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在动画IP 设计中的应用及传承
2023-10-20欧阳园园
◎欧阳园园
■非遗文化传承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非遗文化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和独特魅力。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迅速,一些非遗远离日常生活,“养在深闺人未识”,渐渐失去生存土壤而消失。因此,如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生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文化多元化发展冲击传统审美思想
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很难静下心认识与了解非遗文化所蕴含的真正价值。因此,非遗文化面临窘境的真正原因是缺乏大众的关注。
从近年来大众文化消费与文化需求的发展现状来看,人们对非遗存续过程中的文化语境和使用场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不赋予非遗新的形式、新的场景、新的意义和新的语境,它们就会愈发地远离社会,逐渐处于濒临失传与消亡的境地。当前,非遗文化的发展没能与当代潮流文化相结合,缺乏与时俱进的作品,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亟待提高。与此同时,外来文化的传入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冲击,传统文化若不能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利用现代科技进行传承与发展,则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非遗文化传播方式陈旧
首先,我国部分非遗文化没有具体的实物载体,如戏曲文化、民俗、方言以及传说等,它们更多是以精神、观念、语言或技艺的形式存在,难以像文物一样进行直观的保护和传承。其次,我国非遗文化数量众多,种类丰富,部分非遗文化的传承仅局限在家族内部或师门之间,有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传承过程规矩多等条件限制,这使得部分非遗文化逐渐失去群众基础。在这样“封闭”的文化空间,即使有年轻一代愿意了解与学习非遗文化,也难以找到突破口,容易出现想学但没人教的尴尬局面。这导致部分非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技艺失传的风险。
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传承人。但是近年来的调查显示,当前非遗文化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第一,古代很多传统工艺和技能是家族谋生手段,吝惜而不外传似也无可非议,但现在很多传承人为了满足毫无意义的文化占有欲,人为地设置传承障碍,将非遗文化的传承圈定在很小的圈子里,这不仅限制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还可能导致某些非遗文化的消失。第二,当前,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导致城镇与乡村之间存在差异,非遗技艺的学习需要消耗大量时间成本,且传承人的生活条件艰苦,在偏僻的乡镇依靠微薄的传承资金仅能维持日常开销,因此大部分年轻的非遗传承人更倾向于外出打工维持生计。
■非遗文化助力动画IP 的开发设计
当前,我国动画电影的兴起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现阶段,动画电影的制作技术逐渐成熟,题材容纳性强,在宣传方面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使动画电影的受众从儿童扩展到了各个年龄段。非遗文化与动画电影的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动画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还可以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和平台,使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非遗文化。
非遗文化构建动画IP 形象性格
动画IP形象性格的塑造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动画IP的身体形象塑造是观众对角色的第一印象,是以人形为基础的人格化的过程。中国非遗文学故事中就有对人物形象的详细概括。例如,最早在1979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其中对哪吒形象的塑造就是结合《封神演义》第七十六回的描述:“真人袖内取一枚枣儿递与哪吒过酒。哪吒连饮三杯,吃了三枚火枣。真人送哪吒出洞府,看哪吒上了风火轮,真人方进洞去。哪吒提火尖枪,方欲驾土遁前行,只见左边一声响,长出一只臂膊来……右边也长出一只臂膊来。哪吒唬得目睁口呆。只听得左右齐声响,长出六只手来,共是八条臂膊;又长出三个头来……太乙真人传哪吒隐现之法,哪吒大喜,一手执乾坤圈,一手执混天绫,两只手擎两根火尖枪,还空三手。真人又将九龙神火罩,又取阴阳剑,共成八件兵器。”《哪吒闹海》中的哪吒为身披混天绫,手持乾坤圈,脚踏风火轮,头扎双髻,身穿红肚兜的孩童形象。
鲜明的人物性格也是动漫IP的重要表现方式。在《封神演义》中,哪吒是“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的少年英雄,是斩妖除魔、爱憎分明、保护百姓的正义形象。在动画片《哪吒闹海》中,哪吒是充满正义感的小英雄,不仅敢作敢当,还具有孩童般纯真无邪、天真烂漫的个性。动画片将其日常四处闯祸的形象刻画得十分逼真。
动画IP的人物形象性格的塑造依赖角色的衣着、装扮、语言、行为等设计元素,从非遗文化小说中找寻动画IP独特的设计风格,可以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个性化的动画IP,从而吸引更多动画影视消费者。
非遗文化丰富动画IP 选材
民间非遗文学涵盖很多奇幻的神话传说,动画电影是想象力的艺术。当前,我国动画电影在设计上缺乏创新,动画情节和角色设计同质化严重,几乎看个开头就能猜到结尾,导致观众流失。因此,在选择动画题材时,要深度挖掘民族故事,将民族故事和非遗文化融入动画影视作品中,打造出既具时代特色又能满足观众消费需求的非遗动画影视作品。
动漫电影《白蛇:缘起》改编自中国民间传说《白蛇传》,该传说在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动漫电影保留了原著中具有代表性的情节设计和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传统文化元素,以“前世缘,今生圆”拉开序幕;在人物设定上,小白保留了白娘子不食人间烟火、温婉可人的中国古典美人形象。电影后半段的国师与蛇母、小白之间的斗法是整部电影的高潮,这段精彩的情节是对天干、八卦、五行等传统文化的艺术加工。
不论是影片选材还是传承方式,非遗文化与动画的结合都以贴近人们现实生活为基础,从而让观众更好地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动漫电影从全新的视角切入,将艺术家的写实能力去魅,通过时空重构、人物重塑、审美重现,让人耳目一新,呈现了观众向往的艺术之境,丰富了民间故事保护和传承的形态,也让“中国学派”动漫电影熠熠生辉。与非遗文化相结合的动画影视中的各元素设计是从中华传统美学中汲取的创作灵感,不仅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非遗,还有利于我国动画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非遗文化充实动画IP 故事内涵
创作动画电影的艺术家在叙述非遗文化内容时会融入自身对动画故事文本的理解,再结合富有现代元素的文化形式对非遗文化进行全新演绎,进而颠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刻板印象。采用动画电影形式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能够更好地传承与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丰富动画电影的趣味性,赋予动画电影文化内涵。艺术家借助非遗文化赋予动画IP全新的艺术魅力,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
2021年上映的动画电影《雄狮少年》被国内不少观众誉为“国漫之光”,央视新闻评论动画电影《雄狮少年》表达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舞狮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雄狮少年》延续优秀国产动漫的国风基因,把国粹中的醒狮文化融入少年追梦的故事中,让观众跟随主人公一路创造奇迹,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该影片的主角阿娟在遭遇家庭变故后,走上进城务工的道路,他的舞狮梦想在现实生活面前不值一提,但是他仍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挑战舞狮大赛的擎天柱,成为真正的“雄狮”。这种不向命运屈服,坚持与现实对抗的精神感染着每位观众。阿娟的舞狮精神不仅让人们更加了解岭南非遗“醒狮”,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还鼓舞人们要做认清生活本质后依旧热爱生活的人,输赢对错并不重要,追逐生活本就是一种无尽的勇气。由此可以看出,动画电影通过对人物角色的形象塑造,以生动的演绎形式冲击着受众的观影体验,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受众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等的塑造,从而形成动画电影、角色形象、非遗文化相结合的新局面。
■动画IP 创新非遗文化的传承路径
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流行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因此,为非遗文化寻找有效的传承路径迫在眉睫。
与真人电影相比,动画电影更具想象力和表现力,可以充分展现非遗文化的魅力。非遗文化与动画IP设计的融合极大地提升了非遗文化的传播力,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因此,开发非遗动画电影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动画视听元素直观呈现非遗文化
视听元素是影响动画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视听元素是反映动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载体,直接影响着动画艺术作品的创作水平和视觉呈现效果。我国动画电影在视听元素设计中融入非遗文化元素,使动画的整体创作呈现出浓厚的中国传统艺术特色。
动画电影的视觉效果是人们看到动画作品后形成的第一印象。动画电影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注重视觉效果的艺术类型,主要通过美术元素的设计加以呈现。因此,在动画作品中加入非遗元素,能够更好地彰显中华文化之美。非遗文化与动画作品的结合既实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表达,又使得非遗项目得到动态化呈现。
好莱坞动画电影《功夫熊猫2》以陕西皮影戏作为开场元素,创新了皮影戏的呈现方式,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文化。皮影戏是一种富有诗意性的艺术形式,不仅展现了特有的艺术形态,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内涵的深度挖掘和诠释。通过皮影戏的表演,人们可以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神内涵。皮影戏通过含蓄和非直白的方式,彰显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声音是动画作品风格塑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如音效、音乐和配音等,将动画故事所要传达的情感更直接地呈现出来。在动画作品中融入非遗文化的音乐元素,可以更加突出作品的中国风格。中国传统乐器种类繁多,每一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力,能够为动画作品带来丰富的色彩。
动画电影《功夫熊猫2》中的配乐采用了鲜明的五声调式和竹笛旋律,清晰、准确地表达出中国的背景和文化,再配合逐渐拉近的山水写意图景,能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紧接而来的短暂旋律是二胡和琵琶的演奏,展现出了侠者特有的孤寂意蕴,并以中国锣声的敲响拉开了这个故事大幕。这部电影凭借其独特的中国传统乐器配乐,实现了音乐与画面的紧密结合,传递出了独特的中国韵味。同时,该电影的成功也进一步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种将非遗文化与现代动画相结合的方式,有助于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国传统音乐的现代化发展。
动画营造空间场景丰富观众的视觉体验
动画电影的场景设计是组成电影镜头的元素之一。建筑在电影场景设计中的占比高达百分之八十,动画的场景是整部动画的风格特点与角色塑造的关键所在,因此动画场景设计要符合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特征。好的动画场景设计能够突出主题、渲染环境、烘托剧情的发展,增加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因此,将中国古代建筑元素融入动画作品的场景设计中,可以营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空间场景,提升观众的视觉体验。
动画电影《大鱼海棠》是我国近年来较为成功的一部影视动画,其独特的场景构建“神之围楼”原型取自我国传统的民居建筑——福建土楼。“神之围楼”以圆形的造型出现,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代表着天和地的基本形态,“神之围楼”的设计采用圆形,一方面符合中国人普遍接受的地理观念;另一方面也符合中国人的建筑审美。“神之围楼”的设计是一种艺术形象,不仅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视觉效果,也成功地实现了中国古建筑围楼与非遗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此外,将现实中的传统居民楼与虚拟的动画场景相结合,增加了电影的真实感,让观众在动画的虚拟与现实之间获得了极佳的感官效果,成功地还原出电影故事的历史场景,为观众呈现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梦幻色彩的世界。同时,影片通过现代动画特效技术成功地重现了围楼巨大的规模和奇特的造型,再利用“中国红”的服饰、灯笼等配饰加以渲染,让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动画IP 开发非遗文化的价值转化
非遗文化与动画IP相结合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只有对非遗动画IP的价值进行充分挖掘,才能更好地传承与传播非遗文化。为动画IP寻找合适的传播模式与发展路径,推进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播。
动画IP随着动画作品的上映被大众熟知后,必须通过不断地刺激大众的记忆点给动画IP“续命”。因此,可以将动画IP的价值转化为各类衍生品,具体如下。
1.周边产品
动画周边产品一直是动漫产业最重要的衍生产品。动画周边产品主要是将动画的各个角色通过创新或者二次创作后,打造出的符合动画风格的工艺品。动画周边产品是对动画角色的复刻,起到了扩大动画影响力的作用。动画周边产品十分丰富,包括各种音像制品、相关的电子游戏和带有动画元素的服饰,还有杂志、光碟、手办等。与此同时,与周边产品相关的产业也获得了动画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我国动漫周边产品的生产、贸易体量巨大,市场的消费需求旺盛,拥有完整的产业链。近几年,随着国漫崛起,越来越多优秀的承载着我国非遗文化的动漫作品涌现出来,而且动漫的周边产品的销量也越来越高。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优秀动漫的发展,还有利于更好地传播非遗文化。
2.设计表情包
表情包作为网络社交文化下的产物,是当下跨屏时代人们交流的宠儿,为人们参与网络社交和网络意见提供了更多的表达手段。表情包在人们的网络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使用表情包,人们可以更加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表情包的使用能够在网络交流中增加趣味性,增强交流的互动性和有效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表情包的制作、使用、传播和商业应用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虽然比较短,但是每个环节都具有很大的潜力和价值。
将动画角色制作成表情包能够加快该动画的传播速度。表情包的制作简单,且制作成本相对较低,是宣传动画最佳手段之一。在表情包的传播过程中,网友通常会对其进行二次创作,由此涌现出很多极具创意的表情包,从而进一步提高该动画作品的影响力。因此,非遗动画可以通过设计表情包的方式进行宣传,进而吸引更多人认识和了解非遗文化。
3.品牌联名
动画的品牌联名是指品牌方与动画方共同推广周边产品,通常以服饰、玩具、游戏居多。对于品牌方来说,其与动漫联名,特别是与热门的动漫联名,有利于提高品牌形象,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促进产品销售。对于动画方来说,其开展品牌联名可以借用品牌方的影响力加大动画的宣传力度,并在产品的销售中获得利益。因此,品牌联名对于品牌方与动画方来说是一个合作共赢的策略。
非遗将动漫作为载体,与品牌进行联名,可以进一步提高非遗的影响力。同时,联名产品的利润较高,有利于品牌方的发展。如果有了爆款或者成功的案例,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品牌方与承载着非遗文化的动漫进行联名,从而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播非遗的途径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从年龄层来说,非遗的传承,年轻人是关键。只有让年轻人了解、接受和喜欢,非遗才能经受时间考验,具有持久生命力。因此,非遗文化在动画IP设计中的应用架起了非遗文化与年轻人之间的桥梁。探索非遗文化在动画IP设计中的应用与传承路径,善用新媒体,让非遗走进年轻人的生活,只有当年轻人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传承非遗,非遗才能不断蓄势,爆发出更强劲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