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滑冰训练对当代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体现与实践路径
2023-10-18崔先友塔蒂亚娜西多连科阿纳托利耶夫娜
崔先友 ,塔蒂亚娜·西多连科·阿纳托利耶夫娜
1.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体育学院,浙江 东阳 322100;2.莫斯科国立体育学院 研究生学院,俄罗斯 莫斯科 140032;3.梁赞国立大学 体育学院,俄罗斯 梁赞 390000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鼓励高等学校组建高水平冰雪运动队,构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冬季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高等学校高水平冰雪运动队+冰雪运动试点县(区)”协同推进的校园冰雪运动新格局[1],高等学校冰雪体育教学随之走向规范。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和支持冰雪运动相关政策的出台,冰雪运动在校园体育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上升,丰富了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在冰雪运动中,花样滑冰对增强人体的平衡能力、柔韧度等具有积极作用,其与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还能够带来较好的观赏体验;与此同时,我国在花样滑冰项目上的竞技表现向来可圈可点,该项目也是我国冰雪运动中非常重要的部分[2]。因此,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纳入并推广花样滑冰项目,对我国大学生冰雪运动技能与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深刻意义。本文对花样滑冰运动开展现状进行阐述,明晰当前花样滑冰进高校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桎梏,通过梳理花样滑冰对大学生身心的增益作用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契合点,明确花样滑冰在提升大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中的重要价值,并提出花样滑冰在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实践路径。
1 花样滑冰进校园的开展现状
我国在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方面不遗余力,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已超过2 000所[3],但目前在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大多数学校还是以传统的运动项目为主。虽然教育部门对于体育课程课时占比以及课程教学内容提出了新要求,但目前冰雪运动的开展现状与政策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花样滑冰是一项集力量与优雅为一体的体育运动,因美感极强被人们称作“冰上芭蕾”,备受大众推崇与喜爱[4]。花样滑冰进校园能够作为第二课堂的重要补充资源,实现学校体育活动的多样化,但受大众观念、地域等因素的影响[5],花样滑冰进校园的推进在教学理念、场地设施、师资条件等方面都面临新的挑战。
1.1 认知观念有待提升
现阶段在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机制下,在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就业恐慌中,学校体育课堂被强占的现象依然存在,花样滑冰在体育课中的推广不具备时间和空间的优势。同时,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学校体育教育依旧过度重视体育项目在技能、竞技性等技术层面的传递,而忽视体育在教育和文化培养方面的作用。花样滑冰项目在综合类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的时间不长,原有体育教师短时间内难以达到花样滑冰的执教水准,且现有教师群体对冰雪认知欠缺,大部分体育教师对花样滑冰项目技巧的掌握与育人功能的认知尚不充分,这也引发了对该项目宣传和普及的短缺。一方面家长会对这个小众项目产生“空有花架子、无法真正锻炼身体”的错误认知,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对该项目的深度了解,部分大学生甚至认为花样滑冰安全系数太低,不敢尝试。
1.2 场地设施匮乏
由于冰雪运动在我国普及较晚,导致目前我国在冰雪运动专业场地和器材的供给方面仍有不足,供应能力弱、维护成本高、辐射范围小等问题尤为突出。北方地区的冰雪资源丰富,且冰雪运动发展较早,场地设施更加完备,造就了浓厚的冰雪氛围[6],但南方地区由于气候等原因,冰雪资源相对贫乏,并且冰雪运动场地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保障与支持,不能一蹴而就,导致专业的冰雪场馆供应不足[7]。为了给花样滑冰等项目提供专业的训练场地,一些高校会选择与滑冰馆进行合作,但学校与滑冰馆合作的成本压力巨大,而且一些滑冰馆距离市区位置也相对较远,以上因素使得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政策部署和相应配套措施的落实程度依然不够,限制了大学生参与花样滑冰运动的积极性。
1.3 专项师资不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教学的设计、组织与实施,花样滑冰教练的能力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8]。冰雪运动项目是培养学生体育综合素养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教师的专项化教学能力是开展教学活动、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支点”。对于花样滑冰项目而言,扎实的运动技能是教学创新的基础,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但目前我国从事花样滑冰教学的教师却寥寥无几,造成花样滑冰进校园过程中师生比例结构不合理,不够扎实的技能水平以及不充分的教师资源导致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多为浅尝辄止的体验式教学,教学存在碎片化、去情景化的问题。总之,当前高校花样滑冰专业教师在数量与质量上都无法保证花样滑冰教学的有效开展。
2 花样滑冰训练在大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中的价值体现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益于学生个人品格的提升和能力的养成,也是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冰雪运动具有传承文化、增强体质、竞技表演与社会交往等多元功能,可以满足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多元需求,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是培养冰雪运动人才和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渠道[6-7]。而花样滑冰训练对大学生身心的增益作用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各项指标高度契合[8],能够在大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中发挥重要价值。
2.1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 个基本要点[9](表1)。即通过个人文化素养、理性素养的提升,推动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以国家认同为最有力的驱动,不断自我督促、自我完善,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对于大学生而言,通过教育提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能够帮助其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表1 学生核心素养要点分类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student core literacy essentials
2.2 花样滑冰训练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体现
2.2.1 提升大学生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提供技能保障,是实现终身体育的重要条件之一。如哈尔滨市这样冬季气温极低的地区,开展花样滑冰的自然条件较为充分,极大地满足了发展多样化体育课、因地制宜掌握运动技能的需求[10]。进行花样滑冰训练时,需要在冰面上配合步伐快速地旋转,同时要求动作应有美感。因此,花样滑冰能够很好地锻炼大学生的下肢力量、身体协调性、平衡感以及对速度和力量的控制能力等[11]。专业的花样滑冰教师会重视对学生肢体平衡能力的训练,通过正确的脚下变位,不断训练身体在各种姿态下的平衡能力。而做好陆地训练,强化平衡能力,激发肌肉强度,能够为冰上训练提供良好的基础,例如,蛙跳、“蹲踞”旋转、“燕式”旋转等动作都对强化大学生的下肢力量以及对应的运动技能有较为显著的作用,这些也是花样滑冰陆地训练的常用动作。
2.2.2 促进大学生健康行为
健康行为不仅指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还包括意识层面的认同、生活方式层面的习惯、对情绪和心智的调控以及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一直是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尽管大学生已经成年,但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仍然对其身体素质造成了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缺乏体育锻炼、长时间沉迷于电子产品导致大学生体质下降严重。花样滑冰训练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12],同时还能强化安全意识和救伤技能。通过学习花样滑冰运动,大学生不仅能够能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还能了解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获取冰雪类运动的安全知识。从环境适应角度来看,在花样滑冰训练中,学生学习跳跃、旋转等高难度动作时会面临来自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对不同压力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会迁移到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敢于挑战、责任担当的意识。
2.2.3 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
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面对成败、解决实际问题、处理人际关系。花样滑冰是一项难度相对较高的项目,对运动技能有一定要求,大学生在进行花样滑冰训练时难免会遇到困难和失败,通过不断训练、反复钻研,能够增强其解决问题、处理情绪的能力,培养勇敢、顽强、坚毅的意志品质,是社会化技能提升的过程[13]。同时,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的过程中有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还能抵消日常学习压力紧张带来的抵触、恐惧、厌烦和焦虑情绪。从规则意识和体育道德培养角度来看,花样滑冰不仅有着技术完成得分与艺术表现分数几乎持平的比赛机制,同时也有着严格的打分规则。通过花样滑冰训练,大学生能够在掌握花样滑冰技术与动作的基础上,对花样滑冰项目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学会合理运用规则;能领悟花样滑冰项目的历史文化、特点与价值,增强自身的人文底蕴素养。因此,大学生在进行花样滑冰训练时不仅可以培养审美能力与艺术涵养,同时也能锻炼他们对规则的解读能力,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领略并内化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
3 花样滑冰训练在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实践路径
3.1 构建各主体价值认知
第一,社会整体明晰花样滑冰训练在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巨大潜能。花样滑冰进校园的顺利开展亟需社会整体达成共识的教育理念,相关主体应当正视花样滑冰训练对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地位与作用,助推花样滑冰成为培养大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重要“阵地”。值得注意的是,学校要积极借力于政策的外部支撑,扭转体育教育功利化的局面,将花样滑冰引入社团活动、第二课堂。第二,转变花样滑冰教师教学理念。要强化花样滑冰教师的专项技能水平,使其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以正确的观念和态度对待花样滑冰教学,坚持体育教学与德育并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第三,强化学生对花样滑冰项目的认知。很多学生对于花样滑冰项目的认知还处于“不知道、不理解、不敢试”的状态,因此,可以通过举办冰雪知识讲座,让大学生了解花样滑冰项目,更认可该项目对于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高校花样滑冰文化活动,适时引导大学生参与其中,并注重培养大学生对花样滑冰的正确认知。
3.2 优化课程设置
花样滑冰训练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作用的发挥,需要体育教师严格按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设置。合理有效的课程设置绝不是仅在高校开设花样滑冰课程,还要通过对项目的深入研究,科学规划花样滑冰课程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分配、推动方式,将训练的目标、层次、内容加以明确。高校花样滑冰课程在教学手段上要灵活多样,冬令营等形式能够对课程进行延伸,各类交流活动也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对花样滑冰的理论认知和实践能力,这些都是课程推广的有效形式[14]。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动作技巧的准确性,也应当积极培养学生对律动的感知能力、艺术内涵的挖掘能力,使大学生在进行花样滑冰训练时能够领略到努力拼搏的体育精神以及该项目的文化内蕴。
3.3 发挥多元主体协同作用
花样滑冰在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培养中作用的发挥,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主体的协同配合。第一,有效发挥教育部门职能作用。教育部门要围绕高校花样滑冰课程的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标准[15]。第二,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作用。高校应当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合理增加花样滑冰课时的比重,并适时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如邀请花样滑冰运动员开展个人成长经历讲座,吸引大学生积极关注花样滑冰赛事。同时,高校还应强化花样滑冰教师教学能力。一方面,通过邀请知名教练员开展封闭式训练、研讨会等形式,进行花样滑冰教学的经验分享,促进高校花样滑冰教师提升教学技能、优化教学模式。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严格规范的教练员考核,为校园花样滑冰运动开展提供优质师资。第三,合理发挥社会竞赛辅助作用。通过比赛能够激发学生和教练员的竞争意识,促进训练计划的完善,也有助于加快高校花样滑冰高水平运动队的组建;同时,高水准的竞技比赛还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挑战意识、抗压能力,进而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素养。
4 结束语
在高校中进一步推广冰雪运动,是巩固“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培养冰雪运动人才的关键。花样滑冰作为新兴体育项目在校园开展中遭遇了大众认知观念、场地器材以及师资不足等多重桎梏,梳理花样滑冰对大学生身心的增益作用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契合点,有助于在花样滑冰训练中提升大学生运动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行为、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等核心素养。因此,应当从构建各主体价值认知、优化课程设置、发挥多元主体协同作用等实践路径着手,唤起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主体对该项目的关注以及协同配合,助力花样滑冰在学校体育课程中育人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