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2023-10-16刘佳琳

中国新通信 2023年15期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摘要:在“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授课效果是目前高等教育的痛点。《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传统授课方式比较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本分通过分析《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现状、教学内容以及传统授课方式的特点,并结合民办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以期通过混合教学模式的具体构建与研究,提升该课程教学水平和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习主动性

基金项目:吉林建筑科技学院2022年校级教研项目(JY2022C022)

刘佳琳(1995.08-),女,吉林长春,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网络信息安全、计算机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改善教学效果,许多学校将线上网络平台运用于教学,并与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形成了混合式教学形式[1]。线上开放课程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它拓宽了教学空间,使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安排灵活学习,甚至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增加了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扩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许多大学都致力于构建线上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并改进教学方法和模式。但目前大多数高校仍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应用型本科高校。这种模式通常以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为基础,组成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尽管教师可以根据由浅入深的方式授课,但学生并不能按照同样的方式理解知识。特别是对于理论较重的课程如《计算机网络》,理解理论知识难以摆脱实践操作的支持。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各层次既独立又相互关联,涉及的理论知识更加抽象[3]。然而,在“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下,难以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集中在知识讲授上,无法实时了解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故此,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一、《计算机网络》课程现状

从课程的教学内容出发,《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讲授以理论教学为主。大多数本科院校以国际标准TCP/IP四层体系结构与具有理论研究价值的OSI参考模型为起点,探讨网络层和运输层的内容,涵盖IP协议、TCP协议和UDP协议[4]。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与人类社会紧密相连。作为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学科,《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科技发展同步更新。如图1所示,《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具体还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有待调整

理论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课程内容的及时更新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无线网络技术与移动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但学生对这些新兴技术的知识了解有限。因此,教学内容需要及时跟进和更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仅按照教材内容进行授课,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扩展,导致学生的学习范围被局限在教材之内,缺乏对新知识的渴望,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实践教学缺乏合理性

实践教学环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的过程。然而,在一些民办应用型高校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时相对较少,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这导致学生无法熟悉基本的网络设备,无法接触到网络的配置与管理、网络的搭建与设计网络拓扑结构等内容。这可能导致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很快忘记所学的理论知识。另外,由于教师自身专业技能的原因,有些教师可能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导致实践教学流于表面,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课程评价体系过于单一

在目前的本科高校中,不仅仅是《计算机网络》课程,其他大多数理论课程都存在课程评价体系过于单一的问题。课程验收的方式主要采用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就是典型代表,终结性评价方式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代表,虽然考试可以简洁明了地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期末考试使学生过度关注最终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可能只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死记硬背,而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其次,一张考卷的知识覆盖面有限,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理论课程的知识体系通常较为庞大,而期末考试所涵盖的题目数量和类型有限,可能无法充分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和技能[5]。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构建过程

混合式教学的构建思路:立足于民办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教学情况,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线上教学,然后再结合传统线下课堂的讲授教学,并利用中国大学生慕课网上的免费资源作为知识延伸平台,按照图2的思路对课程进行构建,构建过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围绕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教师在整个课程的构建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同步考核评价,并结合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整个课程的验收。

(一)资料共享,课前预习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课前预习是非常必要的。在課前,教师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建立课程与班级页面,并发布电子教材与课件作为课前预习材料,适当布置思考题,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前了解新课内容,带着问题去听课,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和理解课堂内容。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讲解答疑,加深理解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核心环节,为了使学生对课程重视,教师需做好以下几点:①应及时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了解学生是否按时到课。如果有学生未按时出勤,教师需要主动与他们沟通,了解原因,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②应与学生进行课后沟通,讨论课堂内容,了解学生的理解和疑惑。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并及时纠正误解。③在新课开始之前,教师应总结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调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师生互动,通过随机提问等方式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用实际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⑤可以利用中国大学生慕课网等免费资源,将课程内容与当下前沿技术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课程的扩展。通过引入前沿资讯和案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三)布置作业,自主学习

大多数人的记忆特点符合艾宾浩斯记忆曲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会逐渐淡忘。由于学习新知识是一个记忆的过程,因此课后的巩固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巩固理论知识,可以主要以章节的课后习题为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课堂内容,布置适量的习题作业,也可以整理课堂笔记,以便巩固记忆。

除了复习习题和整理笔记,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时间主动完成相关的模拟实验,并熟悉基本的网络设备。这不仅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过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信心。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并能够在轻松和融洽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

完整的课程讲授与学习确实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坚持和努力,并不能在一夜之间完成。除了课后作业、课堂笔记和模拟实验等方式外,教师还应及时答疑解惑,定期梳理章节知识,逐步建立学生对整门课程知识的框架。此外,教师还应督促学生完成扩展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的深层逻辑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完成的实验进行归纳总结,以促进学生对实验结果和相关原理的思考和理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同步,通过自身的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师的示范和引导对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效果起到重要的影响。

三、课程成绩评价方式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减轻期末考试的压力,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可以做出相应调整。可以采用“理论知识考核”“实操考核”和“课后作业”三部分构成的方式,并分别占据50%、30%和20%的比例。具体的课程成绩评价方式如图3所示。

理论知识考核是传统意义上的期末考试,用于综合评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操考核则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通过课后实验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课后作业的考核环节则用来检验课堂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加强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应用。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评价方式,不仅不违背现行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而且促使学生更加关注实践教学环节,并提高其专业技能。这种综合评价方式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成果,减轻期末考试对学生的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超星学习通平台作为信息化课程教学平台,结合了文本、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能够满足多样化的教学评价需求。同时,中国大学生慕课网提供的免费资源也为学生扩展知识面提供了便利。在《計算机网络》课程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扩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空间和方式,从而有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这种混合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至关重要。教师的语言、思想和行为等方面都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应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使教学能够同时兼顾教书和育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教学的魅力。同时,教师还需要一直坚持总结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完善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

作者单位:刘佳琳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参  考  文  献

[1]刘耀,周红静.《计算机网络》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影响因素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15):162-163+170.

[2]李俊玲,李俊芳.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教学理念[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22,44(05):1-3+7.

[3]唐欣,陈灿婷,王喜来,等.新时代《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J].大众科技,2022,24(09):163-165.

[4]史红霞.《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16):197.

[5]尹玉雪.“新工科”背景下高水平大学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20

猜你喜欢

学习主动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基于AHP方法对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网络平台效应对传统大型零售企业线上商业模式选择的作用机理探讨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策略
中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
浅论小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的激发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