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叙事学理论下高中小说教学的建构思路探究
2023-10-20明娟
明 娟
现代叙事学理论的不断完善给小说文本解读提供了理论支撑。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现代叙事学理论抓住小说教学主线,即从叙述主体、叙述视角、叙述时间和叙事结构四大要素入手,重新建构小说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人物形象,理解小说结构的精妙布局,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一、抓住叙述主体,解读人物形象
叙述主体是小说叙事的要素之一。分析小说叙述主体能够帮助学生深刻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高中小说教学要运用现代叙事学理论指导学生探究叙述主体,倾听人物声音,挖掘人物内心想法,从而帮助学生发现小说中的隐含信息,理解小说作者的思想情感,深入把握文章主旨。
如,在《祝福》中,“我”是故事叙述主体,也是故事的见证者。在小说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我”的言语,深入了解叙述主体的思想情感。以“我”在河边偶遇祥林嫂的片段教学为例。“我”与祥林嫂进行了简短对话,从对话中可以看出祥林嫂身心饱受煎熬,害怕死后会受到惩罚。而“我”在回答祥林嫂的问题时,没有给出正确的答案,并且对祥林嫂喋喋不休的问题感到厌烦,表现出“我”是一个冷漠自私、矛盾纠结的看客。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判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教师可以围绕叙述主体的语言描写提出以下问题:问题一,祥林嫂如此关心是否存在灵魂和地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问题二,“我”是一个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在明知死后没有灵魂的情况下,为何没有向祥林嫂说出实情?问题三,从“我”与祥林嫂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我”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教师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回答问题,通过还原人物对话场景,进而剖析“我”和祥林嫂两个人物形象所反映出来的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
在现代叙事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要以叙述主体为突破口建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倾听叙述者的语言,分析叙述者的观点意见,进而深度解读小说的主旨。教师在小说教学内容中要突出强调有关叙述者语言、内心活动、真实想法以及思想情感的段落分析,保证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聚焦叙述视角,把控小说全局
叙述视角是小说的基点。通过聚焦叙述视角,学生能够了解故事的全貌,培养阅读思辨能力。在高中小说教学内容的建构中,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叙事视角共分为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两类,引导学生学会从限知视角转变为全知视角解读文本,进而帮助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本内涵的阅读习惯。
如,小说《祝福》的叙述视角为限知视角。受“我”限知视角的影响,“我”对祥林嫂发生的巨大变化毫不知情,只能从其他人口中了解祥林嫂的遭遇。在小说教学时,教师可先从限知视角入手,引导学生从小说创作层面分析理解故事情节,之后再从限知视角转为全知视角,拓展学生的思维,带领学生把控故事脉络。在限知视角下,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祥林嫂的故事,而是通过“我”叙述她的故事?这种写作方式有怎样的作用?在分析限知视角问题之后,教师提出全知视角问题:假如“我”不是故事叙述者,将“我”变成参与故事的其他人物,那么小说的叙事架构会发生什么变化?从“我”对祥林嫂的态度中可以看出“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基于现代叙事学理论,教师引导学生从限知视角与全知视角结合的维度分析小说内容,能使学生对小说内容产生新的认知,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同时,在限知视角转为全知视角的过程中,可以活跃学生的想象思维、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
三、关注叙述时间,串联故事情节
叙述时间是小说故事情节展开和完成的重要线索。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小说叙述时间类型,从而清晰地梳理出小说各情节之间的关系,为准确解读小说做好铺垫。
如,小说《祝福》采用回忆形式讲述故事,将追述内容作为主体,通过层层设置悬念达到渲染氛围、引人入胜的效果。教师在教学《祝福》时,可以引导学生梳理故事的时间线索,总结小说的叙事手法,探究文本错时叙事的作用。小说中以“我”为叙述者,追述祥林嫂的生平遭遇。故事先讲述“我”与祥林嫂的偶遇交谈,接着讲述不久后祥林嫂孤独死去,之后继续讲述“我”得知死讯后对祥林嫂一生经历的回忆,即祥林嫂被迫改嫁—孩子惨死—遭人歧视。最后,在文章结尾处“我”从回忆中醒来,发现鲁镇居民并没有同情祥林嫂的死亡,反而在忙着“祝福”,由此揭示了鲁镇居民在当时社会下的冷漠自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叙述时间的角度出发,归纳概括出小说文本错时叙事的形式特点及其文学创作效果。
在高中小说教学内容的建构中,教师可以基于叙述时间的视角带领学生分析文本,探究文本主旨,感受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小说时形成“时间观念”,掌握时间线索,串联起每个事件,进而对小说内容形成整体认知。
四、剖析叙事结构,掌握编排手法
叙事结构是现代叙事学理论中最为重要和复杂的部分。高中语文教材的小说都节选自名著小说,教学过程中学生很难完整探究分析小说叙事结构。为此,教师要立足教材中的小说片段内容,采用读写结合、对比阅读等方法,让学生剖析小说叙事结构的特点,摸清小说的明线与暗线,进而理解小说文本深层内涵。
如,《祝福》按照“现在—过去—现在”的叙述顺序展开叙事。为了让学生了解小说结构编排的精妙之处,教师可以布置小说改写任务,让学生将原文的叙事顺序调整为时间发展顺序,重新编排小说故事情节。在时间发展顺序的叙事结构下,祥林嫂先到四叔家帮工,被婆家人掳走,接着改嫁、孩子死了、再次来到四叔家帮工,最后“我”与祥林嫂见面后不久她死去。学生改编完后,将改编文与原文进行对比并思考以下问题:“我”在故事中的重要性发生了哪些变化?“我”在改编文中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原文中作者为什么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祥林嫂的生平经历,而是先写祥林嫂之死?“现在—过去—现在”的叙事结构起到什么作用?
在现代叙事学理论的指导下,高中小说教学要重视小说文本结构的深入剖析,让学生主动探究小说表面之下的暗线,进而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的深层内涵,明确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小说创作的主题思想。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借鉴小说的叙事结构,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在小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现代叙事学理论基本知识点,抓住叙事学理论中的重点要素开展小说阅读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小说阅读方法,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