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走毛泽东韶山调研之路

2023-10-20蒋祖烜

湘潮 2023年9期
关键词:韶山调研农民

蒋祖烜

七月韶山,南风轻拂,草木葳蕤,稻浪千重。韶山冲参观人群比往日更多,人们簇拥在毛主席铜像前献花、合影。齐整而充满活力的队伍,是青年和学生方阵。为响应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号召,落实主题党日“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要求,省委主题教育第五巡回指导组临时党支部、韶山干部学院党支部从毛泽东广场出发,沿着毛主席当年在韶山调查研究之路,开启了一场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既穿透历史又切合现实的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韶山属湘潭县西乡范围。1925年至1927年,毛泽东在韶山开展的农村调研,就以韶山冲上屋场、银田镇为中心向周边乡村延展,“清溪寺—毛震公祠—毛鉴公祠—坝子头—瓦子坪—唐家圫”是他多次往返的路线。创办农民夜校,开展基层建党;与农民乡亲拉家常、开座谈会,了解农村真实情形——农村调查的画卷次第在他的足下、眼前、手中舒展。

银田,这个写入历史的地名,读到多次,听过多次,今天第一次到访。当年,这里是湘潭、湘乡、宁乡三县交界处的一个重要水运码头,从长沙溯湘江、转涟水、入韶河,约大半天时间可抵达。繁忙的时候,每天上百条船往返于长沙、湘潭之间,人流、物流交错,热闹非凡。今天,张公桥下,韶河水依然清澈,银田寺内,那棵近700岁的银杏树苍翠挺拔、枝繁如荫,但古镇内外早已换了新天。

少年毛泽东,从这里出发接触韶山冲以外的世界。青年毛泽东,在这里开展农村调查和农民运动。镇中老街上,布置了毛泽东考察农民运动的历史陈列室,全景展示韶山农村调研缘起、过程、著作和影响。省委党校、韶山干部学院集体备课,与韶山市委创新了这堂“红色路线+情景教学”模式课程。老师边走边讲,我们边听边看,对韶山调研有了完整而直观的体验。授课总结和交流环节,老师还请出一名韶山籍党员用韶山方言诵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一个段落,绘声绘色,情境交融。听着听着,我们仿佛走进调研报告的章节,走近风起云涌的历史烟云,对考察报告写到的人物和事件,对湖南农民运动的发展,对党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具体更真切的感悟。我们走在调研路上,骄阳似火。恰如毛泽东在广州主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期间给学员的叮嘱:跑到你那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乡村中间去,夏天晒着酷热的太阳,冬天冒着严寒的风雪,搀着农民的手,问他们痛苦些什么,问他们要些什么。

那时,青年毛泽东三十出头。他身着蓝布长衫,脚穿布鞋,手拿雨伞,一次次以这样的装束满怀激情地走向田野、走到民间,读无字之书,拜人民为师。他那行进的姿态、那与农民促膝交谈的场景,在我们的脑海里越来越鲜活、生动,他那贯穿一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也让我们找到了源头和答案。韶山调研和后来更大范围的湖南调研,使毛泽东采集了丰富而生动的第一手素材,他酝酿写成了3篇经典调查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准确回答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该文于1926年在《中国农民》刊发,随即列入农民运动干部培训教材,后来收录到《毛泽东选集》中,为第一卷第一篇文章。《中国佃农生活举例》以湘潭西乡佃农张连初一家的生产生活为例,详细统计其收入支出。即便在“绝无水、旱、风、雹、虫、病各种灾害;身体熬练,绝无妨碍工作之疾病;精明会转计(大意为会盘算);所养猪牛不病不死;冬季整晴不雨;终年勤劳,全无休息”这六个条件全都具备的条件之下,全年盘底,收支相抵,也“不足一十九元六角四分五厘五”。报告最后得出一个痛心的结论:“中国佃农比世界上无论何国之佃农为苦。”1927年,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将《中国佃农生活举例》作为丛书之一刊印。《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从湘潭县城出发,以韶山为重要节点,调研湘潭及周边五个县,用事实纠正了“糟得很”“痞子运动”的议论。报告中提到湘潭县十余处,写到相关内容十多处。1927年汉口长江书店以《湖南农民革命》为书名出版单行本,瞿秋白在为该书所作的序言中说:“中国的革命者个个都应当读一读毛泽东这本书。”共产国际执委会机关刊物《共产国际》的俄文版和英文版先后转载《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英文版扉页写道:“在迄今为止的介绍中国农村状况的英文出版物中,这篇报告最为清晰。”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布哈林评价《报告》“文字精炼,耐人寻味”。

在韶山调研中,毛泽东给我们留下了解社会民情、找寻革命道路的独特方法:比如回到家乡或者熟悉的地方,方言听得懂,感情上得去,能够与当地人民产生一种息息相关的联系;比如访谈对象,他主张选择一老一少,选择“少”是因为他们见多识广,敢想敢说,“二民主义”就是座谈会上一个青壮年说出来的,“老”则是他们懂得人情世故,知道乡间现象的来龙去脉;比如喜欢借用农民语言,虽然有点粗糙直白,但更有一种质朴的力量;比如他喜欢自己动手记,自己动手写,不假手于人;还比如他特别注意调研后的回访,不断修訂校正报告中的数据和文字。最值得学习的是他的作风,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两万多字的调研文章,他历时32天,行程700多公里,走访5个县12个乡,每个县平均6天左右,访谈上百人,整理和写作费时两个月。

韶山调研,是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第一站,也是我们党自觉开展调查研究的光辉起点。在百年党史漫长的红色历程中,调查研究贯穿始终。毛泽东同志为全党带头示范,作出表率。韶山调研在党史和党的调查研究史上,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认识中国社会提供了极为详尽的材料,为党内决策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为党的调查研究形成了极为重要的规律性认识和理论性成果。韶山调研,对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的调查研究有积极的借鉴和启示。

赓续光荣传统,韶山干部学院这一堂调查研究现场教学课从2022年11月份开讲,已连续讲授21个班次,1000多名学员走进现场教学课堂。老师围绕调研讲起因、讲成果、讲经验;学员结合实际,谈感悟、谈收获、谈打算;课程交流热烈,测评评分较高。我们一行两个党支部的同志现学即用,就近实地调研韶山工业的一颗明珠——三一(韶山)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一家主营风力发电设备的企业,国家认定的“灯塔工厂”。我们看到清洁能源、智能风电的宏大气势和广阔前景,自然联想到韶山的高质量发展时代方位。一路走来,感悟良多。

借用公司会议室,18名党员围坐下来面对面展开讨论。围绕韶山农村调研,围绕讲好韶山调研这课,韶山干部学院领导、党员教师侧重从备课和讲课的角度发言,我们这群“临时学员”重点从听课和实践的角度思考,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每一位党员对调查研究都有了思想上的深化和升华。大家都谈到对接过“传家宝”的感悟,形成了讲好、学好韶山调研课的想法:有人建议,要把现场讲好,要努力还原历史场景、复原历史事件,讲授时要有细节、有人物、有时空背景;有人提出,把韶山调研三篇文献汇编成册、通读精讲,把思想、观点、哲理以及表达讲透彻、讲明白;有人认为,要把韶山调研的历史地位讲清楚,把从韶山调研开始调查研究的历史脉络梳理清晰,还要把我们党在1941年、1961年、2023年三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历史关系、现实意义讲好。

韶山行前一天,大家都学习了新华社报道《习近平的调研故事》。此刻,触景生情,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出,要把讲历史与讲现实结合起来,最重要的是把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的调查研究讲好。比如他在十八洞村调研脱贫攻坚,在岳阳嘱托守护好一江碧水,在沙洲村了解红军送给老百姓半条被子的故事,在岳麓书院调查大学生思政课,在山河智能调查装备制造产业,在马栏山调查文化与科技融合,在长沙召开基层群众调研座谈会,与快递小哥、卡车司机、种粮大户作亲切深入的交流互动等。不少党员已研读了《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论述摘编》,深有体会,建议把总书记概括的“深、实、细、准、效”调研五字诀讲好,接过“传家宝”,练好基本功。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如果韶山干部学院的学员通过这次沉浸式现场学习,再就近安排一次实地调研,形成一篇微型调研报告,使自己调查研究的能力提高一步,可能是终生难忘的一课;如果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的党员以这样的方式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出成果,促发展,转作风,改文风,党日活动就实化、细化、具体化了,也许成为终身受益的“一实践”。

夕阳西下,南风轻拂。风电设备有限公司门前的小型风电叶片转得飞快,负责同志告诉我,三级风就可以吹动120米长的巨大叶片,带动风电机组作业。山川大地之间,吹来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借助电机,转为能,带来光,送来热,为人民奉献源源不尽的希望。

(作者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

猜你喜欢

韶山调研农民
满江红·七月半到韶山
名垂千古的“韶山五杰”是哪五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沁园春·韶山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