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冬季奥运冠军成长特征研究
2023-10-18刘俊一
张 淏,刘俊一,晋 腾,姜 琪
(1.渤海大学 体育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2.东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1 引言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圆满举行,我们见证了冬季运动竞技体育的魅力,同时也向世界传递了和平、友谊和团结的价值。此次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收获9 金、4 银、2 铜,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创历史新高[1],我国在冬季项目中的奥运冠军成才规律发生转变,产生新的形态。在奥运争光计划下,探究冬季奥运冠军的成长经历,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冬季奥运冠军成长规律,可以为我国冬季奥运会冠军可持续化的培养提供借鉴,为更多的年轻运动员提供参考。奥运冠军成长成才规律研究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已被学者广泛关注[2-3],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聚焦于奥运冠军项群特征、地域特征、经济特征、家庭特征等[4-6]。本研究将基于中国冬季奥运冠军的基本情况信息,收集统计并进行分析,从时空特征、项群特征、个人家庭经济与国家整体经济等多个维度,探究冬季奥运冠军的成长和培养规律。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2.1 研究对象
以第13~24 届冬季奥运会(1980~2022年)中取得奥运冠军的中国选手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国际奥委会、国际各赛事单项等官方网站和新闻报道等,收集中国历届冬季奥运会金牌运动员的项目、籍贯以及家庭背景等相关数据。
2.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 软件对历届中国冬季奥运冠军的成长特征、基本信息、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统计,运用SPSS 26.0 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2.2.3 逻辑分析法
完成中国冬季奥运冠军基本信息的收集整理后,在时空分布、项群分布、家庭分布和经济状况四个维度上进行逻辑推理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历届冬奥会成绩分布
我国自1979年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1980年首次参与冬季奥运会,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获得首枚金牌,2022年北京冬奥会取得历史最佳成绩,中国在所参加的12 届冬奥会上共获得22 枚金牌(表1)。我国冬奥金牌的取得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探索起步阶段(1980~2002年)。这一时期我国在冬奥会上未获得过任何金(奖)牌,面临着装备差、无经验、项目未开展等诸多问题。第二阶段:突破提高阶段(2002~2010年)。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杨扬在短道速滑女子500 m 比赛中,为中国赢得第一枚冬奥会金牌,并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项目中包揽4 枚金牌,确立了中国冬季优势项目。第三阶段:全面蓄力阶段(2010~2018年)。2014年索契冬奥会中国金牌数出现下滑,但张虹获得女子速度滑冰1 000 m 冠军,在该项目实现突破;男子比赛中,短道速度滑冰摘银,冰壶挤进四强,花样滑冰、单板滑雪U 型场地项目均获历史最佳成绩。2018年平昌冬奥会武大靖在男子短道速滑500 m 项目夺得金牌,男子钢架雪车、女子跳台滑雪、男子双人雪车、四人雪车等项目首次获得参赛资格,虽然所获金牌数量进一步减少,但我国冰雪项目结构得到优化。第四阶段:综合提升阶段(2018年至今)。进入冬奥会备战“北京周期”后,我国冰雪运动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至2022年北京冬奥会结束,我国冬奥会冠军共计31 人次,其中男子冬奥会冠军10 人次,获得7.4 枚金牌;女子冬奥会冠军21 人次,获得14.6 枚金牌,男女冠军人次比为1 :2.1,相较于2022年之前的1 :4.7[3],男子冠军人次有大幅度提高,但依旧呈现女强男弱的分布。
表1 中国队获得冬奥会金牌情况Table 1 The situation of Chinese team winning gold medals in the Winter Olympics
3.2 中国冬奥会冠军成长特征
在分析冬奥会冠军成长特征之前,本文对我国历届冬奥会冠军的若干信息进行了汇总统计,见表2。
表2 中国历届冬奥会冠军信息Table 2 Information of Chinese Winter Olympics champions
3.2.1 中国冬奥会冠军地域分布
从奥运会冠军分布的地区来看,通过计算(吉林冠军人次+黑龙江冠军人次)/总冠军人次,可知黑龙江和吉林两个省份获得冬奥冠军的人次之和占比达83.87%,呈现明显的垄断态势,甚至在2022年以前除江苏运动员韩晓鹏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获得金牌以外,其他省市及自治区连一个冬奥冠军都没有。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项目属于气候依赖型[7],因此中国冰雪人才也多集中在冰雪资源丰富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其他地区的人才相对匮乏。有研究显示,全球冬季项目竞技格局呈现强者恒强的态势,弱势地区很难进入强势圈层[8-9],但这不利于冬季项目均衡、高质量的发展。我国随着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在多个省市大力开展冰雪运动,因此在北京冬奥会上,就有来自辽宁、江苏、北京等地的冠军运动员成为新生力量,使国内冬季运动项目竞争格局在地域结构上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态势。
3.2.2 中国冬奥会冠军年龄分布
我国冬奥会冠军在夺冠年龄上具有很大差异:年龄最大的是赵宏博,在37 岁时获得冠军,最小的是苏翊鸣,获得冠军时年仅18 岁。中国选手在获得冠军时的平均年龄为25.45 岁,其中,男子平均年龄25.46 岁,女子平均年龄25.30 岁。在训练年限特征上,我国冬奥会冠军平均训练年限为16.19年,训练年限最长的高达28年,训练年限最短的也有11年。值得注意的是,谷爱凌在3 岁开始接触滑雪,苏翊鸣在4 岁开始接触滑雪,并非正式开始职业训练的时间[10],但他们在职业生涯中都取得了冬奥会冠军。
3.2.3 中国冬奥会冠军项群分布
项群理论是一般训练理论和专项训练理论的纽带[11]。将北京冬奥会各个项目和我国所得金牌划分到各类项群[12-13],见表3。
表3 冬奥会多维度项群分类及我国已获金牌项群归属Table 3 Classific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event groups for the Winter Olympics and attribution of gold medal event groups in China
我国在历届冬奥会中的体能主导类项目获得14 块金牌,约占金牌总数的63.64%;技能难美类项目获得8 块金牌,约占金牌总数的36.36%,技战能、技心能主导的项群尚无金牌。在北京冬奥会之前,我国所获金牌更是以体能主导类为主,共获得11 块金牌、占到金牌总数的84.62%;技能难美类只有2 块、占到金牌总数的15.38%。在北京冬奥会上,技能难美类项群涌现出谷爱凌、徐梦桃、苏翊鸣、齐广璞等众多好手,其中谷爱凌、苏翊鸣均年仅十八九岁,现已成为自由式滑雪界和单板滑雪界的领头羊,这两个项目也将成为我国未来冬奥会上的夺金大项目。相较于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前两名的挪威和德国,我国在雪上竞速类项目上仍存在劣势。另外,在评定方法维度上,我国在测量类、评分类有金牌收获,在得分类、命中类上尚无金牌。在动作特征维度上,在周期性单一动作、固定组合多元动作上有取得金牌,但在混合性单一动作、非周期性单一动作和变异组合多元动作类项目上仍需加强。供能指标方面,对需求大量供氧的耐力性项目上亟需作出突破。
3.2.4 中国冬奥会冠军家庭背景
冬奥会冠军的家庭背景是另一部分重要的成长特征,由于冬奥会冠军是公众人物,部分人的父母情况及家庭经济情况,可以从互联网中搜取信息作为参考。从查阅到的信息来看,齐广璞的舅舅韩晓鹏是职业体育从业者,谷爱凌的母亲谷燕是滑雪教练员,苏翊鸣的父亲苏群是滑雪爱好者,表明冠军的父母也不乏体育爱好者,但是大多数冬奥会冠军的父母都是工人、农民、职员和个体经营者,其中一部分人的家庭条件还相对较差。例如周洋的母亲患有疾病,父亲走街串巷卖雪糕来维持生计;范可欣一家人生活在7 m2的铁皮屋子里,父亲靠修自行车、母亲靠修鞋生活,甚至买一双冰鞋对范可欣的家庭来说都相对昂贵;武大靖在买第一双滑冰鞋时,花了其父亲2 个月的工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综合实力和人均收入的提高[14-15],运动教育理念和方式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从查阅到的资料中发现,家庭的支持也是运动员获得冬奥会冠军的一个原因,苏翊鸣的父亲也曾停止工作2年来陪伴苏翊鸣提高技术,这种给孩子的爱、关心和陪伴无疑对其成长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家庭环境不好的运动员夺得各类赛事冠军更可以获得各级单位奖金、产品赞助以及广告代言,从而提高经济收入,这或许也是运动员刻苦训练的动力之一。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从时间维度上看,我国历届冬奥会夺金能力相对稳定、逐渐增强;从空间维度上看,冬奥会冠军主要来自东北地区,逐渐呈现多元化,但冠军培养首要依赖气候因素。
2.从项群角度上看,我国冬奥会金牌主要集中于技能难美类、体能主导周期性速度类和体能主导耐力混合供能类项目。
3.我国大部分冬奥会冠军的家庭出身和经济条件并不好,但随着运动教育理念和方式的进步,也出现了优越家境出冠军的例子,家庭对孩子的支持和关怀发挥了关键作用。
4.2 建议
1.继续坚持“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使冰雪运动深度进入校园,扩大冬季项目人才培养和选材范围,夯实在冬奥会上夺金的基础。
2.深入研究竞技项目优势转移规律,以优势带动劣势,促进冬季项目全面发展。做好优秀人才的科学迁移,利用跨界跨项选材筛选出更适合冬季项目的夏季人才。
3.注重对于冰雪项目运动员成长环境的考察,结合其出身相应给予更多的物质帮扶和心理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