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赢生态治理攻坚战 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2023-10-19王学荣

学习月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共生文明旅游

●王学荣

“生态兴则文明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自然生态维度的深刻彰显。打赢生态治理攻坚战是谱写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的重要战略举措,必须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以经济发展促进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反哺经济发展”,建构生态文明发展新格局,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

以打赢生态治理攻坚战推动实现生态文明转型发展。国家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生态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生态治理现代化关系民生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当前,“资源大国”与“资源小国”并存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是我国国情的一大特点,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现象成为制约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生态文明的转型发展迫切要求改变传统发展方式,打赢生态治理攻坚战是其内在要求和题中之义。为此,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进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石漠化治理等工程,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彻底改变生态脆弱的局面。要重塑生态理念,大力推进“绿色节约行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以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生态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不仅要治山、治水,而且要治气、治地,要全方位齐头并进、综合施策,协同推进、良性互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局限于某一个地域、某一个时间段的权宜之计,而是要全地域地整体推进、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要按照系统观念、系统思维来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即从整体上将系统治理理念运用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要素单元,从空间上将系统治理举措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部场域,从时间上将系统治理行为置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部过程。基于这样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相继出台了《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大力推动水源地保护工程,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建成河流水质自动监测站、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彻底取缔土法冶炼项目,重点加强工业企业污染防治,强化道路和矿山扬尘治理,推进机动车污染治理,注重建筑工地扬尘整治,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对污染较重的地区进行重点防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现城乡医疗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全覆盖;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建成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只有坚持“治山治水齐抓,治气治地并举”,才能呈现出“天蓝、水净、地绿、山青”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才能真正实现。

以生态治理攻坚战的成果赋能乡村振兴。乡村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之间是互涵互动、同频共振的关系,乡村生态治理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而乡村振兴则为乡村生态治理提供了重要机遇。天变蓝后、山变绿后、水变清后,人们开始思索如何收获金山银山,让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变成源源不断的财富。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的协同发展,就是要推动综合治理,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筹兼顾。对此,乡村旅游品牌化塑造、文旅产业链延伸,成为乡村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新的“增长极”。推动乡村旅游品牌整体形象提升,实现乡村旅游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路径。生态变成了美景,美景催生了旅游;乡村旅游方兴未艾,森林康养悄然兴起。良好的生态治理成果将激活乡村旅游,进而盘活乡村经济,为乡村振兴增添巨大的活力与动能。

猜你喜欢

共生文明旅游
请文明演绎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漫说文明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对不文明说“不”
旅游
文明歌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