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宾市红色基地白蚁危害调查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2023-10-19陈燕齐苏柯林严少辉

湖北植保 2023年5期
关键词:宜宾市白蚁危害

陈燕齐,苏柯林,严少辉

(宜宾市白蚁防治研究所,四川宜宾 644000)

白蚁属等翅目,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社会性昆虫,遍布全世界,特别是热带、亚热带的亚非拉国家,在地球上至少存活了1.3亿年。目前,全世界白蚁已达3 108种,我国记载474种,白蚁在我国的分布,除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和黑龙江等省、自治区至今尚未发现白蚁外,其余省、市、区均有分布。白蚁聚族而居,群体庞大,分工明细,活动隐蔽,蚁巢多在地下,有的深达3 m以上,繁殖力强,蚁后一天可产卵万枚以上,每年分群时可出飞长翅繁殖蚁数千只。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及全球气候变暖,白蚁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日益严重,并且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在中国长江以南的地区,白蚁危害已十分严重。据调查,白蚁现在的危害已涉及房屋建筑、文物古迹、水利工程、园林植被、农林作物、电力通讯设施、市政设施等多个领域,每年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宜宾市属白蚁危害重灾区,白蚁分布及其危害极为广泛。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基地则是红色资源的实物载体。宜宾市主要红色基地有赵一曼纪念馆、赵一曼故居、李硕勋纪念馆、李硕勋故居、中共川南特委陈列馆、余泽鸿故居、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旧址、南溪朱德旧居、郑佑之故居、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李庄祖师殿、李庄东岳庙、宜宾市烈士纪念馆等,均属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建筑以木结构或砖木结构为主,易遭受白蚁危害,不仅翻修耗资巨大,更严重的是造成历史价值损失。据相关文献报道,国内学者们对文物保护建筑白蚁的发生与防治有较多研究[1-9]。为积极保护红色基地资源,本研究对宜宾市主要红色基地白蚁危害情况进行了调研,并选取白蚁危害严重的红色基地开展了白蚁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以期为白蚁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样本

宜宾市范围内现存登记在册的主要红色基地建筑物及内外环境。

1.2 调查工具

螺丝刀、手电筒、白蚁探测仪、电子内窥镜、GPS定位仪、镊子、昆虫采集器、标本瓶、75%酒精、标本盒、记录表、工具包。

1.3 调查方法

对调查样本中的每一幢建筑及内外环境采取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详细检查易于产生白蚁危害的各个部位,重点检查木立柱、木门枋、木门框等接地、接墙处的木构件,检查是否有白蚁活动危害。如发现活体白蚁立即现场采集白蚁标本带回实验室进行种类鉴定,同时标注白蚁危害分布点位,并做好详细记录。对红色基地内外环境的白蚁危害调查,重点调查园林绿化地内的树木、树桩、地表枯枝落叶以及建筑物周边堆放的含纤维素的物资等,同样做好记录。每处红色基地在调查时采用GPS定位,记录详细地理信息数据。

1.4 白蚁危害等级评定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白蚁危害评定标准》GB/T 51253-2017[10],按白蚁对红色基地的危害程度,将白蚁危害表述为0级(无危害),I级(轻度危害)、II级(中度危害)和III级(严重危害)等4个等级。

1.5 白蚁综合治理方法

在对目标红色基地进行全面检查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白蚁综合治理技术方案,灵活应用如下技术进行处理:对蚁害点发现有活体白蚁且数量较多时采用喷粉技术进行白蚁灭治处理;蚁害点未发现活体白蚁或者有活体白蚁但数量较少时,宜采用“诱集-处理-释放”技术(简称TTR技术),即在蚁害点位安装地上型白蚁监测装置,定期检查,如诱集到理想数量的白蚁个体时立即采用喷粉技术进行处理;白蚁灭治技术处理完成后,采用药液滞留技术对蚁害点位进行灌药处理,起到预防白蚁的作用;对红色基地内外环境中的绿化地根据蚁害监测情况宜采用毒饵诱杀技术,定期投放毒饵,有效降低环境中的白蚁群体分布;在红色基地建筑物周边安装地下型白蚁监测-控制设备进行长期监测,如发现白蚁进入监测站立即进行技术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蚁危害现状调查

2012-2015年对宜宾市主要红色基地白蚁危害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显示,共计调查红色基地12处,其中6处发现不同程度的白蚁危害,白蚁危害率达到50%。在产生白蚁危害的6处红色基地中,有4处危害程度达到Ⅲ级,属严重危害(表1)。

2.2 产生危害的白蚁种类

对调查中发现白蚁危害的6处红色基地现场采集白蚁标本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危害宜宾市红色基地的白蚁种类有圆唇散白蚁、黑胸散白蚁、峨嵋散白蚁、新中华散白蚁、黑翅土白蚁等5种,以散白蚁属白蚁为优势群体(表2)。

2.3 白蚁综合治理技术

为探索红色基地白蚁综合治理技术,2015-2020年先后对赵一曼纪念馆、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旧址、赵一曼故居等3处红色基地开展了白蚁危害综合治理技术应用试验,并对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进行了全面的新建房屋白蚁预防技术处理。

2.3.1 白蚁综合治理效果

综合考虑红色基地木构件多、所处环境生态较好、多种虫害混合危害等特点,本研究拟订出以“蚁害检查→活蚁喷粉或诱杀灭蚁→药液滞留→环境白蚁诱杀→长期监测及治理”为总体技术路线的白蚁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选用适宜的技术方法,在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旧址、赵一曼故居、赵一曼纪念馆等3处白蚁危害严重(Ⅲ级)的红色基地进行了白蚁综合治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综合治理技术处理后,持续监测2年,3处红色基地均未发现新发生的白蚁危害,也没有发现新发生的白蚁群体活动,达到了有效控制白蚁的目的(表3)。

表3 宜宾市红色基地白蚁综合防治技术应用试验结果

2.3.2 白蚁预防处理效果

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为2020年新建项目,宜宾市白蚁防治研究所对其开展了新建房屋白蚁预防标准化施工,并定期回访复查,截止目前,尚未发现白蚁危害。

3 讨论

3.1 适合宜宾市红色基地白蚁调查及防治技术

参考已有的文物古建筑白蚁危害调查技术及综合治理技术,结合宜宾市气候、地理环境、白蚁种类及分布现状,以及对部分红色基地系统性的白蚁危害调查及防治工作实践,适合宜宾市红色基地白蚁危害调查的技术关键为全面调查+重点部位调查相结合,引入先进的白蚁探测技术,找准蚁害点。对于红色基地白蚁危害的防治,采用单一白蚁防治技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宜采用诱杀技术为主、药液滞留技术为辅,并设置白蚁监测开展装置定期检查处理,以期达到理想的白蚁治理效果。

3.2 红色基地白蚁危害调查及治理技术有待革新

红色基地大多属文物保护对象,对其开展白蚁危害调查及治理的技术性要求较高,无法像检查普通建筑一样对易于产生白蚁危害的部位撬开检查,可能造成白蚁危害检查不彻底,虽然可借助白蚁探测仪、内窥镜等先进探测设备进行辅助检查,但对于外观无明显蚁害痕迹(如木柱、横梁等心部有白蚁危害),仪器也可能探测不到,容易造成危害点的遗漏。在具体白蚁治理施工过程中技术操作要求高、治理周期长、防治成本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且有一定白蚁防治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操作,如操作中技术处理不到位,极有可能造成蚁害治理不彻底或蚁害反复的局面,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对于红色基地白蚁危害检查技术和综合治理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提高。

3.3 加强红色基地白蚁治理工作的建议

一是积极争取红色基地白蚁治理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为开展白蚁治理工作提供根本保障。二是红色基地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白蚁危害问题,积极组织开展红色基地的白蚁危害普查,全面掌握白蚁危害实情。三是对调查发现有白蚁危害的红色基地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消灭已有的白蚁群体,控制其蔓延扩散,以防其造成更大破坏。四是在红色基地修缮时应将白蚁防治工作纳入翻修工程内容,进行全面的白蚁危害检查及治理,更换木构件时一定要作好防蚁处理,同时还作好相应的防潮和通风处理,营造不利于白蚁生存的环境。五是加强基层红色基地管理人员的白蚁防治基础知识培训,将白蚁危害检查纳入红色基地日常管理工作中,以便能及时发现白蚁危害,为下一步白蚁治理打下基础。六是设置长期监测装置,根据监测结果,定期对基地内外环境中的白蚁进行诱杀处理,降低白蚁对红色基地的危害风险。

猜你喜欢

宜宾市白蚁危害
四川省粮桑复合种植现场培训会在宜宾市召开
宜宾市三江新区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残忍的白蚁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酗酒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