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经济“新考题”下的陇南“解法”

2023-10-18

发展 2023年1期
关键词:康县开票陇南

陇南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抢抓有利机遇,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考题”中交出了陇南“答卷”。此份“答卷”成绩如何,短板在哪,如何赶超?甘肃省税务局会同陇南市税务局组成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客观反映情况,寻找“强县域”考题的基层典型“解法”,供工作中决策参考。

一、“答卷”成色——县域经济成绩几何?

(一)经济体量在增长。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陇南顶住了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等叠加压力,“十四五”开局全市县域经济体量总体增长。2021年全市GDP规模增到502.5亿元,同比增长7%;税收规模增至50.68亿元,同比增长24.65%;企业销售和购进开票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8.58%、2.95%,税收收入、经济总量增速分别排全省14个市州第3位、第9位。以康县为例,2021年GDP为25.8亿元,同比增长6.9%,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全市同期增速4.8、1.8、0.6个百分点,税收总量实现1.99亿元,同比增长15.77%。

(二)市场活力在增强。税务数据显示,2021年陇南市涉税主体达到4.66万户,同比增长8.89%,有税市场主体户同比增长17.32%,新增登记涉税市场主体3900户。以康县为例,2021年涉税主体增长11.18%,高出全市增幅2.46个百分点;新增登记涉税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14.81%,高出全市104.47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6月底,康县涉税市场主体达到2194户,同比增长8.89%,市场主体稳增长的“发动机”作用表现良好。从个税数据看,康县2021年个税申报人次同比增长3.2%,有税人次同比增长11.5%,灵活就业人数渗透面广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农林牧渔、建筑、居民服务等行业涉税市场主体占比达八成以上,市场主体稳就业的“顶梁柱”效应凸显。

(三)经济结构在调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促推下,陇南经济结构及产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产业结构由“十三五”末的18.24:22.78:58.98变为2021年的19.0:24.9:56.1,“一产”和“二产”开始抬升,“三产”有所回落。以康县为例,产业税收结构由2020年的0.28:67.63:32.09调整为2021年的0.33:76.55:23.13,与全市产业结构变化一致,以茶叶、木耳、中药种植为代表的康县农业经济和以“独一味生物制药”为代表的中医药制造业保持增长态势,2021年康县农业及以农产品为主原料的制造业销售开票金额达4.93亿元,同比增长14.42%,中医药制造销售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7.41%,农业主导型发展优势凸显,经济结构调整提速。

(四)民生福祉在改善。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正在普惠于民。2021年,陇南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1%,低于全国1.1但高出全省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2%,均高出全国及全省0.7个百分点。以康县为例,其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万元)同比增长7.2%,分别高出全国0.1、全省0.2、全市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87万元)同比增长11.2%,分别高出全国1.5、全省0.7个百分点并与全市持平;居民消费上,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8亿元)同比增长16.5%,分别高出全国4.0、全省5.4个百分点;民生支出上,全县民生福祉类支出占到公共预算支出的78.01%,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等“三保”支持的比重高达65.17%;税费优惠上,全县改善民生类税费减免比重达25.8%。

(五)资源禀赋在释放。乡村振兴的推进和城镇化的加快,推动了本地资源禀赋潜力释放,陇南市成功获评“2022年乡村振兴绿色实践优秀城市”,2个案例入选“点赞.20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典型案例”。以康县为例,2021年农林牧渔业销售开票金额增长23.99%,农副产品加工和中成药加工销售开票金额分别增长43.81%、7.82%,“‘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永久会址建成启用,“康味”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扩大。2021年,康县文旅行业销售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07.96%,与文旅康养相关的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8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效应凸显。

二、“卷面”分析——县域经济短板在哪?

(一)发展基础仍较薄弱。陇南的土地面积占全省的6.53%,人口不足全省一成(9.59%),2021年GDP为全省的4.91%,税收为全省的3.3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全省的2.81%,重点税源户数占全省的5.83%,经济、财税等规模总体较小。以康县为例,2021年人口不足全市一成( 8.22%),GDP为全市的5.13%,税收为全市的3.9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市的8.55%;全县总财力预算为13.98亿元,税收对县级财政的贡献不足一成(5.26%),转移支付(91.29%)依赖度高;此外,纳税千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l户,仅占全市的2.7%,县域税源质量不高。

(二)市场主体体量偏小。陇南目前有涉税市场主体4.83万户,为全省的5.49%,分别比邻近的定西、天水、平凉3市少1.4万户、1.3万户、0.4万户,仅高于临夏、金昌、嘉峪关、甘南等4個市州,市场主体体量和规模小的问题较突出。以康县为例,涉税主体规模不足3000户,户数居全市后两位;全县大企业17户,仅为全市的5%,中小企业户数136户,不足全市的5%,包括个体户在内的微型企业占比高达74.8%。

(三)县域产业层次不高。产业是县域经济的命脉。2021年陇南全市的税收主要依赖建安房地产(24.52%)、采矿(20%)、批发零售(15.29%)、金融(7.66%)等行业,除白酒酿造和医药制造支撑制造业税收占比达到18%外,体现绿色经济的农业、文旅等行业税收微小,全市产业结构单一、主导产业层次不高的问题明显。以康县为例,2021年税收主要依赖建安房地产、批发零售等行业,建安房地产(13.24亿元)销售金额占比达到50.79%,制造业(4.81亿元)不足两成(18.45%),批发零售(3.53亿元)占一成多(13.54%);与“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相关的农业销售开票金额仅占3.07%,初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上下游链条不健全,研发水平和附加值低,产品质量、生态、品牌、创新、营销同质化现象明显;与“文旅赋能型”发展定位相关的文体娱乐、住宿餐饮销售开票金额占比仅为0.12%和1.12%,县城“一日游”等游客多,住宿过夜旅游客少,文旅整合不够,软服务标准不高,专业人才缺乏,能够体现本地特色的县域支柱产业提规提档任重道远。

(四)区域发展差距较大。2021年,陇南市九县区GDP总量仅占全省的4.91%,人均GDP(2.09万元)仅高于定西和临夏;人均地方财政收入(1181.25元)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023.26元);税收占全省的3.4%,仅为天水的一半,特别是县级税收(16.12亿元)仅占全省的4.57%。以康县为例,2021年GDP不足全市一成(5.13%),人均地方财政收入(718.65元)仅占全市的60.84%,税收体量仅为全市的3.93%,县本级税收不足亿元。在距离市区远、工业欠发达、人口资源少等不利条件下,发展中的差距仍需努力缩小。

(五)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城尾乡头”的县城是县域产业的集散地、人口的吸纳地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地。2021年,陇南市城镇化率为37.28%,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7.44、16.05个百分点,全市城乡一体化提升空间大。以康县为例,2021年常住人口不足20万,城镇化率仅为31.16%,分别比全国、全省、全市城镇化率低33.56、22.17、6.12个百分点;2021年房屋交易套数仅有全市的4.35%,房地产业税收仅为全市的2.5%,城镇一体化提升空间较大。

三、“赶考”建议——县域经济如何赶超?

(一)加速产业升级。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子。可基于“五型”定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扬长避短转化优势,推进“产业四提”,打造规模化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优先方面,可利用本地特色农产品优势,走出去对接国内加工龙头企业,争取生产加工本地化;抢抓中医药产业发展机遇,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将“独一味”工业园打造成省级中医药制造园区。文旅康养方面,做优“南北过渡带,康养陇之南”品牌,可借鉴四川、山东等地经验,打造集旅游度假、健康医养、教育研学、生态农业、运动休闲等为一体的文旅康养产业集群.变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品质更高、价值更多的“金山银山”。

(二)推进政策转化。加大政府主导、加强部门协作、加快落地速度,结合实际完善配套措施,细化落地方案,明确操作路径,确保落实落细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已出台的一系列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陇南市委市政府出台的《陇南市白酒酿造产业链建设方案》等11条产业链发展措施,解决政策“看得到用不到”等问题。利用国办《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政策利好,建议出台“强县域”行动方面的地方财政配套政策,进一步调整优化省市县收入分配关系,设立县域经济发展专项奖补资金,探索县级税收增长激励,提高金融、大型项目等方面的增值税地方部分县级分享比例,争取更多专项债券项目,提升县域财力自给水平。

(三)壮大市场主体。用市场主体的发展程度换取县域经济的增长速度,按照省上提出的“五量”要求,遵循“市场配置、政府引导、产业引领、要素保障”的原则,开展市场主体倍增行动,打好“放宽市场准入、便利开办经营、平台载体搭建、产业主体培育、各类要素保障、精准高效服务”政策“组合拳”,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及民间投资创业兴业,做大市场主体“蛋糕”,培植更多财源,增强发展后劲。

(四)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运用法治手段化解问题,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和正当诉求。按照“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标准,推进“放管服”改革,精简审批事项,压缩办事时限,推行好“甘快办”“甘速办”,落实好“不来即享”,落细党中央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和省市稳经濟一揽子政策措施,快速释放政策红利,打造便民快捷高效的“办事不求人”服务环境。组建若干“营商环境整治流动巡察小分队”,不定期开展流动巡察,借鉴安徽“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经验,可探索推出陇南“办事求人”问题线索反映窗口,及时处置干扰和损害营商环境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

(五)加快城乡融合。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强县域”行动,建议跟进落实《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的配套措施,加强城乡一体规划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宜工、宜农、宜商、宜游、宜养”的新型县城,形成县城人口虹吸效应,力争县域城镇化率达到省级平均水平,到“十四五”末达到国家平均水平。结合实际推广康县“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实现资源要素在城乡间优化配置,道路、网路、邮路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文旅等公共服务向村镇覆盖,推动发展成果城乡共享。

猜你喜欢

康县开票陇南
陇南茴香籽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测定
黄钟乐·西安诗友资助康县贫困学生感赋
青青之岛 悠悠陇南
甘肃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湖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即开票手工艺品大赛评选结果出炉
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挂牌
“开票接入”首发布,微信电子发票完成全流程闭环整合
陇南记忆
浅析甘肃省康县周家坡铜矿成矿
圆梦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