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民:畅游书海 沉浸书香
2023-10-18杨洋
杨洋
藏書工具从小木箱换成大书柜,再发展成一排排整齐的书架;藏书由小人书到专业书,地方文献到国学著作,现有藏书量已有11000余册。他就是晋城市阳城县小有名气的藏书爱好者王健民,由于老家在涧水河畔上的临涧村,情牵故土的王健民将书屋命名为“涧水书阁”。
8月31日,记者走进王健民家里,好似走进了一个小型图书馆,上万册书籍有序排放。翻开每一册书里都能看到他自己设计的藏书印章,记录着购买时间、来源和序列号。3年前,王健民被阳城县委宣传部等四部门授予“书香家庭”。王健民表示,今后的目标是把“涧水书阁”办成全县乃至全市有影响力的地方文献藏书馆,实现5万册藏书的目标。继续收藏本土作家作品,力争把“涧水书阁”办成阳城读书人的温馨家园。
藏书起源于读书和爱书。“我上小学时,正好是鼓吹‘读书无用论’的年代,那时可以说是一书难求。”尽管身处那样一个年代,王健民的父亲不仅鼓励他读书,还想方设法给他弄回来一些旧报纸、画报,甚至是残卷小说。王健民将它们视若珍宝,小心翼翼地保存在简陋的木质小书箱里,还在自己装订的32开小本子上登记和排序,这便是他藏书的雏形。
只要碰到心仪的好书,王健民都会毫不犹豫收入囊中。即便是在缺衣少食的年代,他都会把宝贵的一元压岁钱用来买书。王健民回忆说,“我买书最贵的花费有过3500元一次,也有300元买一本书的经历。”
在多年的藏书经历中,王健民有幸接触和认识了一些藏书界的朋友,并且进行不定时地交流和探讨。多年来,他之所以能够不断拓展藏书范围,扩大藏书规模,一方面是受了藏书同行的影响,另一方面得益于和类似晋城陵曹阁一样的藏书同行经常交流,获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
2020年起,王健民利用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场所调查机会,足迹踏遍全县15个乡镇300多个行政村。3年间,他进一步加深了对基层村情民情的了解,获得村委、村民、寺庙馈赠有关传统文化和宗教文化的书籍数十册。除此之外,他还撰写乡土作品,多年来始终倾情史海探究,依托藏书,挖掘未知,通过乡村走访和坚持不懈地阅读交流,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撰写了数十万字有关乡土文化方面的文章。
王健民说:“阅读推广不是一朝一夕的小事,尤其在人走村空、只剩部分留守老人的山村,更需要脚踏实地深入下去,扎根基层,用喜闻乐见的方法和手段,科学引导村民学习和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帮助村民致富,达到振兴乡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