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体验设计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的应用

2023-10-20颜斐然

天工 2023年15期
关键词:观展参观者古琴

颜斐然

鲁迅美术学院

一、互动体验设计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博物馆最初只是富人存放文物的私人空间,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变得大众化,目前,博物馆仍然是践行社会美育功能、提供公共服务、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传统展示方式下一些展品因自身的特性和展出限制,难以为参观者提供预期的观展体验。数字时代的到来推动了交互设计领域的飞速发展,观众对博物馆展览的需求与期待也日益高涨,为了满足参观者的需求,必须改变博物馆枯燥、单一的展示方式,所以互动体验设计这种新的展览手段被应用到了博物馆展示设计中。

互动体验设计这种新型体验模式不同于传统的静态展示,在高效准确地传播展品信息的同时,关注参观者的体验感,通过体验过程给予参观者一定的想象空间,增强参观者的参与感,从而实现参观者与展品之间的互动。在观展过程中要全面、充分地调动参观者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通过这些感官的调动可以提高参观体验,他们在享受乐趣的同时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人、空间、展品三者之间关系的平衡决定了信息的高效传递,只有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将信息更好地传达给参观者。结合互动体验设计新颖有趣的展览方式,极具创造性的布展手段,能吸引更多人进入博物馆参观,进而实现信息的传递。

目前,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互动体验模式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实体触控互动体验模式。如电子互动屏,参观者可以通过手势或屏幕触控多方位了解展品,一些博物馆通过数字技术将一些影像资料进行处理,通过互动屏的形式实时与参观者进行对话和交流,使观展体验更深入人心,加强了参观者对展品的理解。第二,行为交互技术体验模式。如克利夫兰博物馆的多点触控展墙,通过动作识别技术以及面部识别技术对参观者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进行捕捉,与博物馆数据库中相似的展品进行匹配,使参观者与展品之间产生个性化的联结。第三,虚拟现实的沉浸体验模式。如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利用可佩戴式虚拟现实技术设备,通过计算机图形、动作捕捉等数字化传感技术,突破虚拟与现实的束缚,让参观者在操作的过程中获得和现实世界一样的沉浸式感知体验。

二、博物馆展示设计与互动体验设计结合的必要性

博物馆作为保护和展示展品的永久性机构,肩负着教育和传播文化的使命,新时代发展下的博物馆展示不再局限于给参观者传递信息,而是开始注重人文关怀,承担起推动经济发展、文化进步的社会职责。不同的参观人群对参观的需求也不同,博物馆互动体验设计要以人为本,从参观者的需求出发,以参观者的体验为核心,通过个性化、人性化的设计,满足各种需求和期望。

过去博物馆内的展示方式以展示静态实物展品为主,这种传统的展示方式通常会使参观者在观展过程中产生厌烦情绪,无法很好地享受参观过程,从而错过精美的展品。互动体验设计的融入增强了博物馆对参观者的吸引力,使展览变得更具趣味性,更加多元化、大众化。博物馆内由数字化设备和多媒体所搭建的文化传递、信息交流的平台,可以让参观者多方位了解展品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展品所运用的传统技艺等信息,从而激发参观者的好奇心,使他们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一方,而是主动探索、发现和学习的一方,成为传播优秀文化的主角。这种自由、自主的参观氛围使参观者在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只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经历与回忆,这些经历不仅增强了参观者的体验感和参与度,还使其更愿意为体验经济买单。

三、博物馆互动体验展示设计的特点

(一)主动参与性

博物馆互动体验设计的重点离不开人,所有设计都是围绕“人”这个中心展开的,“以人为本”永远是设计的核心原则。在博物馆互动体验设计中,要重视参观者的参与感,抓住其兴趣点,在满足其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调动其积极性,通过激发参观者的好奇心来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探索。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例,博物馆通常会为参观者创造一个独立的沉浸式虚拟影像空间,通过互动参观者能够真正参与其中,拥有沉浸式的观展体验,在收获快乐的同时探索和收获展品相关信息,进而更好地理解展品。

(二)信息双向性

互动是一种双向的关系,在博物馆展示设计中体现为参观者和被参观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同于传统博物馆的刻板模式,互动体验式博物馆将信息传递的重点从传递展品、文化信息本身,转变为以参观者对信息的接收程度为主,重视展品传递的信息对参观者心理、情绪的影响,以及参观者接收后的反馈。使参观者、展示内容、展示空间三者形成一个体系,他们之间的信息传递都是双向的,互动体验设计还鼓励参观者参与进来,与展品进行互动,参观者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这种双向性正是互动体验的关键所在,在拉近参观者与展品之间距离的同时,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与沟通。

(三)情感互动性

博物馆体验设计中的情感互动性与信息双向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情感互动仍然要以参观者为中心,设计时要充分了解不同参观者的审美体验、心理需求、情感需求以及观展期望,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情绪体验,并在满足其获取信息需求的基础上给予适度的感官刺激。观展过程中要注重对参观者的情绪引导,通过互动让参观者在结束观展之后仍然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回忆,这些回忆可以帮助参观者与博物馆之间建立联系,增加他们再次或多次回到博物馆参观的可能性,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互动体验的设计应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我国首座国家级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目前,收藏涵盖众多工艺美术门类,主要有玉雕、石雕、竹木雕、牙角骨雕、织染绣、陶瓷、漆器漆艺、金属工艺、玻璃、唐卡及民族民间(综合)十一个门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审美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的国家级文化殿堂。开馆大展展览分为“大国匠作”“旷古遗音”“万方乐奏”“丝路丹青”“粉墨传奇”“藉器传文”“神州迎春”“盛世重光”八大板块,展出工艺美术、古琴艺术、传统乐器、丝路壁画、中华戏曲、金石篆刻、木版年画、民俗表演等多个门类1298 件(套)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珍品佳作。

(一)空间互动体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作为非类传统文化博物馆,馆内的展品门类众多,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所处空间的变化脱离了其所处的原生环境,所传递的信息大多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脱离原生环境的展品会让参观者缺乏真实感,传统的展览方式不易使参观者与展品之间产生共鸣。为了更好地展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展览方式方法上进行了突破和创新。博物馆根据展品本身特色和主题设计划分了不同的板块,通过展品布局、展厅色调、照明灯光、墙体材质等多个方面来分区,营造属于每个主题的独特空间氛围,使展区更具感染力。博物馆还对不同板块所传达的特定文化或历史场景进行情景还原再现,通过动与静、传统与数字的结合为参观者提供了沉浸式观展体验。空间的情景再现可以增强展览、展品对参观者的吸引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自然地引导参观者自发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历史进行探索,使参观者进入任何一个不同主题的展区都可以与展品产生共鸣,实现观众与空间的对话,更好地接收展品所传达的信息。

如“旷古遗音”板块整体选用了雅致的色调,以古琴器为线索展示了琴人、琴谱、琴派、斫琴艺术,让参观者对古琴艺术有了清晰的认知。展厅中心放置了一床古琴及蒲团,在其背后通过弧形幕布及投影技术还原了古人弹奏古琴时所处的自然空间环境,参观者在悠扬的古琴乐曲声中仿佛跨越了千年,和古人一起感受古琴所呈现的华夏文明的情感内涵,并对华夏民族的文化产生认同感。“丝路丹青”板块选用敦煌石窟的米色系作为主色调,在空间布局中用抽象的手法提取了当地的地域特色,展厅内随处可见描摹的石窟壁画,已知世界上最小的佛寺——新疆达玛沟小佛寺被一比一复原放置在展厅中央,周围展墙上悬挂的小佛寺内壁画作品与复原小佛寺相呼应,完成了隔空合璧,参观者仿佛“穿越”到敦煌,沿着古丝绸之路感受古人超高技艺带来的视觉体验和心灵震撼。“粉墨传奇”板块选用了代表自由与生命的蓝绿色为主色调,通过展示不同时代的戏曲相关剧本、曲谱、脸谱、面具、戏服影像等,将戏曲发展史完整地展示给参观者。展厅中心搭建了一个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戏台,通过投影技术将经典戏曲投射到特制的幕布上代替戏曲演出,台下设有供参观者观戏的长凳,此处不仅是参观者的沉浸式观戏体验区,还是逛展的休息缓冲区。“籍器传文”板块重点强调中国古代悠久历史的传承,整体色调较为淡雅,展品分篆刻作品和印谱两部分。篆刻作品将经典印蜕进行放大悬挂,和与之对应的印章一同展示。放置在书案上的印谱,则结合背景墙上绘制的古代窗棂与建筑一起还原了当时的创作环境,参观者在参观时仿佛走进古人的书房,在书案前欣赏传统手工艺。这种身临其境、虚拟与现实结合的空间互动体验方式让参观者触景生情,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提高博物馆教育职能的同时,使参观者更容易理解展品蕴含的文化,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与文化交流传播。

(二)多感官互动体验

人的“五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这些感官是人体的“传感器”,可以帮助人们认知世界。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来轻松获取大量所需要的信息,反而忽视了五种感官作为信息传递渠道所带来的原始体验。随着参观者对于展览的期望值逐渐提高,单一的视觉效果已经不再能满足观众的看展需求。为了使参观者全面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空间内进行了数字化多感官互动体验设计,这些设计通常以人的感官体验为核心,从生理和心理双重情感层面入手,强化参观者感知的敏感性,让参观者得到感性的刺激和记忆的强化。人的五感可以触发记忆,只有同时调动参观者的五种感官,才能更好地接受和处理接收到的信息,最终形成全新的感觉认知,获得更丰富的体验信息。

如“旷古遗音”展厅内设置音响来播放经典古琴曲目,让人一进入这个板块就能调动听觉感官沉浸到“山高水长”的氛围中。为了使参观者充分感受不同琴师所演奏的不同古琴的音色及特点,展厅内设置了互动区,参观者可以戴上耳机欣赏。亲身体验往往会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为此展厅内还设置了“数字古琴”体验数字屏,参观者可以通过对屏幕的触控来模拟操作,仿佛跨越千年使用古人的乐器来弹奏,感受不一样的古琴艺术。这些需要参观者在互动体验中唤醒休眠的部分感官,用手、耳朵来感受,通过互动使他们留意到观展过程中所忽视的展品要表达的细节信息,聆听不曾留意的声音,充分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这种观展中的“快乐间隙”,提高了参观者的参与度,帮助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参与活动,更拉近了参观者与展品之间的距离,打造只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回忆。

五、结束语

结合了互动体验设计的现代博物馆展示设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力量,赋予了其新的生机。在这种不同于传统博物馆的展览形式下,随着参观者的积极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以一种新鲜的、有趣的,更贴近日常的方式展示给更多人。中华文化是有温度的文化,我们要更好地保护、传播与传承。

猜你喜欢

观展参观者古琴
最美的蝌蚪
观展指南针
寻琴记:古琴的前世今生
参观美术馆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脑洞大开
寻访千年古琴
3天观展人数超过50万人次首届智博会发布多项重要成果
数说InnoTrans 2018
古琴的收藏价值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