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支撑提升北京产业链韧性研究
2023-10-19邓丽姝
邓丽姝
摘 要:科技创新对提升北京产业链韧性形成了坚实支撑。同时,北京产业链安全发展仍然面临问题和挑战。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件下,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保供稳链,培育创新型企业集群,提升创新体系效能,夯实产业链韧性提升的科技创新支撑。
关键词:科技创新 产业链韧性 产业链安全 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持较高的技术创新水平是产业链韧性的基本要义,作为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是国内大循环的核心枢纽和我国融入国际大循环的关键节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实现“补链”“强链”,实现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发展是北京发挥首都功能的必然要求。
一、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件下,科技创新对提升北京产业链韧性形成坚实支撑
(一)持续推进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突破“卡脖子”瓶颈制约
北京市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支持开展数学、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自主探索,基础研究水平不断提升,连续4年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位居第一。北京地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均居全国首位。建立在基础研究上的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加强“从0到1”的原始创新,涌现出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超大规模智能模型“悟道2.0”、高精度脑功能核磁观测与电磁干预技术等一批世界领先科技成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建设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等世界一流新型研发机构,深化运行模式与机制创新。前瞻布局新赛道新领域,打造先发创新优势。在区块链前沿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先发优势;在人工智能产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等领域,加强创新联合体、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夯实创新优势,布局产业链价值链高端。
(二)以“三城一区”为主平台,形成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互动的系统布局
以“三城一区”为依托,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实现技术突破、产品研发、市场模式、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系统布局。“三城一区”基于创新链和产业链内在关联,相互衔接、有效互动,成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一体化的创新体系主要载体,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已达到30%以上。
“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坚持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功能定位,创新型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创新服务机构等多元主体实现融合创新。“突破”怀柔科学城,充分发挥市院合作、校地共建、央地合作优势,加快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协同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搞活”未来科学城,推动“两谷一园”建设迈上新台阶,聚集创新型企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形成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到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的创新发展链条。“升级”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主导产业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合作不断深化,成为主要产业转化基地,加快推动顺义创新产业集群示范区发展。同时,中关村示范区主阵地建设迈上新水平,实施中关村高精尖产业“强链工程”,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培育安全高效的产业链创新链。
(三)科技型骨干企业在提升产业链韧性中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
企业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对创新型企业发展给予持续支持,实施“筑基扩容”“小升规”“规升强”三大工程,完善企业培育和支持服务体系,中关村示范区着力构建“大企业强、独角兽企业多、中小企业活”的创新企业矩阵。截至2022年底,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2万家、国家科技中小企业1.55万家、上市公司780家、独角兽企业102家、潜力独角兽企业143家,每天有289家科技企业新注册,在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创新型企业在新兴领域形成技術优势,重点企业对产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凸显,引领形成产业链。如以京东方、北汽福田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形成细分领域产业链,小米“黑灯工厂”成为世界级行业标杆。2022年,中关村企业和产业联盟主导创制发布标准1.5万项,其中国际标准605项。
二、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一)制约提升产业链韧性的关键因素——关键核心技术缺失
产业链供应链被“卡脖子”,主要根源在于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缺乏自主创新成果,底层基础技术、基础产业能力供给不足,导致产业自主可控能力不足。进而,关键材料、关键元器件、核心设备、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工业软件等产业链关键环节面临国外企业垄断,存在产业链供应链断链风险,阻碍了产业链正常运转。北京的重点优势产业集中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优势产业链存在关键核心技术短板。中美贸易摩擦下相关高新技术企业进口产品受到限制,给企业发展带来冲击,产业链韧性提升的紧迫性更加凸显。
(二)提升产业链韧性的微观基础——本土企业集群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
产业链主导企业和具有关键环节控制能力的“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决定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关键力量。本土企业集群在规模和竞争力等方面仍然不足,尚未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主导权的产业链集群。一方面,在重点优势行业仍然缺乏具有产业生态主导能力的本土“链主”企业,导致产业链主导力、整合力不足,产业集群的内生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在重点优势产业链,能够真正实现中间产品创新和自主发展的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不多,围绕龙头企业形成的产业链配套能力不够。
(三)提升产业链韧性的重要保障——创新体系效能仍需提升
创新体系效能仍有提升空间,产业链与创新链亟需实现深度融合对接。主要表现在:支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不健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融合对接不顺畅,产业技术源头供给能力不足。基础研究尚未形成对原始创新能力的有效支撑,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创新体系不健全。综合科技服务体系仍需完善,创新服务平台的协同创新功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应用场景建设仍然存在不足,包括应用场景在内的产业创新生态有待完善。
三、科技创新支撑提升北京产业链韧性的战略路径
北京产业链实现自主可控、安全发展具有坚实的科技创新优势,新时代新征程,要聚焦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夯实科技创新对北京产业链韧性提升的根本支撑。
(一)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补齐“卡脖子”短板
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瓶颈制约有效路径,夯实产业链韧性提升的创新动力。
第一,加强战略科技力量的体系化布局与协同创新,提供源头创新供给。充分发挥中央在京创新资源作用,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布局的体制机制创新,开展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组织实施战略性科学与工程计划。围绕物质科学、生命科学、智能科学等前沿领域,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根本支撑,以交叉研究平台为依托,以重大科技任务为牵引,研发突破核心关键和共性技术,形成相关技术标准。
第二,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对接。重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组织模式和治理机制,探索大纵深、跨领域、跨学科的研发模式,实现集科学发现、技术进步、产业发展于一体的整合创新突破。聚焦主导产业细分产业链,制定关键核心领域技术路线图,明确基于问题导向和需求驱动的产业创新图谱。支持新型研发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开展战略协作和联合攻关,突破底层技术和通用技术。重点解决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放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等方面瓶颈问题,加强对高端制程芯片和下一代芯片全产业链科技创新支持。
第三,扎实推进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实施的成功经验。顺应创新主体多元、活动多样、路径多变的趋势,改革创新治理体系,以大平台带动大协作,在机制设计上保障多元创新主体协同创新,形成开放共享、协同高效的创新治理格局。支持“企业牵头、揭榜挂帅”“政企双进入,大专班推进”等新型举国体制的实践探索,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研制突破,完善推广“整车整机企业发榜—创新企业或创新联合体揭榜—揭榜企业挂帅攻关—发榜企业认可采购”机制。
(二)强化保供稳链,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畅通与自主可控
加强各项保供稳链政策的贯彻实施,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完善关键零部件供应体系,持续推进产业链强链补链工程,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为产业链韧性提升夯实基础支撑。
第一,加大关键零部件国产替代力度,健全关键核心零部件供应和备份体系。建立重点产业供应链关键环节监测预警和协同保障体系,加强关键材料、关键软件、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供应保障和协同储备,支持企业制定备份方案和替代清单,根据发展需要落地关键项目。用好高精尖产业强链补链支持政策,统筹推动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推广应用、产能提升等工作,支持龙头企业建立供应链“B计划”,推动先进制造企业入链进体系。以环京产业发展三个圈层为依托,强化京津冀创新协同与产业协作,在智能制造、医药健康、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等重点领域,依托节点城市产业配套圈层,完善产业配套。
第二,依托重点产业集群、重点园区、重点企业,持续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工程。支持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牵头,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遴选研发合作单位和团队,组建产学研协同、上下游衔接的创新联合体,开展技术攻关。支持链主企业整合上下游资源,带动关键配套企业就近布局,打造具有“竹林效应”的产业生态集群。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开源地图引擎等新技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入图上“云”,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开展上下游合作精准数字画像,明晰企业在关键环节的分布,对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估。建立补链延链项目库,对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等进行动态监测,培育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关键环节项目和重大项目。
(三)推动创新型企业集群融通创新和开放发展
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打造以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等为重要支撑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培育产业链生态主导能力,加强融通发展,为产业链韧性提升夯实创新主体支撑。
第一,培育科技领军企业的产业生态主导能力,加强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的全产业链开放创新,重点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围绕解决“卡脖子”难题,支持“链主企业出题、中小企业答题”的协同创新模式,培育产业链创新体系。促进龙头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在产品设计、材料开发、工艺开发、装备制造、应用推广等环节开展协同攻关,鼓励链主企业通过供应链协同、创新能力共享、数据协同开放和产业生态融通等模式,整合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培育由链主企业带动、单项冠军企业支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聚的梯次有序、融通发展格局。
第二,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鼓励专精特新企业在细分领域精准布局、走精耕细作的专业化发展道路,主动围绕关键环节,主攻细分行业,巩固细分领域技术领先地位,打造标志性产业链。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建立中小微企业梯次培育库,加强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专项扶持,做强做精一批专业能力强的零部件配套或软件开发企业群体,进一步促进“小升规”“规升强”“强升巨”。
(四)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增强创新体系效能
优化科技服务体系,完善应用场景支持,加强安全监测,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创新体系效能,为产业链韧性提升夯实环境支撑。
第一,强化科技服务功能,促进科技服务业提质增效。一方面,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业作为创新要素汇集、创新主体联结、创新平台培育的重要功能,增强科技服务业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布局科技服务平台,提升创新支撑作用。优先布局研发创新平台、技术转移转化、创业孵化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高端科技服务机构,强化综合性科学中心科技服务功能,优化高端产业集聚区科技服务功能。
第二,加强产业应用支持和场景培育。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双重作用,以场景创新汇聚科技领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精准匹配创新应用和创新需求,促进不同领域和主体融合创新,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完善“政策+技术+场景”的产业创新生态,促进科技创新、场景创新、产业发展形成融合互动,持续推进底层技术、数据要素和应用场景形成完整闭环,加快实现关键场景落地。
第三,加强科技安全预警监测。建立产业科技安全风险预警监测与评估机制,完善预警监测指标、科技动态监测、新技术应用风险评估等全链条风险预警监测评估体系。对战略性产业领域“卡脖子”技术进行全面分析与动态掌握,对科技创新攻坚活动进行全过程动态监测。加强技术预见,加强重大创新领域战略研判,动态评估国际科技发展趋势、新兴领域、重大项目、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为下一步科技研发重点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肖兴志,李少林.大变局下的产业链韧性:生产逻辑、实践关切与政策取向[J].改革,2022,(11).
[3]张于喆,王海成等. 中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J]. 宏观经济研究,2021,(10).
(作者单位: 北京市社會科学院)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