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何墨凯在中国的日子
2023-10-18王雅娜
● 王雅娜
来长沙一年多了,何墨凯还在适应,适应天气、方言和饭菜口味。以前他从不吃辣,现在他炒菜时会放点辣椒。“这里太潮了,要吃辣椒的,可以去湿气。”
何墨凯是马库斯·霍夫穆勒的中文名,他出生于德国东北部的一个小村庄。他喜欢研究语言,在德国莱比锡大学读博士时选择了汉学专业。汉语被称为世界上最难的语言之一,他想见识一下这门语言究竟有多难。2003年,得知中德高校之间有国际合作项目,他当即向导师提交了申请,要去中国学习,因为“学习一门语言最好的方式,就是去那个国家”。
就这样,他来到了中国天津。彼时,他虽然已学了两年汉语,却并不会“说”,是热心的中国老师和同学,给了他继续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那年暑假,一位同学邀请他去自己的农村老家玩。他欣然应允,他早就想看看中国农村是什么样子了。在湖南宁乡的那个小村庄,他挽起裤腿,和当地的产粮大户一起下田学插秧,知道了中国人的“盘中餐”是怎么来的。不下田的时候,同学带他在乡间小道上转悠,路边杨柳垂在溪水之上,风景如画。
从城市到乡村,何墨凯触摸到真真实实的中国。如果说过去只是对东方文明有些好奇和向往,这一次,他真正萌生了留在中国的念头:“中国很美,中国人很好相处,我好像很适合在这里生活。”
一年的合作项目结束之后,带着对中国的不舍,何墨凯回到德国继续完成学业。几年后,因工作需要,他再次来到中国,这一次,他和一位天津姑娘相爱了。虽然婚后夫妻俩一起去了德国,但他们还是想回中国:“我们在中国有家人,我们的孩子也应该回去。”
2019年,他们回到了中国。何墨凯在银川一所小学当外语老师。在那里,他们交了一群新朋友,有时还会相互“串门”。两年后,学校停办,何墨凯开始找寻新的工作机会。
在网上看到长沙的“无声面包店”吧赫西点要转让的消息,何墨凯很动心,他和妻子都喜欢烘焙,也希望德国老乡在中国的爱心故事能够延续下去,便来到长沙,接手了这家店。
距离第一次来中国,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20年。让何墨凯感触最深的,是中国的变化:当年满大街跑的都是自行车,如今满大街都是中国国产汽车——中国人越来越富足了;当年他走在路上常会被好奇的人们围观喊“老外”,如今人们已对他习以为常——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了。
何墨凯到长沙之后,银川的朋友特意请了假来看他,想知道他过得好不好。当然,何墨凯在长沙过得不错。面包店在一条小巷子里,附近居民常来光顾,何墨凯学着长沙人说话,叫他们嗲嗲娭毑。“女儿在哪儿念书呀?”“现在吃得惯辣了不?”嗲嗲娭毑们话里话外都是关心。
这么多年过去了,何墨凯还是那么热爱中国。也许是因为这个国家那股蓬勃向上的朝气,也许是因为这里的人情味,他也说不清楚。他想好了,将来,他要去中国农村买房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