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
2023-10-19
中国“阿甘”陆鸿
——身残志坚,创业之星
《感动中国》颁奖辞:
有人一生迟疑,从不行动;
而你从不抱怨,
只想扼住命运的喉咙。
能吃苦,肯奋斗,有担当,
似一叶扁舟
在激湍中逆流而上,
如一株小树
在万木前迎来春光。
在阴霾中,
你的笑容给我们带来力量。
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揭晓,来自江苏苏州的陆鸿入选。陆鸿是残疾人创业者的代表,他背后的故事太励志。
招工时残疾人优先入职,源于他此前的经历
在江苏苏州吴江区平望镇,有一家相册工厂,招工时残疾人优先入职。这个特殊的要求始于老板陆鸿自己的经历。
陆鸿一岁时生了一场大病,从此成了脑瘫,他的小学和初中时光也因此在痛苦中度过。每次上体育课,同学们都去操场上开心地跑跳,只有他孤零零地坐在教室里。“同学都模仿我走路,每次体育课老师都不让我上,真难受,我想钻到桌子底下。”
初中毕业,陆鸿去找工作,单位负责人拒绝了他,“厂里那个人跟我妈妈说,你看看你儿子这副样子,他能干什么。”那时正值酷夏,陆鸿却感到浑身冰冷。他埋怨天、埋怨地,甚至埋怨妈妈,为什么要生下他。
万般无奈之下,陆鸿只能去叔叔的厂里学敲白铁皮。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他学会了骑自行车上下班,每天往返50公里。在路上,他不知摔过多少次跤。由于手不灵活,手指经常被敲出血,陆鸿也咬牙坚持着。渐渐地,陆鸿的手艺越来越好。
他从摆地摊开始创业,“不愿成为家人的累赘”
由于父亲病重,花光了家里的积蓄,陆鸿的收入不能给家里带来太大的帮助。父亲离世后,陆鸿决定撑起这个家,开始创业,“我不愿当家里的累赘”。
陆鸿的创业从摆地摊开始,他修过自行车,开过报亭、电话亭和碟片店,收入却依然微薄,直到他开照相馆。
刚开始,顾客看见是一个脑瘫患者给他们拍照,十个人里有九个都会转身离开。为了留住顾客,陆鸿承诺不满意就免费,并苦练了一手修图的绝活。凭借着技术与认真,陆鸿打动了顾客,照相馆的生意越来越好。
不少顾客问陆鸿,“你有照片,怎么没有相册?”这启发了陆鸿,他决定开始制作相册。
遗憾的是,这次创业并不顺利。陆鸿投入的几十万元打了水漂。但他没有气馁,这次经历让他懂得了怎么去面对对手、面对困难。
开办工厂、招残疾人,“想证明残疾人不是不行”
2017年,在苏州市吴江区残联帮助下,陆鸿开了一家相册工厂,并吸纳残疾人就业。短短几年时间,他的相册厂从家庭作坊,发展成为正式企业。
后来,陆鸿的工厂里有40多名员工,其中30多名是残疾人。“残疾人找工作不容易,我希望能给他们提供一个岗位,让他们把自己的光给发亮。”陆鸿想证明,残疾人不是不行。
疫情期间,陆鸿的工厂一度停工,独守空厂的他坚持给工人们发工资。
随后,陆鸿购置了近500万元的机器设备,在员工们不能来上班、人手紧张的情况下,这些机器保证了工厂的正常生产。陆鸿还带领员工做自媒体、开网店。
在陆鸿的带领下,工厂2021年的营业额约1000万元,2022年营业额近1400万元,比疫情前翻了整整一倍。如今,陆鸿的工厂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
未来,陆鸿希望能继续努力,“从被帮助转换成帮助,为社会作贡献”。
(来源:央视新闻2023-03-05)
邓小岚
——山花烂漫,歌起太行
《感动中国》颁奖辞:
你把自己留给一座小小山村,
你把山村的孩子们
送上最绚丽的舞台,
你在这里出生,
也在这里离开。
山花烂漫,杨柳依依,
为什么孩子的歌声如此动人?
因为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1943年,邓小岚生于河北阜平县。出生后的她被寄养在当地马兰村附近一户村民家中整整3年,这个被她视为“第二故乡”的马兰,从此与她的生命紧紧相连。
邓小岚1970年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毕业,1994年取得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1999年退休后,邓小岚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常常回到马兰村,默默为村里做事。先后帮助该村翻建学校、修路种树、改建水冲式厕所、救助贫困户和贫困学生、发展旅游等。
2003年清明节,邓小岚回马兰村为烈士扫墓。活动结束后,本想和孩子们一起唱支歌的她却发现这里的孩子什么歌都不会唱。“我从小就爱唱歌,也喜欢音乐,我觉得没有音乐的人生太苍白了,当时我特别心酸。”
第二年,她从亲朋同事那里募集乐器,成为村里第一位全才音乐老师,教钢琴、小提琴、手风琴、吉他……邓小岚利用周末和假期给孩子们上音乐课。当年没有高铁和高速公路,她需要一大早赶公交、换地铁,从北京西站乘火车到河北定州,再换乘班车,赶到马兰村经常是傍晚6点多。
2006年,鄧小岚成立了马兰小乐队,这正是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前身。邓小岚想办法给孩子创造机会,带他们外出表演。2008年,邓小岚带领小乐队第一次走出大山,在北京中山公园举办“马兰小乐队小型音乐会”,演出很成功,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此后,孩子们登上了很多电视台的舞台。
2013年,邓小岚决定在马兰村的山谷里举办森林音乐会。县里帮着建舞台,邓小岚常骑电动车去盯进度。有一天,她急着去看工地,不小心栽进路边大坑,左腿摔成骨裂……养伤期间,她坚持每天用电话“指挥”音乐节筹备。最终,首届马兰儿童音乐节成功举办,歌声再度飞出大山。
2014年,邓小岚带领孩子们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清华,孩子们参观了二校门、工字厅、水木清华,到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参观、做客,并在近春园遗址公园表演了精彩节目。孩子们表演的器乐合奏《欢乐颂》等乐曲,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2021年,冬奥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想邀请大山里的孩子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会歌,得到了北京冬奥组委的支持。张艺谋说:“我觉得这是天籁之音,它真的是传递了我们今天新时代的新面貌——人民的下一代的新面貌。”
终于,马兰村所在的阜平县城南莊镇的44个孩子组成的“马兰花合唱团”登上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舞台。孩子们身着虎头服,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颂》,宛如天籁般的歌声回荡在国家体育场,惊艳了世界。
2022年3月19日,邓小岚突然病倒了,就倒在她心爱的马兰村月亮舞台上。22日凌晨,邓小岚平静离世,享年79岁。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举行,邓小岚被追授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
邓小岚把生命最后的18年献给了“马兰花合唱团”。她培养出的200多名学生中,有10余人在大学里读艺术专业,或毕业后从事艺术教育。
(来源:清华大学百家号2023-03-07,原题《这两位清华人,感动中国!》)
陈清泉
——强国尚功勋
《感动中国》颁奖辞:
汽车曾经改变世界,而你要改变汽车。
中国制造,今天车辙遍布世界,
你是先行者,你是领航员。
在新能源的赛道上,驰骋了四十多年,
如今,
你和祖国,正在超车。
“我虽然86岁了,但我还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要分秒必争,为国家、为香港、也为全世界的科学发展!”
——陈清泉
1937年1月14日,陈清泉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马吉朗市的一个华侨家庭,祖籍福建省漳州市。当时,印度尼西亚爆发了为反抗日本和荷兰殖民者的独立战争,时局动荡,许多华侨人心惶惶。年幼的陈清泉目睹了这一状况,他深刻体会到一个强大的国家对个体命运的重要。自此,他萌生了要回国求学的想法:“因为我在印尼的时候,华侨得不到保障。只有祖国强大,我们才可以站起来。”
作为一名归国华侨,他的求学、研学和治学之路,一直与祖国割舍不开。1953年,年仅16岁的陈清泉带着向往之情,回到了祖国怀抱。
他考入北京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机电系,师从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著名矿山机电专家汤德全教授。毕业后他留校担任助教,主讲电机学,期间还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电机系进修读研究生班。
他在被借调至煤炭工业部期间,参与编写了中国第一部《煤矿电工手册》,为煤炭部动力处组织自动化工作组设计、试制低频发电机,并担任教调干班的老师。
1971年,陈清泉调到上海先锋电机厂。6年时间,他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做到设计组的组长,除完成煤炭工业部的项目,把低频发电机组系列产品研制成功之外,他还研制了中国早期的直线电机。
正在陈清泉一心投入祖国建设中时,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思子心切,年事已高的他们多次催促陈清泉回到印度尼西亚继承父业。一面是如火如荼的科研事业,一面是割舍不了的亲情,有着自己理想追求的陈清泉反复斟酌后,选择了一个爱国和亲情折中的位置——香港。
1976年,陈清泉移居香港。当时内地学历并不被港英政府认可。在同学的推荐下,陈清泉才得以进入香港电灯公司工作。虽然,学识过人的他很快便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公司的工程师,但他还是意识到,想要更好地在香港学术界立足,必须要拿到当地认可的学历证书。之后,陈清泉一边考试应聘理工学院当讲师,一边在香港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课程。
1982年,陈清泉博士毕业,开始在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学系教书。在香港大学任教后不久,陈清泉就将电动汽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希望能够帮助祖国抓住这次发展机遇。
早在孩童时期,由于父亲从事汽车生意的缘故,陈清泉很早就接触到各种汽车。他看到排气管排出的烟气时,就曾经萌生过“让汽车不用汽油做燃料就能在大街上行驶”的想法。
确定了研究方向后,陈清泉通过大量调研,大胆提出用感应电机和永磁电机替换之前电动汽车广泛使用的直流电机做为动力驱动。他带领团队先后研制了9辆不同类型的电动车和电动单车,同时为推动电动车发展进行了多项国际交流。
1990年在香港大学建校80周年时,陈清泉设计的最新电动车汽车HKU2001,一经亮相,便引起了全球的瞩目。陈清泉提出的电动汽车研究核心和总体指导思想,将汽车技术、电机技术、电力驱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现代电动车学奠定了基础,并多次荣获国际性科技杰出成就奖。作为世界电动车协会的创办人和轮值主席,他被誉为“电动车三贤士”之一。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祖国。恰好在这一年,香港大学教授陈清泉成为香港第一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学者。
陈清泉多次荣获国际性科技成就奖,而在他的内心当中,却更看重祖国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进程。为此,他建言献策,助力国家战略,为行业发展做出了贡献。陈清泉的英文名叫C.C.Chan。他曾解释,这三个C是Connected(链接)、Coordinated(协调)、Collaborated(合作)。自小受多国文化熏陶、求学于中国内地、扬名于香港和世界的经历,让陈清泉长期以来积极奔走于内地、香港以及海外之间,在政府、学界、产业界间发挥着“纽带”和“桥梁”的角色。为促进电动汽车的研究,他多次派学生来到清华大学学习。
学无止境,研究亦无止境。在最新的研究中,陈清泉又揭示了能源与信息的联系,提出了四网(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人文网)四流(能源流、信息流、物质流、价值流)融合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于智慧能源系统,能源计算机、能源银行等,以碳平衡原理优化多能源系统。“通过物理世界、信息世界、人文世界的融合,将数据转化为信息,信息转化为知识,知识转化为智能,将无序系统转化为有序系统,将废弃的能源转化为有用的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这是‘四网四流的核心。”陈清泉说。
尽管已到耄耋之年,陈清泉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一句“科学家没有退休”,饱含了情怀与担当;来到香港的40余年里,他见证了香港科技发展的历程,当下更成为了香港科创坚定的推动者、影响者。
“20年前我当工程院院士的时候,我就说了这句话,中国要成为电动车王国,现在已经实现了。”陈清泉也为中国电动汽车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要紧密结合智能电网建设,结合远程智能信息控制、智慧型城市建设,按照大城市、城市间、小城镇‘点—线—面有序推进。”
心怀祖国,放眼世界。走过86年的人生历程,陈清泉仍然初心不改,在为中国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清华大学百家号2023-03-07,原题《这两位清华人,感动中国!》)
林占熺
——寸草向春晖,不以山海为远
《感动中国》颁奖辞:
咬定青山大地,
立根黄沙破岩,
传递幸福,不以闽宁为限,
传播文明,不以山海为远。
时不我待,所以只争朝夕;
心系乡土,所以敢为天下先。
你不是田間的野草,
你是新时代滋养的大树。
2021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忆起20多年前一件往事。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接待了来访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省长拉法纳玛。“我向他介绍了菌草技术,这位省长一听很感兴趣。我就派《山海情》里的那个林占熺去了。”
电视剧《山海情》中的农技专家凌一农,原型就是林占熺。那次会见之前,菌草,正是在习近平的推动下,为“闽宁合作”打开了一扇门。那次会见之后,林占熺很快远赴南太,由此书写了“小小一株草,情接万里长”的佳话。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林占熺是谁?电视剧《山海情》和他背后的故事有何联系?从福建推广到宁夏,从中国推广至全球100多个国家,一株小小的菌草,是如何走向世界,成为造福当地人的“幸福草”?
“闽宁草”,点草成金的致富草
“完成了闽宁镇菌菇发展任务,凌一农计划悄悄离开。但当他推开大门时,竟看到一群送行的村民,他们手里拎着东西,眼里饱含不舍。”这是电视剧《山海情》中的一幕。
林占熺,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他是菌草技术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菌草技术之父”。
1983年,林占熺到福建省长汀县考察。当地民众希望依靠香菇种植脱贫致富,但砍树种香菇不仅没有让长汀人富起来,反而造成当地生态恶化、土地沙化、悬河高耸,进一步加剧了贫困。回到学校后,林占熺专心寻找林木栽培的替代方案,即“以草代木”的菌草研究。经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1986年,林占熺成功发明了菌草技术。
随后,菌草技术开始由福建向全国各地推广,先后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推广项目和国家级星火重中之重项目,被中国扶贫基金会列为科技扶贫首选项目。
1996年,福建和宁夏启动对口扶贫协作。1997年4月,在银川召开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上,菌草技术被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
林占熺和团队一起跋涉千里,带着6箱菌草草种,前往固原市彭阳县。他在古城镇小岔沟村挑选了27户农户,将废弃的窑洞改造成简易菇棚,用玉米秆和小麦秆栽培蘑菇。半年内,参加试验的农户,每户收入达2000元。收入最高的农户,在不到50平方米的菇棚里种平菇,纯收入达1万元,比种植27亩小麦的收入还高。
到2007年,宁夏已有1.75万户参与菌草生产,兴建菇棚1.75万个,创产值近亿元,种菇农户年均增收5000多元,菌草业成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一个重要产业,一大批农户通过发展菌草生产告别贫困。
有位当地的老人编了一段顺口溜,流传至今——“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共产党好。”
1986年至今,菌草技术已被推广至全国31个省(区、市)的506个县,帮助数以千万计的农户脱贫致富。而且,“以草代木”培育香菇一项,全国每年就可以少砍树2000万立方米。
“中国草”,扶贫援外的友谊草
在南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菌草被当地老百姓称作“林”草。因为林占熺姓“林”,这是他们对中国专家的一种感激之情。
2001年,菌草技术援助项目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落地,掀开了菌草技术国际合作的序幕。20年来,林占熺秉持“发展菌草业、造福全人类”的坚定信念,置生死于度外,多次前往国外,传授推广菌草技术。
回忆起中国菌草推广团队刚到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时的情形,林占熺感叹道,“困难重重,甚至有生命危险”。但他们没有退却,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使菌草落地生根,很快利用当地野生菌草栽培出了各种食用菌。
宣告成功时,当地召开了五千多人参加的庆祝大会,升起五星红旗,奏响中国国歌。喜获丰收的菌农欢乐地呼喊着“中国,菌草”!
2001年至2019年,林占熺先后22次前往巴新组织实施菌草技术项目。如今,菌草、旱稻技术已推广到巴布亚新几内亚8个省16个地区累计8600多农户,3万多民众因此受益,还创造了巨菌草产量每公顷853吨的世界纪录。
建设示范基地、开展教育研究学术交流、实施培训推广、推进商业合作与组织会议参观……以援助巴布亚新几内亚为发端,从南太到非洲,从南亚到拉美,再到联合国舞台,菌草带着中国人民的大爱和友谊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菌草技术是一项着重扶贫、保护生态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技术。如果说把菌草技术看成是‘鱼的话,我们在援外中不仅给鱼,还提供了养鱼、捕鱼、加工鱼的一整个产业。”林占熺说。
至今,菌草技术已传播至世界106个国家,还被列为“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重要项目。中国先后举办了270期菌草技术国际培训班,在国内外培训了1万余名学员。为培养菌草技术专业人才,中国政府还资助11个国家的留学生在福建农林大学完成菌草技术专业学习。
2021年9月2日,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开始不久,在主办方的隆重介绍下,与会人员用热烈的掌声向林占熺表示敬意。
在当天的论坛上,已是78岁高龄的林占熺对菌草技术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会为了菌草事业继续奋斗下去,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和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人民网2021-11-22,原题《总书记提到的<山海情>原型林占熺,他是谁?》)
徐梦桃
——打破魔咒创造历史,奋力一跃改写人生
《感动中国》颁奖辞:
烧烤炉温暖的童年,
伤病困扰的青春,
近在咫尺的金牌,
最终披上肩膀的国旗。
全场最高难度,
这是创纪录的翻转,
更是人生的翻转。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梦之芒芒,切切其真。
1998年,中国女子空中技巧队开始出征冬奥会,24年了,共获得5枚银牌,因此有了“收银员”这么一个戏谑的称号。
2014年徐梦桃出战索契冬奥会时获得了银牌,也成为“收银员”中的一员。
索契冬奥会之后,徐梦桃开始积极备战平昌冬奥会,但在2016年全国冬运会的赛场上,徐梦桃受了重伤,左腿膝关节韧带断裂,她不得不接受手术,切除了将近70%的左膝外侧半月板,并在膝盖中打了3根钢钉。
徐梦桃:整个2016年当中都在用电击片,提高你的肌肉质量,那个腿电完之后,就会疼好久好久。这种疼痛,就会让你感觉到一直在抽筋,好像触电了一样。
重新回到国家队的徐梦桃,为了不影响平昌冬奥会的发挥,她一直没有做取钢钉手术。就这样,徐梦桃带着钢钉如期站在了2018平昌冬奥会的赛场上。
平昌冬奥会成了徐梦桃的噩梦,这一次她摔得更重,无缘夺金。
徐梦桃:我当时感觉到,天啊,我真的是拿不了冬奥会冠军,我现在已经28岁了,冬奥会是四年一届,青春有几个四年,尤其是空中技巧女运动员又有几个四年,可能未来我没有机会了。我是不是就注定了与冬奥会金牌无缘?
在平昌冬奥会摔倒后,之前缝合的半月板再次裂开,原本被切除了大半个外侧半月板的左膝,又再度被切除了60%的内侧半月板。
那段时间,徐梦桃的情绪非常低落,她真的打算退出冬奥赛场。为了备战冬奥,别说结婚了,就连父母都难得相见,也就在养伤的这段日子里,才有了父母久违的陪伴。
徐梦桃的父亲徐学君经营烤串店为生,却酷爱体育,正是他发现女儿在体育上的天赋,在小梦桃心里种下了当奥运冠军的种子。在普通人看来,他是一个狠心的父亲。
徐梦桃:我爸爸跟我说了一句话,他说万里长征都走过来了,不差这一步了,北京冬奥会我们再坚持一下。其实没有任何一件事是比我能参加自己家门口的冬奥会更让我向往的。
备战北京冬奥这四年比之前更艰难。年龄越来越大,加上切除掉如此多的半月板后,膝盖没有了缓冲带,基本上是两块骨头在摩擦了,当从高台上跳跃落地时,无法想象会给腿部带来多大的冲击和伤害。
2021年12月和2022年1月,徐梦桃在空中技巧世界杯分站赛芬兰和加拿大赛场先后夺冠,个人职业生涯的世界杯冠军数达到27个,成为世界第一人。只差一枚冬奥会金牌,来成就她职业生涯的全满贯。2022年2月14日,她站在了北京冬奥会的决赛场上。
徐梦桃直接挑战三周台BACK/FULLFULL-FULL,向后空翻三周加转1080度,这也是女子赛场的顶尖难度。
108.61分,这是女子决赛的最高分,这一次徐梦桃是第一,她为自己和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队赢得了首枚冬奥金牌,终于破除“收银员”魔咒,创造了历史。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03-04)
徐淙祥
——“為了种好粮,俺能不要命!”
《感动中国》颁奖辞:
饿过,所以懂得温饱,
拼过,才更执着收获。
种了一辈子庄稼,
现在赶上了好年景。
禾苗在汗水中抽穗,
稻麦在农机下归仓,
珍惜陇亩颗粒,
心怀天下仓廪,
你是泥土上的黄牛,
夕烟下的英雄。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有一个响当当的称号——安徽省的“麦王”。
徐淙祥为什么能够成为安徽“麦王”?他种地的经历要从半个世纪前说起。1972年,作为一个高中毕业的高材生,他没有留在城里,而是决定回家乡当一个农民。他很少跟人提及,这个決定与他的大伯有关。因为那一年,徐淙祥的大伯突然全身浮肿、皮肤蜡黄,在病床上面对前来探视他的侄子,许久说不出话来。没几天,不到50岁的大伯就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而去世了,这件事给了18岁的徐淙祥很深的刺激。
那时候的生产技术,农民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小麦亩产至多三四百斤,大豆亩产不足百斤,吃饱都难,更不用提什么营养了。站在大伯的墓前,徐淙祥默默地做出了一个决定。
徐淙祥:外国先进国家小麦(亩产)能超千斤,玉米也超千斤,我想咱都是一个地球,咱们国家只要干起来,也能超千斤。我说我们将来也有这一天,所以我选择了搞农业。
他常说:“为了种好粮,俺能不要命。”在进行小麦高产试验时,从麦苗出土起,不管刮风下雨,天热天寒,他都从早到晚蹲在田里。他用放大镜观察农作物的长势、授粉和虫情,连叶面上的小黑点都不放过,而用笔记本记录刮风下雨的时间、风速、雨量,农作物的生长状态,经年累月,从不间断。就这样,他的农田平均亩产1000斤,超出安徽省单产400斤。很快,他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
2010年起,他牵头成立了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他注重科技育种,累计研发推广农业新技术235项,帮助本村和周边2000多个贫困户、上万名农民成功脱贫致富。
如今,徐淙祥一家三代,儿子与孙子都加入了务农的行业。爷爷老徐的黑色放大镜“退役”了,孙子小徐的智慧农业App上线了,祖孙三代在新的时代,成为新的种粮明星。
徐淙祥:就是要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是要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日子越过越好。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03-04)
沈忠芳
——导弹人生,无名草更芳
《感动中国》颁奖辞:
从无到有,从近到远,
从长缨在手,到红旗如画。
这一代人
从没有在乎过自己的得与失,
这一代人
一辈子都在磨砺国家的剑与盾。
今天,后辈们终于能听到你们的传奇,
隐秘而伟大,平静而神圣。
1934年8月,沈忠芳出生在上海。随着淞沪会战爆发,轰炸机时常对上海进行轰炸和扫射。童年的沈忠芳感受最深的就是颠沛流离和对日寇的痛恨,家园被战火摧毁的瞬间,在他的心里也埋下了一颗种子。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高中毕业的沈忠芳考入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设计专业。他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亲手设计的飞机,能够保卫祖国的领空。
1958年,大学毕业之后,沈忠芳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这也是我国导弹武器装备的研究生产基地。
当时,美军派出最先进的U-2高空侦察机,大摇大摆地侵入我国领空,搜集情报。
沈忠芳:美国的U-2高空侦察机,它的飞行高度是21000米左右。我们现役的飞机飞不到那么高,炮更打不到那么高,怎么办?
为了摧毁U-2,我军开始研制地对空导弹系统。一次又一次反复实验,付出终于迎来回报。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款地空导弹“红旗一号”横空出世。
1962年9月9日,沈忠芳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我军用“萨姆-2”导弹成功击落了美制U-2高空侦察机。这让沈忠芳意识到,没有先进的导弹,就没有强大的国防,沈忠芳从此投入自己的“战场”。
30岁的沈忠芳又开始参与“红旗二号”研制。新型地空导弹的研究工作量很大,难度也大。为了拿出最优的方案,几百名科研人员始终艰苦奋斗,同时也在争论不休。
1967年,“红旗二号”导弹的研制成功,迈出我国自主研制防空导弹的关键一步。随后几年,在沈忠芳的带领下,他所负责的导弹型号在很多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并成功完成了4次飞行试验考核,其中8项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92年1月,沈忠芳被任命为第三代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型号总指挥。经过一次次挑战,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全面完成了攻关任务,突破了五大关键技术,取得了九项科研成果,使得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迈入了正轨。这标志着我国防空导弹研制水平跨入到世界领先行列,大幅度提高了我国防空导弹体系对抗能力和国防的实力。
导弹事业让沈忠芳付出了绝大部分精力,而陪伴他一生的伴侣和战友,同样是北航飞机设计系毕业的徐正年,在承担了中国航天工作的同时,还肩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
因为保密的原因,孩子在年幼时,爸爸就像个陌生人。直到今天,沈忠芳也无法向孩子们和盘托出工作的全部。
作为中国国防中国航天武器事业的建设者,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深深地印在沈忠芳心里。
直到去年,沈忠芳的名字才首次被大众知晓。
那时,他88岁,隐姓埋名60余载,他活成了自己人生格言的样子:
献身事业,淡泊名利。笑对人生,问心无愧。
国士无双,无数像沈忠芳这样为中国航天武器事业而隐姓埋名的英雄们,他们是真正的大国脊梁。
向沈老致敬!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03-04)
杨宁
——不怕弯多山高,只盼家乡更好
《感动中国》颁奖辞:
连就连,连上书记结对子。
莫看女娃年纪小,
敢卖婚房种新田。
连要牢,担子虽重娃敢挑,
苗乡今年多喜事,
紫了糯米撑荷包。
牢又牢,党和乡亲我作桥,
后有党员千千万,
不怕弯多山又高。
13年前,刚大学毕业的苗家女杨宁怀揣梦想,毅然回到家乡——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在大苗山带领乡亲们战贫困、拔穷根、兴乡村,用最美好的青春镌刻“苗山之恋”。
大学毕业后义无反顾回到苗寨
江门村地处广西第三高峰——元宝山东麓,曾是连片特困地区。奋发读书,走出大山,曾是这里一代又一代人的夙愿。考上了大学,杨宁也祈盼自己能“大苗山飞出金凤凰”。但是,当2010年7月,大学毕业收到南宁一家公司伸出的橄榄枝时,她却犹豫了。彼时,家乡正在选聘大学生村官。
“大苗山生我养我,或许我可以为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出一份力呢?”留在城里,还是回到大山,这是艰难的抉择。
几经思考,杨宁选择“逆行”。彼时,江门村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中的贫困村,人均年纯收入只有1000多元。家乡的贫穷落后,深深刺痛杨宁的心,让她百感交集。
到村任职的第一天,她就换上一双解放鞋,走村入户、了解民情。
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孩子常常无人照料,她便动员街上开米粉店的姑姑,用闲置的房子建成“留守儿童之家”,与她一起照看孩子们,直到乡里中心小学的幼儿园建成;村民吕素明因患病造成家中生活困难,杨宁得知后,设法为他筹集一笔临时救助金,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前几年,村民梁海春被一场洪水冲下河致瘫,家里3个小孩还在读书,杨宁四处奔走,为这个贫困的家庭申请了低保,并连续6年资助孩子上学……
做的好事、实事很多,但这样的纾困解难,只能治标,无法治本。怎样才能帮助村民彻底摘掉穷帽子,走上脱贫致富道路?面对莽莽群山,杨宁苦苦思索……
三年经历三次投资失败仍不气馁
江门村位置偏僻、交通落后、土地贫瘠,要发展产业带动村民致富,谈何容易?
当地有丰富的竹子资源,杨宁发现经过初加工的竹子卖给广东等地的商户,可以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收入。于是,她贷款5万元作为项目启动金带领村民种竹。然而,竹子的生长周期长、货源不足,这一计划最终化为泡影。
苗家人喜欢吃辣,家家户户都需要辣椒。杨宁觉得种辣椒应该是个不错的致富项目,便和同学一起投资种高山辣椒。岂料,地里的辣椒苗一片片长斑腐烂,投资又打了水漂。
不服输的杨宁又发现大苗山有野生葛根,再与另外一名同学各贷款20万元,带领43户农户种植高山葛根。但种出来的葛根又细又长,产量上不去。这次尝试也失败了。
现实无情的打击让杨宁感到些许失落和迷茫,但她并不气馁,坚信自己能行:“如果没有人敢去尝试,敢碰得头破血流,那么产业引领村民脱贫致富这条路就闯不出来。”
可是,路在何方?大山无言。
卖掉婚房发展产业闯出致富路
一次下村入户走访时,杨宁发现一村民家种有一种叫紫黑香糯的糯米,售价是普通糯米的两到三倍。
杨宁想:何不在村里规模化种植,兴许会成功?
这一想法得到了农业专家的肯定,并给出具体建议:在紫黑香糯的田里套养香鸭和禾花鱼,可增加種植户收入。
于是,杨宁又发动村民用苗族传统的“稻+鸭+鱼”共作模式种植紫黑香糯。但是,这样的规划村里从未有过,为了给村民吃上“定心丸”,杨宁打下包票:“大家不要有顾虑,我免费提供稻种、鸭苗、鱼苗,你们负责种养,我来保价回收。”
说到做到,为了信守承诺,杨宁偷偷把家人为她在融水县城买的一套婚房卖了,筹集了30多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带领全村63户贫困户种植紫黑香糯120多亩。当年秋天,香糯迎来了大丰收,每亩收入增加两倍。
真诚的付出,看得见的收益,让杨宁获得了村民打心底的信任,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2017年8月,江门村两委换届选举,杨宁高票当选村委会主任。
肩上的担子重了,责任也更重了,杨宁开始探索更优质的产业项目。
一天,杨宁在村口碰到正挑着一担西瓜往村外走的村民张海慧。她品尝了张海慧种的西瓜,甜味沁入心脾,忙问地里有多少西瓜,张海慧说有几百公斤,正愁卖。
杨宁听了,立即拍下西瓜的照片,在网络平台晒出“泉水灌溉的高山西瓜”。信息发出后没多久,900多公斤西瓜就被订购一空。杨宁顺势将村里的西瓜命名为“泉水西瓜”,使其成为苗寨的一个当红产业,并组织村里的留守妇女成立了“苗阿嫂”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动村民种植。
为了更好地推销大苗山的农产品,杨宁还与6名大学生村官成立融水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建立“苗村倌”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和村民们在田间地头直播卖货。目前,“苗村倌”已销售当地农产品1100多万元,仅此一项就为江门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
在杨宁的带领下,江门村大做“山”的文章,种植高山特色优质水稻、水果、蔬菜、香菇、木耳、杉木……并在村里建立一家腊味产品加工厂,对村里的农产品进行标准化深加工,带动周边的生猪、香鸭养殖,年产值达260多万元。
一条条产业路闯了出来,村民也跟着富起来。2020年,江门村年人均纯收入提高到 8000多元,全村95户贫困户、327名贫困人口全部成功脱贫。江门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杨宁兑现了向群众许下的一个个承诺,被推选为村党总支书记。2022年10月,她被推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
继续奋战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大苗山烟雨朦胧,流泉飞瀑。杨宁开着车,在山路上起起伏伏,为村里的山泉水厂项目而忙碌。
“带领村民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杨宁说。
山泉水厂项目是江门村关于致富的又一次尝试。村民以认购股份的形式参与其中,日后可领取分红。
“以前村民并不信任我,种植泉水西瓜的时候,我还写过保证书。这一次,村民认购的积极性很高。”杨宁说,根据测算,山泉水厂建设需筹集500万元资金,根据目前村民的股份认购意向,能筹集到的资金已远超这个数。
幸福属于勇敢的追梦人。江门村集体经济稳步巩固提升,通过农产品销售、组建村级建筑队、旅游接待楼出租等,收入增长到去年的26.35万元,形成了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多点开花的局面。
当前,杨宁与村民们绘制了更为宏伟的发展蓝图——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粤桂协作资金等,计划投资6200万元推进占地40亩的江门村乡村振兴产业园建设,打造自治区乡村振兴示范村。
“只要我还干得动,就永远会在大苗山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为乡亲们做事。”杨宁说。
(来源:南国早报2023-03-07,原题《苗山之恋——记“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杨宁》)
(部分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百度百科 视觉中国)
钱七虎
——了却家国天下事,一头白发终不悔
《感动中国》颁奖辞:
什么才是安全,
不是深藏地下,构筑掩体,
是有人默默把胸膛挡在前面。
什么才是成就,
不是移山跨海,轰天钻地,
是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
是了却家国天下事,一头白发终不悔。
钱七虎,“八一勋章”获得者。1937年生,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防护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钱七虎是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的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防护工程科技创新的引领者,为我国防护工程各个時期的建设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为我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立下了不朽功勋。
滚滚长江,穿三峡,揽江汉,及至南京,洲岛多布,百舸争流。江面之下,粉细沙层的地质,透水性极强。南京长江隧道就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连接大江南北。
钱七虎是这一工程的专家委员会主任。2010年5月28日,隧道全线通车运营。作为长江上隧道长度最长、盾构直径最大、工程难度最高的工程之一,南京长江隧道获得鲁班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10多个奖项。
被授予“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一等功臣”的钱七虎,说起建设过程,惊心动魄;提起荣誉,却是轻描淡写。他说:“长江隧道我是专家组组长,做过贡献。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我参与了这些工程,也提过建议,审查过方案。他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都是有经验的,有一些新的问题是我和大家一起解决的。”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这些工程无一不涉及地下作业,而地下作业的一个重要考量便是防护。钱七虎喜欢用“盾”来解释防护工程:“我们要有‘矛才能打败敌人,国家的战略是积极防御战略。我们要保护自己军队的安全,保护战略武器,保护我们的‘矛,这就要靠防护工程了。”
生于乱世 成长于新中国
甲兵不修,国败家亡。这样的忧患意识自出生就伴随着钱七虎。
“淞沪抗战以后,日本兵打到我们江苏,往南京方向打过来。我是在逃难路上出生的。我父亲是个胆小的人,他怕我的啼哭会引起日本兵的注意,所以叫母亲捂住我,不让我哭。因为当时我们国家不强,所以受到了侵略。”钱七虎说。
新中国成立后,依靠人民政府的助学金,钱七虎得以完成中学的学业。1954年,作为上海中学优秀毕业生的钱七虎得到了去苏联学习的机会,他填报了水力发电专业。
但是过了不久,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又来招生了。“上海中学是上海最好的中学,要选几个学生。团委书记找我谈话,他说现在朝鲜战争中美国武器装备比我们好得多,组织上希望你去哈军工。”钱七虎说。
服从组织分配,接受国家挑选。对此,钱七虎觉得光荣,近70年前哈军工录取通知书上的话他还记着:“录取通知书上讲‘这是你的光荣,也是学校的光荣。我感到很光荣,因为组织信任我。我服从分配,而且愉快地服从分配。”
钱七虎学习的是当时十分冷门的防护工程专业,1961年,他被选派到苏联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深造。四年后,取得副博士学位的钱七虎回国,担任原西安工程兵工程学院教员。
为国铸盾 勇于创新
20世纪70年代初,在核试验当中,空军飞机洞库门发生变形,钱七虎受命改造这一防护门。
为此,他引入国际最先进的有限单元法,自学计算机编程,借用当时全国最先进的晶体管计算机,完成了防护门变形度的精确计算。
他不但解决了工程中的计算问题,还创新提出使用气动装置升降洞库门,成功设计出当时国内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飞机洞库防护门,并因此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钱七虎说:“这么光荣的任务由我来设计计算,并且最后完成了,我非常高兴。这说明要掌握先进技术,就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东西。”
为国为民 无私无畏
从大学时就受业于钱七虎的戚承志,现在是北京建筑大学岩土工程学科负责人,他对老师见微知著的能力和开放的研究态度钦佩不已。他说:“老师从1999年开始给工程院写建议书,根据当时城市飞速发展的现状,大力地呼吁我们一定要做好地下空间的规划开发和利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很多意见都具有很高的前瞻性和权威性。”
这些年,钱七虎先后主持了北京、深圳、南京、青岛等几十个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评审。在他看来,向“地下”发展是国家所需,个人理想与国家所需同向同行,才能无私无畏。
无畏的钱七虎也害怕过。那一年严重的胃溃疡让医生得出这样的治疗意见:切除掉四分之三的胃。钱七虎少见地退缩了,“要是那样子,我就变成残废的人,以后怎么工作?组织上可能不会给艰苦的任务”。
后来,采用中医调理,加之母亲和妻子的精心照料,胃病竟然得以痊愈。只是对家人,钱七虎总是疏于照顾。因为工作,他曾与妻子分居两地16年;自己桃李满天下,却没有时间辅导儿子的功课。
“瑾晖”助学 老当益壮
“耄耋之年自有狂,固北疆,战南洋……三尺讲台八千日,传师道,育儒将……”2019年,钱七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有学生用这样几行字为老师作了速写。
“传师道,育儒将”的钱七虎一直记着两句话。一句是为家庭操劳一生的母亲生前常说的:“人不能光想自己好,也要想着别人。”另一句是刚入学哈军工时,老师为新生们上的第一堂课:“一个人活着为了什么?为了个人是耻辱,为了家庭要羞愧,为了人民才伟大。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钱七虎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800万元用来帮助西部地区的困难学生。他从母亲陆素瑾、妻子袁晖的名字里各取一个字,为基金命名“瑾晖”。
2022年7月,得到基金资助的贵州铜仁二中学生柳运朋被山东大学录取。憧憬着大学生活的柳运朋说,对未来还不敢设想过多,但有一条确定无疑:像钱爷爷一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如今,钱七虎依然活跃在多个重大工程的现场。眼见老师常常深入数百米的地下防护工程现场考察,学生戚承志常常劝他,这些交给年轻人干就可以了。每到这时,钱七虎都是脖子一梗:那怎么行?“不到现场去,凭拍脑袋、凭别的地方的经验来解决这个地方的问题,就要出娄子的。地下工程是个高风险工程,要有敬畏的心态,树立一个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才能建设好。”
一起生活了57年的夫人袁晖,也早已习惯了这个永不退休的丈夫。
记者手记:
采访时,记者发现,钱七虎吃饭很快,走路很快,耄耋之年依然如此。曾经和夫人出门,因为脚步太快还把夫人搞丢过。他说,概括自己这85个春秋,就只有一个字:忙。他的日子是以分钟来计算的,因为他的每一分钟,都属于一个伟大的事业。
85岁了,还要这么忙下去吗?钱七虎的回答严谨而认真,像在证明一个公理。“我感到国家需要我,军队需要我,所以我很忙,而且很愉快,因为天天在工作,人在工作着就感到幸福,因为创造了价值。价值不在于奉献吗?奉献不是很幸福吗?所以自己总是感到很愉快。”
(来源:央广军事2022-10-31,原题《钱七虎:为国铸盾者,无私无畏无悔》)
“银发知播”群体
——白发人,新顶流
《感动中国》颁奖辞:
春蚕不老,夕阳正红。
没有墙壁的教室,
不设门槛的大学。
白发人创造的流量,
汇聚成真正的能量。
知播,知播,
传播知识与文化,
始终是你们执着的方向。
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在今年的颁奖仪式上,主办方颁出了一个集体奖——“银发知播”,致敬“借助互联网传授知识的退休教师”。由两院院士、大学教授和中小学老教师组成的“银发知播”共13人,其中包括汪品先、吴於人等7位抖音知识创作者。这群感动中国的银发教师,正让短视频成为第二科普课堂。
87岁的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是首位在短视频平台开设主体账号的院士。汪品先院士曾因一个“溜了溜了”视频火了。这位“溜了溜了”的院士,用当下时新的话语方式,讲解中国探索海洋的故事。汪品先在自述中提到,曾有粉丝因为听了他的科普,才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他受到鼓舞,希望在科普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
“現在科普的形式不断地改进、创新,短视频也是一种新品种。这种品种非常有效,我算是体会到了。觉得你就和这么多人在一道谈话,心里非常暖,而且特别高兴,能够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让大家看到深海、看到大洋。”汪品先院士此前表示。
汪品先院士曾担任《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海洋分卷主编,在书中,他设置了近300个问题,自己撰写或请相关专家回答。他认为《十万个为什么》里有大量的富矿没有被开发出来,有很多故事可以用生动的视频形式讲解。他表示这些科普视频自己会继续做下去。
吴於人是上海同济大学退休教授,今年73岁。她和十多位博士生在抖音科普物理常识、演示趣味物理实验,被称作“科学姥姥”。大家看着吴姥姥的那些物理科普视频,感叹要是“小时候学校这样教,我可能也是科学家了”。在那些短视频里, “不刷题的吴姥姥”随手从标志性的马甲口袋里拿出各种日用品,那些简陋的实验,让一个个晦涩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成为网红的吴於人曾说:“我在思考,当科学知识传播者越来越多的今天,在当今受众广泛的短视频平台上,是否应该不再满足于我讲我做,你听你看的局面?是否可以进一步研究如何使受众能够自我建构知识的体系化,科学思维方法能够更好地提升。科普这条路,我将持续进行到底。”吴於人说,自己做短视频就是为了给青少年科普,“学习应该是一种方法,一种态度,一种孩子与生俱有的能力。我们就是要启动孩子的天赋,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他们目光里对科学探索的渴望。”
除了发科普视频,吴於人教授也为孩子们主编物理启蒙书。复旦大学出版社早在2018年就出版了吴於人教授与关大勇博士主编的“NEW物理启蒙 我们的看听触感”系列共4册。
除了汪品先院士和吴姥姥,6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通过短视频讲解古诗词,如今粉丝已经超过770万。82岁的王广杰是一名山东退休电工教师。2020年,他开始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形式,科普物理和电工知识,吸引80多万粉丝。73岁的杨维云是安徽某中小学退休语文老师,因为在直播间教授拼音和汉字基础知识,受到广泛关注。她的学员中,很多是不识字的农村女性,因为在直播间学习认字,生活有了很大改变。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十亿,用户使用率高达94.8%。短视频和直播已成为用户获取资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专业创作者是科普内容主力军,受到广泛欢迎。
目前,已有近400位认证教授入驻抖音,45位院士、4位诺奖得主在平台上分享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他们分享的尖端科技知识吸引数千万人次观看。
汪品先和褚君浩院士作为《十万个为什么》分册主编,还参与了短视频版《十万个为什么》。
目前《十万个为什么》的部分短视频已制作完成并上线,由院士、教授、科普机构、文化名人及抖音科普创作者共同参与,包括汪品先院士、褚君浩院士、杨雄里院士、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於人、香港科技大学副教授王一、中科院物理所、厦门科技馆、《博物》杂志、李小萌、赵普、刘芳菲、王石、飞行员欧文、三一博士等。他们发挥在各自领域的专业所长,将《十万个为什么》中的问答以实验、动画、实景装置等各种形式展示讲解出来,便于青少年理解。
(来源:澎湃新闻2023-03-06,原题《“银发知播”成为新顶流,让短视频成为科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