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应用探究
2023-10-17苏静
苏 静
(济宁微山第三实验小学建设路校区 山东 济宁 277600)
小学阶段正值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培养其艺术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遵循小学生可塑性强的客观特征,以音乐课堂为阵地,提高美育效能,成为时代发展赋予音乐教师的重要使命。随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情境教学法应时而生,且在诸多学科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小学音乐亦应紧跟时代育人潮流,把握情境育人命脉,多角度、广维度探索音乐课堂情境创设路径,谋求改革创新可能,以更好发挥音乐育人价值,助力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1.情境教学法的概念阐述和价值分析
1.1 情境教学法概念阐述
知识的产生、传递和应用,多是在特殊的情境中实现,脱离了情境,知识便成了无根之浮萍。据调查显示,很多教师对情境教学概念解读存在一定误区,客观认为情境便是“情景”、“场景”等的另类说法,创设情境便是利用具体事物或资源做支架,为学生创建一个更加形象化的学习场景。其实不然,情境教学高于“场景教学”,其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并非单单依靠具体事物才能够创设,有效的情绪表达、语言交流、行为交互等皆能够创设教学情境,都可以聚焦学生感官注意,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对情境教学做出广义解读,善用、活用情境教学功能价值,以推动音乐教学高质量、深层次、多元化发展。
1.2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小学音乐教育,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思想、理念、方法等层面谋求教学改革的积极尝试,体现了一种前瞻性、迎合性、创新性育人思维。现从“教”与“学”两个角度分析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的重要价值:其一,于教而言,落实情境教学,意味教师要改变以往依参而教、灌输而为的教学模式,重新对音乐课堂样态进行有益调整。一是保障资源多样,善用信息技术、生活活水,补足音乐教材资源的不足,为学生音乐学习提供更好、更美的感官体验。二是保障教法多样,知晓情境创设的系列路径,并能够自然熟练的运用科学方法落地于音乐教学实践,从而打破传统音乐教学桎梏,唤醒音乐课堂活性,促使学生在情境氛围中汲取、理解更多音乐知识。诸多教学调整,推动着教师专业发展走向现代化,推动着课程发展走向高质量。其二,于学而言,依托情境教学,有助于调动学生音乐学习主动性。小学时期,学生更多依靠形象思维、感性思维来思考学习,通过感官来探究知识本质,并且对于好玩、好看、有趣的事物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而情境教学恰好符合学生这一阶段的认知特点,利于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自主性。而且,音乐是一种极具情感、情绪色彩的艺术形式,单纯依靠理论灌输难以引领学生触及音乐艺术的本质内涵,而通过情境创设,将音乐知识赋予特殊学习环境中呈现,更利于弱化音乐知识的抽象特征,增强感性元素,从而便于学生认识、理解和吸收。
2.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2.1 创设感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感官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媒介,小学生普遍活泼好动,其感官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所以常常出现课堂学习“开小差”的现象发生,一定程度影响了音乐学习效果。常规音乐教学多以听、唱为主,其本身自成情境,但是还缺乏视觉、情绪等元素的融入,教师从该方面补足情境框架,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其带来良好的艺术体验。
例如,执教《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一课,该课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会唱、唱好歌曲,感受歌曲中的意境,并能够通过多种形式(演、奏、说、唱)来表达对妈妈的爱,从学唱中培养感恩的心。针对该课感官情境创设,教师可从两个方面思考:其一,用直观的视频画面表现妈妈对孩子的爱,通过视频画面渲染课堂氛围,让学生通过看的方式滋生感恩情愫。如,教师课前搜集整理有关妈妈轻唱摇篮曲哄小宝宝睡觉的视频,为凸显母爱不分国界的概念,可同时搜集国内外不同场景的视频资源,在课堂导入阶段呈现给学生观看。无论哪位母亲,在哄宝宝睡觉时都是慈祥、幸福、有耐心的样子,师生一起鉴赏这美好的画面,利于迅速让课堂升温,且能够点出教学主题。其二,用更饱满的情绪表达直击学生心灵,用唱的方式引发学生共鸣。很多教师在音乐执教时多习惯秉持知识本位的理念,在播放原曲的基础上,刻板的告诉学生节奏如何把控、音高如何调整、语调如何转换等等,这样显然无法引发学生深度感官共鸣,教师要学会用自己的感性情绪带动学生感性的认知,要善于用有意“放大”的情绪表达,让学生理解歌曲意境。具体而言,在教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时,改变单纯播放背景音乐的习惯,用言语、表情、动作等情绪艺术表达技巧为学生进行歌唱示范,如通过轻轻摇动的身体、缓缓流淌的音调、陶醉幸福的表情,尽可能的还原夜晚妈妈哄宝宝睡觉的场景。如此而为,教师有了情绪,学生有了共鸣,其感官尽数聚焦课堂学习当中,教学质量自然得以提升。
2.2 创设问题情境,凸显学生主体
情境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课堂互动是否充分,互动是学生高效率汲取音乐知识的必备过程。纵观传统音乐教学,很多教师以绝对主导的姿态把控课堂节奏,非常有效率的输出教学知识,但与学生互动却非常匮乏,虽然知识讲的够多、够细,但学生听的索然无味,对于铺天盖地而来的知识灌溉,能够记住的要点十不存一,这样的教学显然是失败的。改变这种现状,需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如何突出学生主体学习价值,才是高效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善于用问题情境搭建起师生、生生互动的桥梁,将问题导学意识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在有互动、有探讨、有理解的课堂样态下,发展核心素养。
仍以《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一课教学为例,在感官情境创设过后,学生逐渐进入情绪化学习状态,此时正是教授其核心知识的黄金时期,教师打破单向互动桎梏,从合作学习、问题驱动的角度创设教学情境,用更为开放的课堂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主观学习动力,可起到良好教学效果。具体而言,首先,基于前期学情考察,教师将学生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合作学习小组,以此保障生生优势互补,引导学生展开思维碰撞,促进课堂迸溅更多艺术的火花。然后,结合教学目标,在歌曲解析中穿插各种问题和任务,给足学生交流探讨的时间,在共研中直抵知识本质。如:“初听这首歌曲,你能感受到这首歌曲具有怎样的意境,结合已有经验,用适宜的词汇表达出来”。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后,给出适切的答案:轻柔、优美、优雅、爱意、幸福...。教师继续引导:“这么美的夜里,小女孩为妈妈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旋律、情绪和动作来演唱歌曲的第二、三段?小组讨论后展示。”如此推进,一边引导,一边鼓励学生基于互动学习、理解、演唱歌曲,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积极,高效课堂自然生成。此外,为进一步增强课堂互动性,教师还可以让小组开展角色扮演,出示演唱任务,集语言表达、情绪表现、动作展示为一体,驱动学生进入更为深度的学习状态。
2.3 创设生活情境,践行知行合一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实践,从生活中衍生,在生活中发展,音乐脱离生活好似鱼脱离了水流,没有了生命力。陶行知先生曾言:生活即教育,任何教育都不应脱离生活环境,生活的源头活水赋予教育更加新鲜的生机和活力。音乐执教亦是如此,教师要把握音乐体现的生活内涵、人文内涵、精神内涵,将音乐教育和生活情境有机链接,多样整合,以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生活情境创设,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其一,以生活角度探析音乐语言。执教《老水牛角弯弯》一课,本课教学目标是通过听辨、模唱、创编等方式学会歌曲《老水牛角弯弯》,并渗透热爱自然、树立理想的审美教育。首先,播放歌曲后,教师可以出示“老水牛”的视图文件,组织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对其的形象展开探讨:“老水牛的角像什么?背像什么?如果你骑到牛背上,双手握住牛角的时候,会想到什么?”学生基于已有经验和丰富想象,很快给出答案:“开飞机、开汽车、开火车...。”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词创编:“你能不能把自己的想象融入到歌词当中,编一段新歌词呢?新歌词用怎么的语调歌唱比较合适?”这个过程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大胆试错,比一比、赛一赛,哪个小组编的最妙、唱的最好。音乐反映了生活现象,生活赋予了音乐灵动的内涵,两者结合,以生活角度探析音乐语言,才能拓展学生音乐认知深度。其二,以生活表演丰富音乐学习趣味。在引领学生学唱《老水牛角弯弯》歌曲后,教师让各组结合自己编创的歌词,设计表演语言、动作、表情,将歌曲中的场景用更加贴近生活的艺术方式表达出来,师生共评,看看谁唱的最好,演的最棒,以此改变单一的歌唱教学形式,用生活表演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加强其理解记忆。其三,立足生活背景进行认知拓展。结合歌词含义,教师设问:“歌曲中小牧童的理想是当一名宇航员,你们知道我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你们对航天知识还有哪些了解?你们想不想当宇航员?”以问题导学,引发学生积极讨论,在知识拓展中树立学生远大理想,培养其努力学习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相较传统教学而言,具有鲜明优势,结合小学音乐课程特征,创设适宜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激情,还能够促进音乐课程教育高质量发展。因此,教师要正确解读情境教学概念,善于捕捉各类情境创设契机,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情境教学价值,提高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