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动态】
2023-10-19
恢复和扩大消费20条措施重磅发布,利好轮胎市场!
20 measures to restore and expand consumption have been heavily released, benefiting the tire market!
2023年7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下称《措施》)对外公布,围绕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政策举措。其中汽车作为消费的“四大金刚”之一,正在成为促消费的重点领域。
汽车市场利好政策频出
在本次发布的20条促销费措施中,稳定大宗消费前两条便是针对汽车市场的措施,为车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通知》提出:
(1)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各地区不得新增汽车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的地区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着力推动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便利二手车交易登记等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促进汽车更新消费,鼓励以旧换新,不得对非本地生产的汽车实施歧视性政策。加大汽车消费金融支持力度。增加城市停车位供给,改善人员密集场所和景区停车条件,推进车位资源共享利用。
(2)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落实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等政策。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有效满足居民出行充换电需求。推动居住区内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优化布局并执行居民电价,研究对充电基础设施用电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推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用电成本。
车市转型,国产轮胎能否弯道超车?
根据客户不同,轮胎需求端分为配套市场和替换市场。其中,配套市场面对的客户为整车厂,需求由汽车产销量决定,乘用车单车配套量一般在4~5条,需求量伴随全球乘用车产销量增长而增长;替换市场面对的客户为经销商和零售商,需求来自汽车保有量。毫无疑问,汽车市场的兴衰很大程度决定了轮胎市场的存亡。
而当前,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都面临着同一课题——汽车电动化转型。尽管目前燃油车的保有量仍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很多汽车大厂都开始向新能源转型。传统燃油车不断被各大车企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层出不穷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截至目前,已有多家跨国车企宣布停售、停产燃油车时间。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31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从市场占有率来看,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的比重已经达到28.3%,比2022年提升2.7个百分点。从保有量来看,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 6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市场占有率、保有量均创历史新高。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飞升将进一步刺激其配套和替换轮胎市场的消费频率,但是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在动力来源、运行工况等方面存在不小的差异,因此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无限商机的备有也充满了多种挑战。
这就意味着想要分到“蛋糕”,轮胎制造商需要在轮胎多项性能指标上下足功夫,提升轮胎技术含量,满足新能源汽车配套轮胎在低滚阻、高负荷、轻量化、高耐磨、抓地力和静音等方面的不同需要。
从中国轮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中国轮胎正处在关键的转型期首先中国轮胎企业经过几年的淘汰,产能波动比较大,在疫情过后,轮胎企业的开工率整体维持在较高水平,但在国家的主导下轮胎行业仍处于淘汰老旧产能的洗牌期。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热潮对于国产轮胎品牌来说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以国产轮胎龙头企业玲珑轮胎为例,其新能源汽车轮胎配套突破600万条,新能源轮胎配套整体市占率超过22%。此外,赛轮、中策等国产一线品牌均已推出新能源汽车专用轮胎。
相关研报还认为,从新能源汽车维保业务的工单结构来看,新能源汽车的轮胎工单比例高于传统燃油汽车。因此,具备高技术、大市场、好渠道的新能源轮胎生产企业有望从汽车电动化浪潮中受益。
摘编自“中国轮胎商务网”
深度解读轮胎市场:行业拐点已至,谁能抢占制胜先机?
Deep interpretation of the tire market: The industry has reached a turning point, who can seize the opportunity ?
原材料价格回落修复经营业绩,下游汽车销售及海外出口增长,轮胎行业能够重现2020年的高光时刻吗?拆解来看,上半年,原材料、运费等成本端价格回落成为推动轮胎企业业绩修复的主要原因;同时,国产替代、出口提升以及下游汽车销量增长也在需求端为轮胎销售带来支撑。
轮胎原材料成本下行胎企业绩回暖
业绩预告中,多家轮胎上市公司均表示,受益于国内经济活动持续恢复以及海外市场需求提升,叠加原材料价格和海运费回落,上半年公司盈利能力实现大幅提升。
以成本构成计,原材料占营业成本比重超过75%。总体而言,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合计约占轮胎原材料成本的40%~50%,炭黑材料约占原材料成本的8%,帘线帘子布合计约占原材料成本的10%左右。
年初(2023年)以来,轮胎上游原材料价格逐步回落。截至7月1日,国内天然橡胶价格约为1.2万元/t,较高点(1.6万元/t)下滑25%;合成橡胶和炭黑价格分别为1.21万元/t和5200元/t,分别较高位下滑12.32%和39.81%。
测算数据显示,因下游应用领域不同,国产轮胎的重量在10~70 kg不等。以乘用车使用的半钢轮胎计,其橡胶使用量(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约在6 kg左右。因此,橡胶价格每下降1 000元/t,预计将为轮胎带来6元左右的利润提升。本轮原材料降价预计将为轮胎企业的单只轮胎带来20~30元的利润增厚,预计推动毛利率回升近10个百分点。
同时,运费回落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轮胎企业实现业绩修复。同样受疫情等因素影响,2021~2022年上半年,海运价格急剧上涨,泰国到美西港口海运费由疫情前的1 500美元/FEU增至1.6万美元/FEU。而自2022年下半年起,随着海运运力供需趋衡,海运运费急速回落。截至6月末,泰国到美西港口海运费为1 450美元/FEU,到美东港口海运费为2 395美元/FEU,均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按照一只40英尺集装箱标准柜承载力计算(约800条轮胎),截至5月末,泰国至美东单条轮胎运费为2.99美元,同比降低82.58%,降幅约为14.19美元/条。随着2023年美国市场进口需求的改善,以及中国轮胎品牌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预计轮胎销量和毛利率将有所提高。
错位竞争寻突破国产轮胎品牌替代进程加速
除成本端外,上半年,需求端增长也为轮胎企业的业绩回暖提供了有效支撑。下游汽车销量增长以及出口数据提升,成为上半年轮胎销售增长的重要“引擎”。例如,玲珑轮胎在业绩预告中表示,上半年,公司预计销量同比增长23.2%,其中毛利较高的半钢轮胎同比增长28.11%。
中汽协发布的最新产销数据显示,6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6.1万辆和26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5%和4.8%。1~6月,中国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1 324.8万辆和1 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
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5月,中国橡胶轮胎外胎产量约为8 532.4万条,同比增加20.9%;1~5月累计产量约为3.88亿条,较上年同期增长14%。海关总署数据则显示,2023年1~5月,国内的轮胎出口量为297.2万t,同比增长12.41%。
从市场占比角度来看,近十年以来,凭借价格、成本、智能制造、设备等优势,国产轮胎在全球轮胎市场的份额持续提升。
根据美国《Tire business》(《轮胎商业》)发布的年度排行榜,2010年, TOP75强中国上榜企业数量约为24家,占全球轮胎企业销售额的比重为14.1%;截至2022年年末,75强上榜的中国企业数已达到34家,销售收入合计345亿美元,占全球轮胎企业销售额的比重增至19.44%。与之相对,排名居前的三家轮胎企业(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的市场份额则由2010年的43.72%逐步下滑至35.71%。
近年来,中国轮胎企业凭借较低的成本聚焦中低端市场,在出口欧美的过程中与第二梯队品牌形成价格带错位竞争,并凭借高性价比逐渐实现份额的持续提升。
存量市场持续扩大轮胎替换市场未来可期
根据客户不同,轮胎需求端分为配套市场和替换市场。其中,配套市场面对的客户为整车厂,需求由汽车产销量决定,乘用车单车配套量一般在4~5条,需求量伴随全球乘用车产销量增长而增长;替换市场面对的客户为经销商和零售商,需求来自汽车保有量。
2010~2017 年,全球汽车行业持续增长,汽车销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54%。其中,2017年,全球汽车累计销售首次突破7 000万关口。但2018年起,全球汽车销量出现了连续三年的销售下滑。
2021年,全球汽车产业再次迎来销售拐点,全年产销量分别达到 8 014.60万辆和 8 268.48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5%和 6.05%,结束了连续三年的下降趋势。
2022年,全球轮胎销售量合计约为17.5亿条,同比增长0.14%;其中,全球轮胎75强上榜企业实现总销售额1 775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在全球17.5亿条轮胎销量中,配套市场销量约为4.3亿条,占整体销量的24.57%;替换市场的销量为13.2亿条,占75.43%。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整体晚于欧美市场,受此影响,2022年,国内轮胎销量结构中,配套市场与替换市场的销量占比分别为47%和53%。与之相比,2022年,全球配套市场与替换市场的销量对比为24%和76%。其中,北美和欧洲的配套市场与替换市场销量占比为18%和82%。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提升,预计轮胎销量结构会向欧美市场趋同,替换市场轮胎需求量会持续提升。正常情况下,轮胎更换周期在6~10年,2013~2017年销售的汽车轮胎已进入替换周期,将带动替换市场需求持续向上。
同时,汽车电动化有望为中国胎企带来新突破。相比替代市场,配套市场要求更高,需要胎企的稳定供应能力,并需要一定品牌力支撑。目前,中国胎企的轮胎销售主要面向替换市场,但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中国轮胎品牌有望借助新能源车实现配套市场份额的提升。
摘编自“证券市场周刊”
轮胎反倾销税初裁大降,唯有全球化方能破局
The preliminary anti-dumping duty on tires has been greatly reduced, only globalization can break the situation
频繁遭遇“双反”调查的A股轮胎企业,近日迎来了一些好消息。
7月23~24日两天,森麒麟(002984.SZ)、玲珑轮胎(601966.SH)、通用股份(601500.SH)三家轮胎企业先后公告美国商务部对三家企业泰国分公司的反倾销调查第一次年度行政复审初裁结果。
初裁结果显示,森麒麟泰国反倾销税率有望从原先的17.06%降低到1.24%,泰国玲珑有望从21.09%下降到4.52%,通用橡胶泰国则有望从17.06%下降到4.52%。
受此影响,23、24日两个交易日,森麒麟累计收涨8.8%,玲珑轮胎涨6.2%,通用股份涨1.6%。
记者联系森麒麟相关人士希望获得进一步信息,但对方称一切以公告为准,并提示由于目前该反倾销调查结论仍在初审完成,终裁调查阶段,终裁结果有待确认,因此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1 三公司反倾销税减压
据悉,此次有美商务部反倾销调查,实际为2020年启动首轮调查后的第二阶段复审。
2020年6月29日,美国商务部启动对泰国乘用车和轻卡轮胎的反倾销原审调查,其中强制应诉的两家轮胎企业分别为日本住友轮胎泰国及玲珑轮胎泰国,两者分别承担单独审查税率,其中日本住友泰国为14.59%,玲珑轮胎泰国为21.09%。
对于包括森麒麟泰国、通用橡胶泰国在内的其他轮胎企业,当时则采用了17.06%的原审税率。
2022年9月6日,前述审查进入复审阶段,包括森麒麟泰国和日本住友成为两家强制应诉企业,其中森麒麟泰国复审初裁单独税率低至1.24%,日本住友变为6.16%,其他公司统一执行4.52%复审初裁税率。
包括森麒麟、玲珑轮胎两家公司也均对复审结果给出了乐观预期。
森麒麟表示,公司获得了复审中最低税率,表明森麒麟泰国运营管理的合规性及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玲珑轮胎则指出,该结果显示玲珑轮胎为所有受审企业中应付税率降幅最大的企业,将对泰国玲珑营运能力和订单获取有较大提升。
公告还表示,目前所有公司均执行首轮原审调查税率,直至2024年一季度终裁完成后才能最终确认。而一旦税率得到最终确认,美国商务部还将对复审调查周期内(即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共18个月)收取的多余税费进行退税处理。
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森麒麟、玲珑轮胎、通用股份三家A股公司报表都将受益于反倾销税率的下降。
国海证券分析师李永磊及董伯骏在研报中表示,反倾销关税下调,经销商拿货成本下降,轮胎公司出厂价有机会提升,带来利润率的改善。预计森麒麟2024年净利润较原值提升3.4亿元,与原预期相比提升19.01%;预计玲珑轮胎2024年净利润提升3.1亿元,与原预期相比提升15.40%;预计通用股份2024年净利润提升0.9亿元,与原预期相比提升16.39%。
退税方面,西南证券则预估,在复审周期内,森麒麟泰国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其合计营收约 36.64 亿元,复审终裁税率成功落地后,15.82%的反倾销税率对应税费差额约 5.80亿元,假设森麒麟泰国在购销各个环节中承担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反倾销税费,公司将获得退税金额约 1.93~2.90 亿元。
2 全球化布局抵御“双反”
事实上,美国对中国轮胎企业采取高额贸易门槛,其历史渊源还要追溯到2009年的“中美轮胎法案”。直至2014年,美国方面采用反补贴和反倾销的“双反”税率加征中国轮胎企业出口税率,其中反补贴保证金率17.7%~81.3%,惩罚性关税自25%~35%不等。
在高额的“双反”壁垒下,中国轮胎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
东南亚作为全球轮胎原材料的集中原产地,聚集了全球众多轮胎企业的海外分支,彼时也吸引了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国轮胎企业的投资,玲珑轮胎,中策橡胶等企业就将首个海外厂建于泰国。
直至2020年,东南亚再次开始面临来自美国、欧洲等地的贸易壁垒攻势。
资料显示,仅在2022年,就有包括南非、巴西、印度、欧盟、土耳其等多国针对中国企业展开轮胎反倾销调查。加上美国对东南亚地区历时更久的反倾销调查,中资轮胎企业近年普遍面临较为严峻的增长阻力。
去年11月,玲珑轮胎在三季度业绩会上同时表达了当前面临的困境和反倾销税率有望下降的预期。
“公司海外产能主要在泰国,而且由于出口量最大,美国市场影响力较强,美国对东南亚反倾销时被认定为强制应诉企业,执行最高税率,所以在关税上与越南相比有14%的差异,与泰国企业享受平均税率的企业也有4%的差异,这对客户成本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玲珑轮胎曾指出。
而为规避反倾销税的影响,部分A股中资企业也纷纷选择海外建厂,避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
比如,玲珑轮胎第二家海外工厂——塞尔维亚工厂即将投产。而近日亦有消息称,公司第三家海外工厂的选址似乎也在进行中。
另一家A股轮胎龙头赛轮轮胎(601058.SH)也曾指出,赛轮越南工厂的半钢胎税率与其他涉案国家和地区轮胎企业相比具有较大优势,但后期若公司产品的其他主要进口国也设置贸易壁垒,则仍会对公司产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而为应对潜在的反倾销调查风险,赛轮轮胎近年分别选择在越南、柬埔寨两地开设海外工厂。
当然,中资轮胎企业的外部布局也有不顺遂之时,如三角轮胎(601163.SH)曾于2018年计划前往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厂。然而,直至2022年5月,公司方面表示,因投资环境变化与全球经济影响,已选择终止该项投资。
一位汽配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中资轮胎企业近十年长期处在与“双反”共存的条件下,已经基本适应了这样的经营环境。而由于反倾销调查仍会周期性的出现,税率的调整并不会影响轮胎企业的长期预期,行业企业的前景仍总体聚焦的全球产能情况的需求潜力。
摘编自“21世纪经济报道”
(R-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