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山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考

2023-10-17刘小英姚春军徐淑慧金平金力鲁方方

上海农业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金山区葡萄园有机肥

刘小英 姚春军 徐淑慧 金平 金力 鲁方方

(1 上海市金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上海 201500;2 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农业服务中心,上海 201517)

葡萄(Vitis viniferaL.)为葡萄科葡萄属,在世界各地均有种植。20 世纪中叶,葡萄在上海市开始实施商品化种植,此后在上海市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葡萄已成为上海市的重要栽培果树之一,在促进上海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为促进上海市金山区葡萄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拟对金山区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经验做法等进行总结与分析,并针对金山区葡萄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1 金山区葡萄生产情况

1.1 种植面积

由图1可知,2022年金山区葡萄种植面积为336.65 hm2,全区葡萄种植面积较20 15 年减少3 95.8 9 hm2,减幅为54.04%。同时,自2015 年起,金山区葡萄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葡萄树体老化后未有进行大面积新增种植,再加上外来种植户数量减少、上海地区对低品质葡萄的淘汰加速、劳动力老龄化严重等,导致金山区葡萄种植面积锐减。

图1 2015 年—2022 年金山区葡萄种植面积情况

1.2 产量及效益

由表1可知,2022年金山区葡萄总产量为5 810.37 t、单产为17.26 t/hm2、总产值为11 141.04 万元、平均单价为19.17 元/kg,虽然葡萄总产量较2015年降低了60.72%,但是葡萄单价却较2015 年提升了116.32%。同时,由图2 和图3 可知,2022 年金山区每667 m2葡萄产量为1 150.63 kg、每667 m2产值为22 062.64 元,分别较2015 降低14.53%、提升84.89%,说明在金山区葡萄种植面积锐减的现实下,葡萄的每667 m2产值和单价均保持了较快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年来金山区葡萄品质不断提高,受市场供需调控,葡萄单价提升较快。

表1 2015 年—2022 年金山区葡萄种植面积、产量及产值

图2 2015 年—2022 年金山区葡萄产量

图3 2015 年—2022 年金山区葡萄产值

1.3 种植品种

目前,金山区种植的葡萄均为鲜食葡萄品种,缺乏酿酒葡萄品种和制葡萄干的品种。金山区种植面积位居前三的葡萄品种有‘巨峰’(种植面积为84.00 hm2)、‘醉金香’(种植面积为73.60 hm2)、‘阳光玫瑰’(种植面积为61.53 hm2),其他葡萄品种有‘夏黑’‘巨玫瑰’‘藤稔’‘京亚’‘金手指’‘红富士’‘比昂扣’‘魏可’‘妮娜皇后’等。同时,近年来,金山区多个葡萄生产基地引进了‘申华’‘申丰’‘申爱’‘申丽’‘申玫’‘申悦’‘申玉’‘早夏黑’等新品种,以及墨姬、皇冠、申园、沪41、阳光13、墨香等新品系进行种植,并探索和总结了配套的栽培技术。尤其是‘申华’,该品种酒香味浓厚(又称为“酒香葡萄”)、果形佳、口感好、经济效益可观,受到了上海市广大市民和金山区葡萄种植户的追捧,2022 年在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主办的“2022 上海地产优质葡萄、黄桃品鉴评优”中获得铜奖,‘申华’有望成为今后金山区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主栽葡萄品种。

2 金山区葡萄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做法

2.1 配套栽培方式,应用新技术和新机械

近年来,金山区葡萄种植户对葡萄生产技术的关注明显加强,普遍采用宽行、稀植、控产等高品质栽培方式(尤其是各新建葡萄园,其葡萄种植行间距均加宽,以便于进行机械作业,每667 m2葡萄产量严格控制在1 000 kg 左右),并积极应用轻简化种植技术[例如,根据栽培设施类型的不同(单棚或连栋棚),采用篱架的“高干V型”和平棚架的“一字型”或“H 型”轻简化整形方式;根据葡萄品种的不同,确定适宜的副梢量、留穗量、疏果量等]。同时,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技术指导下,金山区开展了新技术和新机械的探索与应用,如行间黑地布覆盖技术、高接换种技术(绿枝嫁接和硬枝嫁接嫩枝)、设施葡萄补光技术、肥水一体化技术、自动摇膜机应用和小型机械应用等,不仅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还提高了新种植葡萄植株的成活率,使新植株在种植当年就能结果,翌年即可获得丰收,彻底改变过去传统改良品种的砍老树栽新苗的做法。目前,通过新技术和新机械的探索与应用,金山区葡萄生产每667 m2可节约成本约2 500 元、每667 m2增收约3 000 元,按照金山区每年有10%的葡萄园应用新技术和新机械进行计算,每年可节本增收约200 余万元。

2.2 增施有机肥,提高葡萄品质

为提高葡萄果实品质,金山区各葡萄生产基地每年秋季到冬季均统一施入有机肥,每667 m2施用商品有机肥1~3 t 或鲜牛粪5 t,施入方式为在离主干50 cm 以外处挖施肥沟深施(施肥沟深30~40 cm、宽30 cm,在沟内施入和原土混拌的有机肥,以后逐年向外挖沟深施);或采用隔年深施的方式进行施肥,即上一年挖沟埋施有机肥,翌年撒施有机肥并进行旋耕或翻耕[1];或采用在种植行平行的两侧隔年轮换施用有机肥的方式进行施肥[2]。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果园施肥机械的发展,将有机肥直接撒施于地面,再用旋犁深度在30 cm 以上的机器直接将有机肥旋入土壤,这是目前最有效和最便捷的施肥方法。例如,金山区施泉葡萄基地采用旋犁深度为30 cm 的机械施肥,其施肥效率是普通施肥方式的数十倍,但是该机械的稳定性欠佳,容易发生机械故障,因此旋犁施肥的机械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2.3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病虫害

由于上海地区属于海洋性暖湿气候,倒春寒天气严重,且初夏梅雨、夏季炎热,再加上地下水位偏高,导致葡萄病虫害发生严重。目前,金山区葡萄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白粉病、黑痘病、霜霉病、生理性病害(裂果、日烧、“水罐子病”等)、透翅蛾、红蜘蛛、食心虫等,且有一定的鸟类为害。在此背景下,金山区葡萄生产基地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进行病虫害综合防治。具体措施为:(1)应用防鸟网,防止鸟类为害。(2)应用防虫网(一般为25 目防虫网),防止害虫进入棚内,兼防鸟类为害。(3)利用黄板(一般每667 m2葡萄园放置黄板20~30 块)、杀虫灯、性诱剂等诱杀鳞翅目、鞘翅目害虫。(4)为防治土传病害,在冬季进行彻底清园,即结合冬季修剪去除发病枯枝,剥掉树干上的老皮,集中深埋或带出葡萄园;同时葡萄枝条修剪后及时粉碎还田。(5)在春季葡萄绒球期,喷施石硫合剂杀灭越冬菌源和虫源。

2.4 提升葡萄园整体生产能力,发挥产业联合体的示范带动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金山区葡萄园的整体生产能力,金山区葡萄生产能力提升项目正在上海施泉葡萄园加紧建设,其前期的基础设施工程已基本完成,其中,适合基地机械化作业的首批棚架式优质葡萄苗木已成型,大棚的整体框架已完成,预计2023 年底即可投入使用。届时,金山区葡萄栽培将实现由人工作业向机械化作业和智能化作业的转型升级,通过上海施泉葡萄园的示范带动,有望使金山区葡萄产业的能级和效益再上一个新台阶。

3 金山区葡萄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3.1 葡萄品种结构不合理

在金山区目前主栽的鲜食葡萄品种中,‘巨峰’‘醉金香’‘藤稔’等均为中熟品种,其他早熟、晚熟葡萄品种相对较少,没有形成葡萄产品的周年供应,且缺乏可替换的葡萄品种[3]。同时,由于葡萄品种单一、生产期短,金山区葡萄产品大量集中上市,不仅销售压力大,还导致价格优势不明显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面对几千万人的上海消费市场,金山区缺乏本地主栽的特色葡萄品种,这些均不利于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苗木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金山区葡萄苗木繁育混乱,缺乏大型、正规的苗木生产基地,且苗木生产缺乏统一标准,造成苗木质量参差不齐。同时,区级推广机构没有自己的试验基地,推广人员数量较少,造成试验示范和推广的能力不足,导致金山区葡萄种植户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苗木试错,造成了时间和金钱的浪费。

3.3 部分葡萄种植户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意识差

目前,虽然金山区部分规模化合作社对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控的意识较强,但是大部分葡萄种植户对病虫害综合防治意识差,重治疗、轻预防,主要靠喷施农药来抑制葡萄病虫害的发生为害,且药剂轮换使用的意识差,导致施药次数和用量均有所增加,病虫害发生程度进一步加重。

3.4 生产水平差异大

目前,金山区不同种植户的葡萄生产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大部分葡萄种植户靠经验进行种植,生产出的葡萄产品品质良莠不齐,这反过来又降低了部分葡萄种植户进行技术革新或土壤改良的积极性。同时,部分葡萄园的基础设施落后、基地建设不规范,例如,按照葡萄生长要求,葡萄园的地下水位须在80 cm 以上,但金山区绝大部分葡萄园的地下水位仅在50 cm 左右,导致葡萄树长势受到较大影响,进一步影响了葡萄产品品质。

3.5 其 他

目前,金山区葡萄生产缺乏标准化、葡萄园管理缺乏规范化。同时,金山区葡萄产业没有形成一个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葡萄产业的生产合力不足。此外,金山区支持葡萄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和政策性支持不够完善,在技术指导、农超对接、葡萄产品深加工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4 进一步促进金山区葡萄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 优化品种结构

金山区应积极引导葡萄种植户进行品种结构的优化,注重品种的多元化,合理选择和搭配不同品种进行种植,尤其要注意不同成熟期的品种进行搭配种植。同时,要注重选育品质优、抗性强、风味好、适宜当地特色的优良葡萄新品种,并配套规范的栽培技术,以进一步延长鲜食葡萄的市场供应期。

4.2 推广绿色生产技术

金山区要加大科技投入,大力研究和推广以养根、护根为主的葡萄绿色生产技术,如设施栽培、宜机化和省力化栽培、生草栽培、地面覆盖减草灭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等。

4.3 发展公用品牌和个体品牌

公用品牌能体现农产品的地区种植特色、规范化管理和严格的安全品控,而个体品牌可以实现差异化发展。因此,建议金山区进一步打造好记忆、易流传的地域性葡萄产品公用品牌,且鼓励葡萄种植户在使用公用品牌的基础上,打造具有辨识度的葡萄产品个体小品牌,并加强宣传,用具有高品质、高效益的科技内涵和能讲得出好故事的文化内涵提高葡萄产品附加值,从而进一步挖掘金山区葡萄产业的发展潜力。

猜你喜欢

金山区葡萄园有机肥
摘葡萄
谁最重要
爷爷的葡萄园
我与风的故事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保障粮食安全 有机肥行业如何先行?
传统or新型 有机肥发展迎来春天
生物有机肥与现代农业
葡萄园里的珍宝
家乡的葡萄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