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记与烙印:山西窑洞传统营造技艺的文创产品再设计
2023-10-18王宇璇
◎吴 介 王宇璇
随着山西地区传统村落生活条件的改善,当地人民陆续盖起砖瓦房,搬出了窑洞,大多窑洞院落已荒芜或造地回填,仅有为数不多的老人还坚守在窑洞中。作为山西地区的一种传统民居,窑洞已完成其历史、文化、社会使命,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随之而去的还有窑洞所承载的传统营造技艺。山西晋北窑洞传统营造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向“文化遗产价值再生产”转变的活态化保护与本体转向中,技艺传承构建的情境是以“反向”的形式对技艺本身进行质询与重构,深度挖掘蕴藏在乡土尚未被现代文明“侵染”的原真性。
■文化记忆在地化的激活与召唤
文化记忆搭建了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将传统营造技艺凝结为回忆附属的媒介或象征物,使窑洞营造技艺得到历时性延续;过去所指向的传统营造技艺在外在文化符号的作用下形成了集体凝聚性结构,强化和巩固了大众的集体认同。
“文化记忆”与“窑匠传承”
传统窑洞营造技艺是以窑匠为“主体”“载体”和“活体”所建构的“身体遗产”记忆的迭代传承,经历由前一代窑匠“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形成的“身体图式”向下一代窑匠的传承。“显性知识”是可以脱离窑匠身体而保存的记忆,如县志、地理志等文献中记载营造技艺的图式、文字、方法、原理等知识系统。“隐性知识”是扎根于窑匠身体而保存的记忆,如营造技艺的判断感知、经验、诀窍等实践系统。窑匠的知识系统与实践系统构建了特有的“身体图式”,同时也构建了“身体图式”的文化记忆。窑匠对窑洞营造技艺的流程、诀窍、经验、技艺、步骤、方法、原理等形成了固定化、程式化、成熟化的认知,经过代代窑匠不断沉淀、加工、规范形成技术体系和营造技艺,以特定情境言传身教形成嵌入性营造技艺知识系统和文化形态完成传承机制。
文化记忆与“在地化”
传统窑洞营造技艺的保护、传承及发展唤起的是一种“在地化”的文化记忆。然而,文化记忆绝非简单的复制、积累、传播的过程,而是不断重复经历“回忆—再现—遗忘”的演变过程。历来从事传统窑洞营造的窑匠都在不断重构自己与过去的关系,进行在地化尝试,并转换成符合地方特定要求的过程,共享营造技艺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保证“在地化”集体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及群体意识。“文化记忆在地化”的目的是通过叙述展示将传统营造技艺存在的“记忆”激活,重塑乡土情结,形成独特的“地方性”。文化记忆在地化是窑匠对传统窑洞营造技艺的文化记忆,“用户”与“窑匠”身份互换并以具身感知、情境化的方式内嵌于地方性知识记忆,重新打造营造技艺在地化的沉浸式体验,实现用户的二次体验升级。
文化记忆与“再媒介”
山西窑洞传统营造技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是通过作品叙述、形象展示、视觉传达、文创设计等进行新旧媒介互动、再创造,唤醒“热回忆”和激活“隐性内核”构建情境再现的过程。“再媒介”能够“缓引”窑洞过去的情境,将碎片化、无情分裂的事物重新连接与构建,召回被遗失的传统技艺。选择符合特定情境的“媒介”,酝酿和催生虚拟营造技艺的感知力,从而产生蕴含多重想象的感性复合体,使“再媒介”转化为“文化资本”,诉诸用户的情感结构,赋能营造技艺的特性,形成独特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要在废墟与历史的营造技艺、结构、情境、方式上徘徊,“再媒介”承认历史的不可返回和窑匠的局限性,尊重记忆的碎片性和多层次性,在经验编制中实现守正创新。“再媒介”作为窑匠“身体”和营造技艺知识系统的物质载体与“容器”,目的是实现第一阶段用户对窑洞旅游印象向第二阶段使用印象的二次体验升级。窑洞营造技艺能否实现清晰、准确地表述与转移,取决于“再媒介”化的文创玩具、Logo、包装、衍生产品设计所构建的文化记忆情境,见图1。
图1 文化记忆在地化激活路径(作者自制)
■文化记忆在地化情境要素的构建与重塑
肯定窑匠的身体价值将内化于窑匠身体的知识和实践,以玩具为媒介注重活态保护的内涵,确认窑匠对营造技艺的“具身化”知识系统和实践系统,并基于文化记忆理论构建窑洞活态保护与传承体系,构建非遗情境要素,实现守正创新。
视觉修辞的劝服权利
基于文化记忆的窑洞传统营造技艺的文创再设计既是窑匠技艺的再现,也是对原始营造技艺情境根本上的“复活”。用户对特定事物形象瞬间产生的情感认同、情感归属被称为视觉修辞的“劝服权利”。用户对视觉图像的认同会呈现出暂时的、不确定的、不稳定的状态,这是因为图像反复并持久刺激作用于大脑时才能对用户发挥稳定而牢固的“劝服权利”。随着特定时间、场景的变化,这种图像刺激一旦淡化出用户的视野,用户所产生的热情和瞬间沸腾的情感温度就会逐步冷却,瞬间产生的情感意象会渐渐模糊。文创设计者应逐步有效提升视觉传达中视觉修辞的“劝服权利”,不断提升窑洞视觉传达的准确性和文化记忆在地化情境对用户的视觉劝服力。
如图2、图3所示,“寻窑记”的logo与包装设计基于视觉修辞的图像行为,构建了社会文化记忆意义,在社会心理层面建构了用户对窑匠自身、文化、历史、民族、记忆、想象和价值的身份认同。进行“寻窑记”视觉包装设计,能够以解构和重构的方式提取现有的窑洞形象,使用户触物生情,唤醒过往的记忆。以“寻窑记”视觉设计的logo与包装为媒介,用户由文化记忆第一阶段产生情境向文化记忆第二阶段产生情境转化。注重窑洞logo视觉修辞的劝服权利和内在传播机制的表达,以记忆痕迹的形式不断保护并呈现窑洞记忆在地化,增强用户对山西传统窑洞营造技艺的情境认同和归属感。
图2 “寻窑记”Logo元素提取与转化(作者自制)
图3 “寻窑记”包装设计的展示与传播(作者自制)
地方审美经验
窑洞营造技艺作为山西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非遗文化记忆在地化,记录了山西过去窑匠的生活历史,并在社会发展和历史传承过程中演变、凝聚、升华,塑造了山西特有的地方性审美经验,包括意象符号、地方性知识、审美情趣、想象力和情感体验等。它承载着地方记忆对用户感觉结构和审美习性的重新分配,在传统与现代、前卫与保守、原生与创意中恢复并激活了传统营造技艺遗产在场性的显现和价值再生产。
如图4所示,纵向时间尺度审美经验不断重塑与变化、重组与覆盖,以窑匠为主体构建的地方审美经验X1向以用户为主体构建的地方审美经验X2映射。用户获得反复、有意识的知觉体验;审美体验参与者在接受“寻窑记”和窑洞拼接过程中的创造性参与便是地方审美经验记忆在地化和二次体验升级的转化,实现了用户对窑匠知识体系原真性和恋地主义情结的构建。
图4 地方审美经验所构建的窑匠与用户映射关系(作者自制)
地方性审美经验是在地方文化记忆在地化认识或实践中导向形成的不确定性因素,无法让个体有效识别美的底蕴、内涵、形态,而是需要依靠媒介提取窑匠本身的经验向用户传达审美经验。X1即在窑洞营造技艺每个步骤转化为玩具产品使用的关键节点中,窑匠技艺形成固定化、程式化、成熟化的知识结构,进行可持续性的表达、阐释、传播。X1向X2映射的过程是对用户身体性在场时间和空间性转化及地方审美经验重塑的过程。X2即使用玩具一次次拼接会侵袭、浸染用户对窑洞营造技艺的回忆,作为媒介帮助用户二次获取文化记忆在地化的审美经验,使用户对第一次审美经验烙印在心中的观念进行重新构想,渲染在场的气氛并成为具有当今时代性的用户情感结构,保留地方审美经验的纯粹性。
亲在性与主体性
窑匠的亲在性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窑洞营造技艺以窑匠身体的亲在性为基础,无法脱离言传身教的直接经验。二是窑洞营造传承必定是以窑匠为主导的身体传承,带有“具身性”感知地方化记忆语境的“默会认知”。三是传统营造技艺过程展现的美是无距离感的融入与融合之美,能够激发与召唤身体能动性投入。
窑匠的主体性表现为凝聚在窑洞营造技艺中的身体亲在性意识促使用户重新反思窑匠的主体性问题——非遗技艺的主体性建立在窑匠身体的亲在性之上,承载着窑洞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的身体本身就是非遗的“主体性场所”。
用户通过旅游、视频等体验窑匠的营造技艺是第一阶段的记忆,拼接、使用窑洞玩具的过程是第二阶段展现传统营造技艺的过程,用户参与其中,“既是现场的观众,也是现场的主角”。用户在沉浸式体验与具身感知中增加并调动第一阶段记忆的知识储备,以身体投入的方式增强了游戏化学习的兴趣,促进了窑匠知识的转化与迁移,如图1、图5所示。
图5 窑洞玩具与关键连接部位(作者自制)
可以将窑洞玩具的连接结构外形设计得更加“逼真”,促使窑洞营造技艺关键部位点连接件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外形形态符号,以便在“某种现实中反应刺激物的替代者不在场时发挥作用”。用户在参与性体验的过程中,视觉、触觉得到窑洞营造技艺的信息反馈,通过第二阶段的拼接操作,实现了第一阶段对营造技艺知识的有序学习,促进了文化记忆在地化情境的构建。
建立玩具关键连接结构与乡村现实窑洞营造技艺的关联,以非遗价值再生为目的突出窑洞玩具的连接结构、语意、文化及逻辑等方面的特性,提升连接的多样性、兼容性,实现有针对性的灵活操作及探索。用户在拼接关键结构时,主体性由“窑匠”转变为“用户”,犹如窑匠亲自传授,以亲在性与主体性加深用户对山西窑洞传统营造技艺的认知。
能动性
阿尔弗莱德·盖尔(Alfred Gell)在《艺术与能动性》中阐释了艺术与设计作品是与用户沟通的渠道,是意义的载体,更是一种“能动性”。盖尔强调要把“能动性”归因于在某些事件中有因果关系的“人与物”,“人或物”由于思想、意愿、目的等成为动因中的首要者,且事物结果是由一系列记忆在地性的思想、意愿或意图之下的行动所引发的。非遗传承作为“能动”与“受动”的介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牵扯到“传统的”与“当代的”、“本土的”与“再造的”、“仿造的”与“权威的”等一系列有关“本真性”问题的探讨,体现了“传统”如何在多元互动的社会语境关联中通过“物”(原型与象征物)发挥其能动性。
如图5所示,儿童拼接“寻窑记”窑洞玩具的过程,即儿童记忆、参照、想象并整合窑洞营造技艺,还原窑匠真正实践场所的过程,其回到事物本身感受窑洞营造技艺的关键和技艺的特点。“寻窑记”窑洞玩具激发了儿童的能动性和寻找窑洞营造技艺的具身性,巩固并再次激活了儿童的“具身性”和窑匠技艺“情境化”的交互和重复。以玩具拼接实践追溯窑洞营造技艺的内在传播机制与窑匠身份在地性的认同,构建窑洞文化记忆在地化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