汗水、高温、淤泥的洗礼下,每个人的工作服都“油光发亮”。

为测量广西最高巨树,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采取“党建+业务”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到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979 年科考营地,开展“重走科考路线 赓续林勘精神”主题党日活动。代华兵带领同志们上高山、钻雨林、下土坡、爬石岭,历经3.5小时、跋涉13公里,到达1979年科考营地,入山洞探寻参观并开展巨树测量工作。

“长时间的山路跋涉,很不容易,很疲惫。”代华兵说,“我们就是要通过重走前辈走过的路,感受林勘人工作的艰辛,锤炼后辈顽强之心,铸牢党员忠诚之魂,更好地为林草系统做贡献。”

猜你喜欢

林草红树林激光雷达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手持激光雷达应用解决方案
藏着宝藏的红树林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法雷奥第二代SCALA?激光雷达
林草风采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
基于激光雷达通信的地面特征识别技术
神奇的红树林
基于激光雷达的多旋翼无人机室内定位与避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