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人:用高科技干“接地气”的活儿
2023-10-20任翔
任翔
我高中时的地理老师是一个奇人,他能够把地理知识点填进当时的流行歌曲里,自编“地理歌谣”。在2006年前后的山东县城高中,这种教学方式很新颖,也是我们枯燥高中生活中难得的调味剂。因此,每次在地理课上唱“地理歌谣”时,我们都会故意把教室的所有门窗打开,放声高歌,向其他班级“炫耀”。最响亮的一次甚至惊动了政教处,但毕竟是正常的教学活动,政教处主任只能无奈地走开。于是,我们就可以继续唱:“即将白天是晨线,即将黑夜是昏线。上午下午一样长,日出日落怎样想……”
也是在高中的地理课上,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地理信息系统,即GIS。当时,GIS对我来说只是地理老师经常念叨的一个知识点,给人的直观印象大概就是在电脑上处理地图,我并未想到自己后来会以此为专业。文理分科后,我选择了理科,基本告别了地理课。只有临近会考时,我们需要回顾高中地理的重点。在地理老师重新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我们报以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考大学时,我的第一志愿是物理,但成绩没有达到物理学院的录取标准,于是被分配到了第二志愿所在的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我从小就擅长计算机,但当时觉得学计算机好像挺单调的,就没有优先考虑。大一时,我们要学习学院里所有专业的基础课,包括地球物理与空间物理专业的大量物理课程。我高中搞物理竞赛的底子渐渐难以支撑,因此在大一结束分专业的时候,我听从了“内心的召唤”,选择了需要写不少程序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在我们学院的全称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我们通常会把研究内容称为“3S”,分别是卫星导航与定位(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GNS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GIS)与遥感(Remote Sensing,RS)。三者虽然拥有独立的名称,但在研究与实际应用中存在着紧密的联系。3S的核心是“空间信息”,也就是“与位置有关的信息”。
作为一个交叉学科,我们既要学“地理”,又要学“信息系统”,所以相当忙碌。大一的普通地质实习,我们在北京周边考察各种岩层和地质现象的分布;大二时,野外考察是专业必修课,包括自然地理、遥感解译两部分。自然地理部分,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攀登了北京的最高峰东灵山,观察植物、土壤等随着海拔上升、山坡的阳面阴面逐渐变化的过程。遥感解译部分,我们会根据拿到的用大幅面打印的卫星照片,前往照片拍摄的区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地物在卫星照片中的外观特征,最后提交地物分类报告。此外,我们也会学习色彩学、卫星定位、测绘等具有学科特色的知识,以及编程等计算机知识。经过10多年的专业学习,向别人介绍我的专业时,我还是会说自己是“在电脑上处理地图的”,通俗易懂!
到博士阶段,我的研究方向是无人机图像处理和无人机增强现实。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当无人机在夜晚或其他能见度低的地方飞行时,操作人员能够像钢铁侠那样,在画面中看到叠加的各种数据和信息,这些信息会随着无人机的移动而变化。这些叠加的信息可以描述画面中的各种目标,比如漆黑夜里海上的船只,山上的动物,街道上的建筑物、车和人,帮助操作人员完成各种任务。
直到现在,我都记得在入门的专业课上,老师向我们强调:“人类的绝大多数信息都与位置相关。”回想一下,你在手机上使用的互联网服务,比如点外卖、打车、网购,几乎都离不开位置信息。就算是看短视频、刷帖子,系统也会根据你的位置,向你推送附近的内容。因此,GIS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学科在传统的二维地图绘制、储存、分析、可视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前沿的研究方向已经远远超越了二维地图,开始探讨更多话题,例如使用算法与模型研究地理空间中的各种现象,使用无人机等新兴平台实现对地观测,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对地理空间与现象进行表达与分析等。GIS也从一种技术逐渐演变为一门科学。
從我自己研究的增强现实内容经验来看,在人类彻底抛弃肉体之前,我们仍需要实实在在地去操纵现实世界里的事物,需要用身体与现实世界进行交互。怎样把越来越多描述这个世界的数据更好地与现实世界融为一体?这就需要增强现实的手段。以日常的导航为例,我们需要看一眼前方的道路,再看一眼导航屏幕,这很笨拙,也增加了不安全因素。现在,人们已经尝试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将导航信息直接送入驾驶员的视野,例如叠加在前风挡上,驾驶员就能对导航的道路一目了然。当然,导航只是增强现实的其中一个应用。从1968年第一套增强现实设备“达摩克利斯之剑”问世,短短50多年,科技已经给我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见证增强现实不可估量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