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景区语言景观英译问题研究
——以沙洲村为例
2023-10-19李芊洁苏慧周芬芬
李芊洁,苏慧,周芬芬
(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语言曾以“语言扶贫”等形式发挥着重要作用[1]。旅游语言景观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赋能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2]。《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应当发挥农村资源和生态优势,支持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乡村产业发展[3]。在红色旅游引领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现阶段对红色旅游景区的语言景观研究也愈发迫切。乡村地区的旅游语言景观建设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环节,但沙洲村景区语言景观中英文译写方面存在的问题,容易导致景观信息传递失误或者传递了错误的信息。因此,实地考察沙洲村红色旅游景区的语言景观现状,分析语言景观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是促进红色旅游景区语言生态和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1 旅游语言景观研究综述
Landry &Bourhis[4]在该领域内首次提出并界定了“语言景观”这一概念,即公共领域内以标牌为载体的可视性文本,包括路牌、指示牌、店铺招牌和广告牌等。随着语言景观概念的提出和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开始将语言景观的研究拓展到了旅游领域。Kallen[5]指出旅游语言景观有指示、行为调节、互动和认知四大功能。Jaworski[6]认为旅游语言景观是一种符号资源,可供游客对旅游景点进行视觉消费。旅游语言景观指的是旅游景区标牌上的语言呈现,可以通过标牌上的语言文字给游客提供旅游相关的信息,如方向指引、景点介绍和商品服务等[7]。
国内旅游语言景观研究主要关注某一旅游景区或旅游城市,包括旅游目的地景区对旅游语言景观的影响研究、旅游语言景观的译写研究和调查研究。潘秋玲[8]从文化地理学维度出发综合分析了旅游开发对目的地语言文化景观的影响效应及产生这些效应的原因和空间特征。杨永林[9]指出了旅游景点中语言景观存在的译写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徐红罡、任燕[10]对旅游景区的东巴文标牌进行调查,发现旅游业从业者和当地居民都认为东巴文对于当地旅游有重要价值。孟琳昕[11]、王丽青[12]分别调查了扬州旅游景区和大连旅游景区的语言景观使用状况。综上所述,旅游语言景观的实证研究较多关注城市旅游景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旅游景区的旅游语言景观研究尚未引起学者们的重视。
2 研究设计与语料收集
2.1 抽样区概况
沙洲村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西部,是“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昔日的沙洲村是一个偏僻落后的瑶族小山村,随着近几年脱贫攻坚和文旅融合的发展,边远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沙洲村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包括“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民俗文化广场、红军广场、朱氏宗祠、中央红军卫生部旧址及沙洲田园综合体等文旅景点。
2.2 语料收集和分类
本研究的语料文本来源于实地考察。笔者于2023年3月19-21日,对汝城县沙洲村沙洲红色旅游景区可视范围内的语言景观进行拍照搜集,语言标牌的搜集根据Backhaus[13]的观点“每一个语言实体无论其大小,在统计时都应算作一个标牌”,最终获得162 个语言标牌语料。并根据Landry 和Bourhis 的分类方法,将语言标牌分为官方标牌和私人标牌两大类,再按照语言标牌发挥的不同功能进一步分类,最后对各类标牌进行数量上的统计分析,总结沙洲村景区语言景观现状。
3 沙洲村景区语言景观现状
3.1 单语景观占比高
根据语言标牌上语言的种类不同,可以将沙洲村景区语言景观分为单语语言景观、双语语言景观、三语语言景观和多语语言景观。沙洲村语言景观语言种类如表1所示。在收集到的162 张标牌中,单语标牌82 块,占比最高,达到了50.62%,表明中文是标牌语言中的主要语言,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公共服务领域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用字”的规定。三语标牌66 块,占比次之,达到了40.74%,且韩文和英文几乎都是同时出现。双语标牌13 块,都为中文和英文组成,表明英文作为全球通用语言的重要性。景区使用两种及以上语言的标牌数未及总标牌数的一半,可以看出沙洲村景区的标牌设立者未能充分考虑到国外游客在景区的游览体验。
表1 沙洲村景区语言景观语言种类
标牌上语言种类的选择和排列顺序可以反映语言的优势地位或劣势地位。无论是单语、双语还是多语景观,都一定会有中文存在,且中文都是位于标牌的中心或顶部,表明中文在语言标牌中的语言地位最高,是优势语言。而在三语景观中,韩文和英文都是同时出现,英文位于中文和韩文中间,韩文位于最下方,可以看出韩文的语言地位低于英文。由中文、英文和韩文组成的三语景观比例为40.74%,而由中文、英文、韩文和日文组成的多语景观占比仅为0.62%,说明在沙洲村景区,韩文的语言地位要高于日文。
3.2 官方多语景观占比高
旅游景区的语言景观从景观设立者角度,可以分为官方语言景观和私人语言景观两类。前者是指由政府和景区管理部门设立的官方标牌,后者是指由店铺或个人设立的私人标牌。如表2所示,沙洲村景区的官方标牌和私人标牌中都有单语、双语和多语景观(此处将3 种语言及以上都算作多语)。官方标牌中多语景观占比最高,达到了48.55%,单语景观其次,比例也高达45.62%。相反,私人标牌中多语景观占比最少,只占4.17%,单语景观则占比最多,达到了79.17%,这说明该景区国际化程度较低,商业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待提高。
表2 沙洲村景区语言景观设立者的语种类型
3.3 官方景观功能多
如表3所示,沙洲村景区既有官方标牌也有私人标牌,但官方标牌总体占比达85.17%,可见政府及景区管理部门对景区语言景观建设的重视。旅游语言景观具有多种不同的信息功能和象征功能,信息功能是指标牌上的语言文字可以为游客提供导向指示、景点介绍等信息,或是通过禁止提示牌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象征功能则是指标牌上的语言不仅提供信息,还蕴藏着语言政策的含义。
表3 沙洲村景区语言景观的功能
根据标牌文字发挥的功能不同,官方标牌可分为导向指示牌、景点介绍牌、禁止提示牌、服务设施牌、政策文化宣传牌和信息公示牌。私人标牌主要包括店铺招牌、广告牌和禁止提示牌。官方标牌中导向指示牌数量最多,占标牌总数的21.60%,政策文化宣传牌数量占比次之,达到了20.37%,说明语言标牌的使用并非随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地的语言政策。由于沙洲村是乡村振兴中的典型示范村,所以此类标牌既宣传了政策和文化,也体现了沙洲村的特色。
4 沙洲村景区语言景观英译问题及对策
4.1 英译问题
沙洲红色旅游景区的语言景观译写方面总体而言是比较规范的,但还存在拼写失误、语法失误、译文不统一和语用失误等方面的问题。
4.1.1 拼写错误
景区导向指示牌和信息公示牌中出现了不少拼写错误现象,如指示牌上的“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旧址” 被译为 “The site of the place of half the quilt's stor”,其中stor 的正确拼写应该是story。在景点参观须知中,“请不要擅自开启电源”被译成了“please no not turn on the power supply without permission”,其中do 被错误拼写成了no。信息公示牌上还存在标题的大小写问题,如“沙洲红色旅游景区导游(讲解)工作职责”被译为“Duty of tour guide(Narration)in Shazhou red scenic spot”,其中 “tour guide” 和“red scenic spot”作为标题中的实词,首字母都没有大写。此外,在观光采摘园的景点介绍中“立足当地山清水秀、水果之乡的自然优势,科学种植适宜当地生长的花卉、水果和经济作物等”被译成了“It relies on the local natural advantages of beautiful mountains and clear water andthe hometown of fruits to plant flowers,fruits and economic plants that adapt to be grown inlocal place.” 单词and 和the 以及in 和local 都被错误的连写在了一起,应该要用空格隔开。
4.1.2 语法错误
在景区公共场所的指示牌上,多数“公共卫生间” 标识被译成了“public”,只有极个别的翻译是“Toilet”;还有将“磐石水果采摘园”译成“The North Gate of Panshi Park”(磐石公园北门),正确的译法应该是“Fruit Picking Garden of Panshi”,这些是典型的文字错译。在景区门口的红色沙洲简介中,“汝城文明沙洲,因‘半条被子’故事,温暖神州大地。”这句话的翻译是 “Shazhou Village,Wenming Township,Ru County,warms the land of China because of the story of 'half quilt'.”,其中“汝城县”被译成了“Ru County”,正确的翻译应是“Rucheng County”,“半条被子”应译为“half a quilt”。此外,因为汝城是县级市,所以不能被译成“Rucheng City”。
4.1.3 译名不统一
相同景点的翻译不同。如在景区的观光采摘园简介中,“观光采摘园” 被译成了 “Tourist Picking Plant”,而在多数导向指示牌中的翻译为“Sightseeing picking garden”,根据2017年国家出台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14](下称《规范》)系列标准中旅游景区景点名称 “园” 应该译为 “Garden”,所以“Sightseeing picking garden”的翻译更符合规范。此外,“磐石公园”有两种译法,大部分的指示牌上译为“Panshi Park”,而在导览示意图上被译为“Rock Park”,根据《规范》,前者是将“磐石”看作专有名称所以采用了专名音译、通名直译的方法,而后者则将“磐石”直译为“Rock”,解释了磐石在汉语中表示“厚而大的石头”,通俗易懂。建议统一该景点的译名,否则容易让外国游客误认为是不同的景点。
4.1.4 语用失误
沙洲红色旅游景区的语言标牌中存在不少因译文与原文机械对等,忽视读者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而导致的语用失误翻译。如为了提示游客爱护花草而树立的警示提示标牌 “足下留情,春天更美丽Don't tread on the grass.Spring is more beautiful.”,汉语的提示语表达较为生动委婉,但不符合西方人的表达风格,且《规范》中对于指示指令信息的翻译一般使用祈使句或短语,因此可译为 “Keep off the Grass”。又如 “水深危险,请勿嬉水Don't play in dangerous water depth”,根据《规范》中针对限令禁止信息类的翻译要求,建议改译为 “Deep Water.No Swimming”。“爱护环境,莫扔垃圾Take car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do not throw rubbish” 建议改译为“No Littering”。此外,景区内的方向指示牌“应急避难出口”翻译成了“Emergency Way Out”,其中“way out”有“出口、出路”的意思,多用于口语还有引申义,如“她陷入困境,找不到出路She was in a mess and could see no way out”。但根据《规范》,建议改译为“Emergency exit”。
4.2 对策和建议
语言景观的译写质量直接反映该景区的形象,政府、旅游局和景区管理部门应从英译水平、政策规范和监督管理方面解决景区存在的问题,优化沙洲村景区的语言景观,提升景区形象。
4.2.1 避免出现低级英译错误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得知,沙洲村景区语言标牌中存在不少单词拼写错误、单词不空格及大小写不分等低级错误。这些错误的出现反映的是译者翻译水平的不足、标牌制作者的工作疏忽以及相关审查部门的监管不到位。要避免这类低级错误的出现,需要译者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保证译语质量,也需要有关部门对语言景观的翻译、设计和制作制定统一的标准。
4.2.2 依据《规范》翻译语言景观
沙洲村景区语言景观中存在的许多的语法错误、译名不统一以及语用错误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标牌译者没有充分了解国家出台的相关语言政策和规范。公共服务领域的语言景观应首先考虑按照《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写指南》[15]和《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等国家出台的语言景观设计和实施规定来翻译,规范语言景观的翻译。
4.2.3 加强语言景观的监管力度
英译存在问题与景区管理人员对翻译工作的轻视有关,因此景区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翻译的重要性,建议联合地方语言文字部门共同进行语言景观的监管,对于语言景观的设计、翻译、制作、审核及实施中每一步都监管到位,也可邀请英语翻译人才或语言景观研究的专家学者对当地的语言景观定期督查,联合景区管理部门加大审查力度,审查标牌中的语言是否存在译写错误,对于有错误的内容要及时矫正。
5 结束语
近年来,发展红色旅游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国家4A 级景区沙洲村红色旅游景区凭借其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享誉全国,研究发现景区语言景观建设总体而言较为规范,但英译方面存在大量拼写错误、语法错误、译名不统一及语用错误等问题。基于旅游语言景观是游客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景区管理部门应从英译水平、政策规范和监督管理等方面解决旅游语言景观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提高沙洲村旅游语言景观的质量和水平,推动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