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视觉感知的山地酒店景观空间设计*

2023-10-17姚青石崔鸣轩

工业建筑 2023年8期
关键词:观者空间设计山地

姚青石 崔鸣轩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昆明 650504)

0 前 言

视觉是人们感受外界环境最为直接的方式,著名格式塔心理学家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1]中阐述了在审美活动中视觉的重要性(图1)。阿恩海姆认为:视觉可以比其他知觉引发更多的思考,有着其他知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1]贝尔也在《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2]中探讨了景观空间设计要能够合理运用视觉特性。对于视觉感知的有效管理和引导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图1 视觉感知的感知过程Fig.1 Perception processes of visual perception

图2 视觉感知的本体论Fig.2 Ontology of visual perception

随着景观设计理论的不断发展,景观已从最初的建筑边缘研究领域,发展成一门融合视觉艺术、社会文化、生态地理等学科的独立学科,其研究的视野也越加开阔。

山地酒店作为一种独特的酒店类型,其景观与地形环境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从景观的视觉艺术角度来看,山地自然环境不仅赋予了山地酒店先天优越的自然景观条件,而且还让其拥有了更加变化多样的视觉感知方式。山地立体的景观视线与丰富的空间层次,使得山地酒店景观在表现形式、空间塑造、审美价值、设计方法等方面上愈加多元。然而。从大量的项目实践可以发现:当代的山地酒店景观设计尚乏足够的思考,更多聚焦于景观自身,忽略了景观空间与视觉感知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结合贵州石阡佛顶山温泉酒店的设计实践,从视觉感知的本体出发,通过深入探讨山地酒店景观与视觉感知之间的深层关系,力图拓展山地酒店景观空间的研究视角,以期对当前山地酒店的景观空间创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1 视觉感知的本体论

1.1 视觉感知的定义

视觉感知是由“观看”这一行为产生的,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从生理学的角度看,视觉感知是指光照射到人的眼睛,视觉系统受到刺激,形成视觉形象的过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视觉感知还具有理解思维能力,观者会对视觉系统收集的各种信息加以分析思考,最终形成理解。视觉感知还会影响其他感知对外界信息的组织和理解,协助人们感受环境中各种要素的刺激,建立起对于外部环境的理解。因此,对于视觉感知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山地酒店景观空间的趣味性,增强人们对于景观空间的满意度和空间归属感。将视觉感知引入到景观设计中,可以建立起景观空间与公众感知间的互动关系,对山地酒店的空间品质的提升和特色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1.2 视觉感知的类别

根据景观点与景观点间的运动关系,可以将视觉感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感知是指景物以静止的、垂直于观者视线的方式呈现,观者与景物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景物可被看作是观者视野中呈现出的一幅画面,如传统园林中常见的框景手法一样。这种静态的视觉感知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二维的,大多的场景和视点基本都是固定的,观者很难对景物进行全方位观察。动态感知是指观者不受视点的约束可以自由地观察物体,观者在连续移动中感受景观的动态变化,感知到的是动态连续的视觉印象。通过观者的游走,将视觉感知与三维空间融合起来,随着视点的变换,视线、视角也随之改变,达到“步移景换”的效果,景观空间的转换可以被清晰地感受出来,观者感知到的不再是独立的画面,而是对整个外部环境形成了整体性的认知。动态感知和静态感知可以是独立进行的,但是更多时候是相互配合形成整体感知,静态感知需要动态感知的串联来丰富感知过程,动态感知则需要静态感知作为重要节点来突出重点,使感知过程富于节奏变化。

1.3 视觉感知的特性

景观空间的视觉感知包含了观者主观经验在内的从生理到心理的完整过程。强调主观经验在辨认视觉形象和产生认知中的作用,具有直观识别性、距离差异性和审美普遍性等特点。

1.3.1直观识别性

面对不同的景观空间,人们往往只须通过视觉感知,就会本能地触动到人们丰富多样的情绪,借助视觉感知的直观识别性,人们往往能够迅速感受到景观空间中视觉效果的冲击。在直观识别性的作用下,观察与被观察是相互作用的,视觉与心理是相互影响的,观者在接受外界环境刺激的同时,其以自我为核心的心理场也在同时运作,促使观者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常言道“触景生情”说的正是这番情景。

1.3.2距离差异性

人在不同的距离观赏景物时,由于距离的差异性,所呈现的视觉效果也不一样。如:视距在500~1 000 m时,只能隐约看到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大概轮廓;在70~100 m时,根据景观空间的遮漏情况,可大致知道其空间关系;当视距小于9 m时,观者处于一个较好感受景观空间氛围的距离,人的视觉可以清晰地看到材质和肌理等;而距离在4 m以内的时候,已经可以完全沉浸于环境中,甚至可以明确地认知和感受花木纹理、字画雕刻的细节气韵等(图3、表1)。

表1 距离的差异性Table 1 Differences in distance

图3 感知距离相关数据归纳[3-5]Fig.3 Data induction related to perceptual distance

1.3.3审美普遍性

人们在欣赏事物、感知环境时,审美具有明显的普遍性。景物的颜色、外形、质感等特征无论在何时何地观察都会得到一致的结果,产生相似的感情。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总结,人们得到了黄金比例原则、形式美法则或是冷暖色调等一系列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美感准则。

2 山地酒店景观空间和视觉感知

由于山地酒店特有的立体空间形态与多维景观层次,使得其景观具有较为强烈的空间属性。而视觉感知是人们感受景观并对景观空间产生意向最为直接的方式。因此,山地酒店景观设计的成功与否,不仅与它的使用功能和审美价值有关,还与人们的视觉感知紧密相关。在面对山地酒店立体多维的山地景观空间场景时,随着视点、视线的变化,人们会产生各不相同的景观意向和感知记忆。与此同时,这些景观空间环境中形成的视觉感知则引导和控制着人们的景观空间体验。具体而言,可以涵盖以下三种类型。

2.1 “地-景”融合

山地酒店作为一种依托自然环境的建筑类型,其本身就带有不可复制的景观空间,人们可以感受到独一无二的视觉体验,因此,其景观空间的组织和设计过程需要与地景高度结合。不管是人工环境还是自然环境都是视觉体验不可或缺的要素,在进行山地环境的视觉感知设计时,不能只考虑建筑基地的小环境,应当着眼于整个自然环境,注重对于自然环境的利用,保证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在设计时要结合地形地貌,注重人工环境与自然之间的渗透、衬托关系,共同构成美景。

2.2 “景-观”互动

山地赋予人们广阔的视野,相反,作为被观赏的景观,山地环境结构完整、层次丰富。理想的山地景观空间可以兼具“景观”和“观景”的双重身份,不只要求其自身与自然环境共同组成景观整体,而且还要作为人们在山地区域中的观景点,为人们提供远眺观景的条件。[6]从整体性的思路出发,通过对观者的游览路径和观景视线的设计,使观景点与景观点相互影响,实现两者间的双向互动,形成景观设计的“双赢”局面。

2.3 “感-境”共生

视觉感知是将客观事物与主观经验匹配的过程,因此具有影响人们主观感受的特征。符合人们精神需求的景观空间往往能引起观者的愉悦和舒适。由于主观感受会对人们的观景活动产生影响,视觉感知理论下的山地景观空间设计,须要依托视觉感知的内涵,合理利用影响视觉感知的要素,达到观者的主观感受与空间环境相互协调的目的。通过对视觉感知的有机塑造,使人们建立起对场地环境的认同感,进而产生心理上的积极共鸣。[7-8]

3 基于视觉感知的山地酒店景观空间设计策略

3.1 景观界面协调

人们在感知外部环境时,感知的一般是整个环境,而不是某一特定区域。[9]这就要求山地酒店的景观空间应当同时包括酒店的人工环境和山地的自然环境。一个优秀的景观空间须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场地原有的景观风貌,合理置入人文要素,提炼并利用场地的内涵。恰当地处理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图-底”关系,使人工环境能恰到好处地融入环境,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一方面,原场地中的自然资源是景观空间设计的宝库,是获得优质感知体验的基础;另一方面,自然景观往往也需要人工景观的点缀和衬托,将两者结合,形成和谐有机的整体。

3.2 景观视域控制

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对观者的静态感知范围进行有目的性的引导,对视域范围进行合理的控制,可以增强观景点与景观点之间的呼应关系,有效提高观者对景观空间的感知效率。[10]视域范围控制首先要对景观主体进行确定,并明确景观点、观景点之间视线通道,根据主体景观的总体分布,进行整个场地景观的空间规划,并考虑是否增添新的景观对象。一般认为,60°是最为舒适的视域范围,应将主要景观视域尽量控制在这一范围内,当视域大于60°时,可使用植物等元素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分割,让分割后的空间区域能被观者较为清楚地观赏。

3.3 动态视觉引导

在山地环境中,地形变化使人们的视点和视角发生较多的变化,形成了动态的视觉感知过程。在景观空间设计中,引导观者沿特定路线行进,观景点与景观点不断变化,感受景观空间的动态变化,而视觉感知过程会将不同片段进行整合,对环境形成更为整体的认知。景观空间设计中须要借助动态视觉将不同的景观节点串联起来,用导向空间引导观者全面地感受山地景观之美,用驻留空间吸引观者到达预定观景点,感受独特的景观视角,创造出多变且具有趣味性的观景体验。[11]

3.4 空间序列组织

视觉感知会直接影响主观情绪,因此感知的内容应丰富、有趣、富于变化。在山地酒店设计中,须要将不同的景观空间按一定的时间或空间顺序展开,形成丰富的空间序列。在景观空间设计中可以在水平路径上将景观空间组合起来,串联起节点空间和重点区域,使不同的空间有规则地协调和互补;利用山地高差将不同景观在三维空间中组织起来,塑造多维的景观层次;将封闭性与渗透性相结合,既可以将邻近的空间区分开,又可以使空间相互联系;还可以通过路径设计对感知过程进行引导;此外,将景观环境中的主要节点与主体环境呈现出图-底关系,聚焦于景观空间的重要节点,形成主次分明的空间结构(表2)。[12-13]空间序列的组织还要善于使用不同的空间元素,如水体、植被、小品等不同元素结合使用,可以使得空间序列中景观更加丰富多变,赋予观者更为多样的空间体验。但也要注意不同元素与不同手法之间的协调统一。

表2 空间序列的组织方式Table 2 Organization forms of spatial sequences

4 贵州石阡佛顶山温泉酒店中视觉感知的控制和引导

贵州石阡佛顶山温泉酒店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视野开阔的坡地上,周围森林环抱,植被茂密,先天自然条件优越,场地本身拥有优渥的视觉资源,既可远眺山景,亦可俯瞰周边村镇,对于在实践中系统化地进行视觉感知引导具有显著优势。设计对整体环境、视觉感知的过程和要素进行统一的建构和引导,强调整体性,注重整体风貌的协调统一,努力营造出赏心悦目、和谐优美的景观空间,从而为景观空间的视觉感知设计提供研究基础。

4.1 整体环境塑造

整体环境界面是景观空间的基础内容,保证整体界面的协调,成为建立空间塑造的出发点。在保护自然景观的基础上,有机融入人工环境,两者协同互存,营造和谐的整体景观风貌。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自然景观资源,注重对于自然环境的保留,利用架、抬、吊等手法,顺应地势,尽可能保存原场地的地形地貌。注重山体与人工环境的整体关系,化整为零,建筑与人造景观沿山体层层逐退,分散隐于山林环境中(图4)。景观节点则与建筑风格和自然环境相呼应,既可以独立成景,又可以作为自然环境的补充,烘托出整体环境的自然和幽静。

a—总平面;b—人工环境融入自然环境;c—单体立面;d—整体效果。1—温泉接待中心;2—中汤院;3—大汤院;4—小汤院;5—酒店接待;6—森林温泉;7—停车场。图4 整体环境塑造Fig.4 Overall environmental shaping

4.2 感知过程组织

整个项目位于山地之上,自然形成了以森林绿野为近景,城镇俯瞰为中景,青山白云为远景的多层次景观空间。在山地环境中,场地环境变化丰富,不同区域的景观资源差距大,这就须要在设计中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将不同状态的视觉感知有机结合。当观景点于较低处时,通过道路设计引导观赏山中郁郁葱葱的密林,构建动态观景动线,随着观景点视线的逐步开阔,在适宜处设置观景台,作为感知过程中的静态节点,增加观者对场地环境的整体感知。为避免观者视觉感知体验陷入单一和乏味,对一些重要的节点进行了独特的景观处理手法,形成一个个景观节点,来丰富感知体验,激发视觉感知的活跃性(图5)。再通过对视线、视野的分析,对视线通廊进行严格控制(图6),保证从眺望点到景观点之间视线畅通。并以观景对象为中心,结合森林景观、山体景观和鸟瞰景观,划分近景、中景和远景视线保护区,进行更详细的视域设计,提高观者在景观空间中的感知丰富度,确保视觉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最优化,使人工营造与自然环境达到和谐共处。

1—温泉接待中心;2—小汤院;3—中汤院;4—大汤院;5—酒店接待。图5 感知过程的节点设计Fig.5 Design of perceptual joints

图6 视线通廊控制Fig.6 Control of visual fields

4.3 感知要素塑造

视觉感知作为最活跃的感知行为,景观空间中的植被、材质、空间变化都会对其产生直接影响。设计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视觉要素,使不同要素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融合,通过对各个节点空间的精细设计,加强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模糊其与自然的边界(图7)。如泡池是温泉酒店的功能核心,是其景观空间塑造的核心之一,景观设计使室外泡池背借森林,给人仿佛置身于林海洗浴的愉悦享受,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在景观空间的设计中,植被是景观塑造的重要手段,除了可以通过不同植物的组合营造景观组团外,还可以利用植物的空间围合度创造出不同意境的围合空间,如一组茂密的竹子可以围合出具有领域感的封闭空间。此外,根据不同的需求,也可以通过墙体的虚实变化形成开敞、半开敞或半围合、封闭等不同的空间状态。景观空间一般都属于室外空间,但这并不意味其视觉感知只能在室外进行,通过窗洞口的“框景”处理,可以将室外景观引入室内,唤起观者的视觉感知。在远眺型景观空间中,设计应注意对于不同视距景观的层次设计,结合视觉感知距离差异性的特点,近景注重材质和肌理,而远景则注重对于视域的保护和限定。

a—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视觉要素;b—森林中的温泉泡池;c—竹林围合出的茶室;d—室外景观引入室内;e—近视距景观;f—远视距景观。图7 感知要素塑造Fig.7 Element design of perception

5 结束语

通过对视觉感知特征的总结,结合石阡佛顶山温泉酒店景观空间设计的实践,探索了现代山地酒店景观空间的设计方法。基于视觉感知,对视点、视线等进行合理的引导,将景观空间与人的感知紧密结合起来,营造出宜人而又独特的景观空间;基于视觉感知,景观空间不再仅仅关注静止的画面,更注重空间的整体性,积极调动和迎合观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景观空间的设计思考更加全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景观空间设计中强调对于物理、生理、心理等不同领域的把控,融合充满人文关怀的设计思考,将是提升景观品质和空间内涵的重要举措,也是学科交叉视角下的景观空间设计的重要经验。

猜你喜欢

观者空间设计山地
山地草甸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端午节观龙舟赛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山地之旅
山地之美——雨补鲁
光影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