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战与成长

2023-10-17龚真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23年9期
关键词:画传编写组母亲河

龚真

那是2022年4月的一个晴日,我被通知参加《黄河画传》编写会。也正是这天,引出了我对母亲河增进认知,并从中收获成长的故事。

《黄河画传》是黄河系统承担的第一个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意义非同寻常。我在其中承担的工作微不足道,但对我的成长而言,从一开始的茫然无措到对黄河的逐渐加深了解,直至本书面世后的再三品读,不啻一场人生的修炼和心灵洗礼。

《黄河画传》是一部画传体作品,全书以时间顺序和重大历史事件为脉络,讲述黄河在地质年代轰轰烈烈地壳运动中孕育诞生,黄河流域升起人类文明的早期曙光;揭示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与引领,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熔铸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作用;反映这条大河生生不息所透射出的历史变迁、更迭兴衰;阐释历代黄河治理蕴含的治国思想,揭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治理好黄河的历史真谛。

编写启动伊始,编写组面临的压力很大。根据国家文化公园画传系列丛书总体部署,《黄河画传》需要与两年前启动的其他三部画传同时出版,这就要求编撰工作必须超常规进行。黄河水利委員会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有关单位抽调16位编写人员组成编写组,在借鉴先行画传经验基础上,实施“弯道加速,超常赶路”的策略,从图画资料收集到文字编撰,统筹协作,团队作战。事实证明,这种方法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整个编写过程中,我如同一个刚入伍的战士,在参编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我清楚地记得,在几次通稿会议上,全体编写组人员一连苦战十几个小时,虽然感到十分疲惫,但想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立传的光荣使命,想到这项国家重大课题的紧迫性,大家立刻倦意顿消,动力倍增。

其间,我的心时常被感动着。感受尤为深刻的是,执行主编侯全亮同志对黄河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水利工程知识的掌握运用,竟是那么了如指掌。历次编撰会议、会商书稿和交换意见时,有关资料信息他信手拈来,为每位执笔人员梳理书稿脉络,细致耐心地指点要义。了解情况的同志都知道,他数十年致力于黄河文化和治黄战略研究,对传播黄河文化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退休之后,他依然笔耕不辍,一直为传播母亲河的绚丽篇章尽力报效。

在参编中,我了解到,一般来说,传记是对人物的生平记述。而在《黄河画传》这部作品里,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一种拟人化的写作手法。画传体作品,需要文字和图画两个主导元素来反映传主的历史脉络和精神世界。为此,《黄河画传》选用众多经典画作、摄影作品、文物图片和书法拓片等。通过不同式样的文字与图画相结合,使读者如身临其境,深切感受黄河的壮美与豪迈、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基因的深邃博大。

黄河是流淌在中华儿女心中的精神之河,她所孕育的黄河文化,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骨髓。作为《黄河画传》参与者,我从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中汲取了精神营养,对黄河文化的认知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同时,在编写组同志身上,我学到了拼搏奉献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我将继续学习提升,为把黄河建设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作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画传编写组母亲河
保护母亲河(4)
《永远的校长——钱伟长1983—2010年画传》推介
是你 我亲爱的母亲河
“母亲河”到底有多长
Close Critical Analysis of Integration of the Immigrants and Destruction of the Differencein Under the Skin(Glazer 2013)
我爱你母亲河
用发散思维巧解高考题
再遇芥子园——《芥子园画传》与当代名家对话展
选自《陈忠实画传》
上海推出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