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对生命的尊重和温暖”
2023-10-18吴投文
吴投文
在“80后”诗人中,江西诗人漆宇勤出道较早,二十来岁时就开始活跃在诗坛。最近二十年来,他的创作一直处于持续喷发的状态。从我个人的阅读来看,经常在各种报刊读到他的作品,也陆续读过他的几本诗集,感到他的写作处于持续提升的状态。至今,他已发表以诗歌为主的各类作品数千篇,出版个人作品集二十一部。对一位“80后”诗人来说,他所付出的努力是可想而知的。在“80后”诗人的创作格局中,漆宇勤的创作带有自身的特殊性。他的诗歌总体上并不属于“80后”诗人中那种极端先锋性的写作,而是对中国的文学传统有着深情的眷怀,同时在辨认的视域中吸纳先锋性的创作因素。相对来说,漆宇勤的创作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他的创作始终和生活现场保持近距离的介入关系,他的“很大一部分诗带有日常经验诗学的性质”[1]。这既是他执着于创作而凝眸生命远景的证明,也是他执着于探索而又守正出新的证明。创作就像长跑,不仅需要才情,更需要坚韧的耐力。漆宇勤二者兼有,从他的创作中可以发现他的底气,也可以发现他属于自己的对创作的思考。实际上,一位诗人的精神家园就是他的作品,他在作品中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就是他自身的血肉,也是精神家园里丰茂的果木。这些特质,在他近年来出版的几部诗集中表现得特别集中。
《另起一行》出版于2019年。在鲁迅文学院举行的研讨会上,著名诗人、翻译家树才对《另起一行》及漆宇勤的整体诗歌创作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漆宇勤是一个怀着一颗忧心的成熟诗人。“怀着一颗忧心”,这一评价切中了漆宇勤诗歌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温暖的追求。其中的《纸片人》《在斑马线上活着》等作品,写夹缝中求生存的生命弱不禁风,将生命中的某些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呈现出人性温暖和理性光辉,形成了漆宇勤诗歌的“筋骨”。
《靠山而居》是漆宇勤参加第三十五届青春诗会时出版的一部诗集。这部诗集既有关注人间疾苦、充满悲悯情怀的作品,也有关于死亡与生命、关于亲情温暖的思考,还有新现实主义的批判书写。诗人在本书中探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讴歌自己的故土龙背岭,同时进行充满思辨的自我表达。与当下风行的小清新、风花雪月的诗歌相比,漆宇勤的诗歌追求似乎有些另类,他回归现实主义的审美取向,引入说理成分,为了思辨与对现实的回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美”。这种审美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赓续了宋代诗歌的传统。这部诗集中有一首《如果蜗牛会说话》,描写的是弱势者在好不容易挣扎到了相对繁华的都市,结果却发现自己的“壳”在强大的现实碾压下不堪一击,读来让人潸然泪下。
诗集《在人间打盹》显示了漆宇勤长期以来自觉的艺术追求。诗集分为五辑,形成了一个各辑之间相互对照的整体结构。这部诗集主要聚焦对童年的回忆,对故乡的皈依和对生存的感悟。在漆宇勤的作品里,“故乡是一个全面呈现出来的效果:美丑善恶、衣食住行、风俗地貌”[2]。诗人往往返回到生命的源头,退回到故乡的场景之中,呈现生命与世界的各样情态,抒发对生活的眷念与憧憬。
除了诗集,我们也可以通过他发表在各类文学刊物上的作品发现漆宇勤诗歌追求的题材、情感意蕴多元性与主旨、价值取向同一性。
如《动词》一诗,写除夕给父亲扫墓,感悟到人生中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剔除的,也有很多东西是需要守护的,需要守护某种纯洁的精神,需要传承父辈的美德。漆宇勤的诗中往往有一个清晰的自我形象。他的很多诗都与自己的某段人生经历有关,诗人把自我的情感倾注到创作中,显得真诚而让人感动。诗人面对生活,不回避人生的苦难,不回避人性的复杂。他的诗中所流露出来的人生感喟是由生活本身酝酿出来的。
诗人在《野云心》《它们并不叫它杂草》《生命多么潦草》等作品中表露出了对自然深情的流露。诗人也注视现实人生的复杂性,诗中也包含着对人性的某种审视,却都见出诗人的平易旷达,而不是孤立于自我内心的落寞。诗人看人世沧桑亦见出本真与率性,这就是诗意的栖居之处,亦是诗意的皈依之处。
漆宇勤的诗注重挖掘生活中的细节,呈现真实的场景氛围,避免抒情的空洞与夸饰,叙事简练而饱含人情味。在自我心灵与生活的真实之间,他介入到二者的深度关联中,去发掘生存的真相并引向富有哲理的思索。如《杀鱼的人》,一边是杀鱼,一边是写诗,如此矛盾地统一在一个人身上。这大概也是诗与生活的统一,是诗人与生活的协调。诗中包含著非常复杂的意味,隐隐地露出反讽,然而,这却是生活的本真状态。漆宇勤在处理复杂的生存经验时,也不乏犀利的眼光,从日常生活的表面之下发现生存的悖论。从另一方面来看,“写下对生命的尊重和温暖”,的确又是漆宇勤的创作追求。他像剖鱼一样地解剖生活,满怀悲悯地观照生存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整体来看,漆宇勤诗歌的意义指向,很多正是他对生活的慧心之悟,是生命中某一片刻的恍惚与沉思。他的创作有一点显得特别可贵,写低处的生活,却有高远的立意;在人间打盹,内心却在思索,感受世界的恩情。他的诗中有爱,有悲悯,有人间的烟火味,亦有温煦的情致。他从日常生活中取材,量体裁衣,精心布局,显得自然而畅达。他的诗也写人间悲苦,却不悲观,总是传达出诗意的温情。他善于在具体的描述中引向抽象的思索,但却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延伸,把真实的生命感受延宕在诗行的严谨布列中。
漆宇勤诗中的意象几乎都与泥土有关,与土地有关。这并不出乎意料,这来源于他切身切己的生命体验。对意象的运用,有时来源于诗人对自身生活的追忆。他往往把自己最熟悉的事物转换为一个值得信赖的意象,安置到一首诗中最恰切的位置上。意象也往往联结着诗人特定的情感选择,是诗人心灵的某种寄托。一位诗人在写作中所运用的意象,往往与自己的心灵寄托具有某种隐秘的联系。如果一首诗中的意象与诗人的心灵之间缺乏这种隐秘而内在的联系,那么,诗中的意象是不可靠的,可能是虚假而缺少生命热度的。因此,一位成熟的诗人在选择意象时,往往是严苛而谨慎的,不会随意在诗中部署与自己的生命体验无关的意象。漆宇勤诗中遍布的树木花草等意象就与他长期的乡村生活有关,即使后来他生活、工作在城市,但这些意象已经内化为一种生命记忆,似乎每一个意象都在他的生命中有一个确切的位置;而当这些意象被转换到一首诗中时,同样带着从生命中溢出来的气息。漆宇勤诗中的意象带有泥土朴实的特点,丝毫不显得勉强与刻意,其中隐含着诗人感受世界的方式,隐含着诗人感受人生的基本态度,他的诗“是有根的、有血脉的诗歌,而不是喧嚣的、迎合的诗歌”[3]。
漆宇勤的诗有一种抒情的严谨性。因为他的抒情力避随意为之,力求戒除抒情的空转状态,而是把诗意布局到严谨的结构中;既不是所谓的“零度抒情”,也不是抒情的随性泛滥,而是在克制中锤炼诗意,在内敛中部署意象的秩序。他的诗总体上带有传统的抒情底色,显示出明朗的光彩,追求简洁而富有蕴含的表达。与一些“80后”诗人崇尚诗意的复杂表达不同,漆宇勤在诗中并没有大面积地使用繁复的象征和隐喻,他更多地倾向于对生活本身的真实呈现。诗意在纸上慢慢地隆起,就像诗人故乡的丘陵状貌,应和着他的情感起伏。他的诗不晦涩,诗意丰富,富有延宕感。当然,如果更多地杂糅一些先锋诗学的因素,可能会显得更大气一些。另一方面,诗人对抒情的自觉也正是来源于他对中国诗歌传统的分辨,他汲取中国诗学中的雅正一脉而自成特色。这是漆宇勤诗歌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注释:
[1]霍俊明语,见《漆宇勤诗歌研讨会在江西萍乡举行》,《中国青年报》2021年8月2日。
[2]袁恒雷:《故乡是一支悠远的牧歌》,《文艺报》2020 年10 月19 日。
[3]舒婷语,见《漆宇勤诗歌研讨会在江西萍乡举行》,《中国青年报》2021年8月2日。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