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基层人大“五大品牌体系”
2023-10-18海曙区人大常委会
近年来,宁波市海曙区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基层人大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探索建立“筑、享、督、联、创”五大品牌体系,探索形成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基层人大品质提升路径。
打造“筑系列”,厚植基层人大工作基础
以“筑底强基、提能增效、规范提升”为方向,打造“筑系列”品牌,纵深推进自身建设,为人大工作高质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区级层面筑规范。制定出台代表联络站联系对接社会治理中心实施意见、审议意见整改销号制实施意见等工作制度9项,修订议事规则、任免办法等履职制度10余项,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乡镇层面筑根基。及时提出乡镇人大年度工作指导意见,推进乡镇人大主席团行权履职规范化建设,制定乡镇人大履职清单、基层单元建设清单,形成履职工作“一本账”,推动工作系统重塑、整体提升。街道层面筑标准。精心制定街道人大工作实施细则,科学编制人大街道工委议事规则,推进能力、组织和制度三项标准化建设。培塑“全链式居民议事会”、民事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荐制等工作品牌,以标准赋能提升运行成效。
推进“享系列”,丰富基层人大履职体验
以“阵地共建、资源共享、能力共进”为方向,打造“享系列”品牌,强化人大会议、履职经验和工作信息的交流分享,提升人大干部和人大代表的履职体验。
搭建学习共享平台。建立“人大工作大讲堂”,促进机关干部分期分主题交流研讨。搭建履职共享平台。依托区级代表联络总站开展履职视频直播。推出“代表说”宣讲品牌,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三个“一号工程”等开展宣讲活动7场次。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建立常委会工作月度例会、区镇两级信息宣传调研季度交流会等工作平台,形成重点工作整体推进、高效配合的工作局面。
創新“督系列”,提高基层人大监督能力
以“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为方向,搭平台、建机制、抓落实,创新“督系列”品牌,不断提升监督刚性和实效性。
创新数字监督。聚焦审议监督这一核心业务,打造“海议督”应用场景,构建全链条监督体系以及代表全流程参与机制。创新法治监督。探索实施“一个工委一部法”执法检查机制,各工委每年选取一部法律法规,采取“组织一次会前学法、进行一次专题视察、开展一场主题接待、审议一份专项报告、交办一批问题清单、听取一次办理情况”的“六个一”举措,推动依法治区取得新的进展。创新治理监督。建立督事事项确定、小组组建、组织实施、结果反馈、效果评价的“闭环式”督事机制,推动解决一批民生关键小事、利民实事。建立建议“类案督办”机制,达到“督办一类建议、解决一批问题”的效果。
拓展“联系列”,深化基层人大民主实践
以“数字赋能、功能融合、民意集成”为方向,构建“联系列”品牌,推动基层单元成为联系群众的主平台、业务下沉的主支点、服务代表的主载体、参与基层治理的主阵地。
阵地联建促流量。大力推进代表联络站与社会治理中心、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和基层治理“四平台”的共建共享,最大程度引流量、聚人气、重融合。活动联办促合力。建立“联络站吹哨,部门报到”“领导点题、部门点单”等国家机关负责人进站听取意见工作机制,全面承接“一府一委两院”及其部门进站听取意见和常委会各工委进站专题调研等各类活动。民意联收促办理。线上,构建“一舱两码三端八应用”体系架构,并打通基层单元与代表通、代表直通车的对接通道,全覆盖集成社情民意;线下,全面推行代表亮码、亮身份、亮职责,发动站内代表深入基层、走进网格、广纳民意,推动基层单元成为“履职综合体”。
培育“创系列”,激发基层人大发展动能
以“载体创新、路径拓展、机制优化”为方向,突出创新提质,培育“创系列”品牌,努力形成一批具有海曙人大辨识度的工作成果。
镇街工作创品牌。系统谋划“一镇一品牌、一街一特色”创建,培育出乡镇国有资产可视化监督、全链式居民议事会等17项特色品牌,形成基层人大品牌矩阵,其中6项已向全区范围推广,获得全国和省、市媒体广泛报道。参与立法创特色。区级层面以村社、律所、行业协会等单位为载体,创新设立56家立法信息征集“微单元”;街道层面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365”工作体系建设,让有“烟火气”的民生需求更多融进法律。助推治理创效能。创新建立代表联络站联系对接社会治理中心工作机制,每月定期由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和乡镇(街道)分别组织人大代表走进社会治理中心,认领督办群众反映的共性问题,推动矛盾纠纷分级分类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