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坊煤矿3-807 工作面近距离承压水上开采技术研究

2023-10-19

山东煤炭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隔水层灰岩岩层

冯 旭

(山西省长治经坊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长治 047100)

1 工作面概况

经坊煤业3-807 工作面位于八采区准备巷道南翼,北邻三条准备大巷,南靠井田边界,西为规划的3-806 工作面,东为实体煤。工作面开采山西组3#煤层,均厚6.3 m,盖山厚度554~615 m,受底板灰岩承压水威胁,需进行安全论证和治理。

2 工作面充水因素分析

2.1 顶板水害

山西组3#煤层顶板含三层砂岩(K2、K3、K4),砂岩含水层组单位涌水量0.065 7~1.734 L/s·m,渗透系数为0.147 7~6.92 m/d,属HCO3-Cl-Na·Ca 型水。顶板水源以3#煤顶板K2砂岩裂隙水为主,K2灰岩裂隙含水层富水性弱。巷道掘进期间,遇到顶板局部淋水量较大的区域已疏放,因此顶板砂岩裂隙水对于工作面回采影响不大。

2.2 底板水害

石炭系太原组上段L11~L8灰岩渗透系数0.52~1.54 m/d,单位涌水量0.097~0.287 L/s·m,岩溶裂隙较为发育,属于富水性中等的含水层。L11灰岩含水层与山西组3#煤层平均间距为43.64 m,L10灰岩与3#煤层间距为58.63 m,L8灰岩与3#煤层间距为75.85 m。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水是山西组3#煤层开采期间底板的主要间接充水水源,煤层底板静水压力3.5~3.7 MPa,突水系数Ts=P/M,3-807 工作面底板L11、L10、L8灰岩含水层突水系数分别为0.085 MPa/m、0.063 MPa/m、0.049 MPa/m,突水系数均小于0.1 MPa/m,表明正常块段不存在底板突水的可能性。3-807 工作面范围内地质构造见表1,受构造影响,部分区域L11、L10灰岩含水层的突水系数可能大于临界突水系数,底板存在较大的突水危险性,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底板加固措施,方可保障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表1 3-807 地质构造情况表

3 底板注浆加固模拟研究

为探究3-807 工作面回采期间底板岩层破坏区的发育规律,准确预测注浆前后底板破坏带发育深度的变化,采用FLAC3D软件建立工作面开挖模型。结合以往数值模拟研究案例表明[1],数值模拟结果的精确性与模型物理力学参数的准确与否密切相关,参考3-807 工作面附近的地质钻孔确定岩层的岩性、厚度等参数,构建工作面开采数值模型,由煤层底板至上覆岩层共构建13 层岩层,煤岩体的破坏遵循莫尔-库伦屈服准则。最终建立走向长300 m、倾斜方向长280 m、高度130 m 的数值模型,工作面倾斜长度120 m,模型两侧各保留40 m 的煤柱,工作面共推进180 m。数值模型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如图1。

图1 数值模型边界条件及三维模型示意图

模拟研究时,工作面开挖步距设定为10 m,对底板注浆改造进行模拟时,参考李召峰等人的研究成果[2-3],注浆材料为425 硅酸盐水泥,养护28 d条件下加固系数为2.01,据此对注浆后底板岩层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调整,得到工作面回采180 m 条件下底板注浆前后顶底板岩层塑性区分布规律如图2(a)、(b),底板破坏深度随着工作面开挖距离的变化曲线如图2(c)、(d)。

图2 数值模拟结果

根据图2 所示结果分析可知,随着工作面回采距离的增大,底板破坏深度持续增大。工作面回采距离达到120 m 及以上时,底板采动破坏深度最大达到27 m。在此情况下,太原组L11灰岩含水层与工作面间有效隔水层厚度仅剩17 m,灰岩水压3.7 MPa,突水系数达到0.218 MPa/m,远超出突水系数临界值,底板存在极大的突水危险性,说明底板注浆加固的必要性。底板注浆改造后,工作面开挖距离达到50 m 时,底板破坏深度达到峰值,底板采动破坏最大深度为10 m,考虑灰岩水压为3.5~3.7 MPa,突水系数临界值0.06 MPa/m,底板隔水层厚度应不小于61.67 m,注浆加固岩层厚度最少为71.67 m,因此应将注浆终孔层位布置在L8灰岩内,此时L8上部岩层均成为隔水层的一部分,隔水层平均厚度达到75.85 m,预计可保证3-807 工作面的安全回采作业。

4 3-807 工作面底板注浆改造

4.1 底板注浆改造措施

结合3-807 工作面水文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设计在工作面两侧顺槽及堵水措施巷内布置若干个钻场,向底板岩层内施工注浆钻孔进行底板改造。注浆的终孔层位为太原组L8灰岩,注浆钻孔垂直深度平均值为75.85 m,设计钻孔倾角多为30°~45°,钻孔长度125~175 m,采用ZDY3200S(MKD-5S)全液压钻机进行钻孔的施工。钻孔结构详见图3(a),共设计13 个钻场,注浆钻孔布设平面示意图如图3(b)。

图3 3-807 工作面注浆钻孔示意图

注浆材料为425 硅酸盐水泥添加水玻璃溶液,水灰比1.6,注浆终压5~6 MPa。在进行3-807 工作面底板钻孔施工期间,当遇到涌水量增大的情况时,停止钻进,开始注入浆液至设计压力。若注入大量浆液但是注浆压力达不到设计值时,采取间歇性注浆方法,注浆完成后再继续钻进。钻孔钻进至设计层位后,出水量大于5 m3/h 时,连接管路进行注浆,当出水量小于5 m3/h 时,进行封孔作业。底板钻孔注浆施工具体流程如图4。

图4 底板注浆工艺流程

4.2 改造效果分析

为检验底板注浆改造效果,记录各钻孔的实际进尺和注浆量,并在各个钻场注浆完成后施工检验钻孔,检验钻孔的涌水情况见表2。钻孔揭露灰岩含水层时涌水量普遍较大,实际施工的132 个注浆钻孔仅有4 个钻孔在钻进期间出水量较小,其余128个钻孔在钻进过程中均出现涌水量大于5 m3/h 的情况,表明底板灰岩裂隙较为发育、富水性较强;在各钻场共施工43 个检验钻孔,仅4 个钻孔出现少量出水的情况,出水钻孔占比仅为9.3%。由此说明,底板灰岩含水层内裂隙得到有效封堵,L8灰岩与工作面间岩层均成为良好的隔水层,可实现3-807 工作面的带压开采。

表2 底板注浆钻孔及检验钻孔施工情况统计

5 结论

以经坊煤业3-807工作面水文地质资料为依据,通过分析研究表明,工作面顶板砂岩含水层无水害威胁,工作面下方太原组溶洞裂隙承压含水层存在较大的突水危险性,需采取合理有效的加固措施方可保障工作面的生产安全。通过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3-807 工作面回采底板破坏深度为27 m,注浆改造提高底板岩层的完整性和有效隔水层厚度,将注浆终孔层位布置在L8灰岩内,可使底板隔水层厚度达到要求。对3-807 工作面底板注浆改造后,检验钻孔出水比例仅为9.3%,钻孔出水比例较注浆改造前显著减小,底板灰岩含水层内裂隙得到有效封堵,底板注浆改造效果良好,能够实现工作面的带压安全开采。

猜你喜欢

隔水层灰岩岩层
灰岩矿矿石分级利用的应用实践
高应力岩层巷道钻孔爆破卸压技术
地球故事之复理石岩层
煤矿地面水害区域治理工程钻进层位控制
西藏阿里结则茶卡湖西隔水层的赋存状态及渗透性研究
底板隔水层破坏的力学模型及破坏判据
金湖凹陷西斜坡阜宁组灰岩段混积储层特征
不同围压下茅口灰岩渐进性破坏的试验研究
三喷两锚一注浆+U型钢联合支护在松软岩层中的应用
公乌素矿1604工作面覆岩关键层的判定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