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埋中厚煤层坚硬顶板沿空留巷切顶及支护技术研究

2023-10-19王冠虎

山东煤炭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空留巷炮孔胶带

王冠虎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鑫顺煤业,山西 晋中 032600)

1 工程概况

山煤国际鑫顺煤业4101 综采工作面盖山厚度90~120 m,工作面位置位于4102 胶带顺槽以东,轨道下山以北,开采的4#煤厚度1.2~1.8 m,平均1.53 m。4101 工作面走向长535 m,倾斜长150 m,工作面煤层为一单斜构造,地质构造较简单。4101 综采工作面推广使用“沿空留巷”技术,4101 胶带顺槽按照“沿空留巷”设计布置。如图1。

图1 工作面采掘工程平面图

2 沿空留巷巷旁充填支护设计

4101 胶带顺槽采用锚网梁+锚索联合支护方式,巷道净宽5.5 m、净高1.7 m,设计沿空留巷宽度4.0 m。4101 工作面胶带顺槽沿空留巷采用高水材料净浆充填,水灰比1.5:1。根据4101 工作面胶带顺槽顶板岩层情况和以往的工程实践[1],初步设计确定巷旁支护体宽度为1.5 m,4101 工作面平均每天回采6 m,每天充填两个充填体,每个充填体尺寸为:3 m×1.5 m×1.7 m(长×宽×高),一个充填体需要高水材料4.5 t。充填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a)。采用对拉锚杆进行充填体的加固,对拉锚杆采用Ф20 mm 的螺纹钢材料制作,间排距为600 mm×800 mm,采用Ф14 圆钢焊制的钢筋梯子梁,钢筋网要求使用Ф6.5 mm 的钢筋加工。对拉锚杆、钢筋梯子梁加工尺寸如图2(b)。

图2 巷旁充填体加固工艺示意图(mm)

4101 综采工作面机头支架拉架后,待充填区域顶板需要进行临时支护。如果顶板较完整、稳定,可在排头架前铺网,架后单体临时支护,其中铺网范围为胶带顺槽边缘向采空区5 m 范围,排头架后单体液压支柱间排距800 mm×1000 mm,每排4 根。如果拉架后顶板较破碎,需在架前顺槽边缘向采空区5 m 范围内铺网,并在拉架前紧跟支架补打锚杆进行及时支护,顶板锚杆Ф20 mm、长1600 mm,间排距800 mm×900 mm,单体液压支柱间排距800 mm×1000 mm,每排4 根。

3 切顶卸压关键参数的确定

为减小充填体上部顶板压力,改善沿空巷道应力状态,在4101 工作面回采前,在胶带顺槽靠煤壁侧预先施工钻孔并进行聚能爆破预裂顶板,工作面回采后顶板将在预裂位置断裂,使得充填体及巷道处于应力较小的环境中。影响预裂效果的主要参数为装药量、钻孔深度、倾角、封孔长度、间距等,参照相似地质条件下相应研究成果[2-3],设计采用Ф35 mm、长度200 mm 的乳化炸药,采用毫秒延期雷管进行引爆。根据工作面顶板岩层岩性及厚度,确定切顶的目标层位为细砂岩直接顶和基本顶,两组岩层的平均厚度为10.73 m。为保障切落顶板的顺利垮落,设计炮孔打设角度为仰角70°,由此确定钻孔深度为11.5 m,炮孔直径38 mm。根据一般情况考虑,封孔长度应为钻孔总长度的0.25~0.3,初步设计封孔长度为4.0 m,装药长度为7.5 m,采用连续装药方式,正向装药结构,每个钻孔需要17卷乳化炸药。结合炮孔参数选择与其匹配的D 型聚能管,管径28 mm,单节长度1.5 m。

爆破钻孔的布置间距对于切顶卸压效果非常关键[4]。为确定最为合理的爆破钻孔布置间距,设计在4101 胶带顺槽进行爆破试验,设计钻孔布置间距为500 mm、600 mm、700 mm,每个方案需施工9 个钻孔,其中5 个爆破孔,1#、3#、5#、7#、9#钻孔。试验钻孔布置方案如图3。

图3 爆破钻孔试验方案示意图

爆破试验实施地点为4101 胶带顺槽距离开切眼40 m 处,方案的执行顺序为炮孔间距L=700 mm、L=600 mm、L=500 mm,每个方案中的5 个钻孔同时一次性起爆,通过钻孔窥视的方法观测围岩内裂隙发育情况。爆破孔及空孔裂隙发育情况如图4。

图4 窥视结果中所示长度为窥视图像距孔口距离。分析可知,炮孔间距为700 mm 时,在孔深7.51 m 处出现两条对称的纵向裂隙,其余深度爆破孔及导向孔岩壁完整性较好,裂隙基本不发育,爆破效果不是很理想;炮孔间距为600 mm、500 mm时,爆破孔及导向孔全孔深范围内出现较多的纵向裂隙,裂隙基本均沿钻孔横向布置方向且基本呈对称分布,除裂隙发育的部分外,岩体完整性较好。总体而言,定向聚能爆破效果良好,可在钻孔间形成连续的裂隙弱面,说明爆破孔布置间距为500 mm、600 mm 条件下爆破效果较理想。考虑施工进度及经济效益,确定最佳炮孔间距为600 mm。爆破孔布置详见图5。

图5 4101 胶带顺槽切顶钻孔布置示意图(m)

4 应用效果

4101 胶带顺槽采用上述支护及切顶措施留巷期间,间隔50 m 设置矿压监测站,以距开切眼200 m 处测点为例,收集整理此处测点数据,得到围岩变形情况如图6。分析可知,超前回采工作面0~30 m 期间,巷道表面开始出现轻微的变形,围岩整体稳定;滞后工作面0~110 m 期间,顶底板变形量快速增大,而两帮的变形一直持续至滞后回采工作面200 m,在此期间采空区顶板剧烈运动,导致巷道内矿压显现明显;滞后工作面110~250 m 期间,顶底板变形量基本保持稳定,顶板下沉量稳定在460 mm,底板底鼓量稳定在50 mm;滞后工作面200~250 m 期间,两帮变形量基本保持稳定,实体煤帮及墙体侧内移量均保持在60 mm 以下。总体而言,巷道表面变形量属正常,沿空留巷围岩整体收敛变形保持在较低水平,达到较好的留巷支护效果。

图6 留巷期间围岩变形曲线

5 结语

以鑫顺煤业4101 工作面开采为工程背景,对4101 胶带顺槽巷旁充填关键参数进行设计,确定充填体尺寸长、宽、高为3.0 m、1.5 m、1.7 m,高水材料水灰比1.5。借助理论分析计算、工程经验确定爆破预裂切顶卸压钻孔深度、封孔深度、装药量等主要参数,设计现场试验并通过钻孔窥视分析爆破效果,最终确定炮孔最佳间距为600 mm。矿压监测表明,留巷期间顶底板移近量保持在600 mm以下,两帮移近量保持在120 mm 以下,巷道表面围岩变形属于正常矿压显现,留巷效果较理想,所设计巷旁支护及切顶方案合理有效。

猜你喜欢

空留巷炮孔胶带
基于智能岩性识别的炮孔装药量计算*
煤矿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技术应用研究
纸胶带随身笔
厚煤层条件下沿空巷道不同充填体宽度围岩变形分析
胶带有故事
简易胶带座
沿空留巷巷旁支护方式研究
坚硬顶板沿空留巷巷旁支护技术研究
3Dmine 在雅满苏井下矿扇形中深孔爆破炮孔设计中的应用
方便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