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一线织华章
2023-10-19程波涛
程波涛
袁洪滨,“洪滨丝画”的发明者,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安徽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首届中国十佳民间艺人。2005年获第七届“山花奖·民间工艺”终身成就奖,2006年获国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2年建“东方一绝·洪滨丝画园”“洪滨丝画美术馆”。
“洪滨丝画”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袁洪滨“别出心裁的艺术创举”,更是他将传统丝绵画由简单的工艺美术形式向高雅艺术殿堂推进的成功实践,正如袁洪滨本人所说:“我希望把我们行业里能够体现文化艺术高峰的作品推向世界,把我们最优秀的创新艺术推向国际,尤其是丝路文化,将丝路文化艺术延续、发展、创新,为祖国争光、为我们的行业争光!”也正是本着这样的初心、信念和责任,袁洪滨和他的团队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和努力,终于将“洪滨丝画”打造成“东方一绝”。“洪滨丝画”所体现的精湛的技艺和神奇的表现手法,使其成为丝绵画中的“天花板”,不仅获得了业内外一致赞誉,还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声誉。
20世纪70年代,袁洪滨还是马鞍山纺织厂一名普通的工人,由于工作性质,常会有棉絮粘附在衣服上,并形成不规则的图案。这对于长期从事纺织行业的人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可是充满艺术想象力和具有革新精神的袁洪滨却被深深触动,产生了天马行空的想象。这种来自劳动中的艺术启发,成为他后来创作丝绵画的缘由和契机。于是,他开始学习和借鉴民间布贴画等相关的工艺形式,尝试创作一种以丝绵为材料的全新工艺表现形式。据袁洪滨本人介绍,最初的探索中有很多苦涩,既有别人的不理解,也有对材料不可控的无奈。而当他把亲手用棉花制成的工艺画展示给工友时,大家的赞许给予了他信心,也激发了他继续创作的热情。
为了创作丝绵画,他曾连续一两个月窝在斗室中,甚至寝食其间。有一次外出时,他忘记关窗户,见天气突变,赶紧返回,可当他打开门时,发现创作了近两个月的丝绵画已经被风无情吹倒,丝绵散落一地。凝聚多日心血的作品瞬间被毁,袁洪滨顿时感觉天旋地转。他颓然倒地,欲哭无泪……可见,“一艺之成,良工苦辛”呀!
以前,棉花画通行的制作方法是利用胶水将经过梳整、染色的棉花粘贴在画板上,虽然也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传承意义,但其表现手法生硬、刻板,层次简单,不如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表现得丰富细腻和生动逼真,对题材的刻画也浮于表面,无法深入。要改善传统棉花画的局限和不足,就需要有为之士大胆革新,于是,“洪滨丝画”应运而生。
袁洪滨将原来普通棉花画的粘贴方式进行了改良与创新:以丝绵为媒,搓、拉、捻、剪技艺为介,辅之梳棉工艺、染色技术,并综合现代绘画艺术和装帧艺术,通过对丝绵手工磨擦时产生的静电以及丝绵本身的附着力,在千变万化的描绘、摹刻之中,万缕的丝绵都被精心贴绘成画。
与一般绘画不同的是,“洪滨丝画”呈现的画面效果更为强烈,无论是造型,还是色彩,都更能展现丰富的层面、叠次,以及纹理、机制,更具立体感和视觉冲击力。因此,“洪滨丝画”较之普通绘画,与观众的距离更近,更为灵动、巧妙、活泼,更容易出现妙趣横生、姿态万千的动人效果。很多见过“洪滨丝画”的观众,都对其人其画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画中所塑造的场景或人物“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洪滨丝画”作为独特的工艺美术新形式,其艺术效果可谓别具风味、妙不可言。作品如同浅浮雕般的画面经常产生超乎寻常的表现力,震撼着欣赏者的灵魂。而这种强烈的视觉表现力背后,不仅是技艺与材料的完美匹配,更是传统与当代艺术的结合。
如此别具一格的“洪滨丝画”,离不开其创始人袁洪滨的努力。正是在他的发明和推广下,“洪滨丝画”的工艺美和意境美才得以展现在大众视野中。
1982年,袁洪滨创作的《咪咪图》被安徽省选送参加由轻工部和团中央举办的“首届全国青年小发明竞赛”,获得了一等奖,此次获奖奠定了他创作丝绵画的信心和以此为志业的勇气。1985年秋季,安徽省首届对外贸易洽谈会在合肥举行,袁洪滨的作品应邀参加了洽谈会的“对外小商品展览”。他回忆:“开幕的第一天,我独具一格的作品就被一位美籍华人看中,对方当即提出订制100幅。”而这笔来自国外的大额订单,让他极为忙碌和焦虑,尤其是人员短缺、工作场地限制等,让他一筹莫展,好在组织给予了他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再加上他本人非常努力,最终按期完成了订单。
袁洪滨于1989年创作的《棉花画的制作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随后,袁洪滨在马鞍山创办了“洪滨丝画园”。在这里,袁洪滨和他的团队设计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丝绵画作品。其中部分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馆、钓鱼台国宾馆、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俄罗斯国家民俗博物馆等机构收藏。如今,“洪滨丝画”已成为马鞍山的一个重要文化地标。
纵览袁洪滨的丝画作品,无论是微妙的人物,还是宏大的场景,或是大型文化叙事,大都刻画得淋漓尽致、精妙入神。
30多年来,袁洪滨和他的团队创作了大量的丝画作品,内容涉及静物、风景、人物等题材,其作品不仅屡获大奖,还经常被作为“国礼”送给国际友人和外国政要,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洪滨丝画”《萨马兰奇肖像》,被送给国际奥林匹克组委会主席萨马兰奇;2015年10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袁洪滨精心制作的“国礼”《德国总理默克尔肖像》赠送给来华访问的默克尔总理。李克强总理赠送《德国总理默克尔肖像》时的推介词是这样的:“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了迎接您的到来,我们特别用心地为您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品,这在市面上是看不到的,我也是第一次见到:深藏在中国民间的绝活,它出自我的家乡安徽马鞍山一个小地方民间艺人,为您亲手精心制作的。它采用了独特的材料和制作工艺,它是用中国最古老的丝和现代的手工技艺,一丝丝、一缕缕地贴绘出来的,更神奇的是:不用任何粘胶剂,凭手工摩擦产生的静电和自然的附着力贴绘而成。这个工艺,是我们中国人在世界上的又一个独创,在欧洲荣获了第54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特别金奖’,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比利时皇宫获得‘皇家一级骑士勋章’。这个画的品牌叫‘洪滨丝画’,是用创始人的名字命名的。它历经了三十多年的潜心钻研与持续改进,把中国丝路文化艺术的表现,推向了划时代的巔峰,被誉为‘东方一绝’。”这种具有“文化名片”意义的推介,不仅是对“洪滨丝画”的肯定,同时也彰显出中国这个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的好客与民间艺术的精湛。“洪滨丝画”于一针一线的巧妙技艺中将“铁娘子”默克尔沉稳朴实、坚毅果敢的个人品质和政治家气质真实而生动地表现出来,赢得默克尔总理本人和在场嘉宾的赞叹。“洪滨丝画”中还有一些表现历史题材的大型作品,例如,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献礼的《世纪风云》,饱含创作者的激情和浪漫想象力,是一幅展现中国近现代风云激荡的大手笔创作,更是民间工艺美术家对党和国家传递出的一份厚重诚意与深情礼颂。整幅作品从构思到制作,从材质到艺术表现都展示出袁洪滨技艺精湛与非同凡响的一面,该作品也曾入选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终评。
袁洪滨以自己的方式弘扬着大国的“工匠精神”,用再简单不过的丝绵为载体,以神奇的工艺制作手法和充满艺术想象力的创作,锐意进取,执着求索,创造了中华民族又一个新兴的文化品牌,成就了自己不平凡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