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心中的那片海

2023-10-18党梓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3年39期
关键词:琴行首尾呼应曲调

党梓桐

“铮铮——”什么声音在我耳畔响起,委婉的曲调让我情不自禁地循着它走进了一家琴行,终于见到了那张放在木质筝架上的古筝,它像一位古典女子端庄地坐在屋子中间,点亮了我的眼睛。

细观,筝首和筝尾均雕刻着精致的花纹,细细的筝弦上泛着柔和的光。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轻轻抚摸着光滑的面板,伴随着悦耳的曲調,我的心像大海一般汹涌澎湃。那首曲子成了我的最爱,而我与古筝也就此结下了深厚的缘分。(从初见古筝写起,对古筝的状貌做了具体细致的描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半段“悦耳的曲调”“我的心像大海一般”,看似闲笔,实则与下文呼应。)

初见的美好持续了几个月,闲暇时,我总喜欢拨弄几下筝弦,听着那灵动的旋律,我的眼角眉梢便满是笑意。(略写自己一开始对古筝的喜爱,与下文面对困难、心生倦意形成鲜明的对比。)

随着古筝老师严格的授课形式和所弹曲目的难度的不断加深,让我时时感到狼狈。“坐姿要端正,不能弓腰。”“指法不对,不要怕疼,手指流血是正常的。”“音没弹准,不要着急,一个音之后再拨另一个”……老师的指点让我手足无措,有时急得暗自泪垂,有时又心生倦意,对古筝的热爱也消减了几许。(与上文进行对比,写出了“我”面对困难时内心的焦虑和逃避,心理描写非常到位。)

“爱一行,学一行,最重要的是坚持。”

母亲见状,连忙给我打气。渐渐地,我知道每首经典曲目的弹奏中都饱含着弹奏者长久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为了更好地弹奏出曲目,我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一遍又一遍地寻找弹奏的最佳感觉。每天,我都坚持练习一个小时。我坐在古筝前,双手抚过筝弦,那婉转的曲调,撩拨起我的遐思。我恍若身处世外桃源,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又仿佛登上了碣石山,看海面浩渺、水波荡漾。原来,坚持竟有如此神力,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古筝的美,对它的热爱自然也增加了几分。(“我”态度的转变源于母亲对“我”的鼓励。这里对“我”坚持练习后的感受描写得非常细致,语言优美生动,令人回味。)

那天,我坐在考级场上,镁光灯照射下的古筝更显纯朴古雅,远处数十名评委和观看者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射过来。我颔首低眉,刚拨动几根筝弦,心就不由自主地走进曲调创设的情境中,时而幽婉恬淡,像《梁祝》的十八相送;时而激越急促,像《春江花月夜》的夕阳萧鼓;时而苍凉寂寞,像《二泉映月》的黯然惆怅……纤指轻拨,心灵与古筝融为一体。曲毕,评委和观众们对我投以热烈的掌声。后来,每每拿起十级证书,我都会回想起这段学古筝的日子,不觉双眸濡湿。(小作者选取十级考场的场景进行简单的描绘,并把古曲串联在一起,增强了习作的文学韵味。)

古筝,已经沉淀在了我的生命中,成为我成长路上一抹最温馨、最具有诗意的底色,也是我心中渴望的那片海。

哦,忘了说,最初在琴行听到并在后来成为我的“心头好”的那首曲子,就叫《海之波澜》……(首尾呼应,给人余音绕梁之感。)

【陕西西安市滨河学校】

总评

小作者以优美凝练的语言为我们展示出成长过程中一段学习古筝的经历,有初见时的美好,有受挫后的心灰意冷,也有听到鼓励后的坚持不懈,最后取得荣誉,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少年热爱、坚持、进取等优良品质。习作有以下亮点值得同学们借鉴:

1.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全文围绕小作者学习古筝的经历展开,写出了学习过程中的喜乐哀愁,层次鲜明。小作者在详略处理上,详写初见古筝、遇到困难、坚持之后的心态转变和考级时的场景,略写了最初的学习过程,这样更能体现“我”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内容张弛有度。

2.创设情境,语言唯美。无论是开篇吸引眼眸的琴行陈设、古筝的样子、让人内心涌起波澜的曲子,还是坚持之后的心态转变和考级时走入曲调所创设的情境中,小作者都用唯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古筝本来就是一门追求美的艺术,现在又被小作者用唯美的语言加以修饰,让这两种美合二为一,增强了习作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3.首尾呼应,隐晦点题。读完全文,我们才察觉开头和结尾的巧妙设计。开篇听到曲子时,内心产生的情愫如大海一般汹涌澎湃;结尾才揭开谜底,说开头听到的曲子名叫《海之波澜》,这正是首尾呼应的表现。此外,题目是《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仅指小作者听到的有关海的曲子,也指小作者在古筝学习过程中的追求和想要达到的境界,是一种深层次的“海”。如此设计,习作结构浑然一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吕博涵)

猜你喜欢

琴行首尾呼应曲调
Wake up, Bunny
天下琴行
布谷鸟
首尾呼应
神奇的“首尾呼应”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
是非“大数据” 喜忧两相倚
琴行产业遭遇的九大冲击(下)
分期付款搞促销资金链断裂压垮小琴行
“产供学赏”四维一体 琴行连锁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