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德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语言服务的人才储备和人才培养情况与启示
2023-10-19谭箫姚李丽萍彭剑娥
谭箫姚,李丽萍,彭剑娥
(1.汕头大学文学院,广东 汕头 515063;2.汕头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汕头 515063)
引言
新冠疫情的肆虐给世界各国都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是对一个国家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其应急服务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在抗击灾情第一线中,有效的语言信息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是顺利展开救援等工作的前提。因此,应急语言服务人才日常储备和培养问题不容忽视。国外应急语言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较早,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更是在此议题上,形成了符合其国情、具有其国家特色的应急语言人才储备和发展模式。本文将通过分析与美国、日本、德国的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储备和培养相关的文献,总结出若干种应急语言人才发展结构,为创建与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应急语言人才储备和培养模式提供建设性参考。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及时有效的语言沟通是危机处理流程的重要环节,而且在经历全球性新冠疫情之后,应急语言服务人才作为跨越语言障碍的重要桥梁,其价值更为突出。应急语言服务人才顾名思义就是“能够运用相应知识、技能、经验从事应急语言服务的人”[1]46。应急语言服务人才主要由语言学及相关领域专家、语言工作者和应急管理人才组成。语言学及相关领域专家包括从事应急语言、社会语言相关的研究人员以及技术开发人员;语言工作者包括通用语翻译人员、非通用语翻译人员、少数民族语翻译人员、方言翻译人员、手语以及盲文翻译人员等;应急管理人才则主要管理应急语言服务人才队伍招募、培训和考核事务[2]。
一、美日德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储备及培养模式
(一)美国应急语言服务人才体系特点
1.社会背景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其中6 600 多万人口使用非英语语言[3],这表明平均每五个公民中就有一人的母语为非英的语言,另外根据美国人口局2015 年的报道,预估至少350 种语言被美国民众使用[4],可见美国境内语言资源较为丰富。然而,与此同时5 岁以上的英语能力有限人口(包括英语为非母语者和具有视听障碍的残疾人)也高达2 700 万[5],占总人口的8%,这也表明应急多语服务需求量不容小觑。
2.人才构成
目前,美国应急语言服务人才主要由官方部门多语职员、国家语言服务志愿团体、语言服务机构员工组成,由他们负责英语水平有限人口(LEP)遇到灾难时提供必要的语言服务工作。
美国联邦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部门内部有若干数量应急多语服务职员。美国国土安全局(DHS)于2012 年2 月正式颁布《语言服务计划》,此文件规定了美国政府主要部门需要为英语能力有限公民提供的具体语言服务措施,该文件在人员部署部分要求主要的突发事件处理部门内部(比如应急管理署和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门交通安全部)储备双语职员以及对相关领域专家开展语言技能培训[6]。该计划一经推出便取得了立竿见影的积极效果。据应急管理署报道,2012 年10月29 日特大飓风“桑迪”(Hurricane Sandy)的登陆使纽约州部分社区遭受严重冲击。由于这些社区聚集大量文化背景、使用语言不同的英语水平不足的居民,因此灾难发生后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立即为受灾群众开通免费的多语求助热线,同时命令受灾群众所在社区和灾情复原中心(Disaster Recovery Center)安排专业人员为目标群体提供多语种的翻译服务[7]。新冠疫情期间,卫生与公共服务部(CDC)专门为需要医疗卫生咨询服务的英语能力有限人群以及残障人士设立了电话援助热线,安排合格的翻译员以及手语翻译者为他们提供医疗卫生方面的语言服务[8]。
由民间志愿者组成的语言服务团体已经成为美国应急语言服务体系的主力之一。美国国家语言服务团(NLSC)到2020 年为止已经从全社会招揽超过11 000 名经验比较丰富的兼职成员,已达到为美国若干政府组织提供超过10 000 小时的服务时长[9],该服务团的成员支持414 种语言的援助服务[10],涉及军事、外交、法律、文化以及政府人员考核等领域[11]。除了上述联邦层面发起的语言服务志愿团体之外,地方州也涌现出许多公益性质语言服务援助的组织,比如明尼苏达州的“人权倡导者组织”、爱荷华州的“译者无界组织”[12]。
美国语言服务机构经常会作为政府(医疗)部门(机构)的外包团队,成为突发情况下向社会其他主体提供应急语言服务的另一股重要支援力量。例如,作为和美国紧急报警系统“911”长期合作的语言服务机构,Telelanguage 全年365 天不停休地通过电话或者视频的方式为报警人群提供高质量的专业翻译服务,目前机构共有6 000多名专职翻译,支持350 种语言[13];纽约州埃尔姆赫斯特医院中心(Elmhurst Hospital Center)在医疗系统负荷比较高以及病患者属于非通用语言使用者的时候,除了内部兼任语言服务援助的医疗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之外,还会选择与商业化的语言服务机构合作(比如,Interpretation,LLC)——由医院出资聘请机构专职翻译为患者提供电话服务和面对面服务,协助主治医师以及护士解决与英语能力有限患者及其陪同人员交流时的语言沟通障碍问题[14]。
总的看来,美国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组成为美国官方部门带头、志愿组织和机构作重要配合的三角结构。由于灾害突发情况下官方在职应急语言服务人员数量很有可能不能满足现实情况的需要,因此美国有关部门会从民间、语言机构调取大量高水平应急语言服务人才,以这种整合全社会空闲人力资源的方式来应对紧急情况中与英语能力有限群体的交流障碍问题,最大程度保障境内民众和外籍游客的基本权利,减少国家损失。
3.人才管理
美国应急语言服务贯穿联邦、州、郡、市四级行政体系始终,另外,美国基层社区单位同样提供。因此美国应急语言服务人才设置具有多层级、覆盖面广的特点[15]。更重要的是,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为美国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系统提供有效的工具支持并运用到人才招募、背景调查、成员管理、技能培训等层面。其中美国国家语言服务团(NLSC)是基于大数据创建高水平语言服务人才库模式的一个典型代表。首先,NLSC 一方面通过线上语言测试系统来检测和划分申请者的语言水平,另一方面与国防人力资源部利用人口统计数据共同开展申请者的背景调查工作[17]26,当申请人员达到官方标准后,NLSC 将使用电子数据库储存和管理成员档案,一旦合作机构发来语言服务求助信息后,NLSC 相关负责人便能快速查询数据库中符合条件的成员,然后通过电话或者自主开发的内部社交软件与其进行信息对接和任务派遣[16]。另外,人才培训环节中NLSC 也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给志愿者提供免费的电子资料和网络课程,课程内容包括语言、跨文化、国安、应急知识等模块[18]。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的使用使美国国家应急语言人才库的组建、运行和培养过程便捷又高效。
4.人才培养
美国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机制从人员的语言能力、专业知识、服务态度、实践评估多方面展开,重视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首先,美国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更加注重“语言+专业”,因为仅靠口头交流并不能完全符合一些需要专业领域知识的情况。以美国急诊室为例,当美国急诊科医生为英语能力有限患者进行诊治时,经常会因为患者本人或其陪同人的语言能力有限而产生沟通不畅问题,最终可能耽误治疗,造成消极后果,为了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正确的诊疗服务,美国医院大多为医生配备专业医疗翻译人员保障与英语能力水平低的病人正常沟通[19]。众所周知,医学知识晦涩难懂,因此在急诊室语境下,辅助医生的翻译人员既要有熟练的双语技能来保障医生与英语水平不足病患之间交流沟通顺畅,还要能够理解晦涩难懂的医学名词。近年来,美国国家语言服务团(NLSC)数百名在籍成员陆续参与由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和美国红十字会共同指导的应急准备训练和国家应急规定学习,在经历该针对性课程的培训后,他们在原有语言技能基础上,丰富自身的急救和法律知识,提高实际突发事件中专业服务效率[17]26。可见美国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逐渐侧重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双重要求。
其次,美国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目标强调语言服务工作者要平等对待语言能力弱势群体,维护该群体的信息知情权利。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的使命为无论服务对象的英语能力水平高低,相关机构及其职员必须为对方提供无差别、易理解的灾情救助信息[20]2。美国卫生与人力资源服务部(HHS)也要求所有医疗机构必须为英语能力弱势群体提供有用的无差别化的语言帮助,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21]。
最后,美国高素质应急语言服务人才成熟离不开第三方的监督评价。美国应急管理署为了保证语言服务质量,通过个人行动报告、语言阶段测试和社区问卷反馈,来帮助改进FEMA 语言服务职员的交流策略,改进他们自身能力[20]14。语言服务机构服务则由市场评估,只有高质量的服务才更能受到客户的青睐。
(二)日本应急语言服务人才体系特点
1.社会背景
日本政府在21 世纪初开启的“观光立国”政策,通过打造一个“多语言、多元化(多文化)社会”来提高旅游服务业水平,由此吸引更多国外游客,促进消费、带动国家经济[22]。2019 年来日本游玩的外国游客为3 188 万人,居世界第12 位[23]。除了短期观光的外国游客,根据日本出入国管理厅(2021 年6 月)最新数据,总计还有大概286万外国人口长期定居在日本[24]。外国人为日本带来经济利益和传播日本文化的同时,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他们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新冠疫情亦然。1995 年阪神大地震突发后,外国人死亡人数远远高出日本民众死亡人数,而此次灾害也成为了日本政府和学界研究多语应急服务的开端[25]。
2.人才组成
日本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组成主体众多,日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民间组织、高校、语言学界和高科技企业纷纷投身应急救援和语言服务行动,提供一线人员、理论研究和技术支持。日本内阁政府内部有一批稳定的由具有防灾经验的人员组成的100 多人的队伍,平时负责本职工作外定期接受防灾知识培训和灾情防控演练,灾时紧急集结担任应急救援任务[26]。47 个日本地方政府都设置“多语咨询服务窗口”,专门为外国人提供语言服务[27]。日本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库构建也同样依托民众力量,许多公益性组织志愿者主动请缨,在3.11 东日本大地震和新冠疫情期间,都奔赴在灾情第一线,如一般财团法人自治体国际化协会、多语言中心、亚洲医师联络协议会国际医疗信息中心等[28]13-14。日本高校是储备和培养专业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例如,东京医科大学和东京外国语大学结合学科优势(医疗急救知识或语言技能)在灾难发生时都派出志愿者为外国人提供医疗救助或者多语服务[28]15。日本语言学界也秉承社会责任心,加入灾害应急语言问题研究,为提升国家应急能力打好理论基础,助力组成应急语言服务研究专家智库,并利用心理语言学知识对灾后群众实施语言抚慰[29]。面对世界范围内重大灾害时,语言技术人才在解决多语之间沟通障碍上也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由企业和研究所储备的语言技术人才发明的高科技产品也助力灾情救援工作,比如东京Imupakuto 公司发明的储备15 种语言灾情信息的防灾折叠头盔,在灾难发生时保护外国游客头部还能提供多语版灾害应对手册以及灾害医疗机构、避难所和避难场所的信息[30]。人工智能无人机空中多语播报紧急疏散信息[31]以及机场紧急情况多语疏散人群人工智能机器人[32]。
3.人才管理
日本应急语言人才资源较为丰富,各级防灾部门和多语服务中心基本覆盖全日本,因此、日本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管理高度统一。但统一不代表模式固化。日本应急语言服务人员安排与规划比较灵活,且精细化程度高。日本内阁政府内部来自各防灾救援相关部门组建的应急语言人才队伍,日常专注防灾演练常态化,灾时及时响应号召。日本各地方政府及语言咨询服务中心会根据按照国籍分类的本地外国人数量设置官网语言以及安排支持管辖区常用外语的接线员[28]4。日本应急语言服务团、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CLAIR)和多语应对协会等民间团体,分别从人员、资源、技术等方面协助灾难前后语言服务工作[26]15,各志愿团体主要职能分工明确,展现灾害应急管理高精细化程度。
4.人才培养
第一,日本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库由多主体输送,因此也由各主体培养。但政产学研各自有各自优势与不足,因此多主体联合培养趋势越来越明显。例如,日本政府和“一般财团法人自治体国际化协会”共同配合举办了“多元文化共生主管培训课程”,主要内容是学习如何应对突发灾害基本知识和提升团队整体语言服务能力,然后定期考核并为合格者颁布合格证书[33]。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和日本府中市以及调步市签订友好合作条约,由地方政府提供资金和实践平台,高校多语人才发挥语言实力和文化知识助力区域全面发展,而防灾救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34]。
第二,日本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注重语言技能培训和防灾演习实践。东京都生活文化体育局组织防灾语言志愿者参加口笔译以及与受灾者对话培训以外还要安排志愿者参加面向外国人的防灾知识宣传活动和防灾演练(比如模拟多语广播播报员和现场口译通讯服务等)[35]。这表明日本应急多语服务在防灾过程中摆在突出地位。
(三)德国应急服务人才体系特点
1.社会背景
近几年,德国外来人口基数逐渐扩大,据德国人口统计局数据,2021 年四分之一的德国人具有移民背景,占总人口的27.2%。来源地主要为土耳其、波兰、俄联邦、哈萨克斯坦和叙利亚[36]。另外,除了合法登记注册的人,德国近年来接纳大量来自叙利亚、伊朗和伊拉克的难民群体[37]。外来人口的语言文化、种族身份、宗教信仰等方面都与德国本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使德国内部交流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2.人才组成
德国应对突发情况机动力量主要是志愿者,他们分散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官方或者民间的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组织中。德国现有的灾难紧急援助志愿者数量超过180 万,而本国总人口仅八千多万,可见德国应急救援志愿者人才数量庞大,其中消防志愿者占比最大,达到130 万以上,剩下50多万的应急救援志愿者分布其他应急救援领域(安全生产、急救医疗、洪涝灾害、地震、飓风、火灾等)[38]。
虽然联邦德国政府并没有专门划分应急语言服务人才,但鉴于大量国际外来人口涌入德国,近年来该国的应急语言服务体系在依托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前提下也逐渐被完善和被深化。目前,数量最多的消防志愿群体即各州消防局对部门内部专业和业余成员都有一定的语言技能要求,明确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确定救援人员所需要掌握语言的数量和种类的行动准则。比如,整个德国消防报警热线都支持德英双语,而在语言更混杂的石河州的消防部门人员按不同少数民族区域设置不同语言的广播[39]142-143。此外,普通民众组成的民间组织也充当语言服务人员的角色,为外来移民人口解决语言沟通问题,提供获取有用信息的渠道。其中许多具有移民背景的志愿者聚集起来帮助新的外来人口适应当地的环境。例如德国一个名叫ZAKI 的移民互助组织,主干人员大部分是精通多国语言的高级知识分子,该组织每周定期定时为移民人口提供咨询建议,并充分利用导师自身多语能力和学习工作经验帮助服务对象学习德语,弄清德国政治、教育和文化体系,熟知跨文化背景下如何应对冲突还有新冠疫情期间卫生安全信息等,其最终目标是使移民更快更好地融入德国社会[40]。
3.人才管理
德国所有类别的应急救援志愿者都需要经过官方审批合格才能成为正式成员,他们统一由各州政府实施管理,部分志愿者会被抽调到市及乡的应急救援服务点[41],从而形成一张全面覆盖德国行政区的安全网,这有利于对各种突发情况迅速反应。德国应急救援志愿队伍内部会分成不同领域的专业救援组,来应对自然灾害、卫生医疗、安全生产、火灾等不同突发公共事件,会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需要派遣具有相关技能的救援队伍[42]。德国应急救援队伍服务点覆盖面广和队伍成员分工明确使救援行动效率得到质的提高。德国应急救援队伍成员具备合格的多语能力和预备多语、手语科普资料[39]143,因此笔者认为德国应急救援安全网也能惠及德国语言弱势群体。
4.人才培养
首先,德国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组织与国内移民组织展开合作,招募越来越多具有移民背景的公民进入救援队伍。新鲜血液的不断输入不仅扩大德国救援队伍后备力量,笔者认为这也是变相地在培养更多德国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德国黑森州消防队协会为促进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社会融合,近年来招募涌入本州的移民、难民作为本地志愿消防队伍的新的补充来源和安排他们担任语言调节员的工作,相关报告显示该协会此举措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考量:一、移民群体潜在的高级语言技能和区域文化知识;二、移民群体之间更能跨文化交流,产生障碍时同理心更高[43]。与此同时,德国医疗卫生组织也采取类似的方案。德国国家健康知识普及行动计划办公室突出强调移民自助组织的重要性,计划把移民自助组织看作为分发和处理与健康有关的信息的重要资源,由于该主体担任的是将信息带入各个社区,作为用户和机构之间的调解人角色,能够为双方处理和使用信息提供建议和支持[44]。最终在应急救援志愿服务组织与移民群体双方合作驱使下,外来语言人才逐渐转型为同时具备高超语言技能和救援专业知识的志愿服务人才,这充分利用社会语言服务人力资源,也能进一步加强移民、难民的本地归属感,促进社会融合。
其次,德国和周边国家共同培养双语应急语言服务人才也是一大特色。德国语言状况最复杂的石荷州在与丹麦接壤处与丹麦组建了跨国空中救援队,两国的救援飞行团队共同训练,熟悉双方语言,共同服务两国空中应急安全需要[39]143。德国公民保护与灾难救助局的国际事务办公室议程重点包括双边合作、多边参与和国际项目,依次表现为与周边主要邻国签订双边救灾协议,与欧盟(EU)、联合国(UN)、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组织的民事保护问题开展合作和国际上传播专业救灾知识[45]。德国跨国合作、多边参与的模式引导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使应急救援和语言服务不仅仅局限于国内,有利于建立友好邻邦关系,提升周边区域影响力。
二、美日德应急语言服务人才体系现状对比与启示
美日德应急语言服务人才体系发展比较完备且各有其特点。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比较三个国家各自在人才组成、管理以及培养方面的特点来归纳总结三国应急语言服务人才模式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具体内容见表1),为中国应急语言人才储备和培养事业带来启发。
表1 美日德应急语言人才储备、管理以及培养特点之比较
根据表1 笔者总结出美日德三国应急语言服务人才体系的核心问题为如何高效化打造一个高素质且辐射范围广的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库,三国的“答卷”皆能给与我国启示。其共同点为三国应急语言服务人才构成均以民间志愿者为主力,而主要差异表现为人才管理和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不同:
美国侧重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人才管理效率,培养具有没有偏见的复合型应急语言服务人才以及重视第三方监督机制;日本侧重应急语言服务人才队伍调动灵活又分工明确,并且注重国内多主体联合培养人才且重视深入外国人社区的多语防灾宣传活动和防灾演练实践。德国侧重应急语言服务人力资源覆盖全国行政区,且重视与移民群体以及国际组织展开双边或多边合作,共同培养应急语言服务人才。
三、对中国应急语言人才储备以及培养的启示
(一)多主体共建人才库,整合社会资源
美日德三国应急语言服务主力军是民间志愿者,同时结合政府、高校、研究所、企业等多力量来打造各国专属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库。因此,中国同样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依托人口红利以及利用全国各省市总共3 012 所高校[46]和国内发展迅速的大批语言服务机构(比如新东方、译国译民)等多主体来组建较为完备的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后备力量。比如,各省(市)政府可以和民间团体、企业以及高等院校合作,尤其是和当地语言机构和高校合作共同打造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和实践基地,长期培养高素质新生力量,常年储备成型应急语言人才,包括高校语言专业教师、语言服务行业翻译人才等。中国语言学界以及科研机构也应该理论服务实践,加大力度开发语言技术产品,完善语言服务政策,设立专门应急语言学科,系统地培养复合型跨学科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并为应急语言人才颁发人才证书,以建设并不断发展稳定的应急语言人才储备。今年4 月29 家高校、企业、协会组织共同成立中国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它的官方定位为应急语言志愿服务公益联盟组织[47]。这一系列举措反应出中国同样集合多主体力量,组建公益性质应急语言志愿服务人才库。
(二)多层级设置服务网点,大数据管理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置了“省—地—县—乡—村”的五级行政单位,国家管理体系从中央到地方进行垂直管理,因此应急语言人才储备和培养体系可以参考美日德的多层级特点,即中央可以成立应急语言管理部门专门负责突发情况下的应急语言服务,同时领导各省级政府负责应急语言管理的部门以及在乡镇街道安排应急语言服务点,使应急语言服务范围覆盖全国。今年国家应急语言服务的成立也鼓舞各省市结合当地具体发展情况进一步延伸国家应急语言服务组织构建计划。2022 年5 月12 日,南京特殊教育示范学院作为领头人成立江苏省第一支支持手语、盲文等面向残障群体的应急语言服务团[48]。笔者认为未来将有更多省市成立应急语言服务组织。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可以将网络大数据与人才管理融合,构建基于大数据的应急语言服务人才资料备案、人员搜索、联络、派遣以及线上知识培训等方面,由点成面连接中央、省、市、乡、街道(村)应急语言服务人才网络,及时响应灾时动员命令,而且可以参照日本和德国经验按照语言或者无障碍以及灾害种类设置分类功能,快速适配对口救援人员,同时外接中国户籍信息数据定期对人才库成员犯罪记录以及诚信档案审查,而中国成熟的互联网技术经验为之带来了可操作性。
(三)联合培养人才,多维发展人才
首先,众所周知,政产学研各主体以及国内国际环境所占优势不同,联合式培养应急语言服务人才是最优化解。参照德国和日本的经验,中国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方式可以打造“多位一体”联合培养模式,即多主体共同发展应急语言服务人才体系。多主体的范围不仅包括国内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组织还包括外国人群体、周边邻国和国际组织等。具体来说:第一、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应该习惯常态化防灾演练,并在模拟实践中践行理论知识,培养多部门合作默契,不断成长。第二、学习德国一些部门以及机构采取招募具有高水平语言技能的移民、难民(国内对应的群体应该是能熟练使用中文的外国居民)加入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伍或者担任本地志愿服务组织的文化顾问,帮助本国志愿者更好地了解与外国受助者交流中可能存在的口音、文化差异等问题,促进双方沟通,而且增强外国人群对华认同感和归属感。新冠疫情期间,来自法国的Clarisse发现翻译器有时候词不达意,因此法语、英语、中文都掌握熟练的她主动成为一名防疫志愿者,亲自为小区外国居民提供上门语言服务,解答困惑[49]。第三、参考德国石荷州的做法,中国可以在边境地区和邻国开展双边合作,共同组建熟悉双方语言文化的应急服务人才队伍,还有积极参加国际组织关于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议题和培训计划,取经的同时又贡献中国智慧,提升国际形象。
其次,参照美国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多维发展目标,中国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也应该重视“语言+专业”双重标准提升人才语言技能以及各类灾害救援知识。然后,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应该抛弃偏见以及秉持人文关怀,为语言弱势群体(例如,方言区老人以及残障人士)切身利益着想,储备方言、手语人才,运用政策、科学技术满足特殊群体应急语言服务需求。应急语言服务人才成长为成型人才的过程除了实践更需要及时获得反馈,因此应急语言服务评价体系的形成是另一项重要工程,参照美国经验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人员行动报告、阶段测试和社区问卷反馈。
总的看来,参考美日德应急语言服务人才体系发展优点,中国应急语言服务体系如果坚持多层次和多主体共同合作,既能发挥中国人多力量大的现实,又能实现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有序地应对各种突发紧急情况。在细节上,又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呼应中国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
结语
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以及多语现象日益普遍。与此同时,森林大火、特大暴雨、巨型龙卷风、传染病等灾害频频发生,如一颗颗定时炸弹威胁着全世界人民的安全。自2019 年底爆发的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就体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突发性和多变性。面对突发紧急情况,各国政府怎样才能高效率提供应急语言服务值得思考。具备较为完善应急服务及相关人才培养结构体系的美国、日本以及德国都是基于各自国家的行政体系、人口分布、经济实力,以及科研力量等实际情况而发展起来并采取具体措施处理当地应急语言服务存在的难题,比如设立专门应急语言官方部门,联合社会、高校力量成立志愿团体,完善语言政策等。我国可以参考这三国的经验开展应急语言服务人才储备和人才培养的丰富经验,结合自身国情,发展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语言服务及应急语言服务人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