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错时、延时开放,如何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2023-10-18杨佩佩王延实习

杭州 2023年17期
关键词:闭馆纪念馆场馆

文|杨佩佩 王延(实习)

今年暑期,全国“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热门场馆预约难、参观质量不佳等问题凸显。为更大限度满足公众参观需求,杭州结合实际情况,从7月31日起,市属国有博物馆实行错时、延时开放——11 家每天开放,17 家周二闭馆,其余 24 家维持原状,可以让老百姓“每天都有博物馆逛”。这一文化惠民举措一经推出,便得到了群众和业界的广泛支持和认同。

9月的博物馆稍稍“散热”,后续如何保温、加温“博物馆热”?《民意》栏目记者走进杭州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等场馆,现场倾听参观者、工作人员的心声。

▲杭州博物馆

民意互动平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党委政府与群众良性互动,杭州市委办公厅推动构建集广播、电视、网络于一体的“1+X”民意互动平台,即以“公述民评”面对面问政节目为“1”主平台,以杭州文广集团《我们圆桌会》《今日关注》《民情热线》节目、杭报集团《杭网议事厅》《橙柿直通车》等栏目为“X”子平台。本刊作为民意互动平台成员单位特设“民意”栏目,以听取民意、汇集民智、改进工作、促进发展。

尊重行业规律,政策可持续广得人心

9月4日(周一)下午,记者走进杭州博物馆等几家错时开放的场馆,发现人流量明显比暑期少了许多,参观者主要以成年人为主。大多数参观者都手拿导览器,在每件文物前认真观赏。

黑龙江游客孙女士是文博爱好者,她对杭州的博物馆错时开放政策表示赞赏:“昨天周日,我参观了杭州博物馆的北馆,今天周一又特地来参观南馆。相比之下,周一的体验感好太多了!”

“我们出去游玩,一般是周六、周日和周一3天连着比较多。在杭州,周一也能看博物馆,这对游客来说十分友好。在文化服务方面,感觉杭州是会在细节上下功夫的城市!”河北游客曹女士告诉记者。

近年来,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其背后离不开博物馆从业人员的默默付出——持续创新策展模式、提升服务质量。7月14日,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加强博物馆暑期等节假日开放服务工作的通知》,全国各地多家博物馆采取系列措施优化服务。比如沈阳、南京、兰州等城市的多家博物馆在暑期取消了周一闭馆;南京博物院、国家典籍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场馆延长开放时间或增设夜场。

当然,文博场馆是专业机构,在满足观众需求的同时,首先还是要尊重行业内在规律。对于大体量的文物系统博物馆,一些城市取消闭馆日,也只能作为暂时性应急措施。采访时,除了游客的点赞,记者也听到了博物馆工作人员吐露的心声。

“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文物数量相对较多,每周一日闭馆是有必要的。首先,文物需要休息,比如书画类文物尤为脆弱,不适合长时间开放;其次,也是给安全维护、硬件调试、设备检修、人员调整等事项留出必要的时间。”杭州博物馆宣传教育部工作人员阎晶宇告诉记者,“错时开放政策,在保证闭馆整修时间的同时,对缓解暑期人流量高峰的效果也十分明显。”

“从周一闭馆改为周二闭馆,主要是对工作人员的时间安排进行了重新调整,全馆工作人员都很配合和支持,同时也努力在策展质量、服务质量上做更多提升。”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公共交流部工作人员叶秋蕙说。

“对于日常开放所需财政投入大、场馆规模大、文物数量多的博物馆,我们尊重行业内在规律,主要实行错时开放”。杭州市园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杭州本次主要调整了11家博物馆为每天对外开放,包括岳飞纪念馆、俞曲园纪念馆、连横纪念馆、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等。“这些场馆日常开放所需财政投入小、场馆规模小、文物数量少,主要分布在主城区和西湖景区,交通便利,且部分场馆有门票收入。取消这类博物馆的闭馆日,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不会对场馆日常运营增设太大压力。”

据了解,市园林文物局在颁布政策前,经过了大量前期民意调查和充分论证,在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浙江工商大学人才发展与工作办公室主任、教授高燕认为:“杭州采取博物馆错时、延时开放的举措,体现了现代博物馆运作的一种新思路。在尊重行业规律的前提下,这种以民众需求为导向的运作模式,更符合当前博物馆发展的趋势。”

杭州市调整52 家市属国有博物馆开放时间

每天开放:

岳飞纪念馆、俞曲园纪念馆、连横纪念馆、浙江辛亥革命纪念馆、林风眠故居、盖叫天故居、都锦生故居、马一浮纪念馆、李叔同纪念馆、钱塘江大桥陈列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杭州旧址纪念馆。

周二闭馆:

杭州博物馆、杭州孔庙、南宋遗址陈列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司徒雷登故居、杭州西湖博物馆、南宋官窑博物馆、杭州章太炎纪念馆、杭州苏东坡纪念馆、唐云艺术馆、于谦祠、中国茶叶博物馆双峰馆区、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韩美林艺术馆。

维持原状:

杭州海塘遗址博物馆、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夏衍旧居、杭州市方志馆、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中国湿地博物馆、中国印学博物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杭州西湖博览会博物馆、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中国动漫博物馆、萧山博物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良渚博物院、章太炎故居纪念馆、临平博物馆、富阳博物馆、抗日战争胜利浙江受降纪念馆、临安博物馆、桐庐博物馆、叶浅予艺术馆、淳安县博物馆、淳安县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建德市博物馆。

【温馨提示】参观博物馆可通过“杭城迹忆”微信公众号或“浙里文化圈”小程序统一预约。

“每天都有博物馆逛”,从供需入手巧妙“散热”

今年暑期,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放票“秒没”,陕西历史博物馆预约门票日均点击量超60万次,杭州博物馆7月16日接待量(12800人)创下建馆以来单日入馆观众量的最高记录……

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的背后,折射出各地博物馆“冷热不均”的普遍现象。除了众所周知的名馆,全国各地还有不少各具特色的小博物馆“养在深闺人未识”。以杭州为例,目前全市博物馆数量共计197家,其中省级博物馆6个、市级国有博物馆52个、非国有博物馆30个、乡村博物馆109个,然而暑期“一票难求”主要还是集中在几个一级博物馆中。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刘洋表示:“博物馆预约难的背后,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高品质文化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

杭州采取的“错时、延时开放”政策,核心思路正是从缓解供需矛盾入手——延时,即增加服务供给;错时,即在需求端为热门场馆实现分流。根据记者在杭州博物馆现场随机采访8名观众的情况来看,8名观众均是外地游客,其中4名游客刚好在吴山景区游玩,路过后临时预约进入,属于“打卡式”观众。对于“打卡式”观众,其对特定博物馆的需求指向性并不强,“就近看哪个馆都成”。“错时开放”,可以将热门场馆中的这部分“打卡式”观众流量,有效引入附近区域内的其他场馆,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冷热不均”问题。

“在前期政策研判时,我们充分考虑了区域因素。”杭州市园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西湖景区、运河沿线和吴山景区的日常游客流量较大,且周边交通便利、公共文化设施充足,我们选择将该区域内的场馆错时开放。另外,对于分布在主城区外的淳安博物馆等24家博物馆,近年游客数量增长不明显,且周边公共文化设施又相对不足,所以选择仍维持原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每家博物馆因地理位置、展品种类等因素呈现不同的特质,对应的民众需求也有所不同。比如某博物馆日常在展区定期开展相应的观众调查,发现民众对该馆的夜游需求量并不高。

对于日常开放所需财政投入大、场馆规模大、文物数量多的场馆,取消一周一天的闭馆面临着诸多实际困难。“‘区域协调、错时开放’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对策。在一个区域内,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可以进行统筹,错开闭馆时间,让公众时刻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李明斌公开表示。

回应时代需求,博物馆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

2021年5月24日,中央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中国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为全球博物馆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2035年中国要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需要的是可持续的博物馆发展政策和博物馆行业可持续的发展力。前者需要政府的智慧和远见,为博物馆行业塑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加上后者不断升级的博物馆服务能力,最终真正让人民受益。”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与文博系副主任、副教授傅翼表示。

目前,浙江省博物馆数量为420个(不含乡村博物馆),位居全国第二,而杭州的一、二、三级博物馆数量更是居于全省首位。文博旅游资源如此丰富,杭州应如何回应时代需求?傅翼认为,杭州需要采用足够智慧的博物馆策略来体现其作为博物馆强市、文化强市的地位。

坚持解放思想、关切民意互动、坚持问题导向,是杭州一贯的风格和特色。为推动博物馆服务惠及于民,进一步破解博物馆“冷热不均”问题,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还推出了“走遍杭州的博物馆”活动,发放限量版博物馆“护照”集章打卡笔记本,并招募“文博推荐官”,鼓励公众在社交平台分享。记者观察到,小红书、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中“走遍杭州的博物馆”相关话题浏览量已达1516.4多万。该活动挖掘、宣传杭州许多小众“宝藏”博物馆,将国有博物馆的人流量分流一部分到人流量相对较少的非国有博物馆和乡村(社区)博物馆。

在政策落地方面,杭州市委党校文化学与统战理论教研部主任、教授沈小勇建议:“博物馆错时、延时开放日趋常态化的背后,要追求科学化和可持续。尤其要定期跟踪政策改革的实际效果与社会反响,综合考虑人流引导、空间布局、节假节庆、游客心理等因素,科学动态调整闭馆时间和场所。”

目前,针对群众反映的“全市博物馆预约渠道分散”等问题,市园林文物局正在持续关注民意、逐步探索完善。针对博物馆延时和错时开放,市园林文物局也鼓励各个博物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比如,杭州博物馆在端午节、七夕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夜游活动,取得良好反响。临平博物馆(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近期已开启为期三个月的夜游模式,每周二至周日延长开放时间至晚上9点,更大限度满足大批公众对“夜游”的呼声需求。

实现博物馆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根本性转变,进一步激发博物馆发展活力,是当前博物馆事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傅翼建议:“提高博物馆的服务质量还可以突破‘量’的指标导向,比如采用分众管理策略;针对博物馆不同类型的展览、教育活动等服务内容,采取免费-小额阶梯收费。”高燕提出:“要善于运用数字技术,构建多元化的虚拟场景系统,推广数字看展模式。”

市园林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去,我们将继续探索夜间开放、24小时博物馆、数字化等多元方式。根据《博物馆条例》,在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博物馆应当开放。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前后,恰逢杭州亚运会,杭州结合本地实际,将适当延长市属国有博物馆的开放时间,最大程度提升市民游客参观博物馆的体验感、获得感。”

猜你喜欢

闭馆纪念馆场馆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萧军纪念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场馆风采
波斯尼亚博物馆有望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