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交融背景下的辽代诗词

2023-10-18孙德李琪

关键词:辽代诗词

孙德 李琪

摘 要:辽朝继承了唐朝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崇尚儒家思想,倡导“华夷同风”“华夷一家”。在政治上“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用科举制取士,以诗词赋为正科,从而形成了皇帝、贵族、士大夫阶层“志于道,言于诗”的局面,这也是辽朝诗词仅限于皇帝和帝后的特色。“澶渊之盟”后,辽朝出现了大量描写北方民族风土人情的诗词,这些诗词体现了北方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流以及当时的民族融合。

关键词:民族交融;辽代;诗词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3)09-0006-04

一、辽代诗词的基础

辽朝接受儒家文化,确立“尊孔崇儒”基本国策,称自己为中华民族祖先炎帝的后裔,自觉归属于中华民族。在统治方式上接受了中原政权相关制度的成果,建五京,兴学校,实行科举,因俗而治。在辽宋关系上,辽朝以北朝自居,称宋为南朝,强调南朝和北朝为一家,都是“中国”的意思,倡导“华夷同风”。当汉士讲《论语》至“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时,道宗插言道:“吾闻北极之下为中国,此岂其地耶?”汉儒给辽道宗讲解《论语》避讳“夷狄之有君”句时,道宗说:“上世獯鬻、猃狁荡无礼法故谓之夷。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何嫌之有。”[1]《辽史》记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问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耶律)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祭奠”[2]。道宗时期,汉文化为契丹贵族普遍接受,儒家的封建政治思想在辽朝的统治中居于重要地位。

“圣宗时,止以词赋、法律取士,词赋为正科,法律为杂科”[3],势必引导人们向心于美文,驰骛于词赋。词赋为正科,必然会激发人们对诗、词、赋等创作的兴趣。辽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王朝,统治者大都通晓汉文,以汉文为尊,且多用汉文写作,包括诗、词、诏书、传记、章奏、志等。而诗词作者仅局限于皇帝、帝后、宗室、群臣、着帐郎君子弟。从五言到七言,从“朴实直白”到“袖中余香”,从“丛林伏虎”到“飞燕入昭”,从“文章通谷蠡”到“何必昧真心”,辽代存世诗百余首。“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辽代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宝贵的一页。

应制属和君臣同志华夷同风诗

[辽]萧观音

虞廷开盛轨,王会合奇琛。到处承天意,皆同捧日心。

文章通谷蠡,声教薄鸡林。大宇看交泰,應知无古今[4]。

这首五言律诗作于清宁三年(1057)八月。时道宗以《君臣同志华夷同风诗》进皇太后(原诗已佚),这首诗是应制唱和之作。“君臣同志”是指君臣上下同心协力,振兴辽朝。而“华夷同风”是指辽王朝吸收借鉴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法律制度,二者同为华夏文明。“奇琛”指传国玉玺,象征天命所在,渲染万众归心的王政气象,到处承受皇帝的恩泽,天下都有“捧日之心”。后两句是指辽天子声威文教被及四海,辽朝以仁孝礼乐文化感化四方。“谷蠡”为左右匈奴王封号,“鸡林”即新罗国名。辽朝不把自己看作“夷狄”,而是看作中华文明传统传播到的较远的地域,这在政治上、文化心理上对促进民族融合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辽代诗词的发展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九《北狄传》中记载窟哥等部归顺唐朝,赐姓李,李姓也是契丹族姓氏之一,如李失活、李尽忠、李光弼。契丹贵族重视学习中原文化,贵族阶层往往都受过汉文化教育。《新五代史》卷七十二《四夷附录》记录耶律阿保机和唐明宗的使者姚坤对话时说:“吾能汉语,然绝口不道于部人,惧其效汉而怯弱也。”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耶律阿保机熟悉汉语,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深厚和汉语言文化修养,但限制普通民众的汉化,这一政策一直持续到辽代灭亡。辽朝这一特殊的政治环境成就了一批贵族出身的诗人。

耶律倍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长子,曾被立为太子。《契丹国志》载:“赞华性好读书,不喜射猎。初在东丹时,令人赉金宝私入幽州市书,载以自随,凡书万卷,置书堂于医巫闾山上,匾曰‘望海堂’。”母亲述律后担心耶律倍崇尚儒家文化,不利于辽朝征战和疆土拓展,损害辽朝体制和契丹贵族利益,便扶植耶律德光即位,即辽太宗。故耶律倍改封为东丹王,后投奔于后唐,授官职,赐国姓,改名为“李赞华”。耶律倍曾通过《海上诗·小山压大山》“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这一五言古体诗,抒发了帝位被废,还受其弟太宗猜忌,壮志难酬、亡命海外、投奔异国的悲凉凄楚之情。本诗巧妙地用契丹文和汉文表达了耶律倍的悲愤。“山”在契丹小字中是“汗”的意思,“小山压大山”就是“小汗压大汗”,是对耶律德光夺去自己帝位的怨恨,既有鲜明的意象,又有深微的隐喻。清代文学家赵翼论此诗说:“情词悽婉,言短情长,已深合于风人之旨矣。”[5]金代诗人元好问曾赋诗咏赞耶律倍的才华,高度评价了他的诗画成就:“意气曾看小字诗,画图今又识雄姿。血毛不见南山虎,想得弦声裂石时。”[6]耶律倍是位出色的诗人、学者,是辽代诗歌史上的开创性人物。

《辽史》记载辽代几位皇帝爱诗之事。史载辽圣宗十岁能诗,晓音律,尤喜吟诗。辽兴宗也善为诗文,重熙十九年(1050年,北宋皇祐二年)宋使赵概至辽,辽兴宗于席上请赋《信誓如山河诗》。辽朝统治者深受中原文风濡染,雅好词翰者众。皇帝和一些汉臣能诗者结为诗友并切磋诗词。《辽史·张孝杰传》中即有(皇)上诵《黍离》诗:“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孝杰奏曰:“今天下太平,陛下何忧?当有四海,陛下何求?”道宗大悦。《鸭江行部志》记有《干耶律固哥重午酒资诗》云:“屈子沉江真是躁,田文及户亦成虚。”[7]说明不仅熟悉屈原的作品,而且对先秦汉魏的诗歌典籍非常了解。史志皆云辽圣宗亲以契丹大字译白居易《讽谏集》,召诸臣读之,还写出“乐天诗集是吾师”[8]之句,自号为“乐地”。

辽道宗耶律洪基皇后萧观音,工书能诗,善弹筝、琵琶,自制歌词,是辽代女诗人的杰出代表。其诗作《怀古诗》的前两句“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借用了李白《清平调(二)》中的“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据《西京杂记》记载,赵飞燕宫中装饰奢侈豪华,衣裙花样繁多新奇,因而“赵家妆”最多。《汉书·外戚传》记载:“赵氏乱内。”诗句便是对赵飞燕的指责。后两句“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表达了对赵飞燕的同情。熟读历史研习唐诗宋词的萧观音,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独到的见解,立意鲜明却用语含蓄。萧观音还有诗作《伏虎林应制》,诗云:“威风万里压南邦,东去能翻鸭绿江。灵怪大千俱破胆,那教猛虎不投降。”这首诗是年仅十六岁的萧观音随道宗狩猎于木叶山伏虎林所作。此诗围绕猎事而作,却意义极深,回忆先祖灭渤海,威宋庭,驾驭西夏,天威犹在,生灵惧怕,猛虎仆伏,鼓励君王重振雄心,威服四方。此诗虽短但构思机巧,以诗喻政,家国意识极其浓烈,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意识和卓越高远的政治见解,对国家、对民族充满强烈的责任感与正义感。契丹族女诗人与其他时代的女诗人相比,具有契丹民族豪健尚武、枯强恃勇的民族性格和精神观念[9]。

自兴宗后,辽朝举国崇佛,苏颂在游辽中京时记载:“塔庙奚山麓,……栋宇欲骞腾。边礼多依佛,居人亦贵僧。”辽朝佛学繁荣发达,汉人高僧辈出,“儒释并举”或“儒表释里”的现象也很普遍。皇帝也与僧道为友,以诗相和,出现了大量与佛教密切相关的诗。耶律宗真《以司空大师不肯赋诗以诗挑之》诗云:“为避绮吟不肯吟,既吟何必昧真心。吾师如此过形外,弟子争能识浅深。”“过形外”“识浅深”是通过诗来探讨佛理。道宗《赐法均大师句》“行高峰顶松千尺,戒净天心月一轮”,也说明此诗是佛理诗。

《醉义歌》的出现,将辽朝诗词推向顶峰。今文译诗见于耶律楚材的《湛然居士文集》,诗作者为寺公大师。这首诗长达120句,842字,不仅是辽诗之冠,而且在中国诗史上也是罕见的长篇佳作。《醉义歌》中首先描写了环境,重阳佳节“晓来雨霁”“摇曳风香”,“幽人叹幽居”,只能安慰自己“皆吾乡”,用儒释道来阐解人生。“风云不与世荣别,石火又异人生何。梁冀跋扈德何在,仲尼销迹名终多。”其中的“电光石火”是佛教用语,比喻世间事物生灭变幻无常迅速;梁冀是东汉权臣,立冲、质、桓三帝,称“跋扈将军”;仲尼即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倡导仁义礼智信。“泰山载斫为深杯,长河酿酒斟酌之”,醉酒最大的兴致是至乐无形,诗句意为要把泰山削砍为杯子,用长江水酿成酒来喝,意象雄浑而新颖,极具创造性。“四时为驭驰太虚,二曜为轮辗空廓。……陶陶一任玉山颓,藉地为茵天作幕。”写了大醉后的境界:不因季节变化而驾日月,驰太虚,以地为席,以天为幕,空间何等阔大,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诗人具有契丹民族豪放粗犷的气质,加上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借饮酒这一过程,阐明了自己对儒释道思想的认识,用以开释自己的人生忧患,深感人世的无常与短暂。诗人采用了歌行体,整个诗篇气势充沛,内涵丰富,艺术表现贴近生活,是一位老人人生阅历的感慨之声。

三、民族文化交融中的辽代诗词

辽朝采用唐制,诏定法律、文字,建五京都市、宫殿、学校、寺庙,确立各项政治制度,因俗而治,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实行科举制度,设诗赋科,学唐诗。辽圣宗最推崇的中原汉族诗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白居易诗主旨明确,诗语通俗,易于为契丹人接受,因而,白居易的诗歌在辽朝土地上不胫而走,而白居易也有众多崇拜者。

“澶渊之盟”后,辽宋罢战言和,以兄弟相称,互派使臣和生旦使,为了相互了解民风,选择一些文才出众的人相互出使。据傅乐焕《辽史从考(三)》:“宋辽约和自澶渊之盟(1005)迄燕云之役(1122)凡一百十八年,益以开宝迄太平兴国间之和平(974—979凡六年),综凡一百二十年。估计全部聘使约一千六百余人。”随着辽宋之间交往交流的增多,出现了一些反映民族交融的诗篇。

苏辙、欧阳修、沈括、苏颂都曾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出使过辽,从这些诗人的诗作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文化交流。苏辙《栾城集》卷四十二称苏轼的《眉山集》已经传到辽朝。苏辙诗《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也提道:“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10]公元1055年,时任北宋翰林学士的欧阳修,奉宋仁宗赵祯之命,使辽祝贺耶律洪基即位,曾到过辽中京和上京,在返回宋朝时,有感于辽的风土人情,写了数首诗,在《契丹道中五言长韵中》称“讲信邻方睦,尊贤礼亦隆”。宋臣苏颂曾在耶律洪基朝多次使辽,留下了许多诗赋,《中州纪事》中的“最是使人知幸处,轻裘不觉在殊方”给予辽朝高度赞誉。《宋史》卷三百二十《余靖传》提到,余靖“三使契丹,亦习外国语,尝为番语诗”。在一次使辽时,遼朝皇帝提到,如果能用契丹语作诗,便为余靖饮酒。余靖举起酒杯赋了一首兼有汉语和契丹语的诗:“夜宴设罢侈盛也臣拜洗受赐也,两朝厥荷通好也情斡勒厚重也,微臣雅鲁拜舞也祝若统福佑也,圣寿铁摆嵩高也俱可忒无极也。”皇帝举大杯,谓余曰:“能道此,余为卿饮。”[11]余靖被大辽皇帝的热情所打动,心情非常激动,大醉,“两朝信使休辞醉,皆得君王带笑看”。

在民族交往交流的基础上,受到汉族诗人的影响,辽朝也涌现出喜好诗词的皇帝和贵族诗人。耶律洪基便是其中的代表。耶律洪基于重熙二十四年(1055)即位,改元清宁,庙号道宗。耶律洪基执政期间坚持对宋通好,临终前仍不忘嘱咐子孙“切勿生事”。而且他颇好汉族文化,其汉诗气象磅礴、意境深远,是诗词造诣最高的辽代皇帝,与皇后萧观音珠联璧合,联袂创作了多首应制诗,反映了辽代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作品收于《清宁集》中,今已亡佚。辽道宗把赋说成是香味,将抽象符号写成具体感觉。其代表作《题李俨黄菊赋》:“昨日得卿黄菊赋,碎翦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此诗一出,争相传送,远播北宋词坛。元代张肯点染其辞,寄《蝶恋花》云:“昨日得卿《黄菊赋》,细剪金英,题作多情句。冷落西风吹不去,袖中犹有余香度。”

辽代末期邢具瞻的《出塞》“楼外青山半夕阳,寒鸦翻墨点林霜。平沙细草三千里,一笛西风人断肠”[12],借塞外风光表达了思乡的情绪,用视觉为听觉铺垫,是不可多得的情景交融作品。

四、结语

契丹人“以武立国”,却重视学习汉族文化。在辽朝生活多年的汉族知识分子,以文会友,吟诗作赋,既陶冶了情操,提升了自己的文艺修养,又促进了儒学在北疆的传播。契丹族建政权于唐末五代,受唐朝政治经济文化影响,虚心学习,“尊吾师”,与宋对峙,签盟约,派使者,录风情,诗词成为促进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使者。

——————————

参考文献:

〔1〕[宋]洪皓.松漠纪闻[A].丛书集成续编史地类[C].台北:新文丰出版社,1989:136.

〔2〕[元]脱脱,等.辽史·卷七十二·耶律倍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89.

〔3〕[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卷二十三·试士科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17.

〔4〕陈述.全辽文·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2:49.

〔5〕[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七[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159.

〔6〕[金]元好问.元遗山诗集笺注·卷十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63.

〔7〕〔12〕黄震云.辽代文史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12,113.

〔8〕蒋祖怡,张涤云.全辽诗话[M].长沙:岳麓书社,1992:9.

〔9〕张晶.辽金诗史[M].沈阳:辽海出版社,2020:67,83.

〔10〕[宋]苏辙.栾城集·卷四十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8.

〔11〕[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卷二十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12.

(责任编辑 孙国军)

Liao Dynasty Poe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thnic Blending

SUN De, LI Qi

(Library, Chifeng University, Chifeng 024000, China)

Abstract: The Liao Dynasty inherited the Tang Dynasty's open and inclusive ethnic policy, advocated Confucianism, and advocated for "Han and minorities sharing the same style" and "unity of Han and minorities". In politics, the rule of Khitan was based on the national system, and the Han system was used to treat Han people.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was used to select scholars, and poetry were given as formal subjects. This formed a situation where the emperor, nobles, and literati class were "determined by the Tao and spoke in poetry". This is also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Liao Dynasty where poetry was limited to the emperor and empress. After the "Chanyuan Alliance", a large number of poems describing the customs and traditions of the northern ethnic groups emerged in the Liao Dynasty. These poems reflected the exchange of northern and central plains cultures, as well as the integration of ethnic groups at that time.

Keywords: Ethnic Integration; Liao Dynasty; Poetry

收稿日期:2023-06-26

作者簡介:孙德(1967-),男,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赤峰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古代文学、图书分类。

基金项目:2023年赤峰市社会科学科研课题“打造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和形象背景下辽宋时期历史文献研究”;赤峰学院2022年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CFXYQNRW2218)

猜你喜欢

辽代诗词
中国古代琥珀艺术
辽代中京道城市群发展特点评析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