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融合发展研究

2023-10-18吴苏琴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图书图书馆融合

吴苏琴

(桐城市图书馆,安徽 桐城 231400)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对于我国国民的思想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于不同的人群,提供着不同的具体服务项目,一直以来,二者都保持着独立发展的状态,彼此之间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现如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读物在社会民众中逐渐流行开来,给高校图书馆以及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对于二者而言,实现高度整合,走融合发展之路,是当前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发展破局所能够寻求到的最有效的道路。

一、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差异

(一)图书资源上的差异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首先,在图书资源上,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源有很大的不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更多是高校内的师生,甚至一些高校的图书馆只对校内人员开放。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图书馆内部的图书资源更多与校内的教学内容挂钩,绝大多数图书是校内教学专业相关的图书。此外,还包括诸如像世界通史、中外文学专著等院校公共课的拓展阅读资料。相比较之下,公共图书馆内的图书资源则更加大众化,专业化的学术研究图书相对比较少,更多的图书是广大人民群众更为感兴趣的近代及当代文学作品,具体包括一些畅销小说、文集等。另外,在公共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源中,还包括一些知识科普类的书籍等。以上这些图书资源在高校图书馆中是鲜少见到的[1]。

(二)读者群体上的差异

在高校图书馆以及公共图书馆的名称上就能够发现,二者的读者群体是有一定差异的。高校图书馆设立在高校内,所服务的读者群体基本都是高校内部的人员,很少有社会上的人员进行入高校图书馆中进行阅读。而公共图书馆本质是一个公共设施,公共图书馆设立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大众中普及各种知识文化,因而公共图书馆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所有进入到公共图书馆进行阅读的人,都是公共图书馆的读者群体,而高校内的师生作为公民,也是公共图书馆读者群体中的一份子[2]。

(三)管理机制上的差异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在具体的管理机制上,同样有着极大的差异。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有高校领导层负责,具体的管理人员由高校负责选聘。而在具体的图书管理中,采取严格的分类措施,根据图书研究性质对图书进行分类,并对图书进行实时的更新。而公共图书馆在管理机制上,与高校图书馆大同小异,只是参与图书馆管理的工作人员选聘与高校图书馆存在差异,并且,公共图书馆不需要进行图书更新的工作[3]。

二、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融合发展的优势

(一)对于图书馆运行成本的有效控制

无论是高校图书馆,还是公共图书馆,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成本支出都是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高校图书馆在实际经营的过程中,由于有国家教育经费的支持,因此在经营的过程中不需要过多的考虑到成本的问题,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也由此获得了更好的保障。除此之外,并非所有的高校都不需要考虑图书馆经营的成本,民办高校在发展中,由于高校本身的私营性质,因而无法在图书馆经营中获得国家教育工作中的财政支持,而且从根本上图书馆不属于以盈利为目的商业机构,更多属于一种公益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经营成本控制就是他们所必须考虑的[4]。

公共图书馆的经营中,在运营成本上由于有社会资本的支撑,对于图书馆经营的成本支出也不需要过多的考虑。但是,公共图书馆由于其功能与电子刊物与高度重合,在与电子刊物的竞争中,自身费用高、便捷性差的弱点被进一步放大,使得自身在与电子刊物的竞争中逐渐处于不利地位。营收的减少,就导致图书馆经营成本的压力开始增大,成本投入在于能否取得足够的回报,当收不抵支的情况开始出现时,如何进行成本的有效控制就成为公共图书馆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提供更多更好的资源和服务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中的图书资源分别针对不同的读者,高校中很多专业化的研究书籍是公共图书馆中所无法见到的,尤其是国内外最新型的研究成果,一般都会首先进入高校的图书馆。而公共图书馆图书类别更加丰富,对于普通读者有着更强的吸引力,另外,公共图书馆由于更多的面向社会大众,因此在具体的服务工作中,公共图书馆往往比高校图书馆更加出色,优质的服务也是很多读者在意的点。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融合发展,能够使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进行更充分的整合,达到双方取长补短的效果,真正满足各种读者的阅读需求,而公共图书馆先进服务体系的引进,也有助于高校图书馆自身服务质量的提升,进一步增强读者的粘性,促进图书馆的发展[5]。

三、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融合发展的实践探讨

(一)必要条件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融合发展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需要满足以下的几点条件。在二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保证以下几项条件是完全成立的。

首先是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格局要全面打开。高校图书馆在以往的发展中,将读者群体基本完全锁定在本校的师生当中,这种发展思想,使得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很难走出学校,与公共图书馆的融合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因此,为了真正实现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融合发展,高校图书馆首先要调整自身的发展思想,打造自身发展的对外开放格局,以便于与公共图书馆的合作协同,实现共同发展。对此,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图书馆建设选址策略上进行调整,将图书馆转移到与街道更为接近的位置。另外,高校图书馆可以在一些社交媒体上发布一些宣传资料,在社会读者中形成一定的影响。最重要的一点是,高校图书馆要积极走出校园,寻求与公共图书馆的合作,从而实现双方的融合发展[6]。

其次,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实现双方的融合发展,公共图书馆需要为高校图书馆提供在社会层面立足的有利条件。对此,公共图书馆在与高校图书馆进行合作时,可以将自身的场地租借给高校,用作高校图书馆图书的宣传场地。而高校图书馆也要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公共图书馆等值的回报,从公共图书馆中引进更多的书籍,尤其是公共图书馆中一些涉及当代文学的作品,在帮助公共图书馆创收的同时,还可以为校内师生提供更为多样化的图书资源,更充分的满足校内师生的阅读需求,可谓一举两得[7]。

最后,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要想真正实现融合发展,要有根本性的政策保障,以便妥善解决二者融合发展中有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对此,地区有关部门要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在二者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协调。更重要的是,地区有关部门需要出台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建立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融合发展的科学化机制,保证二者的合作共赢[8]。

(二)可行性条件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为充分实现二者的互惠共赢,真正打开发展新局面,在实际的合作内容上,需要加以一定的创新,确保二者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实现自身利益的增长。

首先,高校图书馆背靠高校,而高校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有着十分强大的技术实力。对此,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融合发展中,可以由高校图书馆牵头,公共图书馆经济配合,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开发专属于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线上阅读平台,借助信息化技术,将自身图书资源丰富的优势真正转移到线上,与市面上的电子阅读平台进行直接的竞争。市面上的电子阅读平台之所以能够在与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根本就在于线上的阅读平台相较于线下实体的图书馆,在图书的获取上更为便捷,让读者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阅读。而在图书类别以及图书内容上,电子阅读平台很难与高校图书馆以及公共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融合发展中进行线上阅读平台的开发,是一个重要的补足自身短板的过程。在线上阅读平台的创建中,高校图书馆主要负责平台的技术开发,而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本自身对于大众读者的深入了解,在平台图书库的图书选择中发挥主要作用,具体添加图书内容,以保证平台中的图书库中的书籍与大众读者的阅读喜好进一步的契合,保证所创建的电子阅读平台与其他电子阅读平台的竞争中真正占据优势地位[9]。

其次,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融合发展中,高校图书馆需要积极借鉴公共图书馆在图书管理与服务管理中的先进经验,实现自身的管理机制创新。对此,高校图书馆在与公共图书馆开展合作的过程中,可以让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直接参与到高校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向高校图书馆内的工作人员具体传授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对相关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实际性的提升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而对此,高校图书馆还要给予公共图书馆一定的积极反馈,在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中,通过图书借调等方式给予公共图书馆一定的发展支持[10]。

四、结语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对于我国社会公众的思想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图书馆中蕴含的丰富知识,对于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新的历史时期下,为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思想文化水平,促进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融合发展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对此,本次研究中,针对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融合发展,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打开对外开放格局,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共同创建线上阅读平台与加强管理机制交流等一系列对策建议。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内容,真正帮助我国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真正建立起融合发展的有效机制,继续为公众思想文化水平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图书图书馆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图书推荐
《融合》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