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航“夕阳红”,向老年友好型社会迈进 探索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新模式

2023-10-19杜佳晨

中华建设 2023年10期
关键词:夕阳红居家老化

杜佳晨

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8亿,占全国总人口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1亿,占全国总人口14.9%。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社会适老化改造正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国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确定为国家战略,大力推动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有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等,以适老化改造为抓手,积极打造老年宜居环境,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迈出积极步伐。

共享发展成果,普惠政策走进千家万户

当我们漫步在老旧小区的街道上,不难发现时间的痕迹已经渐渐侵蚀了这些曾经繁荣一时的社区。斑驳的墙壁,残旧的户型,以及无法满足现代居住需求的设施,都让人感叹岁月的无情。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不仅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为了给居民们带来更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

如何更好地进行适老化改造?作为全国最早启动适老化改造的城市之一,2016年至今,苏州将适老化改造工作与老旧小区改造、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城市新基建、古城保护更新等工作有机结合,打造了“从家里到家外,从社区到城市”的整体适老化体系。适老化改造走出了“家门”,走向了全社会,形成家庭、社会、市场、政府共同推动的合力。

如何撬动适老化改造产业快速、稳步发展?苏州在全国首创养老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用2亿元母基金撬动63.3亿元子基金,推动一批智慧养老、康复辅具等行业企业快速发展,实现事业产业“双轮驱动”。

除此之外,安徽出台《安徽省加快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实施方案》,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上海支持建立全市统一的家庭环境适老化改造平台,对符合条件的对象予以补贴;重庆在基层社区持续开展助餐、助浴、助医“三助”行动,加快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试点和居家适老化改造……

目前,我国居家适老化改造尚且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各方在资金支持、技术支撑、社会共建等方面协同发力,形成良性产业循环,也需要各方不断破解新问题新挑战,激发新成果新作为,持续提升适老化改造的广度、精度与温度,真正让老年人共享新时代发展成果。

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城市建设与更新处处长田永英认为,居家适老化改造应当从政府兜底保障为主向多元参与的可持续建设发展模式转变,从保障基本养老需求向满足老年人全生命周期多元化需求转变,从重养老设施建设向适老化设施与服务融合互补转变。

高品质生活,享受“家门口”的便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养老服务制度框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社会化养老服务实现了“从无到有”;“十四五”时期,面对新任务,我们要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从有到优”的新突破,这就需要保证养老服务对象的普遍性、服务供给的可及性、服务质量的可靠性、服务价格的可承受性。

准确及时掌握老年人需求、适老化设施现状情况,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提高居家适老化水平。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正是推动适老化改造的重要契机。

据调查显示,目前居家养老仍是我国老年人的主流养老模式。从加装电梯、安装便民扶手、改善小区坡道、进行地面防滑及高差处理,铺设坡道方便轮椅进出等改造的“小切口”入手,在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中,应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改造需求,打造高品质社区,让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家门口”的便利。

如何让老旧小区改造适应老龄化发展。做好改善民生“大文章”?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老年人能够在老旧小区中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涌现出不少卓有成效的新实践。

合肥市瑶海区将适老化改造纳入区级城市更新行动规划,2022年投资1.2 亿元用于支持9个老旧小区及周边便民设施的品质提升,在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方面重点投入公共区域无障碍设施改造,统筹全区养老服务设施总体配建及家庭适老化改造试点推进。结合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蚌埠去年对100户居住在家中并经能力评估确定为中、重度失能老年人试点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推动专业养老服务向家庭延伸。

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多地开始兴办社区食堂,让社区老人和失能人士、残障人士等能在家门口也能够吃上干净便宜可口的饭菜。社区食堂解了民忧,暖了民心,是一项真真切切的民心工程,瞄准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方便和温暖了千家万户,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积极呼应。

彰显科技温度,创造老年友好出行环境

近年来,随着适老化改造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有序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大字模式、语音播报、远程协助……这些看似简单的微改造,关系老年用户的切身感受,尤其步入智能化社会,其成效好坏更直接影响老年人及未来步入老龄群体的生活质量。

加快数字服务适老化改造,切实解决老年人出行困难,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64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8.7%,这部分人群在数字服务方面的需求不应忽视。通过数字赋能,加快互联网技术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创造对老年人友好的数字环境,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共享科技进步红利。

在河北石家庄市,硬件升级是适老化改造的第一步。引入低地板、低入口一级踏步纯电动公交车,设置轮椅摆放区,让老年人上下车更便利;沿途公交站牌采用“大字版”,便于老年人快速识读。软件服务也同步跟上:针对老年乘客行动迟缓等特点,组织专项培训,推动驾驶员驾驶更平稳、服务更优质。

“自去年10月底适老化线路开通运行以来,老年乘客的出行体验不断提升。”石家庄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公交为抓手持续提升适老化无障碍交通出行服务,力争今年在全市新打造16条适老化线路。

适老化的“小改造”正帮助老年人实现 “大幸福”。“一键叫车”服务逐渐普及,目前已有近300个城市上线网约车“一键叫车”服务,累计为超1100万老年人乘客提供服务7900余万单。国内130余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通95128约车服务电话,巡游出租车电召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截至今年6月,北京、广州、深圳、西安等28个城市已通过热线电话、公众号等方式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爱心预约”服务。

目前,全国已经有648家老年人常用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改造,“一键呼入人工客服”累计服务超过2.2亿人次,老年人面对智能技术“不能用”“不好用”“不会用”等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当前,适老化改造工作逐渐深入,需要社会各方协同发力,更需要在推动过程中不断破解新问题新挑战,激发新成果新作为,持续提升适老化改造的广度、精度和温度,真正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猜你喜欢

夕阳红居家老化
延缓大脑老化,要怎样吃
《居家》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老牛奋蹄“夕阳红”
包头市干休所成立“夕阳红”老干部宣讲队
杜绝初春老化肌
蒙太奇里的“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